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女儿华歆许配给巴尔术时,成吉思汗并不知道巴尔术是个怎样的人,但巴尔术给华歆的聘礼是个美丽富饶、繁荣昌盛的国家,这便足够了。他首先是蒙古大汗,其次才是父亲。他希望女儿幸福,然而一切必须以保证蒙古国的利益为前提。
巴尔术让他感到放心。短短的接触,他坚信自己的眼力。
当阿尔思阑得知察合台是成吉思汗的二太子时,不由得萌生了见见大太子术赤的愿望:“大汗,因何未见大太子?”
成吉思汗稍稍一愣,神态随之有些微妙的变化:“怎么?”
“臣久闻大汗有四位太子,个个足智多谋,能征善战,臣早想一睹四位太子风采。莫非大太子未回汗营?”
“他也是刚回来,朕想他一定与拖雷在一起。”
阿尔思阑不好再追问下去。
“陪朕随便走走,如何?”
“臣愿奉陪。”
说是随便走走,阿尔思阑很快发现成吉思汗着意寻找着什么人。不用问,他在找儿子术赤。
即便阿尔思阑也听说过有关术赤的身世之谜以及他与他父汗之间那种复杂微妙的关系。严格说起来,术赤比其父更具传奇色彩。他年纪轻轻却战功显赫;他是个优秀的统帅,却性情阴郁、落落寡合;他为他父汗的事业东拼西杀,立下了汗马功劳,却仍然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凡此种种,都为他的一生笼罩了一层悲剧性的神秘色彩。
成吉思汗的脸上忽然显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阿尔思阑,跟朕来吧。”他轻松地说,向一人群聚集处走去。
他停在一位青年身后,青年回头看见是他,笑容立刻消失了。
阿尔思阑向场内张望了一眼,只见四太子拖雷正同一位体格健壮的跤手扭战在一起。
“术赤,你来见见阿尔思阑国王。”
术赤顺从地向阿尔思阑深施一礼:“术赤见过阿尔思阑国王。”
阿尔思阑急忙还礼。四目相对时,阿尔思阑微觉尴尬,他发现他实在想不出来该对这位太子说些什么。术赤同样无话可说。
正在这时,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欢呼声,阿尔思阑和术赤一同向场内望去,获得胜利的拖雷正笑容满面地挤出人群。
人们发现了成吉思汗,立即将他团团围住。“大汗,您与四太子赛一场。”不知是谁提议。
拖雷显然被吓了一跳,忙不迭地向大哥身后躲去。他怎会是父汗的对手呢,成吉思汗的摔跤史上还没有过失败的记录。
拖雷越是躲,人们起哄得越是起劲。他们可不想放过这次机会。
“大哥,你上。”拖雷转而怂恿术赤。谁也不曾见过术赤在公开场合与他人比试,拖雷早存了一份心,想看看大哥的身手。
成吉思汗以一种特别的目光注视着两个儿子,似赞许,又似鼓励。
稍一犹豫,术赤默然向前跨上一步——他准备迎战父汗了。喧嚣的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人们自动腾出一块场地。一抹不易觉察的微笑掠过成吉思汗的唇角,在全神贯注研究他们父子二人的阿尔思阑的眼中,这微笑其实充满了真正的温情和慈爱,如同寒冷的空气里阳光闪耀,使人备觉其温暖和可贵。
术赤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没做任何准备便向父汗发起了进攻。他的攻势凌厉,给人以仓促之感。
只有成吉思汗明白,术赤的进攻意识十分稳健和清醒。父子相持良久,他竟未发现儿子的一个破绽。术赤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滴水不漏,假如他此刻是场外的一名旁观者,观看术赤的比赛无疑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场外众人也一反常态,鸦雀无声。这是他们迄今为止看到的最扣人心弦、最紧张激烈的摔跤比赛了,只不过,成吉思汗与长子间复杂微妙的关系也让他们不好随便倾向于哪一方。
摔跤场上无父子,只有对手。
成吉思汗从容应战,却头一次不是那么信心十足,术赤是他几十年来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对手。
术赤也从未比得像今天这样艰难。他并不计较输赢,输给成吉思汗,那在谁的心目中都仿佛天经地义,他只不过要将平生所学所练发挥到极致罢了——人的一生不可能总会体会到这种棋逢对手的酣畅淋漓。
一次、两次……成吉思汗成功地化解了术赤的进攻,但最终还是没能躲过他一个防不胜防的下绊,仰面朝天摔在地上。
术赤下意识地单膝跪地,伸手去扶父亲。在那短而又短的瞬间,术赤仿佛找到了只属于他和父亲的世界。父亲握住他伸出的手,深情地凝视着他,眼中没有笑容,但有……爱。
欢呼声骤起,术赤的目光急遽地离开了父汗。
成吉思汗已站起身,拍了拍手。虽然成吉思汗被儿子摔倒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仍然是他们英勇无畏的大汗。
拖雷兴高采烈地拍了拍大哥的肩头,那神态比他自己夺了第一还要兴奋,还要激动。
不管承认不承认,不少人都开始以新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这位性情孤僻的大太子了。阿尔思阑正想向术赤祝贺,却为他落寞的表情大吃一惊:哪里有半点胜利的喜悦,术赤完全像个局外人,如果说整场比赛在他内心还留下什么感触的话,那恐怕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阿尔思阑,想不想陪朕去看看射箭比赛?”成吉思汗一脸笑容,与他的儿子恰成鲜明对比。阿尔思阑简直有些糊涂了,他们父子俩到底谁赢了?
