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镜头中的周恩来:生动再现第一代领导人风采(选载)》第18章


攘摇?br /> 许多国家,把中国艺术家表演他们国家的节目看成是中国对他们国家的尊重和友好的表示,每演到哪个国家的节目时,他们的使节和代表都来和周总理及中国代表碰杯,说些千感万谢的话,甚至当场跳起来、唱起来。当晚也有些国家的使节打电报回国,作为一个政治消息向国内首脑报告。
“你们是没有大使头衔的大使”,这句话就是在这次会议期间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给予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褒奖。
中国政府代表团回国的路上,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与当时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主任张致祥进行了研究。在飞机上做了一个决定,成立“东方歌舞团”。
周总理回国之后,亲自主持从几个自治区商调最好的演员,维吾尔族著名舞蹈家阿依吐拉、蒙古族舞蹈家莫德格玛、傣族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和已在北京的朝鲜族舞蹈家崔美善,都是这次调到东方歌舞团来的。
周总理为东方歌舞团确立的方针是:“学习和演出我国民族民间传统的、优秀的、健康的、革命的歌舞节目,同时学习和演出亚非拉各国民族民间的优秀的、健康的、进步的歌舞节目,以促进我国和亚非拉各国的文化交流,增进我国人民和亚非拉人民及世界人民之间的友谊。”建团时有30多个演职员,团长暂时空缺,后来从广州军区调来了戴碧湘,副团长是田雨,王昆是艺术委员会主任。
1961年到1962年是“大跃进”的后期阶段,那个时期人们对于“反右派”仍心有余悸,对于东方歌舞团所演出的节目也有些人认为不能接受,或冷眼观看。因此团里遇到拿不准的问题,就直接请示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
有一天,两位总理都在场,大家问:“嚓嚓嚓,是古巴民族舞,埃及舞要露出肚皮,非洲舞大幅度地扭胯,这些舞蹈我们学不学?如果不学,那是人家的典型舞蹈;如果学,国内的人肯定接受不了。”
周总理双手抱臂,这是他的习惯动作,想了一下说:“你们对别的国家的艺术应作些调查研究。第一,看看他们有没有具有战斗性的进步的舞蹈;第二,如果没有,再看有没有比较健康的舞蹈,如果都没有,也可以学一些他们国家典型的传统舞蹈。人家的舞蹈是什么样就跳什么样,非洲舞蹈是扭胯的,这是他们民族的特点。你们给人家改了,就不叫非洲舞了,但在我们国内如何演,也要看情况,你们可以扭得含蓄些。”
陈毅是个乐天派,这时他操着纯粹的四川话,大大咧咧地说:“噢!我才不信,我们这么大一个中国,扭两下子肚皮就把中国扭垮了。”
周恩来一听不由得哈哈笑起来,“总之,以我为主嘛!以我为主,是以我们国家的需要为主,以对我们外事工作和文化交流有利为主。”
大树参天护英才(4)
有一次,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客人在人大小礼堂看东方歌舞团表演朝鲜舞蹈《鼓舞》,由于演员服装上飘带的花纹和他们原来的不一样,客人向周总理提出了意见。为此,周总理特地向歌舞团查询:“为什么会不像?原因出在哪里?他们反对民族艺术中掺进洋的东西,是否你们给人家改了?过去我同你们说过,一定要学好学像,因为这不仅是艺术问题,如影响了人家民族自尊或习惯,就是政治问题了。”
“东方歌舞团的名字很光荣,你们要保持东方歌舞团的光荣。”这是1970年周总理最后一次见到东方歌舞团演员留下的话。
舞蹈演员李亚媛是“文化大革命”前不久从舞蹈学校分配来团的演员,那年她被借调去为一个晚会报幕,那天周总理陪外宾观看。当周总理知道李亚媛是东方歌舞团的演员之后,像久别的老朋友重逢似的,对她十分亲热。周恩来对她说:“东方歌舞团的名字很光荣,你们要保持东方歌舞团的光荣。”
当周总理知道他亲手建立起来的东方歌舞团已被江青解散,下放军队农场劳动好几年了,他知道以后再见到东方歌舞团的人已很不容易了。这两句话是他对东方歌舞团从1962年至1966年4年业绩的肯定;是对“四人帮”解散东方歌舞团的不平;是对未来东方歌舞团的重大嘱托和希望。
打倒“四人帮”之后,1977年9月东方歌舞团恢复了原建制。周总理最后的嘱咐“保持东方歌舞团的光荣”成为全团人员的座右铭。
周恩来经常到杭州的梅家坞茶村,在青青茶园里他得到灵感,建议改动歌词。以后《采茶舞曲》按照周恩来修改过的歌词登台亮相。
《雨前曲》是20世纪50年代末的一出越剧,《采茶舞曲》是其中的主题调。
浙江省越剧团演出的这个剧目,反映的是江南茶村的劳动生活和技术革新活动。全剧七场,作为主题调的这首《采茶舞曲》,叠用了多次,几乎每一场都有其旋律飘荡其间,渲染着它的艺术魅力。
周恩来第一次听到它是在北京的长安戏院。他在聆听之中,不时抬眼凝望台前打出的歌词字幕,似乎从中留意琢磨着什么。看到那些描写采茶劳动的精彩优美的词句,比如“姐姐呀,你采茶好似凤点头”,“妹妹呀,你摘青犹如鱼跃网”等,则不由得流露出了赞许的微笑。演出结束,他接见剧团全体人员。他了解到,《采茶舞曲》的词曲都出自剧团团长周大风之手。于是他热情地称赞说:
“谢谢你呀,大风同志!你创作的《采茶舞曲》很生动,很活泼,很亲切,我看是成功的嘛!”
