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写作,同时又觉得这种爱非常可贵,不是吗?夸张一点,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意义非凡,如何不爱?
同理,我恨上天不公,贫富不均,却又觉得这种仇恨使我烦恼,很想摆脱这种恨,恨此恨。
我笑,我可以笑我自己为何笑得这么无聊,皮笑肉不笑。
我哭,我可以哭我自己即使哭死也无人理会,哭破嗓门无人知。
我顿时明白了,我的心可以以它自己的活动为对象,离开自己原来的活动,重新展开一个新的活动,加诸于它自己原来的活动之上。
多么奇妙!
举一反三,我可以思考我的思考,可以思考我的思考的思考的思考的思考(以下根据各自智商高低略去N个“思考”)。
于是,我发现内心的活动是由一点发轫,逐渐扩大充实,生长不息,终成参天之木!
然而奇怪的是,我似乎永远也找不到那个真正的的主观在哪里。当我反省主观时,主观已成客观;当我反省(vt)我的反省(n)时,反省(n)已成客观。于是,我觉得那个客观的自我,是由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主观流出的,它的源头永远也无法追溯,却像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延展,绘制着你内心的图谱。
30 龙场悟道(2)
心能肯定它自己,然后又否定它自己,接着再肯定另一个自己。
因此,它能将内在无穷的意念归纳整合为几种简单的概念;
它能不局限于当前所感觉的事物,而是领悟并扩充其意义;
它能联系过去,畅想未来,不囿一身,运筹千里。
心无极限。
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可以说:我不是有限的存在了。
而且,你绝对相信自己不仅仅是物质。物质只能是它自己,而不能自觉它自己。但你,却有着无穷无尽的自觉。
你不仅自觉自己,而且自觉万物。你的心就像海绵,就像黑洞,一加自觉,外在的一切都将无可避免地被吸收、同化。
但你仍不敢确信,而是深感在无穷的空间中,无尽的时间中,自我的渺小。
然则何以陆九渊就敢妄称:“我心即宇宙”?
因为事实就是:宇宙无穷无尽,心亦无穷无尽。
即使你弯腰驼背,歪瓜裂枣,你的身体也不仅仅是你在镜中所看到的那副猥琐模样。
你一呼吸,你的身体就成了天地之气循环往来的枢纽。
而充满你肺泡的那些气体搞不好就来自几十万光年以外;你呼出的一些二氧化碳分子几千年后将被一个倒霉的美女吸入。
因此,你再恶心再龌龊再卑鄙无耻下流头上长疮脚底流脓丧尽天良人神共愤,你也是独一无二,空前绝后,亘古未有,不可复制的。
宇宙没有你,就不是如斯的宇宙,这种缺失,永远无法弥补。
基督徒和科学家各执一词,解释宇宙。
是上帝创造了宇宙还是平地惊雷一声炸炸出来的?
是末日审判世界毁灭还是热力学定律注定了宇宙歇菜玩完的宿命?
从哪来的,到哪里去?你不能理解宇宙就像有时候不能理解自己。
因为追问“为什么”,所以产生痛苦。因为没有信仰,所以将“现在的自己”作为手段,将“未来的自己”作为目的,憧憬未来,盘算未来,尽失现在的意义。
你可知最终的未来只有一个——死亡。
更麻烦的是,你的手段行为在现在,人所共见。你的目的在将来,只有你知。
人人皆是如此,他人的手段行为我能看见,他人所怀的目的我一无所知。
街上行人如织,每人都有一颗心。
然而,我只能看见他们的身,他们的心对我而言都是那么的深不可测。
猜疑、不安、隔膜、逃避、孤独。
经典五段式,往复循环。
于是我们辗转努力,寻求答案:书刊、报纸、电视、网络。可惜你不知道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不可告人的目的,你不清楚那段影像拍摄时导演受到了哪些情绪的左右,你跟着外界的信息亦步亦趋,直到忘记自我,忘记存在,忘记需求,泯然众人。
请闭上双眼,扣开心扉,任选一个命题,溯流而上,倾听内心,尊重需要。如此,你便找到了内圣之门。
王阳明悟出“心即理”后,为了验证,抛开一切书籍,只凭记忆和深思写成了《五经臆说》。
须知当时“吃五经饭”的人比现在吃*饭的人还多,这个心情好了解一下《诗经》,那个郁闷了批一下《春秋》,书摊上的书端的是良莠不齐。
让这些书都见鬼去吧!
摒弃一切说法,摆脱所有窠臼,直抒“胸臆之见”,不必尽合于先贤而成的《五经臆说》,反而更合五经原旨,并且新见迭出。
不是吗?所有的经典不过是对“我心”的记载,是各人的心路历程。因此对它不能当作教条来顶礼膜拜,而是取其益者用之。
我醒了。那一刻,我站在天桥上,对着远方大喊大叫,引来无数侧目。
路人别再笑我,不是疯了,只是拨云见日,欣喜若狂。
大学里有哲学系,社科院有哲学研究所,我不知道吃阳明饭的人有多少,我只知道那一刻,我的心,与阳明之心,离得比谁都近。
五百年前的那个午夜,万籁俱静,阳明的仆人早已入睡,忽听得主人叫喊,都从梦中惊醒。众人跑到石棺跟前,但见主人欢呼雀跃,不禁面面相觑。
31 贵州讲学
雪莱说,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随着正德三年冬季的离去,阳明度过了龙场最艰难的岁月。
正德四年的春天,贵州提学副使(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席书来到龙冈书院考察。
席书,弘治三年进士。正嘉之际的风云人物。
风云人物咋给扔到这穷乡僻壤来搞希望工程了呢?
