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到荼蘼》第31章


而今番,月亮之下,宛丘之上,将有一位以巫为职业的舞女翩跹徜徉。
当她第一次戴着用鹭羽制成的舞具出现时,他的心中便生出了无限爱恋。
那时,她全身着青色,衣襟、腰裤均镶彩边,足上一双黑绣花鞋,头上披着黑头纱。
那长长的纱下,是一双明眸。
她是陈国至今最美艳的巫女,然而也是陈国史上最虔诚的巫女,众所周知,她的一生已献给了天上法力无边的神灵。
她在宛丘舞蹈,如蛇委蛇。黑色的长纱在台上舞出无限幻境。所有的人都如痴如醉,并生出无限惶恐与膜拜。
而他,却鬼使神差,生出了眷恋。那种眷恋,如同她的信仰:坚定卑微。
自那以后,她一次又一次,不论冬夏,总用她美轮美奂的肢体为人们祝祷跳舞,那是她的职业。
她跳得极好,每一次,都仿佛将天上的福祉带到了荒凉的人世。因为,自她起舞,陈国的天灾人祸都减少了,甘霖也点点滴滴洒进了干枯的原野。
人们称赞她的魔力,敬她,同时也畏惧她。
他也敬重她,同时还带着悲悯。
因为,他相信她那驱除旱魃的魔力来源于她的真诚。
是的,他看出了她的真诚,他自她曼妙的肢体嗅到了真诚。他爱上了这不祥的巫,和她婆娑的舞姿。
她却毫不知情,只是为了祓除旱魃,反复跳着那诡异的祭祀之舞。
她同他根本是不同的,她生于巫,长于巫,终身沉溺于对神灵世界的向往。她在宛丘之上日日舞蹈,企盼着神的降临,全未注意到宛丘之下有人间的男子爱上了她。
她不是普通人,她的一切早已敬献给了天上那无所不在、无所不知的神。
他知道她的无知,因而感到身为人类的失望、落寞,眼里总含着忧伤。
而许多时候,他发现她的眼里含着同样的忧伤。
当然,她的忧伤不为他,而是为天上遥不可及的神灵。
他的爱是无望的,而她的又何尝不是?
两个痴情的人,各自承受着不同的爱情悲剧。
一种相思,两地闲愁。
人巫之爱,神巫之爱,每一个,因为无可慰藉,有着同样深切的悲伤。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她在宛丘之上舞动着她的迷思,他在台下也被深深迷惑。
她绝望地爱着神,他绝望地爱她。
她的爱是她的信仰。
他的信仰是他的爱。
因而,她的演出,他每场必到。
看时痴迷,看不见时,怅然若失。
他的母亲叹息得更厉害了。
田里已经枯萎,他一次一次奔向宛丘,荒芜了耕作,缸里米已见底。母亲桌上的水碗也常空空如也。
那是多么美丽的水碗啊。上面是飞舞的神鸟,是庄严的红与黑。那种庄严如同她的舞姿一般。
他陷入自己的悲剧里,不闻不问,不眠不休。
他很快形销骨立,站在观看的人群里,容易被淹没。只有一双被希望灼烧的眼睛闪闪发亮。
爱是一种信仰(2)
他期待她终于有一天看见他。
她在宛丘舞动了一生。
他在宛丘等待了一生。
终于,他们都老了。
彼此的信仰也都落了空。
他没有等到她的赐与,她对上天的呼唤也始终没有得到回应。
又一个清晨,他拄着拐杖出发去宛丘。
此前,他缠绵病榻一月有余,不得不终止了坚持了一生的习惯。
母亲早已长逝,他终身未娶,无亲无靠,在守望里即将过完他的一生。
道路好似不再平坦,风尘滚滚,沙粒塞住了他的牙齿。
也许,这是他最后一次去宛丘了,他仿佛感到体力正从身上一点一滴地消失。
一个小时的路程,他清晨出发,到达时已是午后。
远远地,已见那神圣的祭台。他终身的信仰和等待,他的青春、骨肉和灵魂。
然而他愣住了。宛丘空空如也。
那老去的巫女不知所踪。
祭台上,只有那黑色的纱诉说着一生的空洞和消逝。
他颤颤巍巍,平生第一次爬上了那祭台,用苍老的手久久抚之不去。
当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在阳光的照耀下,人们发现了躺在祭台上的他。
他的生命消逝了,面容安详,嘴角微微上翘。
天地万物,无生不终,只有怀抱信仰的人才得以微笑着死去。
呼啸在爱的彼面(1)
孔雀东南飞
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爱的彼面是什么?
