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此后,蒋介石的四肢反应呈现愈来愈退化的迹象,比如双手 会发抖,连他为自己点眼药水,双手都抖个不停;剪指甲也是抖 得厉害。没办法,后来这些需要双手稳定的工作,都由侍卫代劳 了。
而更令蒋介石伤心的是“外交”节节败退,虽然那个“失 踪”的路易斯又在1970年出现,几次致电魏景蒙希望见面,并 为他的失约表示道歉。这样,到1970年10月30日,魏景蒙与 路易斯又在维也纳见面。他们在离旅馆五公里的马路上交谈着, 路易斯为他去年10月失约说明理由,是因为莫斯科的“鸽派” 觉得,如果晤面,会破坏北京的会谈,将是困窘的事,“鸽派” 的代表人物是柯西金。路易斯还一再抱怨电话太难接通,导致多 次未能和魏联络上。
魏景蒙反问他:“此次要求见面的理由何在?” 路易斯说:“明年3月,将召开苏共代表大会,会充分讨论 权力问题,这是‘鹰派’表明他们观点的重要时刻。在台北时蒋 经国曾告诉我,毛死后莫斯科和北京的关系可能更恶化,我在多 个场合转达了此一观点,效果甚佳。但如今‘鸽派’认为,柯西 金已与周恩来晤面,并建立了会谈管道,且双方并无战事,情况 已经很好了。‘鹰派’说,‘你不能保证将来没有战争,而且只会 给毛泽东更多的时间来准备战争。’如果台湾可以提供情报。证 明毛泽东在积极准备发动更大的战争,对抗莫斯科,我就可以充 分利用。除了提供大陆情况外,台湾应再有一份假设的声明,告 诉莫斯科台湾希望他们做什么以便消灭毛泽东。”
魏问:“苏联愿意做到什么程度,以及莫斯科能做些什么?”
上回在维也纳,苏联已经艮确定的承诺,如果国共交战,苏 联不会帮中共。这一次,更进一步地说,苏联愿和国民党合作来消灭毛。
他们约谈了30分钟,因来往的人越来越多,便决定离开。
到美丽的乡间去转一圈,并且继续会谈。路易斯在匈牙利租了一 辆车,和太太一道开到维也纳来。两人上车后,路易斯问魏: “你们有什么‘弹药’可以给‘鹰派’,好让他们在大会上提出可信的证据。”
魏景蒙说:“这件事一定要在高层会谈中讨论。”
路易斯不同意:“高层之间要先有桥,我们就是桥。德国与 苏联谈判即像我们这样谈成的。”
“若干至关紧要的事,只能在高阶层说,例如官方承认或者 共同发展西北或东北。”
“这些事不应在现阶段列入谈判,因为它们还太遥远了。目 前我方的兴趣是双方应如何在政治上及军事上进行合作,以消灭 毛泽东。因为苏联已开始意识到,和毛泽东已毫无希望复合,而 且毛之后也不会有亲苏派,因此毛帮非消灭不可。” “双方如果合作,莫斯科能做些什么事?” “莫斯科当然不会派遣大批军队到大陆和毛作战,不过,苏 联可以配合台湾的行动,在你们发动反攻时,先以飞弹摧毁中共 的海防基地。很明显的,美国不会帮你们打反攻之战,苏联是惟一‘有兴趣’的强权。美国已与北京会谈,台湾日益丧失外交承 认,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也不会站在你们一边,如果你们不能 在未来两三年之内反攻,就可能再也没机会消灭毛。”
魏景蒙对路易斯的说法很不高兴:“国不在大小,兵不在多 寡之论,我们有领袖、有主义,我们有信心,我们不怕,我们会 成功。我在和美国人接触中了解,如果中共和苏联发生战争,美 国一定是帮助中共的。”
路易斯自顾自地说着:“克里姆林官正在积极准备3月的大 会,我希望有材料,口头即可,愈快愈好,最好在11月15日至20日之间。此外,中共的和平攻势日益加强,苏联很不高兴, 但又不好公开说。”
“我们要消灭毛泽东,目的在解除人民的苦难,防止核子战 争爆发,以免上亿无辜中国人丧生,我们反对在中国或任何地方 进行核子战争,因此,必须阻止老毛使用核子武器。我们也知 道,苏联之所以对我们的反攻有兴趣,是为了它自己的理由。但 是如果我们没有政策和原则,即使初期成功,日后必有无穷麻 烦。如一旦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起冲突,苏联怎么回应?这个问 题在‘鸽派’、‘鹰派’来看,答案是一致的一一就是置身事外。” 路易斯最后说:“克里姆林宫的领袖们知道,国民党和蒋介 石要比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好,因此,如果我们说服他们,毛的 接班人不可能对苏联友好,那么‘鸽派’就不会再对他们抱希望 ……关于国民党和苏联在军事或政治上合作的事,并不一定要进 入细节,它可以是很简单的——理论上的,或者是假设性的。”
11月6日,魏景蒙回到台北,先向蒋经国报告会晤经过; 并于第二天赴士林官邸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看完记录后,问:“对方的态度,是否诚恳?”
