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时刻的大国领袖》第26章


罗斯福听到这样的恭维自然很得意,但是他也知道,让双方坐下来谈判是一回事,要谈成一项条约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在中国和朝鲜的势力范围,对于日本已攻占地区的控制权,俄国要付的战争赔款,等等,在这些问题上,双方立场均相去甚远。 
美国总统最初建议双方在满洲或欧洲某地举行会谈,大概是因为他希望避免在万一谈判失败时承担责任。然而经过几个星期的折腾,双方只同意在美国谈判。在会谈之前,双方都摆出了极端强硬姿态,扬言在某些关键问题上没有谈判的余地。罗斯福尤其不信任俄国人,认为他们“腐败,无能,言而无信”,很容易把事情弄糟。 
罗斯福知道,不论谈判是由于什么原因而失败,罪责都会落到他一个人身上。他请英国和法国帮忙,但均遭拒绝。他说过,“我完全明白,全世界都在看着我,而一旦会谈失败,对我的责备也将是全世界的。但只好如此了。” 
当俄日双方代表团启程赴纽约时,许多观察家都认为只有和谈成功,才能防止一场全球冲突。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在一封致友人信中写道:“我不敢想像这次和谈结局会是如何……我真是不寒而栗……现在一定会开始出现一场大灾难。” 
1905年8月5日,在距纽约长岛罗斯福总统之家较近的奥伊斯特湾,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船舶。最引人注目的是总统的游轮“五月花号”,罗斯福要在这艘船上主持和谈的正式开幕式。(首都华盛顿此时酷热难当,不宜于开会。)总统莅临,受到21响礼炮欢迎。此后礼炮几乎响个不停,因为一些外国外交官以及美国内阁成员和文武官员陆续登船。总统派了两艘完全一样的快艇到纽约市迎接日俄两国的和谈代表团。和谈的开场非常关键,罗斯福将介绍日俄的代表头一次见面,并为和谈定下基调。此时万一出个差错,或是日俄任何一方感到受怠慢,都可能使和谈尚未开始即告流产。 
日本人先到,他们乘坐的快艇顺着专门让开出来的航道驶近“五月花号”。日本代表团的团长是外相小村寿太郎。小村又瘦又矮,身高5英尺多一点,长相显得比他的48岁年龄更老一些。罗斯福倒是希望日本派来另一个人,因为他知道小村外相对和谈持苛刻条件。小村则担心万一他谈出来的和约对日本不利,他也许会丢脑袋。 
俄国代表团随即到达,其团长登临“五月花号”时,在场的一些观察家不禁倒抽一口气,因为这位俄国代表跟日本代表形成的反差太大了。他留着胡子,又高又大,差不多有6英尺半高,似乎体现出俄国的疆域广袤。他名叫谢尔盖·维特,并不受沙皇尼古拉宠信,因为他从一开始就反对跟日本开战。尼古拉本来先后物色过另外两个人选,但那两个人都借口有病而未受命,尼古拉才只好派出了维特。(维特则认为尼古拉比一个善心孩子强不了多少。) 
维特对和谈不抱多大希望。沙皇给他规定了强硬方针。几天前,维特已对罗斯福说过,如果日本人不妥协,俄国就要“血战到底”。他还认为罗斯福没有足够的本领把这么重要的一场外交谈判引导到成功。当他乘坐的快艇驶向奥伊斯特湾时,他还嘀咕罗斯福“是个典型的美国人,没有外交经验,又不拘泥于礼节,会把整个事情弄糟……假若先给日本天皇祝酒再给我们沙皇祝酒,我是不会忍受的”。 
俄国代表团登船,罗斯福总统介绍了俄日双方,接着请他们共进午餐。席位安排会惹出尊卑上下的麻烦,所以午餐采用了自助餐形式,坐椅是随便放在墙角,谁也说不出什么意见。 
罗斯福习惯于高谈阔论,先声夺人,但他年轻时也在纽约市起居室里花了足够的时间潜心学习,学会了在必要时如何做到彬彬有礼。午餐在轻松随便的气氛中进行,他轻松地与双方代表闲聊,对俄国人讲法语,对日本人讲英语。大家进餐后,他才站起来致祝酒辞。维特竖起了耳朵,日本人也紧张地细听,都想听听他的祝酒将是谁先谁后?
