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
再想想孔子。子贡不是说孔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吗,为什么?因为孔子之性是他与生俱来的秉性,而天道是世间万物蕴含的道理、变化的规律,孔子之心与万物之理,孔子所秉之性与万物日夜变化之规律的沟通契合,是一种说不明道不白的心灵和宇宙的碰撞,他人如何“得而闻知”?
阳明顿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所谓的天理,圣人之道,全在我心中,全在我与生俱来的秉性中,为圣之道,只需向自己内心深处去挖掘和寻找。
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孕育出来的思想?试问五百年前和今天区别有多大?
答: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区别不大。
那个年代充满了躁动怀疑批判,爱来爱去以及*文学,但同时它又充满了变数与希望。
历经风雨如晦的朝廷,乱象纷呈的舆论,光怪陆离的一切,时代终于选择了王阳明,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
众神已死,我是上帝!
29 灵魂深处爆发的革命
自春秋战国以来,当然还可以追溯到更为久远的上古,人们总是侈谈高远的理想,用善与仁义相互标尚。
而他们中的大部分,却从来不准备去实践,只用理论来粉饰其为非作歹,为纣为虐之行。
王阳明潜心圣道,却遭到无情的打击,而那些奸佞之徒肆无忌惮,心如虎狼却满口仁义。
怎样做人,怎么评判是非?尤其在那样一个是非颠倒,眼耳鼻口四处都充塞着难辨真假的信息,个人被庞杂的现实撵到一个逼仄角落的时代!
龙场悟道,使阳明彻悟:越是身处混沌的时代,越是不能以庸夫、俗子之是非为是非,而要不信邪,不怕孤立,以自己为中心,相信真理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心即理,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
不需要!天下之事虽千变万化,而皆不出于此心之一理!
王阳明有一个“段子”很有名,光荣入选人教版高中政治课本,如果你是个学习小超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想考个硕士研究生,历年的政治真题中还能见到它亲切的身影。
可惜,此“段子”一直都作为反面教材出现。
岩中花树。
话说唯心论代表,地主阶级文人王阳明在游览南镇时,一个朋友指着岩中花树问:若天下果无心外之物,如此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更加猖獗的是,有证据显示,自觉于人民的封建文人王阳明还用白话诗的艺术形式公然鼓吹唯心主义:
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
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
天地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万物。
我的灵明离开天地万物,也没有我的灵明。
一气流通,如何间隔!
对于这一切,我只想说:放下那些教条吧。世上本没有唯心唯物,吵的人多了,也便有了唯心唯物。
忘记唯心和唯物之分,回忆你自己的那些人生体验,就能明白为什么心即理。
你以为门前的山,你不见它时,便离开了你的心。真在心外吗?
当你说它在你心外时,你已经想它,它已在你想念之中,已不是在你心外了。
在你的直接体验中,你与你所认识的对象不离,不可能有绝对离心的对象。
OK,你可以举反例,说月球的背面我没去过,没体验过,那为什么它存在于我内心?
那是因为你潜意识知道有一种可能,May Be某天人品大爆发,中了五百万,捐给NASA作研究经费,人给你培训两周,直接跟宇航员去月球参观一把,也未尝不可,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也就是说,事物的存在,你必须先承认在某种条件,某种情形之下,有被你体验的可能,或体验它所产生的某种直接、间接作用的可能。如果它在任何假设之下,都不能被你体验,或被你体验到它们的作用,那你凭什么说它们存在?
离开了可体验的意义,就无所谓存在。
事物存在的意义,与可体验的意义不能脱离;事物不能离开你的心而存在,心外无物。
体验由心物两端构成,心物两端在体验中连为一体,使它们产生联系的是感觉。
望着白云,你的眼睛感觉到了。听着松涛,你的耳朵感觉到了。
为什么能感觉?
