塔塔通阿紧紧注视着使臣的表情,心中暗喜。
华歆去不多时又兴高采烈地回来了,手中还捧着一个精致考究、色泽艳丽的瓷娃娃。“这件礼物是我四哥从别处得来送我的,本来有一对,可我不能把四哥送给我的礼物全都送人啊。这个给你们,另一个我自己留着。”
好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她的坦率倒颇似其父。
维吾尔使臣心满意足地辞别了孛儿帖夫人和华歆公主,由塔塔通阿陪同着回到下榻处。一进门,塔塔通阿便开门见山地说道:“你们刚才看到的是华歆公主,大汗有心将她作为社稷信物赠与巴尔术国王,请贵使代为转奏。”
二位使臣惊讶之余,简直心花怒放。难道还有比这更完满的出使结果吗?
维吾尔的臣服,应该算蒙古立国后对外政策的胜利。随着所有内乱的相继平定,新兴的蒙古国开始积聚起向金国复仇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百年仇怨终须了结,马背帝国做好了复仇的一切准备。
1209年的春天带着未退的峭寒来到蒙古高原。
这一年,月伦夫人病逝,安详地走完了她令人肃然起敬的一生。
经过整整一年的备战,蒙古拉开了大举攻夏的帷幕。如果说前两次还属于武力侦察,这一次则要征服它了。
蒙古大军再一次穿越茫茫戈壁。几袋肉粉就是全部口粮。将烧熟的牛肉晒成干,碾成粉,饿了抓出一把,就着水吃下去就能充饥,这使蒙军成为世界上唯一不需要后勤支援的部队。没有了后勤部队,解除了后顾之忧,有效地提高了军队的机动力和战斗力,使蒙军借此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
西夏国主李安全得知蒙古大举进兵的消息,急忙向兀剌海城派出重兵。数日后,木华黎率领的先头部队出现在兀剌海城下。
奉命守城的高令公率众将登上城头,见城下敌军人数不多,且经过长途跋涉后已人困马乏,不觉心中大喜,匆忙下得城来,亲提大军杀出城外,意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掉蒙军先头部队,挫挫蒙军的锐气。
蒙军刚刚下马支起篷帐,就见夏军气势汹汹杀奔而来。木华黎全无惊惧之意,直等夏军逼近,方才命士兵击鼓。刹那间,训练有素的蒙军敏捷地跃上马背,成扇形向夏军包抄过去,与此同时,万箭齐发,夏军纷纷落马,阵脚大乱。
木华黎不给高令公任何喘息之机,拍马跃入敌阵,截住高令公,仅仅几个回合,便将高令公走马生擒。
主帅落败,夏军了无斗志,掉头就逃,蒙军乘胜追杀。夏军逃到城下,守城将领见蒙军“咬”得太紧,不敢开门,城外夏军只好弃械归降。
高令公被俘的消息很快传入城中,太傅西壁石守城不力,不出半日,兀剌海城即告陷落,西壁石亦被木华黎生擒。
一日之内,木华黎走马破城,连擒西夏两员大将,其勇谋才略始为夏、金君臣所识。随后,木华黎率领大军进驻兀城,等候与主力部队会合。
外围即失,唯克夷门可守,它是西夏首都兴庆府的最后一道屏障。李安全火速召见大都督嵬名令公。嵬名令公英勇善战,在西夏将领中首屈一指。李安全将守住克夷门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克夷门位于贺兰山间,两边山势陡峭,只有中间一条羊肠小道可达天门,可算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险之地。嵬名令公对守住克夷门信心十足,点将出发前,他当场向李安全立下誓言:守不住克夷门,当以死谢罪。
克夷门,鬼门关。西夏十万大军陈兵于此,成吉思汗被迫勒住了战马。
个头矮小、吃苦耐劳的蒙古马素无挂掌之习,显得登山无力,加上蒙军惯于野战,尚缺乏攻城经验,因此足有月余,蒙古大军始终奈何克夷门不得。
攻夏之战就要这样落下帷幕吗?成吉思汗在帐中徘徊。战马必须挂掌才能在山路行走,此外还需要一种实用的武器……火炮,对了,火炮,聪明的南人早已发明了这种用以攻城的具有很强威慑力的武器,何不用来一试呢?