11月17日,蒋介石再次召见魏景蒙,想让他与路易斯联 系,说明台湾的立场。但究竟是让魏再跑一趟,还是打电话去,蒋介石也难以作决。
●3。蒋介石痛惜没有与林彪建立内线
1971年9月13日,在中国大陆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大事,就是林彪出逃,摔死在大沙漠中。
毛泽东与林彪的分歧,在后来越来越多地反映出来。在国际方面,善于揣摩毛泽东心思的林彪也没有号准脉。从1969年开始,苏联日益嚣张的核战争威胁,美国在越南的战争升级,使毛 泽东迫切地感受到必须改变这种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两害取其 轻。就在这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作出了向中国表示缓和的一些姿 态。他指派美国驻华沙的大使斯托塞尔与中国临时代办雷阳进行 接触。中国政府立即作出积极反应,双方决定中、美大使级会 谈。1970年3月,由于美国人侵柬埔寨,中、美大使级会谈又 暂告停止。但大门的门缝并未关死,双方都在试探、寻找更合适 的方式。毛泽东、尼克松这两个东西半球的顶尖人物,思路的电 波已经开始串通。
林彪反对中、美缓和。当然,他没有直接这样做,而是通过 他支持另一种倾向予以表示。
中美关系能否缓和,关键在于越南问题能否解决。尼克松担 任总统之后,采用各种战争手段都无法在越南取胜,开始试图从 这个没膝的泥潭中拔出脚来。他需要一个契机。毛泽东看到了这 一点。他意识到,通过谈判可以给美国一个台阶下,促使美军早 曰撤出越南。那么,剩下的南越政权便远不是越南北方的对手。 胜利可以提前到来。因此,他为越南领导人提的建议是:多采取 一些主力军作战,消灭美军的有生力量,在尼克松的背上击一猛 掌,推动他痛下撤军的决心。
毛泽东在一次会见越南领导人范文同、武元甲时建议,要在 越南最南方金瓯半岛地区发展一些主力军,“从打小胜仗到打较 大的胜仗,再到打大的胜仗”。他说:“单是打仗不搞政治活动, 我看也不行。”
林彪则不同,写过《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的他,在与越南领 导人几次会谈中,设计了一个战略方计,简言之,就是一个字 一一 “熬”。用游击战和美国人拖下去,既不进行正面主力作战, 也不谈判,十年、二十年地拖下去。
曾经集中多时研究过游击战的毛泽东,并不认为游击战是万能的,它不是解决战争的最后手段。“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 东对越南领导人批判林彪说:“我们过去党内意见也不统一。一派人(指林彪)就是劝你们把美国抓住不放,一个字,叫作 ‘熬’,就是只能打游击战,不要打大仗。而我是劝你们要集中兵 力打大仗。你不打败敌人,不打痛他,他是不那么舒服的呀!不 是这样,你们谈判桌上得不了这样的结果。”
“九一三事件”之前,毛泽东最后一次和林彪见面,是在1971年6月3日。罗马尼亚共产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率领党代表 团访华。毛泽东、林彪、周恩来、康生等人在人民大会堂118室 与他们举行了会谈。林彪未穿军装,神色呆滞,一言不发。几个 月来,他对庐山会议上被毛批判的错误一直顽固地拒绝检查。
毛泽东和齐鲁塞斯库谈到中国的教育时,缓缓地说:“有些 人口里说是听话的,但心里是埋怨的。这就要时间,慢慢来。”
他的目光滑过林彪的脸,林彪好像没有听见,仍不言语。
毛泽东提高嗓门说:“赫鲁晓夫叫做‘创造性地发展了马
小说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 作品:红色三部曲—毛泽东与蒋介石 作者:叶永烈 内容简介 蒋介石和毛泽东是国共两党的旗手,从二十纪二十年代至七十年代,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合作和斗争,就是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风云,就是国共两党的关系史。诚如美国总统尼克松所言“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三个人的历史:一个人是毛泽东,一个人是周恩来
- 最新章:第127章
- 红色三部曲之毛泽东与蒋介石