第八章 和平斗士(4)
美国总统说: 
举杯祝今天在这艘船上会见的两国代表所代表的两个伟大国家的君主及其人民康健富强。我最真诚的希望和祝愿是……为了整个文明人类的利益,在他们之间将会迅速达成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这样,双方又是无话可说。罗斯福让和谈有了一个成功的开幕式。一位俄国代表后来说美国总统对这头一次会晤的处理“完美得令人赞叹”。 
西奥多·罗斯福并不想积极参与谈判,事实上他似乎希望躲得越远越好。他自己留在长岛家里,而把两国代表团送到了新罕布什尔州的朴次茅斯去进行实质性谈判。日俄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很快达成了协议,但在两个重大问题上争执不下:一是俄国是否应向日本赔款;一是萨哈林岛(库页岛)的归属问题,那是西伯利亚以东的一个狭长岛屿,当双方代表团向美国进发时,日本人从俄国人手里夺占了该岛。 
沙皇指示维特不得放弃俄国一寸领土,可是日本人坚持霸占萨哈林岛。至于赔款,在东亚,战败的一方照例要向赢家交赔款。日本人认为俄国至少应付10亿日元赔款,但俄国断然予以拒绝。当年拿破仑打败俄国,甚至占领了莫斯科,俄国也未付赔款,如今也不给日本赔款。这一点是在罗斯福意料之中,他在和谈之前就给日本人说过别想要钱。 
但是俄国人的顽固和不守规矩,使美国总统日益感到失望。谈判以来,沙皇的态度不但毫无松动,而且变得更加固执。维特令日本人生气,因为他本来已经非正式地同意将谈判情况保密,不向报界谈什么,可是会谈开始后,他却老是向记者谈情况。总统曾对人说:“俄国人比日本人坏十倍,既愚蠢又不说真话。”他倒是希望让沙皇和他手下的人坐到海岸上,“沿着陡坡滑到海里去”。 
谈判已延续了两个星期,双方仍陷于僵局。俄国人看来已无谈判诚意。罗斯福曾对小村说,如果会谈看来要破裂,他会在适当时机帮一把。如今似乎到时候了,小村外相向美国总统派去了信使。 
假若有人以为罗斯福此前只是袖手旁观,听任和谈失败,那就是太不了解他的为人了。西奥多·罗斯福一向是迎着困难上的。年轻时,他就到西部闯生活,以证明他能够自立,不依赖自己家族在纽约的贵族般的优裕条件。有一次出外打猎时,到了天黑,他和他的向导迷失于一片草原旷野上。9个小时之久,他们无水可喝,只得咽几把泥浆。夜深天寒,草原上找不到柴禾生篝火。他们还害怕印第安盗马贼,要是那些人来了,不但要抢走他们的马,还会剥下他们的头皮。拂晓前下雨了。向导醒来时,发现他们已泡在4英寸深的冰凉的水里,可是罗斯福却乐呵呵地说:“天哪,真有趣!” 
西奥多·罗斯福在纽约市担任一个警察分局局长时,决心杜绝警察偷懒不坚守岗位的现象。他常在夜间巡逻,既要抓罪犯,也要抓违纪的警察。有时他一连工作40个小时不睡觉。有的脱岗的警察被罗斯福碰到,都羞惭万分。这位警察分局长成为市内一家通宵营业的餐馆的常客,常常在凌晨3点钟光临用餐,有时还在那里举行即兴记者招待会。 
1912年,即日俄签订朴次茅斯和约之后7年,西奥多·罗斯福又作为第三党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在密尔沃基市,他走出旅馆要到群众集会发表演讲,突然有个人走过来,从6英尺远处向他胸口开枪。他的眼镜盒和折叠起来放进口袋的讲稿减缓了弹丸的冲力,但弹丸仍然打进了他的右肺。医生要他马上进医院,他却拒绝了:“我要演讲,否则就死,非此即彼。”演讲时,他把背心解开了,让听众看到他鲜血渗透的衬衫。这时他怒吼道:“要打死一头公麋可没有那么容易!”(公麋(Bull Moose)是当时西奥多·罗斯福领导的进步党的党徽。——译注) 
再回来说日俄谈判。日本信使向罗斯福报告说谈判即将破裂,罗斯福立刻行动起来。他给维特发电报,要他马上派人来奥伊斯特湾谈情况。维特当天午夜后读到电报,指示他的副手罗曼·罗申男爵来见美国总统。一名美国外交官于凌晨两点叫醒了罗申,罗申在5个小时后登上了从朴次茅斯开往纽约的火车。 
罗申对他只充当传话人角色感到生气,脸色阴沉地来到奥伊斯特湾,却看见罗斯福正穿着一身法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