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十年志(10卷选载)》第8章


诺墓裨薄⒕袢嗽笨捎枇羧巍L乇鹦姓骰挂部善盖胗⒐捌渌饧耸康H喂宋省#ㄎ澹┫中械纳缁帷⒕弥贫炔槐洌罘绞讲槐洌U涎月邸⒊霭妗⒓帷⒔嵘纭⒙眯小⑶ㄡ恪⑼ㄐ抛杂珊妥诮绦叛鲎杂伞K饺瞬撇⑵笠邓腥ā⒑戏坛腥ㄒ约巴饫赐蹲适芊杀;ぁ#┫愀厶乇鹦姓晕杂筛酆投懒⒐厮暗厍#ㄆ撸┍3纸鹑谥行牡匚唬绦磐饣恪⒒平稹⒅と⑵诨醯仁谐。式鸾鲎杂桑郾艺粘A魍ǎ杂啥一弧#ò耍┨乇鹦姓普3侄懒ⅰ#ň牛┨乇鹦姓赏⒐⒒セ菥霉叵怠S⒐推渌以谙愀鄣木美娼玫秸展恕#ㄊ┨乇鹦姓梢浴爸泄愀邸钡拿宓ザ劳澜绺鞴⒏鞯厍约坝泄毓首橹3趾头⒄咕谩⑽幕叵担┒┬椤L乇鹦姓勺孕星┓⒊鋈胂愀鄣穆眯兄ぜ#ㄊ唬┨乇鹦姓纳缁嶂伟灿商乇鹦姓涸稹#ㄊ┥鲜龇秸胝撸扇嗣翊泶蠡嵋浴断愀厶乇鹦姓痉ā啡范ㄏ吕矗迨瓴槐洹?br /> 所谓五十年不变,就是说对香港的上述基本方针政策是一项长期的政策,绝非权宜之计。允许香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资本主义制度,这并不影响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中央人民政府的直接管辖下,几百万人口的香港特别行政区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可以发挥香港的有利条件,对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这个和平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遗留问题的方案,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是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香港现状和英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来的。它既得到了广大香港同胞和海外华人的认同,也得到包括我们的谈判对手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和人民的称赞。撒切尔夫人也不得不承认,“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最有天才的创造”。正是以“一国两制”构想和“十二条”为基础,中方在谈判中牢牢掌握主动权,有理、有利、有节地进行斗争,一次次挫败了对方的无理主张和要求,取得了节节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百年夙愿,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问题的圆满解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保持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有利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就认为: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应当大力提倡,这恰恰是我们在目前的国际形势下非常需要的。国家之间不论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或是当前发生的争端,只要有关国家抱着真诚的态度,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基础上进行友好协商和谈判,都是可以解决的。这样做,不仅符合有关国家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
四、香港回归十年来的发展进程
香港回归祖国已经整整十年。回顾过去的十年,香港经受了风浪和时间的考验,在探索“一国两制”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中国收回香港之前,有人对“一国两制”在香港是否行得通心存疑虑,西方有的媒体甚至预言“香港将要死亡”。美国《财富》杂志曾做了一期耸人听闻的封面新闻《香港已死》。十年过去了,“一国两制”在香港由构想变成了现实,香港保持了繁荣稳定,港人的疑虑逐渐消除,对祖国的认同感大大增强,某些西方媒体的预言破产了。今天的香港,不仅是一个原有的政治经济制度、生活方式没有变的香港,而且是一个社会更加安定,法律更加健全的香港。回归只是洗刷了过去英国殖民统治的色彩,“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汇照套”,资本主义在香港一如既往。香港特区政府认真贯彻执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依法有效施政,中央政府除了支持关心帮助外,从不干预特区政府的内部事务,兑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诺。香港基本法深入人心,广大港人团结在爱国爱港的旗帜下,发扬民主,积极参政,自觉维护特区政府的权威。香港继续拥有高度的言论自由,新闻和出版自由,香港的法治比以前更加完善。稳定发展的香港保持了原有的声誉和活力,对香港表示过悲观的美国《财富》杂志,也不得不发出香港“充满活力”的感叹。众多国际评估机构一直以犀利眼光,严苛尺度,全方位地对香港进行追踪审视,也不得不认为香港是“最安全的城市”,“最自由的经济体系”。
回顾过去的十年,香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回归伊始,就遇上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衰退和“非典”的袭击,经济曾一度出现负增长。要保持稳定,发展经济,继续繁荣,并非易事。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特区政府依照《基本法》有效施政,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渡过了一个个难关,保持了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地位,使整体经济得以保持稳定并为复苏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特区政府采取有效措施,狙击国际金融炒家对港元的冲击,有力地捍卫了港元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维持了联系汇率的稳定,挽救了股市。面对“非典”的突然袭击,特区政府动用一切资源,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和预防措施,认真细致地做好全港环境卫生工作,遏制了疾病的传播,并及时查出病原体,终于战胜了“非典”,安定了人心。美国“9?11”事件发生所引起的世界经济衰退,也对香港经济产生冲击,特区政府应对有方,化险为夷,使其对香港经济和社会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应对挑战的同时,特区政府致力于采取措施,创造条件,恢复和振兴经济。如签署《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简称CEPA),给香港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加速了香港经济转型的步伐。在《安排》的框架下,香港与内地各省市之间通过不同的机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沟通和合作,特区政府与上海、北京、广东以及泛珠江三角区域省区政府均成立了高层合作机制,以统筹和推动内地与香港的经济交流和合作,使香港与内地的经济进一步融合。此外,特区政府还开放了内地人士到香港的“个人游”,拓展了香港旅游市场;推动更多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使香港股市加速“扩容”。随着中国人寿、交通银行、神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企业陆续到香港,使香港股市市值不断攀升。2006年5月3日是香港证券市场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恒生指数突破17000点大关,股市市值首次突破10万亿港元。香港已成为亚洲最重要的上市集资中心之一。
经过几年奋发图强,香港经济从2002年起逐步摆脱低迷,走向复苏,2004年开始强势增长。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统计,2004年到2006年香港经济连续三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当地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达到7。3%;6。4%和6。8%。外汇储备也逐年增加,2006年底统计已达1332亿美元,比1997年回归时的956亿美元,增加了300多亿美元。目前,香港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物价平稳,人民生活安定,各行各业兴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1月9日公布的评估报告中,高度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维持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的政策框架。美国传统基金会1月16日公布2007年《经济自由度指数报告》,香港连续十三年获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在贸易自由、投资自由以及产权保障等四项评估中的评分均居榜首。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特区政府还循序渐进、稳妥地推进政制发展。回归后,特区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贯彻《香港基本法》有关规定,组织特区首届立法会选举。1997年7月特区政府公布了首届立法会选举的整体安排;同年9月临时立法会三读通过了《立法会条例》,规定特区首届立法会共设60个议席,分别由直选(20席)、功能团体选举(30席)和选举委员会选举(10席)产生。随后开展了选民登记工作,有279。5万市民进行登记,成为合法选民。首届立法会选举工作于1998年5月下旬顺利进行。首次当家作主的港人投票十分踊跃,近149万登记选民投了票,60位立法会议员当选。这次选举的投票率为登记选民总数的53。28%,这在香港市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