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顺口熘》第35章


2、成 就 工业体系较完整,粮食自给民安稳。 
科技成就最突出,核电软件与卫星。 
3、问 题 印度社会多疑问,环境恶化多弊症。 
人口膨胀超十亿,民族宗教多矛盾。 
三、西亚诸国经济 
1、收回石油主权 战后西亚渐兴盛,各国发展不平衡。 
沙特两伊科威特,石油储量世有名。 
海湾地区多石油,列强控制获利润。 
西亚石油输出国,建立组织③好抗争。 
石油主权渐收回,发展经济举措新。 
2、经济措施 产油国家渐兴盛,石油资源作后盾。 
①工 业 石化工业为主导,单一经济渐变更。 
工业体系有特征,发展工业多部门。 
国际市场多努力,提高油价收益增。 
②农 业 提高粮食自给率,改善环境兴农耕。 
3、问题与矛盾 西亚经济不平衡,贫富悬殊有矛盾。 
①穷国富国矛盾 沙特富裕科威特,世界富国榜有名。 
②宗教派系矛盾 两伊战争④多原因,世界教派多纷争。 
交战八年多损失,经济困境久长存。 
③与西方的矛盾 海湾石油太丰盛,西方垂涎想吞并。 
美国图谋波斯湾,等待时机好入侵。 
'注释' 
①新韩:指新加坡和韩国。②独立:1959年,新加坡获得自治,后来成为马来西亚联邦的一个州。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成为一个独立的共和国。③组织:指1960年,由西亚国家发起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④两伊战争:1980年…1988年,伊拉克和伊朗爆发长达八年的战争。
122 回复:历史记忆顺口溜(超全~~)
第一节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989…1991) 
一、东欧剧变(1989…1991) 
1、剧变过程 东欧改革初兴盛,后期恶化陷困境。 
①政治改革 政局动荡民心变,各国改革渐右倾。 
社会主义皆放弃,民社主义①为纲领。 
实行政治多元化,大选对手多获胜。 
②国体剧变 欧共②下野勿执政,社会制度全变更。 
a波兰 东欧剧变起波兰,团结工会初执政。 
b德国 中欧德国又统一,南斯拉夫五裂分③。 
和平选举渐演变,东欧剧变有特征。 
c罗马尼亚 罗马尼亚用暴力,剧变特殊有原因。 
军队倒戈捕元首④,罗共解体国变更。 
2、剧变原因 东欧诸国多矛盾,发生剧变多原因。 
①政治因素 苏联控制建组织⑤,苏联模式强推行。 
高度集中新体制,个人专断民愤恨。 
党群关系渐恶化,政治危机终发生。 
②经济因素 经济体制多矛盾,计划经济广施行。 
片面发展重工业,比例失调民贫困。 
经济僵化渐衰退,经济危机终发生。 
③外部因素 苏联戈氏⑥新纲领,推动东欧去革新。 
西方反共又反苏,“和平演变”事竟成。 
二、苏联解体(1991) 
1、解体步骤 苏共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初施行。 
①戈氏改革 局面依旧多困难,政治改革转风云。 
“民社主义”作纲领,联共历史全否定。 
民心混乱局动荡,矛盾激化似地震。 
②八一九事件 苏共中央作决定,放弃领导有争论。 
率先独立立陶宛,苏联公决是留存。 
戈氏签约改国名⑦,松散邦联将形成。 
苏共抗争八一九,势单力薄事未成。 
俄国总统叶利钦,推动独立有责任。 
③阿拉木图宣言 三国初建“独联体”,俄乌白俄签协定⑧。 
阿拉木图又聚会,发表宣言共声明。 
“独联体”达十一国,苏联解体终完成。 
2、解体原因 苏联存在七十春,解体因素略说明。 
①政治因素 政治体制多弊端,个人崇拜独专行。 
民主法制遭践踏,社会民族多矛盾。 
戈氏实行多党制,社会主义勿施行。 
放弃领导局动荡,地方分离国裂分 
②经济因素 经济体制现弊政,计划经济为特征。 
片面发展重工业,经济滑坡民贫困。 
③外部因素 “和平演变”新战略,苏联解体有外因。 
'注释' 
①“民社主义”:1985年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②欧共:指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③五裂分:1991…1992年,南斯拉夫分裂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马其顿、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五年国家。④元首:这里指罗马尼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⑤组织:指1955年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⑥戈氏:指戈尔巴乔夫。⑦改国名:1991年,苏联公布《苏维埃共和国联盟条约》,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⑧协定: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签署明斯克协定,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