原来,小席同志比较正直,当年在户部员外郎(财政部副司长)任上时,云南发生了一场大地震,灾情严重,人心惶惶。
朝廷派南京刑部侍郎樊莹到云南巡视,樊莹调研的结果是,当地政府荒于政事,救灾不力,导致天灾酿成人祸,于是上疏朝廷,请求罢免玩忽职守的地方官员。
对此,席书同志有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云南发生天灾,责任不在云南,而在朝廷。整个国家犹如一个人体,朝廷是元气,地方是四肢,元气受到损害必将从四肢散发出来。此刻四肢出了问题,不从元气上找原因,只把四肢砍掉,是本末倒置。
小席啊小席,人小樊同志才找好替罪羊,你就把台给人拆了,这不是给领导添乱吗?一看就是基础没打牢,建议回家温习温习《左传》,领会一下什么叫“多难兴邦”。
于是,小席同志带着一套具有极高收藏价值的精装版《左传》向贵州进发。
到了贵州,小席深感当地的文化教育非常落后。俗话说,没文化真可怕,要改变严峻的现状,还是得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抓起。
问题是贵州这地方一穷二白,哪个老师愿意到这来教书?
话说伤害人的东西有三样:烦恼,争吵,空钱包。其中最伤人的是空钱包。
席书欲哭无泪:官场不好混,办学无经费。顿时感到念了十几年书,还是幼儿园比较好混!
天上掉下个王阳明。
席书当年在京城时就知道王阳明,也知道他和湛若水一帮人天天切磋学问,撺掇着怎么成圣。感觉这帮人弄不好哪天就集体羽化登仙了,因此一直和他们保持着距离。
而且他听说王阳明一直对官方立为取材标准的朱子之学颇有微词,怕请他讲学会带坏小朋友。
可不请王阳明后果更严重,与其让小朋友被当地的小混混带坏,不如让王阳明带坏,至少还能做一个有文化的流氓。
于是,席书带着疑虑和希望,来到了龙场,见到了王阳明。
二人当年在京城时也是同僚,虽说只是见面打招呼的那种,但在这里相遇,还是倍感唏嘘。
稍事寒暄,席书就直奔主题,请教朱陆异同。
席书知道王阳明推崇陆九渊,反对朱熹,这么问说明他还是懂一些的。
他望着王阳明,等待他的黄钟大吕,侃侃而谈。
王阳明只有一句话: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必外求。
席书目瞪口呆:圣人可以不学自成?
邱如白“爱”上梅兰芳还有一个过程呢,席书一时半会又如何领悟王阳明早已思索了三十年的问题?
于是,似是而非的席书回去消化、反思。
第二天再来,王阳明举了禹和稷的事例,席书又带着感悟和迷惘回去琢磨。
如此往复四五次,席书终于豁然通达,成为阳明悟道之后第一个受教之人。
对阳明五体投地的席书从此成了祥林嫂,逢人便激动地说:圣人之道,重见于今!
回到贵阳,席书和毛应奎一道,建立了贵阳书院,广择学子,延请阳明设席讲学。
王阳明的时代到了。
当年阳明在京城讲学,风头完全被李梦阳一帮文艺青年盖过,门可罗雀。而此刻,?
小说推荐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7月ISBN:9787550230002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道破天机!习近平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仅2014
- 最新章:第89章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目录daueengiaouoang卷一 知行录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卷二 静心录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静心录之三
- 最新章:第67章
- 大明王朝
- 第一章 1北京紫禁城午门 太阳是如此耀眼,没人能想到这一天是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的腊月二十九 一个被取下了官帽的官员抬着头望着天空那颗“异像”的太阳,刺目的阳光把他满脸满身照得金光四射 字幕:钦天监监正周云逸 镜头从周云逸身上拉开 他的左边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他的右边也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 四根廷杖
- 最新章:第53章
- 明朝第一人
- 作者:金誉第一章 穿越到明朝 王扬名,浙江余姚人,家住在龙泉山旁,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原本在杭州读书的他放假回到了家中,却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离奇古怪,却又非常真切的梦,这让他困惑不已“状元郎,王某”王扬名努力回忆着梦境,回忆着梦中白衣人所说的话语,希望从中得到些线索。王扬名
- 最新章:第162章
- 大明王朝1449
- 两代帝王的阴谋与情仇:大明王朝1449 作者:王彪 赵锐勇长征出版社 出版《大明王朝1449》第一部分 人物表(年龄以出场时为准 于 谦:五十岁,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后为兵部尚书,封少保 朱祁镇:英宗皇帝,二十岁 朱祁钰:英宗之异母弟,十九岁,封郕王。土木之变后立为景帝 孙太后:英宗之母,五十
- 大明王朝1566
- 作者:刘和平楔子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嘉靖三十九年入冬以来京师地面和邻近数省便没有下过一场雪。一冬无雪,明岁准定是虫蝗大作,饥馑临头,老天爷要收人了。人心于是惶惶,民间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就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天怒者谁?今年国库亏空到连北京各部衙的京官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俸禄银
- 最新章:第223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