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刘尚又非要款待钟子启,退却不过,只好留下吃了,只见那刘尚平日所吃的菜肴也都很平常,不由心里感叹,这古人云看人观行也未必尽对,看着刘尚所为没一点不是贪官污吏的行径,但其心却真是可昭日月。
两人这时便弃了公务,只聊些经史子集,闲文逸事,别的到还罢了钟子启也不太懂,惟这历史,居然往往相见契合,谈的甚是畅快。最后两人都是喝的大醉,最后钟子启连自己怎么回的客栈都记不清楚了,只隐约觉的被人扶着到了床上,即刻便昏昏睡去。
早上起来,钟子启便立刻回了家里,开始着手安排这买粮卖粮的事情,戴闵生听了钟子启所言究竟,也是大加赞同,又出了些主意。
便按照戴闵生所言,先组建了一个收粮班子,又在家里安排了工人装扮成卖粮的,试验了几回,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改进。还真是发现了不少预先没想到的问题,一一谋划周全。这让钟子启高兴不已,看来自己把这戴闵生救回来还真是英明的不能再英明的举动,不光是学问正合自己心思,就是这对官场人事乃至经济之事,此人也是非常精通。
过了几日,这官府的布告就贴满了四乡,钟子启也带人进了县城,耐心等候,不想一天下来,来卖着竟是寥寥无几,不由心中奇怪,这平湖不可能没有余粮啊,按照派出工人的回报,那些大户不论,就是百姓家里,只要不是极穷的,都还有多余的存粮啊。要说是嫌便宜了也不可能啊,这可比他们通常卖粮要每石高出近一两呢。
让那福悌出去打探一番,才知百姓怕上当受骗,担心这是刘尚为了尽早收齐税赋而想出的诱骗这术,待他们带了粮食前来,便会扣下抵税或者又在粮食斤两银子成色多做手脚。心里不由苦笑不得,只好又和那刘尚商量了,重新发了布告,在上面明白告示每石白米二两五钱足色银子,糙米一两八钱足色银子,并非官府所收,乃是有商人借官府的地方收粮外贩等等。
刘尚又寻了几个大户,逼着他们来卖了,钟子启自是按照告示清清楚楚的付了银两,传将出去,方有些胆大家里粮食有多的地主带了少许几石来试探,也一一得到了完全兑付,这才安了众人的心。不几日,收粮的院子外已是排成了里许长队,将街道都堵塞了,为了争抢位子甚至有人打将起来,直把那些维持秩序的兵卒累的半死,直嚷嚷。钟子启只好又每人每天给上半钱银子算做劳务钟,弄得后来那些兵卒又在军营里打将起来争抢这每天五十人的名额,钟子启和刘尚听说了,都是哭笑不得,看来那千户平时把这些当兵的克扣的不轻,真指望他们去打仗就算是能打也肯定跟左良玉似的是个祸害百姓的料。
这一日,钟子启正坐在院子里一边监督收粮的情况,一边和来看他的戴闵生聊天,刘锦安的书信到了,打开一看,不由脸色大变,默然无语,戴闵生看他脸色不对,便将那信要了看。看完,也是沉默许久。
“这凤阳现在虽有总督坐镇,却并非你所说的马士英,看来和他拉关系是拉不上了。最要命的是现在总督能控制的只有凤阳一地,出了凤阳就全是各色人马,刘闯、曹操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地方豪强各占一方,这打起交道来委实困难,况且危险性太大,那凤阳总督纵不是好人也好歹不好明抢,用些银两买通就是,其它那些人可就难说了,见财起意杀人夺粮未必不会,我看,还是算了,别去了,性命是大啊!” 戴闵生劝道。
“不去,晚了,到昨晚我已经用了三万多两银子,一半以上都是别人买胰子的订金,如果不能收回来,胰子就没法按期购买原料和发薪水,没法按期交货,到时候连胰子厂都要垮。”钟子启这时心里都是后悔,看来自己这记性还是不行,而且做事太莽撞了,应该先了解清楚情况再做决定,现在可是骑虎难下了。心里一时也没了主意。
“我看还是赶紧停了这收粮一事,不能再收了。” 戴闵生在边上提醒道。
“对,对,你立刻写个告示,自明日起截止!”钟子启如梦初醒,眼下立刻止损才是最紧要的,急忙让戴闵生去办。
那些卖粮的听说了更加着急,都抢着上前争位子,兵卒花了好大力气才平定下去。又以此为借口向钟子启讨赏不提。
钟子启把后面的收尾事情安排了,就立刻和戴闵生回了家,另又立刻修书给刘锦安,请他帮忙寻下有哪些官员可以帮忙保护下粮队安全。不过自己心里却是没抱太大希望,就算有人肯看在银子的份上帮忙护送粮队到了凤阳,但周围那些占地为王的强盗们可不那么好打交道,光靠凤阳一城才能消化多少粮食。
却说各种能想到的能托的门路钟子启都一一写信请托了,人就闲了下来,自己一人关在书房里,苦思冥想可行之策。
这日上午戴闵生将收的粮食数目和花的银两都统计了,拿来给钟子启过目,看完之后,钟子启就是倒吸一口冷气,最后一天竟然又增加了七千多石,连前几日的,总共花了近五万两,收了二万八千石白米和糙米。不由苦笑:“草泽,前几日我还惟恐收的少了,派人四乡里发动百姓来卖粮,现在看来,真是作茧自缚啊。”
“哎,天算不如人算,还是赶紧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将这些粮食卖了吧,就算能收回成本也好,这家里还有不到六千两银子,我算过了,最多够支撑一个月,一个月后就不够采购原料和发薪水的了。”
“我也一直在想,可想来想去,除了冒险去淮北卖粮以外就再无它法了。”
“那如何去得,稍有差池,性命都丢了。钱财身外之物,我看要不就运到浙江去卖吧,虽然要亏些,但总好过这么干耗。”
