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参见舒乙主编《老舍之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95页。
742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页。
743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744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745参见邓友梅《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姚振生主编《百年老舍》,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746参见汪曾祺《老舍先生》,转引自张桂兴编《老舍评说七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72页。
747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3页。
748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10页。
749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750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74页。
751《蜕》,《老舍全集》,第8卷第299页。
752《文武双全》,《老舍全集》,第14卷第173页。
753《壁报诗》,《老舍全集》,第13卷第563…564页。
754《猫城记》,《老舍全集》,第2卷第296页。
755《艺术家也要杀上前去》,《老舍全集》第16卷第665页。
756《悼赵玉三司机师》,《老舍全集》第14卷第292页。
757《大智若愚》,《老舍全集》第15卷第485页。
758《致女友××》,《老舍全集》第15卷第581页。
759《保民杀寇》,《老舍全集》,第13卷第546页。
760《保我河山》,《老舍全集》,第13卷第547页。
761《丈夫去当兵》,《老舍全集》,第13卷第549页。
762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763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7641970年,《大河彼岸》再版时,斯诺在《民主政治》这章的此段话下面加了脚注:“就是这位老舍,1966年被红卫兵攻击为修正主义者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时,他自杀了。”参见《风雨平生——萧乾口述自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6页。
765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151页。
766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93页。
767此处参见杨守森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作家心态史》,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478…479页。
768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97页。
769参见宋永毅《老舍与中国文化观念》,学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198页。
770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卷第333…334页。
771鲁迅《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卷第482页。
772参见章罗生著《老舍与中国新文学》,文学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16…221页。
773参见迪尔凯姆《自杀论》第二编《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转引自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5页。
774颜翔林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775参见颜翔林著《死亡美学》,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190页。
776'德'康德著《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159…160页。
777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2页。
778参见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56页。
779参见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5页。
780参见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55页。
781参见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782参见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18页。
783参见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3…54页。
784参见叶嘉莹《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785参见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0页。
786参见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0页。
注释(17)
787《〈樱海集〉序》,《老舍全集》,第7卷第152页。
788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5页。
789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8…59页。
790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8…59页。
791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7页。
792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7页。
793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7页。
794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9期,第56页。
795'法'加缪著《西西弗斯神话》,杜小真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转引自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0页。
796参见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转引自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0页。
797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2页。
798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57页。
799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下),《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59页。
800参见并转引自戚真赫《终结与开启:王国维之死及其意义探究》(上),《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第8期,第63页。
801'意'卡尔维诺著《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吕同六、张洁主编《卡尔维诺文集》,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
802李辉《挖掘记忆》,转引自舒乙、傅光明主编《在文学馆听讲座·历史的圈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8页。
803参见李润新《是“驼峰”而非“滑坡”——评〈我论老舍〉》,李润新、周思源主编《老舍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8页。
804参见李润新《是“驼峰”而非“滑坡”——评〈我论老舍〉》,李润新、周思源主编《老舍研究论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37…438页。
805参见王行之《我论老舍》,1989年1月21日《文艺报》。
806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807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368页。
808参见《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人有病,天知否》,陈徒手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809参见傅光明《老舍之死采访实录》,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368…369页。
810参见郑万鹏《〈四世同堂〉:中国现代文学的总结——与〈战争与和平〉比较谈》,李润新、周思源主编《老舍研究论文集》,人
小说推荐
- 启功口述历史
- 我叫启功,字元白,也作元伯,是满州族人,简称满族人,属正蓝旗。自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在满州建立伪满州国后,大多数满州人就不愿意把自己和“满州”这两个字联系在一起了。但那是日本人造的孽,是他们侵略了满州,分裂了中国,这不能赖满州族人。日本强行建立伪满州国,想把满州族人变成满州国人
- 最新章:第14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神话历史简述
- 神 话神话的概念:从文学的角度来说,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通过以神为主人公,它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神话的情节一般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和社会现象
- 最新章:第6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历史顺口熘
-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约前170万年-前221)同期的世界尼罗河流域文明(华夏彩陶文化时代)华夏文明(约前170万年-前771年)两河流域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春秋战国(前770年-前221年 雅典城邦文化第一节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一、夏朝的建立(约前2070约前16
- 最新章:第36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6099-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
- 人头马代代相传的不朽真谛在于它弘扬的非凡优雅的生活艺术。如今,人头马更将其品质与生活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它总能在任何一种场合下,为每一个动人的时刻增添光彩。白兰地之于法国,就如同探戈之于阿根廷或是斗牛之于西班牙一样,都是一种足以代表整个国家文化的标志性事物。也许有人会把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当做法兰西这个
- 最新章:名酒的历史奢华之下永生难忘的味道与感觉-第19章
- 2196-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
- 刀锋在颈中勒过,手中的躯体猛地绷紧抽搐,发出和细小的体积不相称的颤动,似乎要把其中蕴涵的点滴生命全部迸发出来。随着温热腥臭的液体逐渐滴落口中,指间的颤动也逐渐衰竭,最后消散了。阿萨竭力压榨着山鼠,毫不在意胃容物也一起被挤了出来。直到最后一滴体液缓慢地滴下,阿萨才丢下已捏得扭曲变形了的山鼠,伸出舌头将
- 最新章:死灵法师的仆人(历史的尘埃)-第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