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全新的自己》第13章


接着墙上的画面竟然开始播放他和小蜜认识的经过。在酒廊里认识了这个北京姑娘,本来只是一夜*,没想到这个姑娘很有手腕,看出幸雄不忍拒绝别人的豪气,认识没多久就跟幸雄吐露自己坎坷的身世,说着说着还哭得像枝带春雨的梨花。幸雄不忍,两个人便开始认真交往,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图特这时候说:“当你扮演别人的拯救者时,一定也扮演了*者的角色。所以,被你拯救的人最后都会怨声载道,让你的人际关系没有好下场。”
幸雄呆了半晌,觉得图特说得太准了,但他随即又恢复直率的本色问:“那怎么办呢?我看到自己在受害者牢笼之中打转,该怎么走出来呢?”
“好问题!”图特赞道,台下的同学也都露出期盼的表情,“受害者牢笼的出口在哪里呢?”他故弄玄虚地看着大家,然后手指向三角形的底部,“受害者!因为这是受害者牢笼的起因,因此也必须在这里终结。”
图特认真地说:“想要从受害者的角色中挣脱是没有用的,因为这样的尝试只会把你带到*者和拯救者的位置。”停了一下,图特宣布,“所以,想要脱离这个牢笼,你必须面对受害者的痛苦;化解整合了这个痛苦,就能从牢笼中挣脱。”
向*然说:“这不是很矛盾吗?我们就是因为不想面对受害者的痛苦,才会创造出*者和拯救者的,现在反而要把面对这个痛苦,作为逃离的手段?”
图特用赞许的眼光看着一下就抓到重点的向东:“是的,因为把你关到这个监牢里面的,通常是你对外在人事物的抗拒,你因抗拒而产生负面情绪,让自己沦为受害者。”
图特看看幸雄:“就像幸雄的例子,他觉得父母没有以他想要的方式对待他,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他就成为受害者了。为了逃避自己的无价值感,他会藉由拯救者和*者的角色来帮助自己不去面对受害的痛苦。”
图特又转过头来对向东说:“所以,如果你能与自己的负面感受安然共处——例如愿意接纳自己的无价值感或自己的脆弱无力——那么你就会有足够的内在力量,可以更有效地去因应外在你不喜欢的人事物,而不会被困在受害者牢笼之中了。”
最后,图特语重心长地说:“这是关键所在,我们等一下会处理这个重要的问题。现在,让我们先看看受害者很容易采用的一种损人不利己的手段——报复。”
注:克里斯多福?孟在心灵海国际教育集团开设的课程中,常常用到这个模型,最初源自史蒂芬?卡普曼(Stephen Karpman)的戏剧三角形模型。
20 从报复心理解脱——转念作业(1)
幸雄不解地问:“你口口声声说我在报复父母,可是自从我父亲过世以后,我可是个非常孝顺的儿子啊!”
图特答道:“是的,那是你的表意识告诉你,要做一个孝顺的儿子来弥补你的愧疚。不过,表意识是敌不过潜意识里的动力的,那个动力就是——报复!”他继续说,“你收敛起你的光芒,隐藏你的天赋,招来一连串的失败打击,好做一个一事无成、平庸的人,这就是你对父母最大的报复。抱有这种报复心理,可以让你继续批判他们的错误,责怪他们。”
“可是……可是,”幸雄不解,“这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问问你自己啊!”图特不直接回答,“你想想,不原谅你父母,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好处?”
幸雄此时头脑一片空白,直觉地回答:“我可以不必为我的人生负责,因为我的父母太糟糕了。他们不让我好过,我也要他们不好过。我的失败不是我的错,谁要我的父母是那个德性呢!”
图特说:“很好很好,继续下去。”
“我要让他们看看,我是他们不负责任行为下的受害者,是活生生的例证,证明他们的失败!”
幸雄讲到这里,突然回过神来说:“可是,真正受害的是我自己啊!”
图特提醒他:“报复是你潜意识的动力,在还没被你意识、觉察到之前,这个动力是无比庞大,而且毫无理性的。但是,一旦你把它带到表意识上,整合它之后,它的力量就消融了,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牵制着你。”
幸雄立刻问:“那要如何整合它呢?”
