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顺口熘》第34章


①种族歧视 黑奴制度虽废除,迫害黑人民抗争。 
民权运动似潮涌,黑人领袖路德金。 
②丑恶现象 西方社会多矛盾,丑恶现象略说明。 
毒品泛滥吸毒众,邪教横行多愚民。 
暴力活动行恐怖,校园血案频发生。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西方政局多纷争,极右势力兴风云。 
纳粹余孽逆浪行,日本右翼势强盛。 
靖国神社频参拜,军国主义根基深。 
'注释' 
①革命:指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②新兴工业:指原子能和宇航等部门。③石油危机: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④三机构:指五十年代,西欧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⑤两战争:指1950年…1953年间朝鲜战争和1961年…1973年间的越南战争。⑥超美国:1987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120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三节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1945…80年代)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1945…1955) 
1、经济成就 苏联欧战主战场,战争损失最惊人。 
战后重建多举措,四五①成就超前人。 
①工农业 工业总值超历史,农业总值亦喜人。 
②国 防 国防工业核爆炸,苏美军事势均衡。 
③其 他 建筑林立多商品,科教文卫较兴盛。 
2、存在问题 战后成就虽喜人,问题众多略说明。 
①政治方面 民主法制遭破坏,个人崇拜又流行。 
②经济方面 经济体制多弊端,人民缺乏积极性。 
③文化方面 意识形态多纷争,文化领域不公正。 
无限上纲乱批评,科学发展遭巨损。 
二、欧亚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 
1、东欧国家 德国东进占东欧,纳粹统治施暴政。 
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去抗争。 
南阿罗保②与波兰,捷克东德匈牙利。 
①胜利因素 民主革命获胜利,东欧胜利多原因。 
本国政党来领导,苏联帮助政权新。 
②巩固政权 东欧政权新特征,人民民主最典型。 
各国工业不发达③,封建势力根基深。 
巩固政权新举措,苏联模式普推进。 
东欧经济初发展,根除剥削立功勋。 
苏联体制多弊端,有违国情埋祸根。 
2、亚洲国家 战后亚洲新格局,社会主义渐兴盛。 
①蒙 古(1946) 蒙古人民建共和,全民投票④作决定。 
建成农业工业国,蒙古政党⑤喜执政。 
牧民加入合作社,农业改造喜完成。 
②朝 鲜 (1948) 朝鲜半岛两国分,北部领袖金日成。 
民主朝鲜都平壤,社会主义民执政。 
③越 南 (1945) 越南八月⑥闹革命,民主国家旋建成。 
国家主席胡志明,抗法卫国初获胜。 
全歼法军奠边府,瑞士协议⑦民欢欣。 
印支三国⑧获独立,美国主义不甘心。 
④中 国 (1949) 十月一日民欢庆,民主革命终获胜。 
人类历史又巨变,社会主义力量增。 
东方民解受鼓舞,殖民体系难生存。 
3、社会主义 苏东亚洲十二国⑨,战后合作联系紧。 
阵营形成 抵御西方“一边倒”,社会主义成阵营。 
社会主义力量增,支持民解反殖民。 
反帝侵略反霸权,维护和平立功勋。 
六十年代多矛盾,东方阵营⑩不复存。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1、苏 联 苏共召开“二十大”,秘密报告举世惊。 
①苏共“二十大” 冤假错案初平反,全国批判斯大林。 
(1956) 西方反共又反苏,东欧动荡局不稳。 
苏联模式重审视,冲破禁锢改革兴。 
②赫鲁晓夫改革 经济改革重农业,减税开荒利农民。 
a内 容 扩种玉米旋失败,改革成效要肯定。 
精简机构权下放,工业改革有例证。 
b失败因素 改革失败多原因,苏联体制未变更。 
指导思想不正确,经济改革小调整。 
好事骛远高目标,远离国情多疑问。 
③勃列日涅夫改革 勃氏⑾执政十八春,改革重点有调整。 
a成 就 大力发展重工业,军备大增又外侵。 
人民生活有改善,执政后期陷困境。 