- 决定中国命运的棋赛二十世纪的中国,一场波澜壮阔、跌宕曲折的棋赛,决定了中国的命运。执蓝子者,光溜溜的脑袋,长袍马褂,讲起话来喜欢拖腔拉调,一口浙江“官话。平时他不苟言笑,着急时,会骂“娘希匹。执红子者,长长的头发朝后梳,一身中山装,讲起话来不紧不慢,一口湖南腔。平日喜欢说说笑笑,富有幽默感,发脾气时
- 最新章:第129章
-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 小说排行榜/top.aspx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早期交往 作者:佚名 世人常以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1945年重庆谈判时才第一次见面,本文却披露了鲜为人知的历史场面…一 毛泽东挥泪别妻赴粤 1923年岁末的广州 一位身材颀长、穿一身灰布长袍、足蹬一双黑布鞋的湖南青年,出现在街头 头发长而密,眉毛却稀疏,一双
- 最新章:第6章
- 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
- ﹏┛欢迎光临 微 桌 小 说【三无少女】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毛泽东与郭沫若 作者[中]张洁宇 内容简介:毛泽东和郭沫若,一个原是山坳里的伢子,一个原是大渡河边小镇上的娃儿;一个是中国现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伟人,一个是中国现代文化舞台上光辉灿烂的巨星。他们共同经历了摧毁旧中国、创造新中国的伟
- 最新章:第73章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揭示显赫家族的喜怒哀乐 赵宏 著 第一部分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是浙江溪口葛竹村人。王采玉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她幼承父教,聪明伶俐,精于女红,深得慈爱。但她青年时代命运不佳。其父王有则不事生产,家道中落。王采玉以一双灵巧的手,做针线活,贴补家中生活,日子
- 最新章:第23章
-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再现第一代领袖的真实生活(选载)
- 作者:未知 第一章 美丽的中南海(1 干涸的京城竟有泱泱七百亩的“大海子。为什么人工湖泊要称为“海?历史向你细细道来 走进中南海,很多人困惑不解,中南海为什么称为“海,明明是湖嘛 这就要从中南海的历史说起。中南海这片宫廷建筑群始建于辽宋时代。辽代以前,这里 曾是一片风光秀丽的自然湖泊,辽国曾在这群自
- 最新章:第26章
- 贺子珍与毛泽东
- 传奇而动人的爱情悲剧:贺子珍与毛泽东 作者:石永言征程托孤(1)壹 晨,贺子珍在毛泽东的铜床边整理衣物,蓦地,一股大风,从开着的彩色玻璃鸳鸯窗外扑进来。贺子珍离开铜床,踱到窗下,欲拉上爿窗户 毛泽东见贺子珍行动似有些不便,爱怜地说“子珍,让我来关 毛泽东用力拉下上爿窗户,在室内踱步,手里燃起一支袅袅
- 最新章:第36章
-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
-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著名将领》毛泽东评邓兆祥“要争取邓兆祥在政治上站在我们方面—毛泽东评邓兆祥“英国海军通”与“英国都市盲“重庆”号险些坏了毛泽东、林彪的攻锦大事—毛泽东指示华东军区“只要可能,就要争取邓兆祥“你们就将是参加中国人民海军建设的先锋—穿涤卡军服的全国政协副主席—邓兆祥小传 辽沈、平津、淮
- 最新章:第54章
- 与毛泽东一起感受历史
- 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的时候,中国也被迫“参战,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把德国帝国主义侵略的山东半岛转交给日本帝国主义去掠夺罢了。中国仍然处在半殖民地的地位。大战前各帝国主义国家强迫中国订立的许多不平等条约和他们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还是继续有效。国内军阀间的混战仍然不停止。每一派军阀都勾结不同
- 最新章:第12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