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宋代之理学与政治哲学不能分割,使意识形态的影响更为庞大。另一方面自创
立朝代之日,国君与朝臣都希望对军事外交与财政采取比以前实际的态度,而结果
在军事外交及财政三方面,宋朝之作为却远不如其他朝代。
这种种不可思议之处只因有了现代的历史经验才能适当地解释。赵宋王朝以亚
洲大陆之大块土地作背景,在社会准备未及之时,就先企图以金融管制的技术作行
政工具,以致产生了以上种种矛盾之事。
军阀割据的岁月
上章业已说过,唐代之覆亡不由于道德之败坏,也不是纪律的全部废弛,而是
立国之初的组织结构未能因时变化,官僚以形式为主的管制无法作适当的调整,以
致朝代末年彻底的地方分权只引起军阀割据。一个节度使,亦即地方军事首长,可
能将一州一道的土地据为己有,在境内行动完全自由。他自己若要率兵征讨的话,
则任命一个部下为“留后”,所以权力之基础屹然不动。年久月深,他和部下的位
置全可遗传。加上在州内道内税收也由军官管制,他们定旧税之税率,也公布新税
名目,是所谓“以部由主场院”。此所以朱全忠在公元907年取李唐王朝而代之时不
足以惊师动众,乃因李渊与李世民所创立之制度,经过288年,早已失去了它存在的
意义。
可是朱全忠也无法使破瓮重圆。中间自公元906年起之54年,中国史家称为“五
代十国”的阶段,好像将隋唐以前的分裂局面翻一个面(但这次五个短朝代是在北
方而不在南方嬗替。而所谓十国除了一个例外,则有些同时,有些前后交替,出现
于南方)。简单地说,北方称帝的朝代有心制造统一的大帝国而力不从心的时候,
南方的将领也乘机称王,采取行动上的独立。
全部分裂的局面既不出54年,可见得唐朝遗留下的局面并非完全不可收拾。简
概说来,中国主要仍是一个以小自耕农为主体的国家,只是各人所掌握的产业大小
不同,地域上生产率也有差异——有时同一地域内尚有极大的悬殊。新的财富可从
商业、农产物、酿造、工矿和内陆商业中取得,甚至铸钱亦可以获利。这已不是昔
日那种概念计划即可经营管理或是豪宗大姓可以把握小地区,构成独立门面的情形。
在这种条件下军阀割据实为历史对当前问题所提供的答案。
事实之发展如是,地方上之军事首长以各种名义倡导他们合法的地位,且在境
内全部征兵。可是实际上兵员仍由招募而来,不过所有费用是由境内人户分摊。在
很多地区正如若干地方志所述,赋税达到空前的高度。只是这和一个由中央作主全
国一致的税收制度不同。主持人既为本地权威,职位又是世袭,与各地区自然休戚
相关,赋税自也能按照各处之实情,根据付税人的能力分摊了。
在这时期,这些地域上之首长采用抽调精兵的技术,他们不断地从下级部队挑
选优良的官兵组成亲军,让下级部队仅能保有劣势人员与补给,高级军官则成为首
长的拜把兄弟或义子。这样一来上下之间便有了固定联系,只要各地域互相竞争的
状态不酿成长期大规模之战事,此种平衡的局面可以使整个的安排保持原状。中国
在五代十国期间和日本中世纪的情形确有若干相似之处。
这样的情形是好还是不好?传统的历史家一致以“僭窃交兴,称号纷杂”的评
语概括综叙这一时期,亦即以其缺乏可资尊敬的中枢权威为可耻,以致“犯人、匪
盗与负贩”也能称王称帝,而笃行谨慎之士反倒没有出路。当时赋税之高也常被指
摘。然而这些作家却没有看出,当政府之重心移到省级单位之后,行政上便更能注
重到地方实情。且就财政上说,免除了两层政府的开销,可以使费用大为节省。因
此获得最大裨益者,即为长江以南地区。当时此区大致保持了和平,称王的各地区
首长于是约为婚姻,在地方有灾荒时他们也互相接济。同时本地的开发,也次第展
开,有如马家在今日之湖南,便使茗茶成为一种输出品,钱家在浙江大开水利;王
家在福建充分提倡国际贸易。这些成就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组织可能胜任愉快
的。他们免不了要将注意力放在经济上效能最落后的方面去,以保持全面的均衡,
由是免除了地区间的摩擦。
面对半游牧民族的挑战
可是尽管如此,一个分裂的中国也使北方的国防没有保障。公元936年,仍在此
间所述之分裂阶段内,这五个短朝代中的一个帝王和契丹定约。这契丹乃是一种半
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之东北。石敬瑭向外乞援之情事没有长久的历史意义,可是
他付出的代价则意义深远。936年的协定割燕云十六州予契丹,包括了长城以南一线
的领土,连今日的北京在内。从此北方门户洞开,影响中国400年。中国人这才领会
到游牧民族与以前的不同,他们已有相当的农业经验。今后他们将所割爱之地当作
一种训练场所,使从正北及东北而来的经理者熟练于管制大量从事农业的人口,而
造成了继续向南发展的态势。
宋朝之兴起可视为对这挑战的一种反应。以前实际上各自为政的地区首长已不
断地提高他们军队的素质,也不断加强地区上财政的统治,但直至宋朝,才将他们
归并统一起来。赵家王朝虽说在名义上仍号召大一统的帝国,但在某些方面却具有
民族国家作风。尤其在团结南方以对付北方时,它是站在一种带竞争性的立场上。
公元960年之春,当时赵匡胤是五代十国中最后一个短朝代——周的统军之将,
