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主仆二人猜测术虎高琪会不会就此罢休时,士兵奉命来传明安。
明安心中已有准备:“童华,如我遭遇不测,你从速返回沧州,禀明瑞师叔,请他代为照料老夫人、夫人和公子。”
“是……”童华点点头,难过地望着主人。
明安不及多言,匆忙来到术虎高琪的帅帐。
元帅术虎高琪、监军完颜鄂诺勒正在等他。
术虎高琪的脸上带出些许笑意:“石抹将军,本帅与监军商议,为示我军军威,明日欲派你到岭北去下战书。你意如何?”
“哦……”明安不知术虎高琪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动声色地问道,“战书是否现在交与末将?”
“不必!你口述即可。以你石抹明安的口才,还怕说不明白吗?”
“末将该如何说?”
“你这样告诉成吉思汗……”术虎高琪将他与完颜鄂诺勒事先商议好的充满挑战和侮辱的所谓“战书”向石抹明安口述了一遍,“你可记清楚了?”
“末将记清楚了。”
“你来复述一遍。”
“是。”石抹明安一字不漏地复述着“战书”,心中异常明白,这是让他去送死。
“好!过耳不忘,石抹将军果然记忆力惊人。你放心去吧,自古两国相争,不斩来使,将军只要战书下到,即是首功一件。”完颜鄂诺勒插进话来,明安飞快地瞟了一眼他那张虚伪的胖脸。
“元帅、大人,若无其他事,末将告辞了。”
童华担着心事,接住明安:“将军,怎么样……”
“童华,我明日去岭北蒙营下战书,这一去恐怕不能活着回来。你须乘今夜悄悄离开野狐岭。你是我唯一可以托付后事的人,千万不可意气用事,切记。”
“将军,术虎高琪欺人太甚,将军不如乘机投了蒙古算了。”
“胡说!我是大金之臣,岂可临阵降敌?”
“将军错了,我们是契丹人,我们只不过是大金的奴隶。”
“无论怎样,为人臣者,为主尽忠,也算死得其所。”
“将军,童华自小陪在你身边,虽然书读得不好,还明白‘良臣择主而事’的道理。您为了这么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为了这么个嫉贤妒能的元帅,值得‘尽忠’吗?”
“休得多言!我意已决,你只须按我吩咐行事。”
童华沉默了。
“童华,你跟随我多年,我如何不知你的一片忠心?我毕竟是一员武将,临阵降敌,将来让我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我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切但凭天意。”
“将军……”童华落泪了,“您的书读得太多了。”
石抹明安顺利通过蒙军几道防线,来到了木华黎的大营。
木华黎以礼相待。
“我要见成吉思汗。”石抹明安直截了当地说。
“石抹将军稍候,我已派人通知大汗。俟大汗侍卫到来,将军请随他们晋见大汗。”
石抹明安稍稍定下心,饶有兴致地观察起木华黎来。
木华黎是成吉思汗麾下最杰出的大将之一。自他在乌沙堡以少胜多、大败胡沙虎后,威名远播整个金廷,朝野为之震惊。此刻他微微含笑,态度谦恭,使人很难将他同那个连战连胜、威风凛凛的蒙军大元帅联系在一起。
“明主昌,必得忠臣良将相佐。”他不合时宜地想起了这句话。木华黎的举止风范无不给人精明干练又朴实无华之感,与胡沙虎、术虎高琪截然不同,他虽是敌人,却令人钦敬。
不多时,汗使图华来到木华黎的大营。
木华黎一直将石抹明安送出营外:“将军请。”
图华陪伴着石抹明安来到成吉思汗的中军大帐。
这里显得泰然宁静,丝毫没有大战临头感觉,偶尔还能听到愉悦的笑声和笛声。难道蒙军就是这样来打仗的?
斡歌连走出大帐,将石抹明安迎了进去:“大汗一直在等你。”他不失客气地说。
透过帐中朦胧的光亮,明安看到居中高坐的成吉思汗,他似乎正在审视着他。
明安上前见礼。
“将军不必多礼,请坐。”成吉思汗温和地笑了。他的声音低沉雄浑,具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明安未动。
“朕还知将军来意。”成吉思汗依然和蔼地说。
石抹明安费力地搜寻着合适的字眼,最终发现这是徒劳的。别人客客气气地对你说话,你却要指着他的鼻子将他痛骂一顿,这在谁不会觉得难以启齿?
成吉思汗并不催促,耐心地等待着。
明安恐怕这辈子从未像今天这样尴尬。“末将奉命来向大汗下战书。”除了豁出去,他实在无计可施。
成吉思汗淡然一笑:“你要口述吗?请吧。”
明安呆板地复述着术虎高琪的“战书”,那赤裸裸的侮辱使帐上众将脸色骤变。
“就这些吗?”等明安话音一落,成吉思汗平静地问,脸上依然挂着适度的微笑。
明安意外地点点头。难道他没有听懂我在说什么吗?我倒宁愿他杀了我……
“何时开战?”
“这——”明安顿觉无地自容。他这个下战书的,竟然不知何时开战。
“朕明白了。将军回去转告术虎高琪,他不下战书,朕还下战书呢。”
“是。”石抹明安躬身而退。
明安前脚刚出帐门,里面便似炸了窝。别勒古台嚷得最凶:“汗兄,这小子把我们骂了个够,你怎么一声不响就让他走了?”
