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永远》第1章



下一站永远
作者:子谦Birdwood
第一卷 1、
我梦见兰波说,我找到了永恒,就是太阳与海,交相辉映。
在秋日蒙蒙的细雨中结束了子轩的葬礼,大家都陆续走了。我送两位悲痛的老人回家。子轩是我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是我最好的朋友。他于今年9月死于胃癌。
晚上回到家,心里也如同窗户外面的暗淡。这几日天一直是阴雨,晚间温度已不到十度。听见风飕飕的声音。同样是风,为什么夏季不是这个声音?
最近晚上越来越难以入睡了。在黑暗里睁着眼睛,大脑出奇的清醒。不断重复着一些从前的片段。很多自己从未留心的,也会在这时涌上来,而且那么清晰。
其实我比所有人更害怕离别。害怕身边的人用各种方式走出我的世界。沉默、远行,或是死亡。像熟悉的微风,曾经那么亲近的将我们拥抱环绕。然后在你未留意的某个瞬间,轻轻地从身边掠过去。就这样不见了。你再感觉不到了。声音还在耳畔,远处依旧轻晃的树梢。是真实存在过的。现在没有了。再也不会回来了。
子轩的父母要回老家住段日子。托付我帮忙照看家里。子轩的去世对两位老人打击很大。他们出门散散心也是好的。所说的照看,不过是时常去给花浇浇水,顺便保持房间的整洁。
那天是我送他们上了火车。
临行时,子轩的父亲忽然说:“家里的那些书,你看着喜欢的就拿去吧。放着也是放着。”
子轩的卧室里满满一大书架的书,都是子轩生前留下的。我随意地翻弄。《帕洛马尔》、《沉船》、《西部之心》、《王小波全集》……很多都是我喜欢的书。从前我也常常来借书的。子轩在这方面以吝啬著称。若非我们是最好的朋友,这些书是概不外借的。
而现在他人走了,书还留在这里。它们的主人第一次翻开它们的时候,是怎样的欣悦之情?是否也会把脸埋在书里先感受书香呢?
书上用铅笔做下的标注,是他略微向左倾斜的独特的字迹。
“悲伤本身也是一种药。”我看见这句话被他划下来。悲伤能治疗悲伤么?还是已然忘却,更加美好。
在书架的最低端,我看到一个邮包。一个蒙着少许灰尘,未拆的邮包。收件人是贺子轩。邮包竟来自于广东。我看了寄件人一栏写着“段落了”,一个我并不熟识的名字。想来应是他大学时的同学吧。从日期来看,正是子轩临去世的前夕。子轩一直未能打开这个邮包。
方方正正的邮包,厚厚的。能感觉出里面是一本书。我坐在地上想了一会,然后拆开了它。《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提的书。翻开书,扉页上有短短几个字。
“赠子轩君。
落了。”
娟秀的字迹,一看便知是出自女子之手。很奇怪的人啊。这本书到处都买得到的,用这么远邮过来么?
第二天我拿到了准考证。是专业的晋级考试,英语、计算机和制图一天考完。论文答辩听说放到了下月。我倒希望快些考完的。又延长了折磨。学习的书总是看不下去,虽然考试在即。《追忆似水年华》我拿回了家,准备慢慢看它。不过这本书真的好长啊。看完这本书要用段时间了。
看了编者的话、安德烈·莫罗亚写的序言和罗大冈的代序。普鲁斯特比别人更善于“飞离”这个他似乎十分眷恋的世界。追寻似乎已经失去但其实仍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
“过去”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某种永恒的东西。
但是我在看这本《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发现了有趣的事情。
我在看第一章《贡布雷》。读到“弗朗索瓦丝回来告诉我说,我的信即将交给母亲。那时我感到无比的喜悦”时,偶尔瞥到在这个44页的页码上,有一个用铅笔画的小圈。
我好像在前面还看到过类似的标记。当时想这个叫段落了的人是先把这本书看过的。这一页也许有喜欢的段落或句子。于是我有翻看了前面,果然在第13页的页码上发现了同样的小圈。
我又认真地把这两页看了一遍,并无很精彩的章节。是有点奇怪呢。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标记?我干脆把书向后翻,看还有没有这样的标记。结果又发现了几个。
我开始琢磨这里的含义。应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些数字代表了他们之间一些故事,一些值得纪念的某个时间。落了想让子轩在看书时也能想起一些事情。另一种可能就更加玄妙。这有可能是某种神秘的密码。
好吧现在我对这些铅笔画下的小圈产生的兴趣暂时超过了书的本身。
我用了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来寻找同样的标记。一共找到了十二个。它们是,
13,44,79,117,137,152,159,217,291,332,361和401。
所有的都在这里了。可是它们能代表什么呢?
