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译注版)》第90章


营垒。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可四千余人①,并之。与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之军并攻昌邑,昌邑未拔。西过高阳。郦食其(谓)'为'监门,曰:“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②。”乃求见说沛公。沛公方踞床③,使两女子洗足。郦生不拜④,长揖⑤,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⑥,不宜踞见长者。”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⑦。延上坐⑧。食其说沛公袭陈留⑨,得秦积粟。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⑩,开封未拔。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杨熊走之荥阳,二世使使者斩以徇(11)。南攻颍阳,屠之。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
①可:将近,大约。②大人;德行高尚的人。③踞床:伸开腿坐在床上。是非常不礼貌的姿式。踞,伸开腿坐。④拜:行敬礼。古时为下跪叩头及打恭作揖的通称。⑤长揖:古时不分尊卑的一种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⑥足下:对对方的敬称。⑦摄:整理。谢:道歉。⑧延:引入,请入。⑨说;劝说。⑩偕:一起。(11)使:派。使者:奉长官之命而去行事之人。徇:示众。
当是时,赵别将司马卬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①。南②,战雒阳军,军不利,还至阳城,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略南阳郡,南阳守齮走,保城守宛。沛公引兵过而西。张良谏曰:“沛公虽欲急入关,秦兵尚众,距险③。今不下宛,宛从后击,强秦在前,此危道也。”于是沛公乃夜引兵从他道还,更旗帜,黎明,围宛城三帀④。南阳守欲自刭⑤。其舍人陈恢曰⑥:“死未晚也⑦。”乃逾城见沛公,曰:“臣闻足下约,先入咸阳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连城数十,人民众,积蓄多,吏人自以为降必死,故皆坚守乘城⑧。今足下近日止攻⑨,士死伤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随足下后⑩:足下前则失咸阳之约,后又有强宛之患。为足下计,莫若约降(11),封其守(12),因使止守(13),引其甲卒与之西。诸城未下者,闻声争开门而待,足下通行无所累(14)。”沛公曰:“善。”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引兵西,无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15),降析、郦。遣魏人宁昌使秦,使者未来,是时章邯已以军降项羽于赵矣(16)。
①绝:横渡。津:渡口。②南:向南,南进。③距险:凭借险要地势来抵抗。距,同“拒”。④帀:周匝,环绕一围。⑤自刭(jing,径):自刎。⑥舍人:待从宾客及亲信左右的通称。⑦死未晚也:这里是省略了前提条件,意思是说等到走头无路的时候再寻死也还不算晚。⑧乘:防守,守卫。⑨尽日:整日。止攻:停止前进,留下来攻城。⑩随足下后:意思是跟在您后面追击。(11)莫若:没有什么办法比得上,什么都比不上。(12)封其守:封赏那里的郡守。(13)止守:留下来在那里防守。(14)累:牵累,牵挂。(15)与皆:和……一块,并军作战。皆,同“偕”。《会注考证》:“秘阁本,古钞本皆作‘偕’,与《汉书》合。”(16)降:使降,即攻下的意思。
初,项羽与宋义北救赵,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及赵高已杀二世,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①,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②,诸所过毋得掠卤③,秦人憙④,秦军解⑤,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①啖以利:等于说“啖之以利吃”,意思是用利益、金钱去收买诱惑。啖,吃,这里是使吃,即设诱的意思。②张:张开,指悬挂。③掠卤:抢掠。卤,通“虏”。④憙;同“喜”。⑤解(xiè,懈):同“懈”,懈怠。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①,系颈以组②,封皇帝玺符节③,降轵道旁④。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⑤,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⑥,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⑦,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⑧”,诽谤者族⑨,偶语者弃市⑩。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11):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12)。余悉除去秦法(13)。诸吏人皆案堵如故(14)。凡吾所以来(15),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16)!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 侯至而定约束耳(17)。”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18)。沛公不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19)。”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①素车白马:白车白马,是用于凶丧的车马。②组:丝带。③封:封闭,封起来。玺:即玉玺,天子之印。符节: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凭证,用以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符:用竹木或金属制成,上书文字,剖分为二,双方各持一半,使用时两半相合以验真假。一般做成虎形,也称虎符,用以征调兵将。节,以竹制成,用以证明身份,使臣持之。④轵道:亭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⑤属吏:交付给吏人。属,交付,托付。⑥止宫休舍:停留在宫中休息。⑦府库:仓库,藏财物的地方。⑧苛法:苛虐的法令。⑨诽谤:指批评朝政之得失。“诽”、“谤”都是指责别人过失,诽为背后指责,谤为公开指责。⑩偶语:相对私语。《集解》引臣瓒曰:“《始皇本纪》曰‘偶语经书者弃市’。”弃市:处死刑。古代处犯人死刑,多在街市上执行,表示与众共弃。《索引》:“按:《礼》云‘刑人于市,与众弃之’。”(11)法三章耳:意思是法律只有三个条目。即下两句所说对杀人、伤人及抢劫者判罪。这是相对秦法来说比较简约的法律。章,条目。(12)抵罪:当罪。《集解》引李斐:“伤人有曲直,盗臧有多少,罪名不可豫(预先)定,故凡言抵罪,耒知抵何罪也。”(13)悉除去秦法:全部废除秦朝的法律。悉,全部,都。(14)案堵如故:一切照常,和原先一样。案堵,同“安堵”,安居,安定。堵,墙。(15)凡:表示总括,有总起来说的意思。(16)无:同“毋”,不要。(17)定约束:制定规矩、制度。约束,规约。(18)飨:用酒食款待人。(19)费人:让别人花费。费,花费,破费。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①,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②,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③,稍征关中兵以自益④,距之。”沛公然其计⑤,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⑥。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⑦。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⑧。会项伯欲活张良⑨,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⑩,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11),见谢项羽(12)。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1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14)。归,立诛曹无伤。
①十倍天下:是天下的十倍。②则:如果。③无内诸侯军: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内,同“纳”,进入。④稍:渐渐。征:征集。自益:指增加自己的兵力。⑤然其计:以其计为然。认为他的计策对。然,对,正确,这里是以为然的意思。⑥求封:指求项羽的封赏。⑦合战:交战,会战。⑧不敌:抵不过。⑨会:正赶上,恰好。活张良:使张良活命,即救张良的命。⑩以文谕项羽:意思是用言辞向项羽解释。文,言辞。谕,使明白,晓喻。《正义》:“《项羽本纪》云项伯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击之不义’。此以文谕之。”事详《项羽本纪》。(11)驱:赶马。(12)谢:谢罪,道歉。(13)生此:《项羽本纪》作“至此”。(14)解:解脱,逃脱。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①。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