“啊……好。”
“你们俩呢?”成吉思汗看着拖雷,阿尔思阑却明显感到他在问术赤。果然,拖雷望着术赤没作回答。
“我们随后就到。”术赤淡淡地说。
“三艺”比赛,因参加人数太多,分成几个赛区。成吉思汗本身是个不拘小节的人,又有阿尔思阑相陪,自然不肯安静地坐在金帐中。他随意走动,到傍晚时,阿尔思阑感到坚持不住了,他依然精神抖擞。他那种似乎使不完的精力真让阿尔思阑羡慕不已。
阿尔思阑亲眼看到了蒙古百姓是怎样热爱、怎样拥戴他们的大汗。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在那里掀起欢乐的浪潮,人们欢迎他,使跟随他的人都感到荣耀。同时这位大汗又是细心的,他发现阿尔思阑倦怠的脸色后邀他一同返回金帐。“小伙子们今晚是不会睡觉了,我们可得休息了。”
蒙古之行不用说在巴尔术、阿尔思阑、速格纳黑的心中各自留下了不同的印象,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自始至终都感到愉快,淳朴好客的蒙古众人已经成了他们的朋友。
在远离成吉思汗军营的另一地,此时也另有两个素昧平生却又一见如故的人。他们中一个三十多岁,另一个已五十出头。仔细一看才知道,年轻者正是瑞奇峰,而年长者则是成吉思汗避难于巴勒诸纳湖时以一千多只羊无偿奉送的维吾尔商人阿三。
瑞奇峰的身边还有一位黑纱遮面、体态窈窕的年轻女人。
偶然相逢,短暂相聚,很快又要各奔东西。阿三要去蒙古拜见成吉思汗,瑞奇峰则要返回河北沧州。别时,瑞奇峰特意请阿三到他帐中小坐。这一次,瑞夫人素面相见,阿三立刻被她国色天香的容颜惊呆了。
瑞奇峰有些礼物托阿三转呈成吉思汗:一对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两只莹润无瑕的玉如意,一套成色十足的纯金酒具,一副金马鞍和一柄削铁如泥的波斯刀。这份礼物,已足以抵得上一个部落的贡品。
阿三正惊叹时,瑞奇峰又捧出一只红木小匣:“这一件是内子的礼物。其他尚不重要,唯这件望尊兄务必亲手献与成吉思汗。”
阿三为瑞奇峰庄重的语态打动,双手接过木匣。木匣很轻,好像里面什么东西也没装,但阿三只让疑惑在脸上停留了短短一瞬。“放心吧,你托我办的事,我自会尽心竭力。”
瑞奇峰亲将阿三送上驼道。当他回到自己的帐子时,年轻的妻子正静静地等候着他:“他走了?”
“走了。我们也该起程了。你在想什么,祺儿?”
“我在想,他收到我们的礼物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他会感到由衷的欣慰,真的,就像我一样。你终于肯忘记过去了。祺儿,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
“对不起,奇峰,这两年让你为我操了不少心。我……”
“祺儿,”瑞奇峰深切地凝望着心爱的妻子,温柔地责备:“别再说傻话了。其实,瑞奇峰能娶你为妻,已是老天对我的格外垂赐。今生有你,夫复何求?”
“奇峰……”
“祺儿,等我处理完手头的事务,我们一同去拜访他如何?”
“不!
小说推荐
-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译者序译者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是放在剌失德《史集》的翻译和《蒙古秘史》的整理两个目标上。至于翻译这本《成吉思汗传》的动机,除介绍苏联的名著给读者们外,还把它当作一种整理《蒙古秘史》的预备工作。可是译者的写作技巧太差,不能把原文里的神韵风格完全表达出来,这是应该向读者们致歉的(三
- 最新章:第31章
- 蒙古帝国史
- 作者 法 雷纳·格鲁塞(Rene Grousset)译者:龚铖 译者序本书著者雷纳·格鲁塞曾任巴黎塞尼希博物馆馆长,他所写的有关蒙古史著作,据我所知有四种。1929 年出版了《远东史,该书分五篇:中国两篇,印度一篇,蒙古一篇,印度支那半岛一篇。其中蒙古的一篇,已经由冯承钧译成中文,题名《蒙古史略(商
- 最新章:第73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穿越之帝国传奇
- /b3817-中州故事多一点点资料,大家看看。这块大陆叫做中州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南北长有一万多里,东西长有*千里。南部叫做中州帝国,分为十八州,大概有着五六亿人民。中州帝国北部是草原,没有统一的国家,但是分散着无数的兽人部落,大约在三十年前,北方荒原上一个叫做天狼人的兽人部落强大了起
- 最新章:第346章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全文)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 作者:段战江“脂”点江山 第一部分 目录(1 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自序)娥皇、女英—佳话背后的传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
- 最新章:第34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幻国之"一休"传奇
- 我习惯站在安国寺外的山顶之上,在寂静无声中看旷野无边,看日出日没,看花开花谢,每天修行完毕,我都会一个人来到这里,听着寺里悠扬而且醇厚的钟声,自己的心也会随之起伏跌荡,我的师傅,一个面貌苍老但却谦逊可爱的老人,很多时候,他会悄悄地走来站在我的身后,我们默不出声,也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在他要回寺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