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惊涛中的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中]尹家民》第84章


墓释帧】梢郧V扑樟?br /> 毛泽东说出他的意图:“我看可以先做些准备工作,步子不 宜迈得太快,有些老朋友得先打打招呼,免得让人家感情上转不 过弯来。尤其是越南的胡志明。美帝的飞机还在人家那儿轰炸 嘛!军队还在那儿杀人,我们不能不顾及朋友的感情。”
龙书金接到中央军委关于毛泽东最近指示“西北可能要出问 题”的电报,只是付之一笑,并未对下传达。进入6月,外交纠 纷的报告多了起来,有时一天多达20余份,龙书金感到有些小 题大作,擅自下了一道命令:“此后一般性的外交纠纷,可逐级 报告,本级能处理的,可不必报告上级。”
这个口子一开,麻烦便惹大了。谁都知道,外交无小事,一 粒火星,也能燃起两国大战。龙书金很快便得到血的惩罚。
8月13日上午8时,副连长杨政林率领三排37名官兵,执 行例行巡逻任务。行至戈壁,突然一发炮弹在他们中间炸响,迅 即六辆苏军坦克钻出草丛,300多名苏军官兵也从土堆里爬出 来,尾随坦克向中国军队冲击。杨政林指挥队伍向苏军还击。杨 政林是有经验的,他的左臂已被炮火洞穿,无暇顾及,他将报话 机从巳牺牲的报话员手中解下来,对着话筒大声呼叫:“塔城, 塔城,我是杨政林,我们在铁里克提东10公里处遭敌伏击,苏 军坦克六辆,步兵300余人……”这时,空中传来嗡嗡声,杨政 林抬头,看到两架直升机在头顶上盘旋,杨政林发出了最后的誓 言:“请党相信我们,我们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一粒子弹,决 不会出现一个俘虏……”两颗汽油燃烧弹扑向孤立无援的中国士 兵,大火吞噬了全部的生命和血迹。
等到中国陆军第八师的一个团从60公里外赶来时,战斗早 已结束,被烈火焚烧过的38具尸体,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 成了血色黄昏中大漠最惨烈的一缕孤烟。
半个月后,为了弄清事件真相,中央军委调查组来到了乌鲁 木齐,朱后调查了司令员龙书金、政委王恩茂、副司令员赛福鼎 以下近百人。
塔城军分区政委王新光、参谋长南仲周认为,事件发生前, 苏军调动频繁,情况异常,这些情况多次向军区司令部值班室汇 报过,现有电话记录可以作证,汇报中曾多次要求暂停巡逻,但上级都没有答复。北疆军区副司令员任书田说:“接到塔城军分 区的报告后,我们是慎重研究过的,并且有情况不明暂不巡逻的 决定,但上报军区后,一直未得到批复,不得已只好让值勤分队 继续巡逻。为了此事,赵副司令员曾亲自打电话找到龙书金,并 且吵骂了一通。”其他有关人员也说此事报告过龙书金,龙让报 告外交部,而外交部已有回电,让新疆军区自行确定。从北京到 新疆,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原来的地方,酿成了 “八一三” 的大祸。直到1971年“九一三”事件发生后,这些纠缠不清的 失误才落到林彪死党龙书金的头上。
事情传到了联合国总部。
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利克兴奋异常:“苏中再度发生流血冲 突,苏军歼敌30多人。”他拿起电话,向苏联驻美大使馆询问苏 共领导人对此事的反应。
然而苏联领导层对此并不像马利克那样乐观。在苏共中央政 治局全体会议上,葛罗米柯气呼呼地首先发言:“我刚刚听说, 昨天格列奇科同志命令军方擅自动手,在新疆消灭了中国一支30多人的边防巡逻队,我不明白,这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是 因为在达曼斯基岛(即珍宝岛)我们吃了亏就在新疆反咬一口 吗?这种做法,未免太短视,太小家子气了!这与我们国家的伟 大形象相符吗?”
柯西金赞同葛罗米柯:“如果是为了教训中国,这种隔靴搔 痒的做法有什么用呢?去年我们的军队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已经 让我们国家的形象蒙受了重大损害。要知道,我们正在推进的亚 洲安全体系很可能因格列奇科同志的这一顿枪炮而破产!这划得 来吗?”
勃列日涅夫却不尽然:“不至于这么严重吧!”