图特回答:“你要宽恕你的父母,同时也要宽恕自己。”
幸雄打破沙锅问到底:“那要怎么宽恕他们呢?我父亲已经过世了,我母亲虽然还在,但我总不能现在就冒冒失失地跑回家,告诉她:‘我原谅你了。’”
幸雄情绪的起伏带动全班的情绪,他唱作俱佳的表现,让有些人又开始哧哧地笑。
图特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幸雄:“我要先把你多年的一些错误信念揭露出来,才能开始疗愈。”
图特拿了一张纸给幸雄,并示意阿凸们都发一张纸给在场的同学。
图特指示大家按照纸上的格式,把句子完成。
“同学们,大家都来写,写出你心中的不满,写出你的愤怒。管他什么宽恕原谅的,尽管骂吧!把你的积怨、不满、痛苦都表达在这张纸上,尽情地批判指责!”
幸雄看着纸,不假思索,三分钟就完成了这个作业(注)。
1。我对父亲感到愤怒,因为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
2。我要我父亲负起做爸爸的责任,让孩子有个幸福的家。
3。我父亲是一个顽固、不负责任、刚愎自用的人。
其他同学花了十分钟左右才做完。图特看大家写得差不多了,就要幸雄把自己写的第一句念出来。
“我对父亲感到愤怒,因为他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幸雄照本宣科。
“这是真的吗?”图特问。
幸雄不解:“当然是真的啦,我父亲真的很糟糕。”
图特问:“你百分之一百相信,你父亲没有尽到一个父亲该尽的责任,是吗?”
幸雄想起来,父亲的暴躁,很多原因是来自工作的不顺利。他的上司很难相处,工作时间长、责任又重,他没有离开那份工作完全是为了抚养家庭。所以,真的不能说他是百分之百的不负责任。
幸雄迟疑了:“嗯,不完全是真的啦,但他的确在很多地方没做好一个父亲该做的。”
20 从报复心理解脱——转念作业(2)
图特又问:“‘父亲应该尽到责任’这句话是真的吗?”
幸雄说:“当然是真的,做父亲的本来就有责任要做好一个父亲。”
“好!”图特说,“事实是什么?世界上的父亲都有尽到他们该尽的责任吗?”
幸雄迟疑地说:“没有。”
图特说道:“我们只看事实,不看应该。我们要热爱事实,接受真相,而真相就是:天底下不是每一个父亲都会尽到做父亲的责任的。对不对?”
幸雄不甘愿地点头。
图特又说:“你跟真相较劲,输的永远是你。这就像拿头去撞墙壁,希望墙壁能够移动一样,不是吗?”
幸雄抱着头,无言以对。他从来没想过自己是在和一个不可能改变的事实对抗。图特老师说得对,有些父母就是不尽责任,难道我们就要为此一辈子带着怨怼活下去吗?父亲是错了,但幸雄却抱着他的错误遗憾终生——这真是一个非常不理性的决定。
图特继续:“你现在想想父亲的样子,当你有‘父亲应该尽责任,结果他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在你眼中的他是什么样子?”
墙上出现一个正在咆哮的男人,摔东西、发脾气,然后重重地带上门离家而去。
幸雄说:“我眼中的他是一个暴躁、不安于室的人。”
图特又问:“如果,今天我把你这个想法——我的父亲没有尽到责任——从你的脑袋中移除,你失去这个想法了,你不再这样想了,那么你心目中的父亲是怎样的人?”
墙上出现一个刚领了年终奖金的男人,带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回家。幸雄拿到一支冲锋枪,妹妹拿到一个洋娃娃,而妈妈开心地在一旁笑着,手上拿着爸爸送的水晶花瓶——上次吵架摔破的。爸爸不知道说了什么好笑的事,让妈妈脸上的笑容像花一样绽放。
“嗯,”幸雄陷入美好的回忆中,“他是一个愿意付出、有人情味,而且有时很有幽默感的男人。”
“好的。”图特一拍手,把幸雄从沉思的状况中唤醒,“当你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父亲是个糟糕的人;而当你没有这个想法的时候,你心目中的父亲就变了一个人。”图特停顿一下,“你看看,你的父亲没有改变,但是你的想法变了,你的感受也改变了。那么究竟是你的想法,还是你的父亲,为你带来了痛苦?”
幸雄愣愣地说:“我的想法?”
“是的,是你的想法。”图特点头,“我现在问你,你有没有看到可以让你放下这个想法的理由?我不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