第二节 世界政治的发展(20…21世纪之交) 
一、冷战后的国际格局 
1、总的趋势 苏联解体欧剧变,两极格局荡无存。 
超级大国唯美国,世界形势趋和平。 
和平大势不太平,缓和动荡两并存。 
2、多极化因素 “一超多强”局初定,世界多极有原因。 
①俄国方面 苏联解体国裂分,俄国困难势严峻。 
②美国方面 美国独霸遭挑战,西方阵营亦裂分。 
③日本方面 日本总值曾第一,政治大国目标明。 
④欧洲方面 欧洲一体渐推进,赶超美国有可能。 
⑤中国方面 改革开放渐强大,世界舞台高声音。 
⑥其他方面 苏美争霸互削弱,第三世界渐强盛。 
3、多极化趋势 当今格局多中心,“一超多强”局初定。 
超级大国唯美国,欧盟中俄与日本。 
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似巨轮。 
二、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美国霸权主义 “一超多强”局初定,美国霸权频频兴。 
①北约干涉 和平发展为主流,美国干预兴战争。 
借助北约建基地,北约东扩俄震惊。 
②侵略各国 北约兵发①伊拉克,狂轰滥炸②南联盟。 
“人权高于主权”说,美国霸权多罪行。 
2、地区冲突 两极格局势均衡,地区冲突频发生。 
①原因 苏联解体美削弱,力量失衡多纷争。 
民族宗教与领土,矛盾激化兴战争。 
②波黑内战 波黑③内战时间长,北约轰炸南联盟。 
美国入侵伊拉克,反恐为名多战争。 
三、国际裁军和地区缓和 
1、国际裁军 国际缓和兴裁军,九六联大签协定④。 
①《禁核条约》 全面禁止核试验,裁军军控高潮兴。 
(1996) 裁军道路多坎坷,美国带头不执行。 
②美国扩军 美国拨款军费增,导弹防御大施行。 
禁核条约不批准,军备竞赛有责任。 
2、地区缓和 和平发展为主流,地区缓和有见证。 
①朝韩对话(80年代起)朝鲜半岛两裂分,长期分裂军费增。 
八十年代渐对话,经济往来利人民。 
②平壤会晤(20000) 朝韩首脑聚平壤,发表宣言交流频。 
和平统一共目标,南北缓和势喜人。 
'注释' 
①兵发:1991年3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发动侵略伊拉克的海湾战争。②滥炸:1999年3月24日起,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进行持续78天的轰炸。③波黑:指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④协定:199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第三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冲突(20…21世纪之交) 
一、世界经济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 九十年代到如今,世界经济两特征。 
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一体势逼人。 
①原 因 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推进有原因。 
a政治方面 政府干预定国策,市场经济广推行。 
b经济方面 国际金融催化剂,跨国公司超国境。 
c科技方面 科技革命为动因,国际竞争作后盾。 
d外交方面 西方国家为主导,新型扩张最鲜明。 
e组织方面 经济一体势逼人,世贸①组织终形成。 
体系贸易自由化,多边贸易体制兴。 
有利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有促进。 
②影 响 世界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两并存。 
a西方国家 西方国家大发展,科技先进作后盾。 
b东方国家 东方发展有机遇,学习西方争先进。 
引进外资与技术,赶超西方与时进。 
东方不足略说明,资金债务陷困境。 
经济主权与安全,面临挑战势严峻。 
金融危机②源泰国,席卷亚洲最典型。 
2、区域集团化 区域经济集团化,五十年代已初萌③。 
①表 现 九十年代又发展,三大组织最典型。 
a欧 盟 欧盟源于欧共体,十多国家共合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