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其实很娱乐-- 环地中海古文明 美索篇_2》- 环地中海古文明 美索篇_2-第17章


怠霸脊瘛焙汀氨Σ亍焙罄从伤廾藕褪景团醯亩油盗顺隼矗说桨⒗喜炕蛟说桨H肀妊枪哦及⒖怂章暌仄鹄戳耍涣硪凰凳怯砂<肮魍翟说桨<耙仄鹄戳恕P诺娜司团艿桨⒗喜俊H肀妊恰<暗鹊厝パ氨Γ峁雒济焕套拧?br />
另一些学者更为大胆,认为“宝藏”都被所罗门藏在一个岛上了,在茫茫大海中肯定有一个“宝岛”,公元1568年西班牙航海家门德纳率领一支考察队第一次踏上了一个海岛,看到土著居民都戴着黄金饰物以找到了黄金宝库。于是把这里命名为“所罗门群岛”。此后,欧洲很多人跑到这里来找“所罗门宝藏”。由于位于西南太平洋中,由6个大岛和900多个小岛组成,散布在60万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岛上全境90%的面积复盖在森林丛莽之中,因此,寻宝活动很难展开。几百年来,千千万万的寻宝者在该岛上一无所获。
“约柜”和“宝藏”到底有还是没有?如果有到底藏在哪?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38:55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四)
继续回到歌词,还是“征战弓箭是谁的从前”这句,作为美索不达米亚最有代表性对战争最有代表性的亚述偶们前文已经粗略的八过了,但只是就亚述人的好战和那个著名的首都尼尼微对这些恐怖分子们来了个侧面的描述,接下来偶们就从前文的铺垫引申一下,对亚述来点实实在在的描述。
亚述地处两河流域北部的山区(今伊拉克的摩苏尔地区),东北靠扎格罗斯山,东南以小扎布河为界,西临叙利亚草原。属于商业要道,这里降水丰富,既然在山区,那么亚述的特产都应该跟山有关,象木材,石材,矿产品什么的亚述是不缺的。
亚述最早的土著是胡里特人,后来一些闪族部落晃悠到了这个地区,慢慢跟当地土著融合,就成了亚述人,他们定居在阿舒尔城(胡里特语,又译亚述城)和尼尼微为主的一些城市里。
早期亚述人的长相和打扮都比较特殊,他们长鼻厚唇,很象现代波兰犹太人中较常见的类型,他们蓄着长长的胡子(当然是男地),头发不但长而且还卷,戴着高帽,穿着长袍,用现代的审美观念,这些亚述人还颇有点艺术家的风范,不过他们的主要工作可不是写写诗,作作画,而是把生命里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了“伟大”的打架事业,当然单挑他们是兴趣不大的,群欧才是亚述人的最爱。
亚述历史包括古亚述时期,中亚述时期和新亚述时期(又称亚述帝国时期)三个时期,最猛的当然是后来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强大帝国的新亚述时期。
古亚述时期(又称古城邦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代末~前16世纪),亚述人建立起他们的城邦即亚述城,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离西亚的主要交通线很近,是西亚主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战略要地,城邦境内有广大的牧场,有木,石,铜等资源,并紧挨着小亚东北部的铜铁产地。
最初的亚述城邦是贵族寡头的共和国,国家大权都掌握在长老议会手里,长老会都是巨商组成的,款小了还不让进,普通民众根本没有发言权,更别说什么人民代表大会了。
长老会什么都管,象什么立法啦,仲裁啦,税收啦等等一切关于国计民生的问题几乎都归长老会会管。另外还有一位名叫“里木”的名年官,每年以他的名字命名年份,他还是城邦的财政部长,不过任期比较短,一年一任,干完一年不管政绩如何,等待他的都是下岗,而他的接班人则由长老会那些款哥先选定几个候选人,再抽签决定。