钟子启摇摇头,不搭话,只是抓了一支毛笔,无意识的在纸上乱画,戴闵生叹口气,也不再言,只是默默得坐在那里想办法。
良久,钟子启才回过神来,看那戴闵生依然愁眉不展的坐在那里,也不打扰。再看看纸上已经画满了字,就欲揭过再换一张,手刚伸出去,却是猛地一震,只见那纸上分明写了“苟以利国家,不避趋生死”一行大字,看上去是如此刺目。
流离 (2) 第二十六章
“苟以利国家,不避趋生死”钟子启人便如着魔一般,只在嘴里反复将这话念叨着。是啊,自己既欲为百姓谋些活路,为未来的大业,争取人心,积累资本,又何必如此瞻前顾后呢。有句话说的好,生死由我不由天,到底如何还不是主要看自己如何应对掌握。
心里又争战好久,忽然将手在书案上重重一拍,“苟以利国家,不避趋生死,就依了这话,豁出去了,老子还非要去走这一趟,就不信老天不开眼,非要灭了我这一颗善心!”
戴闵生被他吓得一颤,清醒过来,方问道:“你刚才说的什么?”
钟子启便又将话重复了一遍,戴闵生盯着他看良久,方一叹:“今日方知义微的境界远非吾能企及,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吾自愧弗如!义微既已下了决心,我也不再阻拦,只求能共蹈水火!也免得日后良心有愧!”
钟子启却是死活不肯,直言道:“草泽你可千万不能去,万一有个差池,这启民智,救人心的事情立时便要终结,我大明百姓脱离苦海之日更是遥遥无期也!不行,你不能去,你就在家好好替我教育人心,打理内外好了,这等事情还必须要你来做我才放心!”
戴闵生却也是死活要去,不肯避身事外,言道两人同行,终归能互相有个照应,就是有什么事情了,另一人也方便在外搭救。钟子启依旧死活不同意,两人便在房里争执起来,最后连兄弟当生死与共、独身事外乃小人之行的话全都出来了。
正在争持不下,福悌在外敲门,两人只好暂停,由钟子启将福悌叫进来。
福悌进的房来,先是奇怪的看了二人一眼,这两人干什么呢,一大早的就脸红脖子粗的吵上了。“公子,外面那个叫魏厚来求见。”
“魏厚来?”钟子启想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两日心思都在粮食上了,那魏厚来的事情还真忘了。看来?
小说推荐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7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25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元朝的另类历史-第53章
- 帝国如风元朝的另类历史
- 往事如风。赫赫元帝国,既不是流星,也不是昙花,更不是遗憾。那地跨三大洲的庞然巨物,虽然短暂,却极其辉煌,一千多万平方公里内范围内,大元帝国百年间曾经发生那样多的故事,有过那样令人目眩神迷的血肉人生:元帝国疯狂的对外扩张、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北方汉人在夹缝中的艰难生存、文坛艺苑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与不朽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3章
- 5702-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
- 目录第一部分古代史部分第一章书籍的制作:印刷机纸张羊皮纸纸莎草纸-石刻和砖刻-木浆纸第二章文学的起源:书面文学源于口头文学-诗歌和散文-罗塞塔石碑字母符号第三章神秘的东方文学:中国-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第四章犹太文学:圣经-犹太法典第五章希腊的历史及其历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波利比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文学史纲通俗和富有启发性的历史概括-第35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其他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唐朝历史上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
- 作者:刘后滨,赵璐璐,程锦 序言及目录 前言(1 贞观,这是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令人称羡的黄金时代。贞观之治几乎成为唐宋以后治国实践中理想境界的代名词。贞观之治的历史魅力到底是什么?其中一定有唐太宗的英明神武,有文武群臣的贤良忠直,有历史赋予那个时代特有的英雄气度,有让人有所感悟却又难以说透的历史智
- 历史军事
- 最新章:第5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