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还创作了《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以及《第十二夜》等喜剧。这些剧本大都以友谊、爱情、婚姻为主题,情节生动。作者以幽默、欢快的笔触和如诗如画的抒情语言,揭示了人们的感情冲突和现实生活中的矛盾,特别是塑造了一批勇气过人,而又执着、风趣、机智、温柔的女主人公形象。
莎士比亚成就最大的是悲剧。莎士比亚已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他把这些归结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他反对暴力,强调理性的作用,创作了一批辉煌而又抑郁、愤怒的悲剧剧作,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的利己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悲剧的主要内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内心深处的冲突,被称作“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典范。《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重要的作品,这部悲剧以精湛的艺术形式、博大的思想内容表现出主人公人文主义理想的幻灭,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探索。《奥赛罗》同样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深刻的社会矛盾。在《李尔王》中,莎士比亚通过王室家族的内乱和李尔王的大起大落,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伪善的人伦关系,肯定了同情、博爱的道德原则。《麦克白》是莎士比亚戏剧中心理描写的佳作。以上四部剧作被称做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他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莎士比亚的剧作是西方戏剧艺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他的戏剧展开了如此广阔的生活画面: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都在剧中婆娑起舞,而每个人又有各自的爱憎、伤悲与欢乐,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莎士比亚是无与伦比的戏剧结构大师,他不受严格的传统体裁划分的限制,从而展现出人物更饱满的人性和丰富的精神世界。
莎士比亚生前并未享受过多的荣誉,他在死后的两百多年里也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到了19世纪中叶,人们重新发现了莎士比亚,并形成了一门新学科——莎学。
第三部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欧洲人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绕道非洲南端到达印度的新航线,第一次环球航行也取得了成功,这在历史上被习惯地称为“地理大发现”。
15世纪,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欧洲各国对货币的需求大大增加。欧洲人狂热地追求货币,渴望获得制造货币的黄金。自从《马可·波罗游记》在欧洲流传以来,欧洲人一直把东方,特别是中国看成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所以希望到东方去实现黄金梦的人比比皆是。
此前,西方通往东方的重要商路有三条:一条在北部,经小亚细亚、黑海、里海至中亚细亚;一条在中部,从地中海东岸经两河流域至波斯湾,再从海路到达东方各地;还有一条在南部,经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到红海,再从海路到东方。北部的一条被土耳其人占据着,另外两条被阿拉伯商人控制着。长期以来,欧洲的贵族和商人迫切希望开辟一条绕过地中海东岸,直接到达中国和印度的新航路。
1487年,葡萄牙人迪亚士组织船队,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到达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接着,葡萄牙人达·伽马组织了更大的船队,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先是循着迪亚士发现的航路,于同年的11月到达好望角,并从那里沿着非洲东海岸向北航行。1498年3月,达·伽马到达莫桑比克。之后,达·伽马又多次远航,打败印度洋上各地的抵抗,建立了许多商业和军事据点,控制了这条通往东方的航路。
葡萄牙人的成功,促使西班牙人积极寻找另一条通往东方的航路。1492年8月3日,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哥伦布率领船队从西班牙一直向西航行,来到了一个岛屿。哥伦布以为到了印度,所以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哥伦布向南继续航行,又到达了附近的古巴和海地,发现了许多岛屿。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向欧洲人宣布他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此后,哥伦布又多次到达美洲。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后来一个叫亚美利加的意大利冒险家证实了哥伦布发现的并不是印度,而是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个新大陆。后来,人们就把那里称为亚美利加洲,即美洲。
真正通过探险证实可以环绕世界航行的是麦哲伦。西班牙人虽然发现了美洲,但当时获得的利益远远不如葡萄牙人在印度获得的多,所以西班牙决意继续向西航行,以求从西面到达印度。1519年9月20日,葡萄牙人麦哲伦在西班牙的资助下,率领探险船队出航,先是沿着已经知道的航路向西航行,然后转向南,沿着美洲大陆摸索着南下,发现了美洲南部的海峡,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麦哲伦海峡。横渡太平洋后,1521年3月,麦哲伦到达菲律宾群岛,他被当地的土著人杀死。后来船队沿着已经熟悉的航路进入印度洋,再沿着葡萄牙人发现的航路于1522年9月返回西班牙。地圆学说得到了确认。
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它引发了商业革命。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有了联系,各地区的商品逐渐在欧洲市场上出现,开始形成世界市场;主要商路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其次,它引起了价格革命。由于大量贵金属源源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封建主逐渐衰落,劳动人民日益贫困。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欧洲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掠夺活动,非洲、亚洲和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西方掠夺的对象。
第三部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欧洲宗教改革