b问 题 个人专断独专行,民主生活荡无存。 
计划经济活力减,工农缺乏积极性。 
社会各族多矛盾,苏联解体有原因。 
2、南斯拉夫(1948年起)苏联模式多矛盾,东欧改革频频兴。 
①内 容 南国⑿改革率先行,遭受排挤求奋进。 
苏联模式初突破,自治制度最典型。 
②影 响 国民经济大发展,调动人民积极性。 
自治体制多矛盾,分散自由无核心。 
民族争端要分离,南国瓦解有原因。 
3、波 兰 苏联模式波施行,重工轻农激矛盾。 
①波兹南事件(1956)冲击政府波兹南,哥穆尔卡改革兴。 
②改革内容 扩大企业自主权,计划经济初调整。 
改革成效不显明,经济困难难脱贫。 
4、匈牙利 苏军解放匈牙利,苏联模式全推进。 
①匈牙利事件(1956) 高度集权少民主,西方干预暴乱兴。 
苏军平叛局势稳,实施改革举措新。 
②改革内容 中央管理多创新,商品市场联系紧。 
经济繁荣多商品,生活提高民欢欣。 
5、“布拉克之春”(1968 ) 杜布切克任首领⒀,《行动纲领》内容新。 
①政治方面 发扬民主反专横,领导体制初调整。 
②经济方面 计划市场相结合,经济体制亦更新。 
③外交方面 独立自主定大计,外交政策显个性。 
苏联出兵占都城,粗暴干涉民抗争。 
6、中 国 中共“八大”初革新,结合国情定方针。 
目标建成工业国,曲折发展二十春⒁。 
①三中全会(1978) 三中全会⒂顺民心,总结教训与经验。 
改革开放定国策,经济建设为中心。 
中国特色新理论,经济腾飞举世惊。 
②“十六大”(2002)中共召开“十六大”,近期小康二十春。
世纪中叶现代化,富强民主目标明 。 
'注释' 
①四五:指1946年…1950年间,苏联第四个五年计划。②南阿罗保:指南斯拉夫、阿尔马尼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③不发达: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除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外,其余国家工业都不够发达。④全民投票: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1945年10月举行全民投票正式脱离中国,1946年1月,中国政府承认外蒙独立。⑤政党:指蒙古人民革命党。⑥八月:1945年8月,越南爆发革命,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获得独立。⑦协议:指1954年《日内瓦协议》。⑧印支三国:指印度支那三国,即越南、老挝、柬埔塞。⑨十二国:指二战后亚洲、欧洲除南斯拉夫以外的十二个社会主义国家。⑩东方阵营:这里指社会主义阵营。⑾勃氏:指勃列日涅夫。⑿南国:指南斯拉夫。⒀首领:这里指捷共中央第一书记。⒁二十春:从1956年“八大”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其间大约经历了二十二年。⒂三中全会:指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第五节 亚洲经济的发展(50年代…90年代) 
一、东亚与东南亚经济 
1、概 况 二战战后反殖民,亚洲独立似春笋。 
民族经济初发展,各国发展不平衡。 
新韩①实现工业化,金融贸易远盛名。 
①相似措施 亚洲发展举措新,发展迅速相似性。 
a更新产业 初期产业密集型,与时俱进后更新。 
产业转型高科术,更新换代战略新。 
b参与竞争 国际竞争广参与,经济特色外向型。 
引进外资与外技,发展迅速有疑问。 
②存在问题 国际资本与市场,过度依赖风险增。 
2、新加坡 独立②国家新加坡,国小落后举措新。 
①政治方面 道德教育广施行,社会秩序较稳定。 
②经济方面 经济策略符国情,产业更新与时进。 
经济繁荣多样化,花园城市好美名。 
③科教方面 发展科技重教育,素质提高多贤能。 
3、韩 国 韩国经济亦飞腾,发展经济策略新。 
①经济策略 五年计划目标明,产业更新与时进。 
引进外资多出口,调整策略符国情。 
②存在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慢,贪污腐化多弊政。 
国际市场与资本,过分依赖风险增。 
二、印度经济的发展 
1、措 施 印巴分治国裂分,印度发展有特征。 
国营私营两经济,共同发展渐兴盛。 
2、成 就 工业体系较完整,粮食自给民安稳。 
科技成就最突出,核电软件与卫星。 
3、问 题 印度社会多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