很多人会说是恨。其实不是。
爱的彼面是淡漠。
如果还能恨,如果长恨不衰,是因为尚有许多许多不能消解的爱,比如那首汉朝最爽直的北方女子唱过的情歌:
我所思念的人,在辽阔大海的南边。我用什么来赠你?镶着两颗珍珠、用玉缠绕的玳瑁簪。
然而,听说你已另有所爱,我便将原想赠你的珍品:那些簪、那些玉、那些珍珠堆积、砸碎并烧毁,迎着风挥洒那旧情的灰尘!
从此以后,不再想念你,我将与君断绝相思。
然而从前同你悄悄相见,尽力遮掩的行止,毕竟曾引来鸡鸣与狗吠。鸡犬的动静想必令兄嫂已知道我与你的事。
殻ъげ恢梗?br /> 在秋风飕飕的清晨,又听到传来晨风鸟求偶的鸣叫,我的心更加烦乱,只好等待太阳察知我的心。
这首《有所思》是乐府里鼓吹曲《汉铙歌十八曲》之一。
铙歌是从北狄输入的一种军乐,原本是为了为“建威扬德,劝士讽敌”。大约此女子对爱人感情灼热激烈,非磅礴的军乐不能表达。
这首歌子里爱与恨都非常真挚热烈,因它们本是一物的两面。
开头五句是女子对远方爱人的相思爱恋:她所思念的男子,远在大海的南边。相去万里,用什么信物赠与他方能坚其心而表己意呢?
往往如此,爱一个人到极处,“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故欲赠物示情,永以为好。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为报也,永以为好也。”
汉末繁钦《定情诗》中有“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双明珠”;“何以结恩情?佩玉缀罗缨”;“何以慰别离?耳后瑇瑁钗”等句,显是受本篇启发而化出。
经过一番思量,她选择了“双珠瑇瑁簪”。
“瑇瑁簪”,是用玳瑁(一种似龟的动物)有着美丽花纹的甲片精制而成的发簪。“双珠”,说的是在发簪两端各悬一颗珍珠。
在当时这当是精美绝伦的佩饰了。
然而女子意犹未足,还要用美玉把簪子装饰起来。在珍贵之上再加珍贵,珍重,再珍重。
如此珍之重之,可知她那内心积淀的爱慕、相思的浓度与分量。
女子的爱其浓如斯。
而后,如同我们经常看到的爱情,一场变故陡生:“闻君有他心”。
以下六句,均写这场变故中女子的微妙的心理。
起初,女子听说爱人已倾心他人,爱瞬间成恨,柔情万千化作了切齿痛恨。于是,她将那痴情的精美信物,愤然地始而折断(拉杂),再而砸碎(摧),三而烧毁。“拉杂摧烧之”,动作即狠且狂。
恨强烈如此,因她深爱他——爱之深,恨之切。
并且,摧毁烧掉仍不能泄其愤、消其怒,复又迎风扬掉其灰烬。
“摧烧之”乃顶真重复句,迫促有力,加倍写出女子当时忿恨的心情。“拉、摧、烧、扬”,一连串动作,如快刀斩乱麻,干脆利落,何等愤激!
不仅如此,女子更宣称“从今以后,勿复相思!”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评语 “望之深,怨之切。”罗根泽则评价:“此首为恋歌,赌咒发誓,斩钉截铁,誓言勿复相思,正见其相思之深。纯将一时迸裂的情感抒为文章,此种奇作,古今中外皆不多见。”
“相思与君绝”之下六句,女子情绪由激怒渐趋冷静,展现女子欲断不能的种种矛盾、彷徨的复杂心态。
较上文“勿复相思”之果断决绝,“相思”句口气已略婉转。在一时的激愤之后,过去的种种温柔与此刻的痛楚纠结一处,大有“剪不断,理还乱”之意蕴。
呼啸在爱的彼面(2)
循此绪端,自然生出“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的回忆和忧虑。
鸡鸣是清晨,狗吠是黄昏,一早一晚,都是人烟稀少、男女幽会聚散之时。《易林?随之既济》:“当年早寡,孤与(宇)独居;鸡鸣狗吠,无敢问者。”即指鳏夫与寡妇夜间来往,惊鸡动狗,已露风声。此处谓女子忆昔与郎幽会往来,不免风吹草动,使兄嫂备悉隐情。
既然尽人皆知,而今若断绝,居家将何以见人?对兄嫂又如何解释?所谓“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隙穴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孟子?滕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