跟长老会相比,城邦的领袖基本没实权,他们名为“鲁巴乌姆”或“贝鲁姆”意思是“亲王”或“主人”,虽然名义上是一把手,但只有宗教和礼仪方面的权力,也负责搞搞公共建筑,监督一下司法,或是召集一下款哥们开个会之类,总之名头不小,权力不大。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0:26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五)
虽然亚述人好战,但早期亚述人并不是以打架起家的,他们大多都是做买卖的。
这些亚述商人很早就把买卖做到了小亚,叙利亚,南部美索不达米亚,扎格罗斯山区,亚美尼亚等地,并在小亚东部,叙利亚东北部建立了商业殖民据点,做好了持久做买卖的准备。
这些商业殖民据点都实行自治,不是独立的国家,政治体制亚述城差不多,实权都在大款手里,殖民地的商人从国外进口奴隶或对当地土著放债,然后加以奴役。
殖民地的中心是科尼什,它们分为两类,即“卡鲁姆”和“沃巴吐姆”。前者是商业定居点,规模较大,后者则要寒碜一点,一般都是交通不便城市附近的小定居点,规模小,交通不便不说,而且还要接受前者的领导,而且除科尼什的“卡鲁姆”之外的所有“卡鲁姆”都必须服从科尼什的“卡鲁姆”的领导。
这些商业殖民地虽然自治,但必须向当地政府纳税,而且还不允许进行走私活动,这些商人主宰小亚各城市之间的贸易。
在“走出去”同时,政府还大力提倡“请进来”,政府极力吸引巴比伦尼亚的商人到亚述城邦定居,只要是商人,而且肯到亚述城,绿卡不是问题,商人家人的生活,工作问题政府也一并解决。
就这样,亚述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双管其下,不断进行着原始积累,亚述的一些城市,比如尼尼微,亚述城,阿尔贝拉等都靠着贸易发了家至了富。
公元前19世纪末,阿摩利王沙姆什·阿达德一世(公元前1813~前1871前)征服了亚述城邦后,把一把手的名称改为了“萨鲁姆”,即“王”的意思。
那时候的亚述已经有了几个小钱,沙姆什·阿达德一世也开始烧包起来,骨子里爱好打架的本性逐渐显露了出来,看周围地区的人不顺眼就带了人过去踢场子,势力曾达到过地中海中岸,沙姆什·阿达德一世对自己的打架技术很是赞叹,自称为“天下之王”(“四方之王”)。
虽然亚述早期在周围没碰到对手,但在沙姆什·阿达德一世死后,亚述的邻居巴比伦成长起来了,把亚述揍的不轻,虽说死不了,但内伤还是不轻的,要再揍人怕是有心却没那力了。
到了公元前16世纪,来自伊朗高原西北部的胡里特人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建立起米坦尼王国,趁着亚述病,要了亚述的命,从此亚述由全独立变成了半独立,古亚述时期到此也就宣告OVER了。
作者:有_的_人 回复日期:2006…12…14 11:42:02
爱在西元前------818美索不达米亚的那些事(五十六)
米坦尼最早由胡里特人建立的一系列城邦构成,这些胡里特人跟亚述的那一拨本来了一伙的,最先前在外高加索高原以北,以为那边的气候不断变坏,不得以搬到了伊朗高原西北部,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又南下进去了美索。
这些胡里特人说着一种不同于闪族,也不同与其他的印欧语系的语言,而是说着至今人们都还没搞明白的一种语言,偶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胡里特人确实是来自北高加索,那么他们应该是属于暗白人种(浅黑发白种人),所说语言就是原始的雅利安语。
在早期,说着闪米特语和说着雅利安语的人可以说是生活两个世界,见面连招呼都不打,因为说了也是白说,彼此都听不懂。语言都不通,那文化的交流就无从谈起了,就是想最个买卖也没那么简单,总不能老用肢体语言吧,本来简单一句话就能表达的意思要手舞足蹈的比划话半天,累人不说,意思能否表达到位还是另一码事。
正因如此,或许还有其民族的固执,不肯开展外语教学,所以胡里特人定居美索不达米亚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