你能感觉是因为你的心能超越你的身体之所在,能突破实际空间的限制,“飞”到天上去感觉云,“跑”到山上去感觉松涛,将物质在空间中纵横排列的位置消弥于无形。
而在纯粹的感觉中,你所见到的白云,只是一团单纯的白色,你不知它是白云,亦不知它是白,因为纯粹的感觉只是突然的一感,最初无所谓是什么。
你之所以知道它叫“白云”而不是“黑土”,是因为你将当前所感之白云,与过去体验之白云联系到了一起,两相比较,得出结论。
为什么能以当前所感,融于过去?是因为你并不把现在所感固定于现在;不把过去所感固定于过去。同理,你还能结合当前预感未来,比如说家乐福的老板,听说法国总理没事找抽会见*喇嘛,第一反应肯定是:完了,又该被抵制了。
由此可见,心能自觉地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由此推彼,叶落知秋,归纳意义,贯通一切。
瓦特将蒸汽变成了蒸汽机,奥本海默将核裂变变成原子弹,这些发明之前都不存在,之所以诞生,只源于科学家能尽量扩展其所见的当前事物的意义。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看见春水不断地流,永远无尽。便把它的“永远无尽”抽离出来,同自己绵绵无期的愁思结合起来。于是,一江春水从此成了愁思无尽的象征。
因此,王阳明曰: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30 龙场悟道(1)
当年,我来到这个最喧闹的城市里最喧闹的一所大学念书,面对纷纷绕绕的环境,错综复杂的关系,杂七杂八的价值体系,我时常感到无力,感到惶然无计。
有人信仰崩塌如癫似狂,有人随波逐流得过且过;有人守着虚幻的追求醉生梦死,有人左冲右突将池水弄得更加混浊……
大学生的脸上烙着一个时代最简略的缩影。
我辞去学生会的职务,远离人群,回到书斋,只想保持一份独立的思考。
然而,读书已不能使我心静。我终于明白,古往今来,无数英才,穷其一生,孜孜不倦地寻求的那个“道”,并不是个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是一种精神寄托罢了,俗到极致,无非《秋菊打官司》里的一句台词:饿就是要个说法儿。
人生弹指一瞬间,不能啥也没整明白就没了不是?
此心安处是吾家。
给漂泊的心灵找一处归宿,给活着寻找一个意义。
记得那时,我经常在京通高速的天桥上驻足,举目四望。
桥下是飞驰过往的汽车,以及呼啸而来又绝尘而去的城铁列车。
风很大,可以平添悲凉。
我想起了电影《死亡诗社》,想起了梭罗的诗句: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发现自己从没有活过。
的确,生命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拒绝庸俗,能够灿烂奔放,但也可以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任何意义,成为行尸走肉。
人之不同,从脸上是看不出来的。
就跟我之前的置身人群和之后的置身人群截然不同一样。
在我思想最痛苦,无路可走的时候,五百年前早已有过同样心路历程的王阳明给我指明了方向。
我的困境很典型,逮书就看,遇人就侃,企图遍览群籍,无所不知。
事实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你不可能知道英特尔和AMD这么多年来每一次竞争的内幕,你不可能了解著名游戏制作小组黑岛和汉堂到底因为什么而解散。你穷其一生也读不完北大图书馆十分之一的馆藏,你再牛我手上也有一本你肯定没有读过的书——民国三十五年正中书局出版的《王阳明之生平及其学说》(王禹卿编著)。
于是,我尝试着去向内探索。
当我的心回过头来认识它自己时,我发现心中有许多活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这是个率真的世界,爱到深思恍惚、恨到咬牙切齿、笑到花枝乱颤、哭到草木含悲。
我爱写作,同时又觉得这种爱非常可贵,不是吗?夸张一点,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义非凡,如何不爱?
同理,我恨上天不公,贫富不均,却又觉得这种仇恨使我烦恼,很想摆脱这种恨,恨此恨。
我笑,?
小说推荐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7月ISBN:9787550230002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道破天机!习近平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仅2014
- 最新章:第89章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目录daueengiaouoang卷一 知行录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卷二 静心录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静心录之三
- 最新章:第67章
- 大明王朝
- 第一章 1北京紫禁城午门 太阳是如此耀眼,没人能想到这一天是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的腊月二十九 一个被取下了官帽的官员抬着头望着天空那颗“异像”的太阳,刺目的阳光把他满脸满身照得金光四射 字幕:钦天监监正周云逸 镜头从周云逸身上拉开 他的左边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他的右边也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 四根廷杖
- 最新章:第53章
- 明朝第一人
- 作者:金誉第一章 穿越到明朝 王扬名,浙江余姚人,家住在龙泉山旁,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原本在杭州读书的他放假回到了家中,却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离奇古怪,却又非常真切的梦,这让他困惑不已“状元郎,王某”王扬名努力回忆着梦境,回忆着梦中白衣人所说的话语,希望从中得到些线索。王扬名
- 最新章:第162章
- 大明王朝1449
- 两代帝王的阴谋与情仇:大明王朝1449 作者:王彪 赵锐勇长征出版社 出版《大明王朝1449》第一部分 人物表(年龄以出场时为准 于 谦:五十岁,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后为兵部尚书,封少保 朱祁镇:英宗皇帝,二十岁 朱祁钰:英宗之异母弟,十九岁,封郕王。土木之变后立为景帝 孙太后:英宗之母,五十
- 大明王朝1566
- 作者:刘和平楔子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嘉靖三十九年入冬以来京师地面和邻近数省便没有下过一场雪。一冬无雪,明岁准定是虫蝗大作,饥馑临头,老天爷要收人了。人心于是惶惶,民间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就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天怒者谁?今年国库亏空到连北京各部衙的京官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俸禄银
- 最新章:第223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