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第20章


厦拦懒ⅰ?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了英国的海上封锁。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1781年4月,英军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
第三阶段,从1781年4月到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势力主要集中于纽约和约克镇两点上。1781年8月,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法国舰队也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1781年10月19日,8000名英军投降,北美大陆战事基本结束。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打碎了英国殖民统治的枷锁,实现了北美殖民地的独立,为美国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的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首次将欧洲启蒙运动的自由哲学思想大规模地付诸实践。战争中诞生的《独立宣言》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庄严宣布了人民主权的原则。美国独立战争所体现的资产阶级的进步的政治精神给欧洲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第四部分: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法国大革命
18世纪,在法国部分地区;资本主义已相当发达。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资产阶级、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改革。 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7月14日,人民群众攻克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
起义期间,全国城乡掀起了革命高潮,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革命领导机关和国家立法机关,君主立宪派在其中起主要作用。在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制宪议会于8月4~11日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封建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 8月26日,议会又通过《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0月,巴黎人民进军凡尔赛,迫使王室搬到巴黎。随后,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等在革命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791年 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但中途被识破,并被押回巴黎。广大群众要求废除王政,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7月17日,他们枪杀集会的群众,并迫使路易十六批准制宪议会的宪法。1792年4月,法国抗击外来武装干涉的战争开始,路易十六的反革命面目充分暴露,立宪派的保守妥协态度愈加不得人心。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第二次武装起义,推翻了波旁王朝,结束了立宪派的统治。
8月10日起义后,资产阶级共和派──吉伦特派取得政权。 9月20日,法国军队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 年 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雅各宾派。1792年10月10 日,吉伦特派被清除出雅各宾俱乐部。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的群众运动高涨起来。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以恐怖手段打击敌人。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1793年2至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法国内部也发生大规模王党叛乱。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至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雅各宾派政权联合人民群众,采取强硬的措施。1793年6月24日,新政府公布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7月,改组并加强救国委员会;9月,国民公会把“恐怖”政策提上议事日程。这些措施使形势迅速好转。1793年底到1794年初,外国干涉军全部被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基本平息。
国内形势稍为好转之后,以丹东为首的一部分雅各宾派要求停止实行恐怖, 而以埃贝尔为首的一派则坚持继续加强恐怖统治。受到两面夹攻的以罗伯斯比尔为首的执政派,于1794年3至4月先后逮捕并处死了两派领导人,加大力度执行恐怖政策。
不久,国内反对恐怖统治的势力加强,各种反对罗伯斯比尔的势力联合起来,于1794年7月27日发动热月政变,处死罗伯斯比尔等人,结束了法国大革命的上升阶段。
热月党人原是各派人物的暂时结合,并无统一纲领,尽管上台伊始就宣布要稳定秩序,但奏效甚微。1796至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1799年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
第四部分:惨绝人寰的奴隶贸易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拿破仑帝国,即法兰西第一帝国,是由拿破仑建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国。热月政变后,法国进入督政府统治时期。但是,法国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仍处于混乱不堪的局面。在这种形势下,建立强有力的政权,已经成为稳定局势的当务之急。因此,拿破仑·波拿巴于1799年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并且在短短的几年里,使法国重新走向稳定和繁荣。1802年5月8日,元老院宣布拿破仑连任10年第一执政。8月2日,元老院又宣布拿破仑为终身第一执政。8月4日,共和十年宪法颁布。宪法规定,第一执政有权指定自己的继承人,有权任命第二、第三执政和元老院候选人。这是法国重新走向君主专制的开端。但是,拿破仑并不满足,他希望能够戴上皇冠,确保其至高无上的独裁地位。
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原则得到法律的确认,1804年3月21日,拿破仑正式公布了著名的《法国民法典》(又称《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明确肯定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保障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固定了小土地所有制;规定了贸易自由和契约自由。法典还根据法律上人人平等的原则,确定了一切法国公民所享有的法律权力。《法国民法典》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典,它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及其特权,肯定了大革命时期对封建贵族和教士的财产剥夺,对于稳定法国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起了极大的作用。
法典颁布以后,拿破仑加快了称帝的步伐。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正式宣布法国为帝国,拿破仑为皇帝,称拿破仑一世。这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亦称拿破仑帝国。帝制没有改变拿破仑政权的资产阶级性质,它实质上是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帝国。
拿破仑帝国始终伴随着对外战争。战争初期具有保卫法国大革命的胜利成果,反对封建复辟,反对欧洲封建专制势力干涉的性质。但在战争后期,这场战争又逐渐变成了对外侵略、夺取欧洲霸权的战争。
从1805年开始,拿破仑指挥的军队接连粉碎反法同盟的进攻,使法国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粉碎了欧洲各主要封建国家复辟波旁王朝的阴谋,也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沉重打击了各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但是,拿破仑战争也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其侵略性质在战争后期愈发明显。法国每取得一次胜利,都要从战败国索取大量的赔款,并从占领地抢夺大量的金银财宝、艺术品运回法国。同时,法国还将被占领国家和地区变成自己的原料供给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