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享受最高待遇和荣誉。太平之世,人人都想创新发明,人类的进化因此而永无止境。“大同之世”生产力高度发达,一切生产劳动全采用机器,“一人之用可代古昔百人之劳”。因此人们的劳动时间将大大缩短,每天只工作三四个小时或一二个小时,除此之外都是游乐读书的时间。
康有为的“大同”世界里,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帝王,没有君长,也没有官爵、科第,人人平等。这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人类理想社会,却终是一种空想、梦幻。康有为也只能给人们一个带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形式,而且,他毕竟只是一个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者,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不懂得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真理。所以,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达到“大同”的路。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把衣、食、住、行以至器用、家具,沐浴等等的细微末节都作了详细的描绘,因而注定了这种从头脑中硬性产生的东西一开始就是空想。它愈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愈是陷入纯粹的幻想。虽然如此,《大同书》中所表现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以及他那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执著精神是值得后人继承和发扬的。康有为的《大同书》,使当时从封建营垒中走出来的少数知识分子,激起了反对封建主义的勇气。其中的很多理论观点,都闪耀着中西文化智慧的火花。
浓厚的民主主义思想《大同书》中,出现了很多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控诉和描写,不但真实可信,而且尖锐深刻,可以说是《大同书》中最激进的一部分内容,处处都是康有为民主主义思想的闪光。
对于中国农民所遭受的剥削压迫的惨状,他这样写道:农民的生活最为穷苦,胼手胝足,风吹日晒,辛勤劳作一年,又被地租和赋税榨取得颗粒不剩。啼饥号寒,转死沟壑,这样不公平的事,天下人竟习以为常!他描写采矿工人的苦难,说采矿工人,整日赤身露肤,深入洞穴,潦水燃火,牛拖马拉,何其悲惨!而煤矿工人则更苦,煤气熏灼,身手漆黑,触鼻恶心,常人一刻也受不了,而他们却终生在毒气中工作,一旦洞裂地陷,则压死地下。
他形容被迫出国谋生的华侨的悲惨命运说:他们弃家离乡,万里渡海,漂泊异国,卖身为奴,筑路开矿,任人鞭笞,驱若牛马,瘴疠疾病,生死莫问,呼天谁知?
《大同书》是作者经过长期的思考和亲身的社会观察,在积累了丰富的资料的基础上几经修改而成的。康有为看到当时的世界是一个悲惨的世界,到处都充满了痛苦和呻吟,而中华民族所受的苦难又最为深重。他在《大同书》中愤怒地说:全世界都处在忧患之中,全天下的人们都是忧患的人,全天下的人都是被戕杀的人,苍茫的大地所形成的,不过是一个大杀场、大牢狱罢了。
正因为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所以康有为敢于对封建剥削制度发出抗议的呼声。他说人们生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上事父母下养妻儿的需求;然而却经常被迫交纳租税。征兵的公文一下,衙门里的差役就纷纷而来,鸡猪任他们宰割,房屋任他们摧毁。遇上水涝干旱有疾病的年头,公租交不上去,家里的男子就被关进牢狱,家里的土地典质给他人,甚至有的人为交租而卖掉自己的妻子儿女。惨状难闻,苦情难诉,牵裙挥泪,呜咽涕零。刚刚被逼得骨肉离散,吏胥又上门要新的租税了。所以元结说官劫过于贼,孔夫子以为苛政猛于虎也。这里,康有为把劳动人民在封建专制压迫下的苦难表达了出来,充满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强烈憎恨。康有为虽然不懂得阶级分析的方法,但他实际上已经站在了批判封建主义的立场上了。
仁道主义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绪言中写道:“依人之道,苦乐而已,为人谋者去苦以求乐而已,无他道矣。”他认为,国家、君臣、政治都是免除人们的痛苦的,即“为人免其苦”。“苦”,即“苦道”。《大同书》中列举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道”——有“压制之苦”,“贫穷之苦”、“苛税之苦”,“劳苦之苦”,“贱者之苦”等等。还有“帝王之苦”,“富者之苦”,“贵者之苦”。
这样,不论贫者富者,不论统治者被统治者,大家不分彼此地同在一片“苦海”中,就应该不分彼此地互相怜悯,互相同情,不分彼此地互相“亲爱”。
康有为阐扬了孔子的“泛爱众”思想,又借用了佛家的“慈悲”主义思想,论证了人类生活去苦求乐的正义性和合理性,无情地揭露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和残忍性。《大同书》通篇散发着浓郁的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
不仅这样,康有为还引用了资产阶级的博爱主义,认为实现大同世界的根本途径,在于靠人类的“不忍人之心”。他宣称,人类所以有各种各样的界限和痛苦,归根到底是由于人们不能相爱,人人都把自己的“仁爱”之心发扬光大,大同世界也就实现了。
康有为把这种人本主义的思想表述为人道,提炼升华为“仁”。《大同书》全篇充满“仁”的思想,成为它感动人心的哲理性思想灵魂。“仁道主义”就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表达的人道主义。到了康有为的《大同书》,这种“仁道主义”既有天赋人权等西方资产阶级理论色彩,也具有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特有的人本主义思想。他把人和“仁”二者糅合为一体,指出“人之所以为人者,仁也”。
他从自然“天性”和“元”的本体结合的轨迹上,推导出“仁”的基本范畴,提出“仁”是爱的本质,人与人之间唯有爱才是高尚的,即孟轲的所谓“不忍人之心”。他吁请人们不能独与本国人亲,也要与全地球人亲,还要与将来无量世之人亲。
这种人道主义的哲学思辩,是从反对程朱理学的角度提出命题的。在《大同书》中,康有为把“人”摆在“天理”之上,有力地肯定了人的价值。他争辩说“水齐、木难、水晶之珍,人犹宝之”,人是“天地之精英”,是世上最可宝贵的东西,社会有什么理由抑人才、夺人权呢?他主张,一切要以人为转移,以人为中心,以是否对人类有益来评判是非功过。在封建社会视人民群众若牛马虫沙的时代,《大同书》却大声疾呼,肯定了人的崇高价值,提出世间一切活动都应从为人民谋福利出发,让世界充满爱。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是很难能可贵的。