“是啊,术虎高琪摆明了是不把我军放在眼里,我们为何要如此忍气吞声,示弱于敌?”不少人随声附和。
成吉思汗平静地听着,良久才冷冷瞟了一眼气得面红耳赤的别勒古台:“别勒古台,这么多年了,你怎就不改改你那沾火就着的脾气?你好好用脑子想想,术虎高琪为何要派石抹明安来下这样的战书?不就是想借朕的手杀掉明安,好为他除去心腹之患吗?自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石抹明安还是瑞奇峰的师侄。朕倒很感谢石抹明安带给了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
众人不解,成吉思汗从容说道:“金军久不经战事,今又将帅失和,穿越野狐岭,指日可待。”
别勒古台垂下头,看样子他是服了。
成吉思汗却面露忧色。石抹明安不避刀俎,忠勇可嘉。之所以没有挽留他,是明知他必不肯降。怕只怕他此去凶多吉少,术虎高琪岂能轻易放过他?
明安仍经木华黎的驻地回营。此时已近黄昏,木华黎挽留他道:“石抹将军,此刻天色已晚,战地穿行恐多有不便,不如你在此留宿一宵,待天明再回不迟。”
明安迟疑片刻,终于同意留宿蒙营。木华黎吩咐摆上酒宴,俩人相对小酌。
蒙古元帅的坦率、直爽很快消除了明安的戒备心理,俩人谈些攻守之道、布阵之法,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作为统帅,木华黎的确令明安心折。木华黎勤奋、谦逊、聪明过人,尤其是关于总结实战中的经验,他的经纬才略令熟读兵书战策的明安大为惊讶。
木华黎甚至熟读《孙子兵法》,并且结合实战对这部兵法有着更深层次、更为全面的理解。注意到明安不可思议的神情,木华黎微笑着解释:“这部兵法最先是太傅塔塔通阿介绍给我的。后来,国师粘合重山——他原是女真贵族,因不满朝廷腐败,投到蒙古——将兵法抄录下来,一段段讲给我听。你也知道,我蒙古原无文字,记录祖先家世,全凭口述心记,直到大汗征服乃蛮,才由太傅创立了蒙文。我无法与将军相比,几十年戎马倥偬,倒成了重武轻文的借口。像将军这样文武兼修,我实在羡慕得很。”
明安被木华黎的谦逊深深打动了。他向木华黎谈起他的父母先生,谈起他初到中都求学时的种种趣事。有生以来,他还是第一次如此向他人袒露心声,而这个人居然是敌人。
后来他们的话题自然地转到了成吉思汗身上。
“他是我过去从未见过的一种人!能够在他麾下效力,应当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明安深有感触地说。
木华黎含笑点头:“你与他只见一面,竟也有这样的印象?你还没到过草原呢,在那里,你才会真正体会到他对草原人意味着什么。每个人都会告诉你许多关于他的故事,从中你自会品出许多东西。”
“您呢?您是如何辅佐成吉思汗的?”
“我嘛,说来话长。我认识他时还很年轻。”木华黎的脸上露出一丝回忆往事的悠然,“不知将军是否听说过札木合这个人?”
“哦,没有。”
“札木合曾是大汗的安答,
小说推荐
-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译者序译者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是放在剌失德《史集》的翻译和《蒙古秘史》的整理两个目标上。至于翻译这本《成吉思汗传》的动机,除介绍苏联的名著给读者们外,还把它当作一种整理《蒙古秘史》的预备工作。可是译者的写作技巧太差,不能把原文里的神韵风格完全表达出来,这是应该向读者们致歉的(三
- 最新章:第31章
- 蒙古帝国史
- 作者 法 雷纳·格鲁塞(Rene Grousset)译者:龚铖 译者序本书著者雷纳·格鲁塞曾任巴黎塞尼希博物馆馆长,他所写的有关蒙古史著作,据我所知有四种。1929 年出版了《远东史,该书分五篇:中国两篇,印度一篇,蒙古一篇,印度支那半岛一篇。其中蒙古的一篇,已经由冯承钧译成中文,题名《蒙古史略(商
- 最新章:第73章
- 中国历史上最变态的帝王们:皇帝也疯狂
- 第1节“亡秦者胡”谶语的应验(1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朝。为了纪念自己的不世功业,秦始皇自称皇帝,由于他是秦朝的第一个皇帝,所以便是“始皇帝,以后的子子孙孙,要接着称二世,三世,以至万世,让秦朝的帝业能够千秋万代的延续下去。但是,秦始皇没有想到,
- 最新章:第77章
- 穿越之帝国传奇
- /b3817-中州故事多一点点资料,大家看看。这块大陆叫做中州大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南北长有一万多里,东西长有*千里。南部叫做中州帝国,分为十八州,大概有着五六亿人民。中州帝国北部是草原,没有统一的国家,但是分散着无数的兽人部落,大约在三十年前,北方荒原上一个叫做天狼人的兽人部落强大了起
- 最新章:第346章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全文)
- 脂点江山:历史上女人传奇 作者:段战江“脂”点江山 第一部分 目录(1 触摸历史上最动人的胭脂痕迹(自序)娥皇、女英—佳话背后的传奇当初,帝尧为了选好接班人,便派了两个宝贝女儿嫁给舜,到他身边做“卧底,以考验国家候选领导人舜的德行品质…她俩用智慧和宽容,不但极大地成全了舜的名声,而且巧妙地化解了家庭
- 最新章:第34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幻国之"一休"传奇
- 我习惯站在安国寺外的山顶之上,在寂静无声中看旷野无边,看日出日没,看花开花谢,每天修行完毕,我都会一个人来到这里,听着寺里悠扬而且醇厚的钟声,自己的心也会随之起伏跌荡,我的师傅,一个面貌苍老但却谦逊可爱的老人,很多时候,他会悄悄地走来站在我的身后,我们默不出声,也只有在很长时间之后,在他要回寺庙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