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性》第3章


使卵子受精,受精卵就会只有一个X染色体,便会发育成男性(XY)。鸟类和蝴蝶的情
况正好相反,但确定其性别的原理仍然一样,含有X或Y的卵子决定后代的性别。在遗传
方面,孟德尔(Mendel)定律表明父母起着同等的保护染色体含有的遗传因基就被同等
传到卵子和精子那里。
这里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是。两种配子,任何一种都不可以被看做是优于另一种的;
它们一旦结合,便都会在受精卵中失去其个体性。有两种常见的假说(至少在基础生物
学意义上)是明显错误的。第一种假说,即雌性被动说,已为新生命源于两种配子结合
这一事实所推翻;生命的火花不是一方的专有财产。卵子的细胞核,是严格对称于精子
细胞核的生命活动中心。第二种错误假说与第一种相反,似乎并不妨碍两种配子的共存。
这种假说大体上认为,雌性本原保障了物种的永存,而雄性本原具有一发即逝的性质。
实际上,胚体不但使母亲的而且使父亲的种质得以延续,并以雄性或雌性的形态把它们
一起传给后代。可以说,这是一种雌雄同体的种质,它活的时间比雄性个体或雌性个体
还要久,而这些个体无论何时生出的后代都是这种种质的体现。
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注意力转向卵子与精子的较次要差别,这些差别是十分有趣
的。卵子的主要特质在于,它是作为养育和保护胚体的一种手段提供的;它把胚体将来
用以建立组织的储备物质,把不具备活力而只属于惰性物质的卵黄贮藏起来。因此卵子
很重,一般呈球形,相对来说大些。鸟卵的体积是有目共睹的;女人的卵子几乎和一个
句号一样大小(直径0.132-0.135毫米),但人的精子要小得多(长度只有0.04-0.
历毫米),所以1立方毫米能容纳6万个精子。精子有一条线状的尾巴和一个很小的扁平
椭圆形的头,头部含有染色体。任何惰性物质都没有把它压垮,它充满了活力。它的整
个结构都适于运动。而决定胚体未来的卵子却是静止的;它存于雌性的体内,或在外面
水中漂浮,被动地等待着受精。是雄性配子将它搜寻到的。精子始终是个裸露的细胞;
卵子则根据物种的不同,可能有壳和膜的保护,也可能没有这种保护。但不管怎样,只
要精子一遇到卵子,就会压在它下面,有时会用力摇晃它,最后钻进卵子里。这时它的
尾巴脱落了,头却在增大,变成雄性细胞核,并移向卵子的细胞核。这时卵子会迅速形
成一层膜,阻止其他精子进入。海星和其他棘皮动物在体外受精,所以很容易观察到精
子像光环似的环绕着卵子,向它发动猛烈进攻。这里的竞争是一个重要的现象,它发生
在大多数物种中。精子要比卵子小得多,所以产生的数量一般都大得惊人(人类每次排
出精子与卵子的比是二亿比一),因而每一个卵子都有众多的求婚者。
因而,卵子在本质上是主动的,而它的细胞核在表面上却是被动的。它的自我封闭
的密集形体,引起夜之黑暗和内部之平静。它表现了古人认为代表着有限世界和具有不
可久性的原子领域。卵子是静止的,它在等待;与此相比,自由的、纤细的、敏捷的精
子,则像一种焦躁不安的生存。但不应当把这个象征推得太远。人们有时把卵子比做内
在性,把精于比做超越性,而且据说精子只有失去其超越性和能动性才能穿透卵子。它
在失去尾巴之后,被吞没它的那个密集形体所俘获和阉割。这个行为是不可思议的,如
所有被动行为那样令人不安,但雄性配子的行为却是合理的,这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
都可以测量得到的运动。实际上,这些观点都不过是异想天开。雄性和雌性配子在受精
卵中融为一体,都在压制下变为一个新的整体。说卵子贪婪地吞没了精子是错误的,说
精子霸占了雌性细胞的储备物也同样是错误的,因为两者在融合时都失去了个体性。运
动在机械论者看来无疑是一种非常合理的现象,但这种看法对现代物理学并不比超距作
用更清楚。况且,我们还不完全了解导致配子结合的物理化学反应。不过,我们可以通
过比较两种配子得到一种有根有据的想法。生命有两个相互关联的能动方面:它既能以