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罗马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而且还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教会的政治权力及其对人们的精神统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16世纪开始于德意志,并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去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德意志人民。马丁·路德写成《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会的无耻行径。论纲虽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但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神权。论纲迅速传遍整个德意志。路德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态度变得更加坚定。他拒绝了教皇撤回论纲的要求,并当众烧毁了教皇开除他教籍的敕令。1520年,他连续写了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他主张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实际上是德意志独立的宣言。他宣扬每个信徒都有读圣经的权利,可以直接同上帝交流,而神职人员是多余的。他主张简化繁琐的宗教仪式。无疑,这样做将使教皇、教会和教律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有反封建的作用,并且蕴含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德意志人民在宗教改革激进派闵采尔的率领下,于1524~1525年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宗教改革后,一些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同天主教诸侯抗衡。1555年,双方缔结和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德意志北部、中部的许多诸侯都改信了路德教。路德教后来还传入北欧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
德意志宗教改革很快波及到西欧其他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536年,加尔文发表文章,表示赞同路德的“信仰得救”理论。他还提出了“先定论”,说上帝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成就,上帝创世纪时,就已经将人分成“选民”和“弃民”。这种宿命论鼓舞了在商战中发财的
小说推荐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 影响人类历史的事件,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史诗。怎么这么说呢?人是政治的动物,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衍生。很多时候,历史就是在血与火、刺刀和枪炮、阴谋与算计中完成了自己的转折。在这种人类的自相残杀之中,人类所造就和崇拜的“英雄,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江山做赌注,相互厮杀。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的远
- 最新章:第69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抗战胜利从1937年上半年起,日本调兵遣将,在华北完成了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包围,只剩下西南方向。卢沟桥,位于北平西南十多公里的地方,在宛平县城南端。它联结平汉、北宁铁路,又是平保公路经过之地,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北平的门户。因此,日军决定攻占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7-第1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
- 世 界 五 千 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郑 和 下 西 洋15世纪初,正值明成祖朱棣在位,郑和作为明王朝的使臣,率领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航行在碧波万顷的海洋上,出没在风波之中,战胜艰难险阻,接连7次远航西洋。他的游踪遍及印度洋、亚非两大洲的30几个国家和地区,沟通了中西交通的航道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1-第18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下卷 Page 2-西晋“八王之乱”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分立,确实沸沸扬扬热闹一时。曹魏后期,大权落在司马氏家族手里,老奸巨猾的司马懿掌握了曹魏的实权。司马昭派大将邓艾、钟会灭掉蜀汉,司马炎夺取了帝位灭掉了孙吴。这样三国就落在司马氏手中,建立了西晋王朝。西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3-第16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3
- 世界五千年 Page 2-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问世最晚,而影响也最大,在古代文学中有特殊地位。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的《红学宝库的一部巨著,是中国人民值得自豪的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它自问世以来,人们就争相阅读它、评论它。相信在将来也会有更多的人喜爱它。要了解《红楼梦,首先要了解它的作者曹雪芹。曹雪芹的祖先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 Page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向宛平县城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抵抗。这就是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全民抗战序幕从这里揭开。卢沟桥事变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是九·一八事变的继续,是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华北、吞并全中国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16-第19章
- 世界五千年--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
- 修筑长城我国的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象征。它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据说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从月球上注视人类的摇篮—地球这颗星球时,所看到的只有蓝色的海洋和中国的逶迤曲折的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那么长城建筑于何时呢?长城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修筑,一直到明朝灭亡才停止。
- 最新章:-影响人类历史200件大事0004-第1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