2。
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电话响了。是乔恩南那丫头打来的,问我考试准备的怎样了。我才想起考试的事,还有三天了啊。书和资料我一遍都没看完。
“我也是啊。”电话那边说。“每天就是玩游戏,书一点都看不进去。怎么办啊?!”
我说:“那就抄吧。看运气怎么样。”
“这种考试你都敢抄啊。被抓就game over了。而且三年不准再参加啊!”
“那你说该怎么办?”
电话那边沉默了一会说,“行了还是赶紧看书吧烦死了挂了。”
第二天一打开电脑的时候就看到了昨天写在纸上的那一组数字。于是好奇心又上来了。在搜索栏里输入了相关的内容仔细寻找。没什么结果。我又输入“数字密码”继续搜。
原来密码是公元前由雅典人发明的。种类繁多。我大致看了下。有三分密码、仿射密码、波雷费密码、维热纳尔方阵等等一大堆。都列出了每种密码的大概的解密原理。经过我的粗略观察,我手头上的数字与一种叫希尔密码的最为接近。
Lester S。 Hill密码是运用基本矩阵论原理的替换密码,由Lester S。 Hill在1929年发明。每个字母当作26进制数字:A0; B1; C2……一串字母当成n维向量,跟一个n×n的矩阵相乘,再得出结果模26。
好吧我承认我看了半天也没弄懂。破解一种密码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注意到撰写这个内容的是一个叫kenblue的人,下面还附有他的个人网站地址。于是我又点入了他的网站。
我对他的网站内容并不感兴趣,只想知道我手头的是什么。于是我给他留了帖子,将我的那组数字也发给了他。看看他能不能帮到我。
下午的时候我午睡醒来,头还有点昏沉。再打开他的网站时就看到了他给我的回复。果然如我所料,这个正是希尔密码。他回复说是这组数字代表一组字母。
“t; e; r; l ;y; i; a; c; h; b; s; o”
可是这组字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它们有多少种排列方式?
他说必须找到其他的提示。不然仍然无法知道写数字的人要表达的意思。
不管怎样还是有了一点线索和成绩的。我对这个叫kenblue的家伙表示了感谢。
其他的提示?我又拿起了那本书。表面是没有什么的。再翻里面。当我翻到最后封底的时候,终于发现了我要找的东西。又一排数字。在角落里用铅笔轻轻地写下的数字。
“4 2 1 1 2 3 11 8 9 12 12 4 4 610 3 7 3 5 ”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考完最后一科。从考场出来,有些垂头丧气。那些题目宛如在街上遇到一个人,看着面目熟悉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是谁一样。找来有关资料翻阅,发现我胡蒙的一些题都错了。于是更加受打击。问乔恩南那丫头考得怎样,她也说不好。看到我在翻资料。她很惊讶。
“你好勇敢啊!考成这样我都不敢再去翻书。会影响我的心情。佩服你的勇气!”
这话听着就让人生气。
话说这个专业今年全国报名的有近二百人。从七月到现在,经过一审二审层层选拔,只余十一个。我如果熬到了这一步还最终被刷掉。足够考验我的承受能力的。
还有最后一项论文答辩,具体时间未定。听说要等到下月了。我需要先放松两天。
当晚我做了个梦。一堆数字在身边转啊转的。“12”这个数印象最深。醒来后我就明白了。“4 2 1 1 2 3 11 8 9 12 12 4 4 610 3 7 3 5 ”这组数字里最大的便是12。而用希尔密码得到的那组字母恰好只有12个。这定是那组字母的排序方式。看。就是这么简单!
于是我把这组字母按数字的顺序排了一下。就得到了下面的词。
“letter school library ”
看看我发现了什么?!一封信!
学校图书馆?子轩是青岛大学毕业的。学校应指的是那里。今年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