《大同书》中所表现的人道主义还具体表现在对妇女的重视上。妇女问题是人权平等运动中的具体问题之一。康有为全面地把它提了出来。《大同书》以大篇幅为妇女权利呼吁。作为封建家庭一大特点的男女不平等,成了《大同书》猛烈抨击的对象。作者对封建社会中的妇女被压榨的悲惨境地,作了详尽透彻的叙述和慷慨激昂的反对。他指出男女不平等完全违反了天赋人权的公理,对认为妇女在生理上、才智上均不及男子的荒谬说法予以斥责。
作者历数妇女被奴役压迫和她们的政治文化等权利的被剥夺,指出妇女“婚姻不自由”,“不得自主”、“为囚”、“为刑”(如缠足等)、“为奴”、“为私”、“为玩具”,并被迫“不得仕宦”、“不得科举”、“不得预公事”等等。作者大声疾呼:欲为“无量数女子呼弥天之冤”,欲为“女子拯沉溺之苦”,而大倡男女平等之说。康有为在那个以“三从四德”、“夫为妻纲”为社会规约和统治思想的社会里,在那个广大妇女被压榨在最低层的时代里,能够产生和提出这样的思想主张,显示出这位思想家头脑的清晰和勇敢。恩格斯曾以高度的热情称赞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关于解放妇女的思想主张,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优秀启蒙思想家的这种思想主张,也应予以足够的估价。
17 运筹帷幄安国兴邦——《建国方略》
1925年3 月12日9 时25分,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殷殷告诫“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并给革命同志留下了遗嘱,希望他的革命主张能坚持下去,革命理想得到实现。他在《遗嘱》中这样写道:“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遗嘱把《建国方略》放在首
小说推荐
-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 作品: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作者[美 迈克尔·H·哈特 苏世军 周宇 译 内容简介 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在其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人》一书中,分别给他细心挑选的一百个人物评功论过,排名定位,而且强调,这是一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册,不是一部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册 正文1.穆罕默德 2.艾萨克
- 最新章:第71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文明的阶梯
- 作者:星风作浪第一章 吸噬阳光的人“相对于高等文明,人类的文明还处在婴儿期—凡是了解或听说过天外来客神秘力量的地球人都会得出这个结论!人类的文明越先进,对于UFO和天外来客的报道就越多。但这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外星生命似乎很喜欢和地球人玩捉迷藏。虽然他们被遇到的概率比中六合彩还低,但常常听到报道说某位幸
- 最新章:第17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我国陕西省中部,有个黄陵县,黄陵县城北有座桥山,桥山顶上有一座高大的陵墓。这就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祖先黄帝的墓。人们称它为黄陵,因此把这个原称为“中部”的县,改名为黄陵县。黄帝陵壮丽威武,古书记载说,它座山环水“其山势如桥,沮水环绕之。黄陵的周围是峰峦起伏的陕北高原,山上古柏成林,郁郁葱葱,参天耸立,
- 最新章:第58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事件
- 影响人类历史的事件,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英雄史诗。怎么这么说呢?人是政治的动物,战争是政治的延伸和衍生。很多时候,历史就是在血与火、刺刀和枪炮、阴谋与算计中完成了自己的转折。在这种人类的自相残杀之中,人类所造就和崇拜的“英雄,以天下为棋盘,以众生为棋子,以江山做赌注,相互厮杀。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的远
- 最新章:第69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
- 漫长的中国历史长河,绵远流长,波涛汹涌。其间,有些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部分: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是黄帝,黄帝不仅通过涿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
- 最新章:第21章
- 影响世界历史的100件大事
- 了解和研读历史大事是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世界历史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缀而成的,重大历史事件则能勾勒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大体轮廓,阅读历史大事便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每件历史大事或开启了一个时代,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转折点,还有的是对某段历史或某个历史侧面的总结。阅读这些大事,即是在了解
- 最新章:第31章
-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 作者:方丽萍】1.华夏民族的形成华夏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氏族、部落的基础上经过不断的迁徙、战争融合而成的。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不仅通过逐鹿、阪泉战争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各个部落,成为中原的大盟主,而且发明了许多东西如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华夏民族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和文化条件。远古时期的黄河流域是肥沃的地方,住在
- 最新章:第49章
- 海权对历史的影响-马汉 [美国]
- 安常容、成忠勤[中国[出自《海权对历史的影响 1660-1783 1890 美国海军历史学家、海军战略理论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1840年9月27日出生于美国西点军校的一位教授家庭。1859年毕业于美国安纳波利斯海军学校,即在海军任职。他参加过南北战争,担任过舰长,后来曾在美国海军学院和安纳波利斯
- 最新章:马汉 [美国]-第1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