葛罗米柯从公文包里抽出几份文件,递给勃列日涅夫:“请你看看吧,这是20多个使馆今天打来的电报。如果说达曼斯基岛发生冲突时,世界还弄不清是哪一个首先挑起战火的话,那这 次可就昭然若揭了。不会有一个国家不认为我们是战争的挑起者。”
在一旁一直闷头吸烟的格列奇科终于坐不住了: “我坚持我 的意见,在中国狂人面前,我们的态度必须强硬些!如果想惩治 他们而又避免我们的损失过重,那么就应该让我们的原子弹显显 威风。要根除中国的威胁,就必须用几百万吨级当量的核武器, 对中国的核设施进行一劳永逸的打击。只有通过这样的外科手 术,才能摘取亚洲的毒瘤!”
苏军总参谋长輿加尔科夫也心存疑虑:“那不引起世界大战才怪呢!”
柯西金有些激动,站了起来:“格列奇科同志,你想过没有? 对付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动用几颗原子弹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况且,中国人手中也有核按钮,一且到了不 是鱼死就是网破的时候,他们肯定会不计后果进行反击的,到那 时候,恐怕不仅仅是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问题了,我看世界的 末日也该到了!”
这次葛罗米柯又反过来支持柯西金的话:“中国什么资源最 丰富?是人!请你试想一下,中国军队越过国境冲进苏联,完全 可以是几百万人甚至是上千万人蜂拥而入,我们的武器再精良, 也难保一定打得过他们呀!”
奥加尔科夫也补充说:“谁都知道,中国人是最擅长打游击 战的!他们可以一直打下去,那样的话,我们就会像美国在越南 一样陷进战争的泥淖里。”
反武力派似乎占了上风。但大权在勃列日涅夫手中,他是倾 向于格列奇科的。他让大家冷静下来,认真思考后再作决定。 但是会后,他马上召集格列奇科等人在苏军总部进行了长时间的密谈。
接着,苏军大本营的首脑采取了一系列准备活动:任命战略 火箭军副司令托庐勃科上将为远东军区司令,以加强核打击的指 挥力量;命令在远东的苏军战略导弹部队进行一级战备,等候发射命令。
8月28日深夜,苏联驻美国大使多勃雷宁接到了勃列日涅 夫的密令:“为了我国和美国共同的战略利益,我军大本营准备 对中国的重要军事目标进行一次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解除中国的 核武器,请你秘密地征询一下美国当政者的意见,最好能和尼克 松总统或者基辛格博士个别面谈,我们只攻击军事目标,不会伤 及无辜生命,而且我们释放的当量会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不会造 成环球大气污染,也不会对地球的生态平衡有很大的破坏。”
放下热线电话后,多勃雷宁立即抓起另一部电话,拨通了基 辛格的号码。
电话那头的基辛格远没苏联人那么激动,慢条斯理地答复 说:“请耐心等待,我们需要慎重研究。”
尼克松得知苏联要对中国动用核武器的消息后,从他的立场 考虑,觉得西方国家最大的威胁还是来自苏联。从历史上看,中 国还没有过扩张和侵略的记录。而西方的战略利益还离不开一个 强大中国的存在。
尼克松在同他的高级内阁成员紧急磋商后,取得了一些共识:
首先,如果美国持反对意见,苏联一般不会轻易动用核武 器。它胆敢这样做,将违反美苏间的协定,也不符合国际宪章。 而美国反对的理由可以列出许多,但最好强调美国的利益, 而不涉及中国。因为过多的涉及,将直接影响美苏关系,使缓和 局面彻底毁掉;同时,也会伤害到中国的尊严。
再者,应该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快传递到中国,使他们有所 准备,制定必要的应变措施。
这最后一条将博学的基辛格难住了。因为美国与中国没有外 交关系,双方积怨甚深,直接告诉中国,一来缺少合适的渠道,二来也可能会引起中国领导人的误解,以为美国在耍什么花招。 还是尼克松想出的办法好:把消息透露给某家报纸的记者, 让他们捅出去。这样即使勃列日涅夫看到了,他也只能干瞪眼。
8月28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了一则震动世界的消 息,题目是《苏联欲对中国做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文中说:“据可靠消息,苏联欲动用中程巡航导弹,携带几百万吨当量的 核?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