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3参见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674《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老舍全集》,第4卷第440页。
675《剑北篇》,《老舍全集》,第13卷第446页。
676《蜕》,《老舍全集》,第8卷第385页。
677《以雪耻复仇的决心答复狂炸》,《老舍全集》,第14卷第218页。
678《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老舍全集》,第4卷第441页。
679《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老舍全集》,第4卷第441页。
680《孟子·尽心》上。
681参见关纪新《老舍评传》,第4…5页。
682参见舒乙《老舍著作与北京城》,《走进老舍》,崔恩卿、高玉琨主编,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
683李辉著《消失了的太平湖》,《风雨中的雕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684参见舒乙《老舍著作与北京城》,《走进老舍》,崔恩卿、高玉琨主编,京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387…391页。
注释(15)
685《想北平》,《老舍全集》,第14卷第48页。
686《想北平》,《老舍全集》,第14卷第48页。
687《想北平》,《老舍全集》,第14卷第49…50页。
688《小人物自述》,《老舍全集》,第8卷第289…290页。
689赵园著《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690参见《一个近代最伟大的境界与人格的创造者——我最爱的作家——康拉德》,《老舍全集》第16卷第510…512页。
691赵园著《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692赵园著《城与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693李辉著《消失了的太平湖——关于老舍的随感》,《风雨中的雕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页。
694《想北平》,《老舍全集》,第14卷第48…49页。
695《我怎样写〈离婚〉》,《老舍全集》,第16卷第189页。
696《三年写作自述》,《老舍全集》,第16卷第694页。
697李辉著《消失了的太平湖》,《风雨中的雕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698李辉著《消失了的太平湖》,《风雨中的雕像》,山东画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105页。
699《想北平》,《老舍全集》,第14卷第49页。
700参见《〈老舍选集〉自序》,《老舍全集》,第17卷第203页。
701参见《周述曾:1960年市委文化部曾经要批判老舍》,《口述历史》第二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5页。
702参见《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30…231页。
703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83…184页。
704《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55页。
705《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70页。
706《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91页。
707《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72页。
708参见《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92…293页。
709参见《景物的描写》,《老舍全集》,第16卷第233…234页。
710参见《蜕》,《老舍全集》,第8卷第300页。
711《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老舍全集》,第4卷第118…119页。
712《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老舍全集》,第5卷第728页。
713《四世同堂》第二部《偷生》,《老舍全集》,第4卷第599…600页。
714参见《新气象新气度新生活》,《老舍全集》,第14卷第131页。
715参见《是的,抗到底7,《老舍全集》,第14卷第101页。
716参见《是的,抗到底7,《老舍全集》,第14卷第105页。
717苏叔阳的话剧《太平湖——无泪的长歌》,小说《老舍之死》,汪曾祺的小说《八月的骄阳》,发表后均收入了舒乙主编的《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718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怀旧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
719'美'菲力浦·劳顿、玛丽·路易丝·毕肖普著《生存的哲学》,胡建华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720参见屈原《橘颂》,陆侃如、龚克昌选译《楚词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8页。
721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722据赵大年回忆:“1957年,我被部队清洗回京,28岁就失业了。我去找老舍,他当时是北京市文联主席,但他无权让我进文联,想通过文化局介绍我到哪个郊区县文化馆去工作。不行。自己领着我上‘人艺’,说我这个侄子来给你们搬布景当学徒。‘人艺’那时就任郭、老、曹,都不行。后来我写了一首长诗,天津《新港》要发表,需要单位政审证明。我没有单位呀,我去找老舍,老舍写亲笔信:这是个可靠的青年,与我交往多年,政治可靠,我写信权作证明。不行-……老舍没有一点权。”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51页。
723从维熙认为老舍建国以后,一路开的是顺风船。当突然遇到一个巨大的冲击波,没有任何思想和精神的准备。“在文坛,在文学这块土地上得到营养、水分比较多的一棵苗苗,跟我们这些快枯死的,拼命挣扎着生长着的不太一样。”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博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227页。
724据赵大年猜测,老舍在“八·二三”去文联时,不但知道邓拓自杀,而且与周恩来断了联系。康生叫他出院,他已经没有摸底儿的渠道了。因为,老舍与周恩来是通过两个中间人联系的,一个是国务院秘书长齐燕铭,另一个就是邓拓。而当时两个人都完了。邓拓是先自杀的。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725日本作家水上勉的散文《蟋蟀葫芦》,井上靖的散文《壶》,开高健的小说《玉碎》的中译文,均收入舒乙主编的《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由于当时中外的信息隔绝,井上靖写《壶》这篇回忆散文的初衷,源于看到了来自1970年10月1日香港发行的英文报纸《香港星报》上的报道:“老舍在本星期初从北京市内一所大楼上跳下自杀。”
726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
727参见巴金《怀念老舍同志》,《讲真话的书》(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2…316页。
728转引自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页。
729转引自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页。
730转引自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74…175页。
731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320页。
注释(16)
732《〈老舍之死〉代序》,1984年5月14日巴金复苏叔阳同志的一封信,《讲真话的书》(下卷),巴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8页。
733巴金《怀念老舍同志》,《讲真话的书》(上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734巴金《我敬爱老舍同志》,《讲真话的书》(下卷),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91页。
735参见《“永铭俯首与横眉”——也谈老舍之死》,李润新、周思源主编《老舍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页。
736舒乙《我的父亲老舍》,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页。
737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75…176页
738参见袁阳著《生死事大》,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1…82页。
739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转引自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185页。
740参见舒乙主编《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95页。
741参见舒乙主编《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95页。
742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