周大风深受鼓舞,对周总理说:“我们的演出还不成熟,尤其我的这些习作,还远远谈不上有多高的艺术水平。请总理多多批评、指示。”
周恩来头一歪,表示自己是个外行,“哎,歌曲创作我不在行,说不上什么批评、指示。只是歌词中‘插秧插到大天光’这一句,没有注意劳逸结合嘛。还有,‘采茶采到月儿上’,最好也得修改一下。要知道,黄昏之后的露水茶不好采,炒出茶来也味道淡薄,是不好喝的呀。”
大家听周总理这么一说,更加感慨,周总理不仅有很好的音乐素养,而且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连采茶这样精细、季节性很强的农活他都知道,真是一国总理,事无巨细,事事知晓,行行精通!
最后,周恩来在跟周大风握别之时,还语重心长地嘱咐他说:“杭州离梅家坞茶村很近,我建议你不妨到那里去深入生活一段时间,这对你的创作也许会有很大的帮助。”
周恩来说到的梅家坞茶村,是他经常去的地方。他每一次到杭州总是要去那里看一看,走一走。周恩来喜欢绿色,更加喜爱这里的茶树。特别是春天,清亮的阳光下,一行行翠绿、浑圆的茶树和散落其间红红绿绿的采茶姑娘,将江南丘陵装扮得格外妖娆。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春天,正逢采茶的大忙时节,周恩来再次来到梅家坞茶村。刚刚走进村口,就听见高音喇叭里传来的《采茶舞曲》。倾听之中,他觉得那么熟悉而亲切。
原来浙江越剧团的《雨前曲》,先后在上海、北京公演之后,根据京剧大师梅兰芳和舞蹈艺术家戴爱莲的建议,把其中的主题调改编成歌舞演出,它成为剧团的保留节目,不断上演,深受城乡群众欢迎。
不久,浙江人民广播电台便将舞蹈《采茶舞曲》的主题曲作为每天播音的开始曲,从此它就家喻户晓。
周恩来刚进村,就听说这里的“双手采茶十姐妹队”的十姐妹都在村前茶园里忙采茶,就兴冲冲往茶园走去。
此时十姐妹们不知道周恩来的到来,待她们突然发现远处走来的身影,正向她们频频挥手时,随即一齐欢呼雀跃起来。
“总理来啦!总理看我们采茶来啦!”
周恩来走到队长沈顺招身边,顺手摘下她的笠帽,戴在自己的头上,接着又把茶篓拿过来,挎在腰间,用当地的方言说道:“今朝我也来学学双手采茶!看,你们都采得介快,介好,那就请你们能者为师,教教我吧!”随后又招呼站在茶园边的随行人员:“来,我们大家都来学一学嘛!”
眼看这里的大片茶树比前两年长得更加葱茏,株株蓬顶枝上都绽满雀舌般的春芽,满园清香,煞是喜人。
十姐妹看到周恩来专注地采茶,而且采得又快又好,不禁露出惊喜的神色,“呀!总理采得真好!”
“不好,不好,我都采碎了,这双手采茶到底没有你们灵光,我得好好拜师才行啊!”周恩来摊开双手,让大家看他采的青芽。
这时不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