成吉思汗急召木华黎和博尔术。
工匠们在士兵的帮助下日夜赶工,一个月后,半数以上的战马都挂上了铁掌并开始接受训练,正对着克夷门城楼的高地上也出现了两尊经过改进后性能更加优越的火炮。此前,成吉思汗已数次亲临前线勘察地形,最后为他的秘密武器选定了现在的位置。
没有挂掌的战马不能参加战斗,成吉思汗并不介意。只要他的“秘密武器”能够发挥作用,有一半的兵力足矣。
嵬名令公虽成功地将蒙军堵在关外长达两个月之久,仍不敢存有侥幸之心。近些日子,他见蒙军的进攻不似初时急迫,反而摸不清成吉思汗做何打算,只隐隐有一种预感:屡受挫折不思后退,必有一次更激烈的进攻。
清晨,阳光驱散了罩在山间的最后一丝雾气,目标清晰地显现在眼前,甚至可以看见门楼上影影绰绰移动的身影。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成吉思汗一声令下。
西夏守军尚被蒙在鼓里。两声巨响过后,门楼轰然坍塌……
炮声继续轰响。硝烟尚未散尽,蒙军已出现在城楼处。夏军惊魂未定,难以抵挡,克夷门不出两个时辰便告失守。
嵬名令公还想做最后挣扎,指挥大军边打边退。打得顺手的蒙军越战越勇,日近黄昏时,嵬名令公被勇将朝伦生擒,押至成吉思汗面前。
成吉思汗为朝伦记了头功,然后亲手为嵬名令公解缚。
嵬名令公原本立而不跪,只求速死,这时见成吉思汗如此相待,反不得主意了。成吉思汗和颜悦色地请他入座,嵬名令公昂然不动。
成吉思汗坦率地说道:“朕敬将军一世豪杰,不想难为与你,或走或留,请将军自酌。”
嵬名令公愣了许久,喟然长叹:“蝼蚁尚且惜命,何况人乎?某生为西夏臣,不能尽忠死节,已无颜再见国主百姓,数十年宦海沉浮,更使人心灰意冷。若蒙恩释,某愿寻一僻静所在,了却残生。”
成吉思汗略一沉吟:“也罢,将军请便。”
嵬名令公略略一站,转身走了。成吉思汗目送着他,似有惋惜之意。
蒙军在克夷门稍做休整后,成吉思汗留下义弟喜吉忽守关;自己亲提大军直逼西夏国都兴庆府。
兴庆府是一座设防十分坚固的城市,易守难攻。其时,蒙军既缺乏必备的攻城器械,又缺乏足够的攻城经验,因而强攻半月,依然只能望城兴叹,寸步难移。
成吉思汗毫不气馁。他将目光投向了从兴庆府西南流过的黄河。
记得第一次见到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黄河时,全军将士无不为之摄魂夺魄。如今,成吉思汗试图借助它的威力了。数万西夏百姓被驱赶来,在黄河东岸和兴庆府之间掘开一条河道,以迫使黄河改道。成吉思汗的意图明显不过,但西夏君臣除了眼睁睁地等待那灾难性时刻的到来,却束手无策。
工程完成,成吉思汗下令决堤。立刻,改道的黄河水以不可阻挡之势灌向兴庆府,一天、两天……兴庆府犹如漂在黄河上的巨舟,处境岌岌可危。
由于引水工程缺少科学设计,新筑的长堤经多日浸泡,突然决堤,河水倒灌入蒙军营地。兴庆水退,危险自解,成吉思汗试图引灌黄河水以达到占领兴庆府的计划至此宣告失败。
不过,西夏方面也无力再战。兴庆府是一座商业城市,战争阻断了它与外界的商业往来,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兴庆府如同重症缠身的病人,再也无力恢复它昔日的元气了。
蒙军退到高处,毁堤堵水,在决口处重筑堤坝,这才解了自身之危。成吉思汗审时度势,决意退兵。他派使者进城转呈了他的口谕:西夏充当蒙古的藩属国,闲时进贡,战时出征。为了保住皇位和国土,李安全痛苦地答应了成吉思汗提出的所有条件。
数日后,夏主李安全向成吉思汗献上了大量贡品,并将亲生女儿中最美丽的一个献给了成吉思汗。成吉思汗见此女端庄秀丽、温柔贤淑,便将她赐给二子察合台作为正室夫人。其时,察合台的发妻于年前不幸病故,枕边正虚。
待一切安排妥当,成吉思汗遵守盟约徐徐退出了西夏国境。
回师途中,成吉思汗接到探马送来的情报:乃蛮逃亡太子忽出鲁克勾结花剌子模沙王的军队,以武力逼迫辽皇禅位,自己做了皇帝。这个消息使成吉思汗不得不加紧西南边境的军备,以防西辽一旦出兵将直接威胁到蒙古本土的安全。但他深知这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他?
小说推荐
-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译者序译者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是放在剌失德《史集》的翻译和《蒙古秘史》的整理两个目标上。至于翻译这本《成吉思汗传》的动机,除介绍苏联的名著给读者们外,还把它当作一种整理《蒙古秘史》的预备工作。可是译者的写作技巧太差,不能把原文里的神韵风格完全表达出来,这是应该向读者们致歉的(三
- 最新章:第31章
- 蒙古帝国史
- 作者 法 雷纳·格鲁塞(Rene Grousset)译者:龚铖 译者序本书著者雷纳·格鲁塞曾任巴黎塞尼希博物馆馆长,他所写的有关蒙古史著作,据我所知有四种。1929 年出版了《远东史,该书分五篇:中国两篇,印度一篇,蒙古一篇,印度支那半岛一篇。其中蒙古的一篇,已经由冯承钧译成中文,题名《蒙古史略(商
- 最新章:第73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穿越之帝国传奇
- /b3817-中州故事多一点点资料,大家看看。这块大陆叫做中州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南北长有一万多里,东西长有*千里。南部叫做中州帝国,分为十八州,大概有着五六亿人民。中州帝国北部是草原,没有统一的国家,但是分散着无数的兽人部落,大约在三十年前,北方荒原上一个叫做天狼人的兽人部落强大了起
- 最新章:第346章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全文)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 作者:段战江“脂”点江山 第一部分 目录(1 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自序)娥皇、女英—佳话背后的传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
- 最新章:第34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幻国之"一休"传奇
- 我习惯站在安国寺外的山顶之上,在寂静无声中看旷野无边,看日出日没,看花开花谢,每天修行完毕,我都会一个人来到这里,听着寺里悠扬而且醇厚的钟声,自己的心也会随之起伏跌荡,我的师傅,一个面貌苍老但却谦逊可爱的老人,很多时候,他会悄悄地走来站在我的身后,我们默不出声,也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在他要回寺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