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中医常识:一看就懂中医养生智慧》第4章


三、血
血是在脉管中循环运行的红色液体,是由脾胃吸收的水谷精微,通过气化作用而成,正如《灵枢·决气篇》所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由于血液运行于脉管之中,所以称脉为“血之府”。
血的生成来源,主要是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通过营气与肺的作用,化为红色的血液。《灵枢·营卫生会篇》说“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就是对血的生化过程的很好说明。此外,精血之间可以转化,精可以化为血,如《张氏医通》说:“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总之,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作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脉)、肾、肝等脏器的功能活动而完成的。
血液生成之后,循行于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休,运行不息。血液的正常循行,主要是依靠心肺之气的推动,而使血液布散全身;赖脾气的统摄,使血液循经而行,不致溢出脉外;依靠肝脏的功能,调节血量。总之,血液的正常运行,是心、肺、脾、肝等内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
血的功能,主要是营养全身,外而皮肉筋骨,内而五脏六腑,都须由血液给予营养和滋润,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如果血不足,对眼目和四肢的濡养作用发生障碍,就可能出现视力减退、眼睛干涩、关节活动不利、四肢麻木等症。
血也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只有气血旺盛,才能精力充沛,神志清晰。因此,血有病变,也可出现神志方面的异常,如惊悸、失眠、谵妄、昏迷等等。
四、气血之间的关系
气与血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气与血的生成,均来源于水谷精微和肾中的精气,在功能活动方面,既能互相促进,又能互相制约,并且都有赖于肺、脾、肾等内脏的功能活动,两者都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的活动力很强,而血的活动力较气为弱;气的主要功能是温煦、推动,血的主要功能是营养、滋润,所以说“气主洵之,血主濡之”(《难经·二十二难》)。气属阳,血属阴,它们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为血之帅,是指血在其生成及运行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气。血液的物质基础是*,而促使*化为血液,则有赖于阳气。阳气旺盛,则化生阴血的功能亦强;阳气虚衰,则化生阴血的功能亦弱。因此,气虚常可导致血虚,而治疗血虚的病症,有时要配以补气的药物,就是因为气能生血之故。血液的循行,要依靠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称为气行则血行。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流通不畅,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导致淤血阻滞,故在治疗淤血病症时,不但要用活血化淤药,且常配以补气或行气的药物,就是因为气能行血之故。血液之所以能正常地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致溢出脉外,是依靠气(特别是营气)对血的统摄作用。如果气虚不足以统摄血液,常会导致各种出血,对于气虚引起的出血,治疗时必须用益气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就是因为气能统(摄)血之故。
血为气之母,是指气依附于血,并需得到血所供给的营养,才得以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人体各部分的生理活动。临床上常见到在大出血时气亦随之丧失,称为气随血脱,说明血为气之母是有一定道理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望闻问切(1)
一、概述
诊法,是调查了解病情的方法,它包括望、闻、问、切四个内容,简称“四诊”。中医学里头所谓的“证”,就是指医者利用望、闻、问、切所搜集到的病人的种种资讯,再将资讯加以分类、系统化的简称。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全身和局部的情况;闻诊,是听病人的声音和嗅病人排泄物等气味的变化;问诊,是询问病人或病人家属关于疾病发生、发展的经过,现在的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情况;切诊,是切按病人的脉搏和触按病人的皮肤、脘腹、手足等观其变化,以诊察了解疾病。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到体表。正如《丹溪心法》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所以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将所搜集得来的病人各个方面的情况,如病史、症状、体征等,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找出疾病的原因、性质及其内部联系,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所以“四诊”是辨证论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望、闻、问、切,各有其特定的作用,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参合,不可分割的。临床运用时,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四诊合参,才能做出全面的、正确的判断。如果“四诊”不全,便得不到全面的、详细的资料,就会导致诊断的片面性,甚至发生错误。
二、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物色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正如《灵枢·本脏篇》说:“视其外应,已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一)望神
望神,就是观察病人精神的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矫健协调、反应是否灵敏等方面的情况,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病情的轻重以及预后的好坏。由于目为五脏六腑的精气所注,其系又通于脑,为肝之窍,心之使,所以察眼神的变化,又是望神的主要方面。
望神一般有下列三种情况:
1。 得神:又叫“有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预后良好。它的主要表现是:患者两眼灵活,神志清楚,反应灵敏等。
2。 失神:又叫“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预后一般不好。它的主要表现:目光晦暗,瞳人呆滞,精神委靡,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或猝倒而目闭口开、手撒、尿遗等。
3。 假神:一般称为“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见于久病、重病等精气极度衰弱的患者。如原来不欲言语,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突然转为言语不休,语声清晰;原来精神极度衰颓,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意识清楚;原来面色十分晦暗,忽然两颊发红,色如妆朱。这些突然一反原来病态的表现,都属于神态反映的虚假现象。是阴阳格拒,欲将离决的象征。凡见此现象,病人的生命往往濒于危险境地,千万不要为假象所惑。
(二)望面色
望面色,是指望面部的颜色与光泽。颜色分青、黄、赤、白、黑五色。光泽,指颜色的润泽、鲜活或晦暗枯槁。面部的色泽是脏腑气血盛衰的外部反映,所以望面色,能推断病情的变化。
我国人民正常的色泽应是微黄红润而有光泽,称为“常色”。但由于体质的差异,地理环境的不同,以及季节、气候的变化,光泽虽然不变,但面色也可有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做病色论。
望闻问切(2)
患者病中所表现的色泽,称为“病色”。一般来说,病人面部色泽鲜明荣润的,说明病轻,气血未衰,其病易治,预后转好;如果是晦暗枯槁的,则为病重,精气已伤的表现,治疗较难,预后较差。正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赤欲如帛里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黄欲如罗里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五色精微象见矣,其寿不久也。”
(三)望舌,舌的生理
由于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于许多脏腑,如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等等。所以,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以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因而望舌可以诊察内脏病理变化。
望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所生。正常舌象,是舌体柔软,活动自如,淡红润泽不胖不瘦;舌面铺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