仅仅超越自身的方式被维持,也能只在得到维持的条件下超越自身。这两种因素总是同
时起作用,想把它们分开是不现实的,不过有时是这种因素,有时是那种因素在起决定
性作用。两种配子一旦结合,就既超越了自身又使自身得以永存;但卵子在结构上提前
适应了未来的需要,它的构成方式足以养育所萌发的生命。相反,精子却完全没有力所
唤醒的胚体的发育做准备。另一方面,卵子未能提供激发新生命所需要的环境变化,而
精子却可以并的确在四处游大。没有卵子提前做准备,精子的到来就会徒劳无益;但没
有精干的能动性,卵子就不会实现其生命潜能。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两种配子在根本上起着同等的作用;它们共同创造了生
命体,而在生命作中它们都既丧失又超越了自身。但在决定受精的次要的表面现象中,
是雄性要素提供了产生新生命所需要的刺激,同时是雌性要素使这个新生命能够留在一
个稳定的机体里。
以此为依据推断说女人的位置在家里,这未免欠缺考虑——可就是有这种欠缺考虑
的人。阿尔弗雷德·富耶(AlfredFouilthe)在《体质与性格》一书中,根据卵子去定
义文人,根据精子去定义男人;而且许多貌似深奥的理论都建立在这种可疑的类推游戏
上。这是一个这些含糊观念究竟属于哪一种自然哲学的问题,而不是一个遗传定律的问
题,因为根据遗传定律,男人和女人当然都是由卵子和精子发育而成的。我只能认为,
在这些含糊的见解中仍然飘浮着中世纪旧哲学的残迹,这种哲学教导说,宏观宇宙是微
观宇宙的精确反映——卵子被想像成一个小女性,而女人则被想像成一个巨大的卵子。
这些自炼金术时代就被普遍抛弃的沉思,与它们现在所依赖的资料的科学精确性形成了
鲜明对比,因为现代生物学同中世纪的象征论很难取得一致。但我们的理论家们并没有
太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坦率地承认,从卵子到女人,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
程。至今还没有哪个雌性概念是根据未受精卵确立的。如黑格尔所公正指出的,不能把
性的关系追溯到两种配子的关系。因此,我们的责任是把雌性机体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前面已经指出,在许多植物和某些动物(如蜗牛之类)当中,两种配子的出现并不
需要有两种个体,因为每一种个体都能产出卵子和精子。即使两性开始分离,识别它们
的方式也与识别其他物种不同。虽然两种配子与相似的原始组织有很大差别,但雄性和
雌性倒更像同一基础上的变异。在某些动物(如裂蛐属的海生蠕虫)中,幼虫是无性的,
成虫根据发育环境或变成雄性,或变成雌性。但如前面提到的,大多数物种的性别取决
于受精卵的基因结构。蜜蜂蜂后生出的未受精卵,只能变成雄蜂;而由蚜虫单性生殖的
卵子,则通常变成雌蚜虫。但大多数动物的所有发育的卵子都经过受精作用,而且值得
注意的是,通过染色体的性机制产生的两性数量是接近相等的,这一机制前面已经讲过。
两性胚体在发育时,后来变成性腺的那个组织最初没有分化,睾丸或卵巢是在某个
阶段逐渐形成的;同样,其他性器官的发育也有一个未分化的早期阶段,此时胶体的性
别不可能通过检查这些器官来确认,只是到后来,才从这些器官产生了定了形的雄性或
雌性的结构。所有这些都有助于解释介于雌雄同体与雌雄异体(两性分离)之间的状况。
一个性别常常具有反映另一个性别特征的某些器官,贿赂就是个典型例子。雄性赠像有
一个叫比德氏器官的发育不完全的卵巢,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产出卵子。哺乳动物也有
这种性双向潜能的迹象,如雄性有个雄性化的子宫和发育不完全的乳腺;雌性则有加特
那氏管和阴蒂。众所周知,动物和人都有许多雌雄间体的实例。有人在昆虫和甲壳类动
物那里偶尔发现了雌雄命体的例子,雄性和雄性的身体界线由于镶嵌变得含混不清。
实际上,虽然个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