他的军队宿营于陈桥驿(这地方是一座小市镇,距国都开封只有一段很短的距离)。
某一天凌晨他被部下将士惊醒,他们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就拥立为天子。军士拥
立的情事曾发生亍五代十国的时期,也曾在西方发生于罗马帝国,可是赵匡胤与众
不同。自唐代衰乱以来各地区强人所发动的种种运动,当中非无联系与协定,有了
赵匡胤才使其集结起来,最后使之构成一种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全中国历史中再
无另一朝代是在相似的情形下出生。
当赵率军回开封时,取周而代之的工作毫不费力地完成。新朝代之主,了解分
裂的中国不能与北方的强邻作对,放弃了当初北伐契丹的计划。此后赵匡胤即以收
并南方自主之国为职志。长江中游于公元963年取得,今日之四川于965年取得,广
州于971年取得。今日之浙江与福建则不在他统一的疆域之内,直到他的弟弟赵光义
嗣位之后才接收过来。
赵匡胤力所能及的地方,中央集权的措施执行得既轻快也彻底。新皇帝的机警,
不走极端,对钱财上的大方,使他的筹谋容易兑现。登极之后才一年半,赵匡胤和
拥他为帝的起事诸将谈判,让他们自请退役,皇帝则赐给他们丰厚的报酬与名誉官
衔,于是足以动摇皇位的“黄袍加身”喜剧不致另觅主角而重演了。
宋朝的军队分为三级。最高为“禁军”,次为“厢兵”,再次则为“乡兵”。
上层的队伍经常吸收下层之优秀人员而将本身不及格之人员淘汰给他们。过去军阀
割据的重点改为文官镇守,并且规划了每三年一巡调的例规。
税收也改由文官接收管理,以前的账目收据经过极详细的审核。公元965年的诏
令:凡诸州支度经费外,所有金帛都送中央。于是所有的金柜库房的积蓄,不时发
送开封,使该处成为全世界最显著的内陆港口之一。为了遣送这些物资,全国划为
6个财政区域,每区称为一“路”。由一个“转运使”掌管。他们“岁行所部,检察
储积,稽考账籍,凡吏蠹民瘼,悉条以上达”。赵光义在位期间(在公元976-997
年),据说仓库内存雨衣和帐幕的材料“数万段”损破,显示当日财富集中,开封
所控制的物资之丰富,可能全世界无出其右。
宋代不振的原因
可是纵有以上的准备,赵宋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成为一软弱的朝代,它的军旗从
未在北方草原地带展开过,更用不着说向东北或西北角延伸到中亚的腹地里去了。
它也从没有像汉、唐一样,占领今日越南之一角。要是不怕说得过于简单的话
小说推荐
-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 中国大历史[美: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
- 最新章:第59章
- 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 全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2章
- 中国大历史
- 作者 黄仁宇为什么称为“中国大历史—中文版自序macro-history这名词刻下看来由我创用。如果有前人用过,则恕我查访未周。其实此间之出处与是非已无关宏旨,因为这名词纵是新颖,已乏创意。经济学家以货币之流通影响到物质与雇佣之最基本的原则统称之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而以内部
- 最新章:第61章
- 中国大历史020
- 第二十章 现代中国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前言 中国的长期革命,近百年来有了重大的发展。继自强运动、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及五四运动以后,蒋中正及其所领导的国民党建立了一个新的高层机构;毛泽东和中共则建立了新的低层机构。今后中国的重要课题,是如何在高低层机构中建立法制性的联系,使整体发展走向合理化 严格说来
- 最新章:第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
- 最新章:第49章
- 张文木: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与中国的选择
- 历史就像是大国兴衰更替的链条,一环扣一环,有始无终,兴亡无常。而今 日之中国就是这条链环中的一个环节。中国正在崛起,而正在崛起的国家有的最 终成长为世界性的大国,也有的行百里而半九十,功败垂成。因此,研究大国崛 起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天正在向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发展,是有益的。先从国家与 财富的关系谈起
- 最新章:第11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