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王阳明说的话里但凡出现“心”字,脑子里马上蹦出万能公式:心性理良知。
接着,王阳明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意就是人的意识活动,具体怎么活动的,请参考意识流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喧哗与躁动》《墙上的斑点》等,在此不再赘述。
意识一旦发动,必有所指,比如你感觉到渴了接下来的行为必然是去找水,五毛想多赚点钱给女朋友买戒指了接下来的行为必然是开动马甲四处发帖,这种“意”之所在,便叫做“物”。“物”指“事”(意用于事亲,则事亲为一物),即与意识相关的人事行为,而非其字面意思“物体”。
到此,由“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此心在物则为理”三大命题构成的“心即理”说圆满自洽。
心外无理:普遍规律只有与你的心灵融合才有意义,才能渗透到你的信念与情感,从而有效地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一种空疏的概念,束缚主体的桎梏。
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如果只有这两个命题,自己玩自己的,那心学确实就和禅宗没有什么区别了。
最后一句才是重中之重。
此心在物(事)则为理:具体的理体现在心与外部世界所存在的关系中,脱离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理没有意义。
我承认王阳明虽然肯定“物即是事”,但他始终没有明确把实在的客观物体(山川草木)排除在心外无物这个命题的适用范围之外,这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存在论的问题。
事实上,阳明压根就没有兴趣去讨论这个问题。我来替他回答:离开了主体,客观存在对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你凭什么把你扔东西的那个箱子叫做垃圾桶?人明明就是一长方体的铁皮。你凭什么认为粉笔只能用来写字?我一小学老师就从不板书,喜欢用粉笔砸人,在他看来粉笔就是提醒学生认真听课的工具。
要是看过《黑客帝国》《异次元骇客》等科幻电影,你就会明白,人类集体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有可能只是一套制作精密的程序,你身在其中而不自知罢了。
罗素曾提出过一个关于时间的思想实验,问:你如何证明世界不是在五分钟之前被创造出来的?
当然你可以举很多例子来证明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的时间至少已经绵延了五分钟,比如你拿出一支钢笔,说这是三天前你在中关村家乐福买的,而且你还保留了当时的小票,假如我不信的话,你可以带我去家乐福查找三天前的记录……但我可以说这支笔、这张小票、中关村和家乐福这些名词和实物以及你此刻对三天前的记忆(记忆本身是神经元的电流,在电影《移魂都市》《全面回忆》中,记忆已经成为一种试剂甚至商品,可以随心所欲地注射、更换)都和你的身体一样,是五分钟之前创造的。这样你就没办法再做进一步的反驳。哪怕做同位素放射性检测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射线、衰减甚至此刻地球上全部的物理化学知识也都是五分钟之前上帝创造好的。所以,罗素说,谁也证明不了。
再去看看窗外,是不是五味杂陈?
唯一靠谱的是回归内心。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读孔子却人人无法成圣,人人都看巴菲特人人都成不了股神,人人都这个奶酪那个弱点的最后该是什么人你还是什么人。
外在之理包装得再炫目多彩,不经过与作者同样的心路历程,你永远不可能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
孔子之前已经有人尊敬父母,爱戴兄弟了,这便是“心即理”的明证,而孔子的出现不过是对这些行为命名罢了(孝,悌)。
孔子可以告诉你怎么说怎么做,却无法告诉你这么说这么做的心理依据。
同“应该怎样”比起来,“为何这样,如何这样”更重要;更根本,这需要你自己到心上去求。
所以,日本籍明矾,明治维新领导人西乡隆胜就说:“读经宜以我之心读经之心,以经之心释我之心。”任何经典不过是对人心的记载,对它不应当做教条顶礼膜拜,而是取其有用者用之。
如果你足够刁钻,非要在存在论上驳倒我,非要将“存在即被感知”这一命题彻底粉碎,那我就费点神,再把薛定谔家的猫牵出来。
虐猫狂薛定谔闲来没事意淫的时候,构思了一套惨无猫道的装置。此装置安放在一个密封箱里,由原子激发。
箱子里还有一只可怜的猫和一个毒气瓶。
实验开始。每当原子衰变放出一个中子,它就会激发一串连锁反应,最终结果是打破那个毒气瓶。
事实很明显,如果原子衰变了,毒气瓶被打破,猫就会挂掉。如果原子没有衰变,那么猫就会好好活着。
该实验的结果:当我们没有观察时,那只猫是又死又活的。
如果把量子力学中这条“测不准原理”放大到宏观世界,那么不仅仅是猫,一切的一切,当我们不去观察时,都是处在不确定的叠加状态的。这是因为万物皆由原子组成,原子服从不确定性原理,万物亦无法逃脱此理。
你甚至可以极端地说:当我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月亮也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当你转过头去不看月亮,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散开去。于是,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
一句话,当你不观察月亮时,它就会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不确定的叠加。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44 知行合一没商量
OK,回到最初,看这条对应关系。
心(良知)——意——物(事)。
对比心学和理学,心学的方向由心指向物,心驭万物,自尊无畏,使人始终对外部世界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理学由物指向心,填鸭灌输,使人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黑白不分,丧失对社会家庭乃至自身的责任感,胆小怕事碌碌无为。
心(良知)主宰“意”,通过意识活动作用于“物”(事)。
由此引出了知与行的关系。
知就是良知,行就是实践。
王阳明说,良知有如下特点: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知是知非,戒慎恐惧,无间圣愚,古今相同。
于是刘瑾,焦芳,严嵩,魏忠贤等*恶人开始抗议了:“既然良知浑然天成,你有我有大家有,我们一样也有,凭什么说我们是坏人,影响多不好!强烈要求修改《明史》。”
对此,我只想说,尔等是有良知,但尔等的良知已被私欲阻断,知与行割裂为二,用王阳明的话说就是“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
关于知与行的问题,朱熹也谈过,朱熹认为知先行后,必先知道了方才能够去行。
于是问题来了,朱熹认为获取知的方法是格尽天下之物,这个难度有点大,人生苦短,恐怕有生之年我实现不了这个美好愿望了,没有知也就不用去行,就这么将就着得过且过吧(终生不行,亦遂终生不知)。
而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都有,但分为两种状态:本然和明觉。
打个比方,你和一个朋友两人的电脑里都装了同样版本的卡巴斯基,但人家的卡巴斯基是添加了授权码可以更新的,而你的呢,从来就没被激活过,根本无法更新。虽然都可以杀毒,但效果大相径庭。
你朋友的卡巴斯基就是明觉,你的就是本然,添加注册码的行为就是行。
知(本然状态的良知)——行(实际践履)——知(明觉状态的良知)
唯有通过实践,你才能够对良知逐渐获得认同感与亲切感,并使之转化为自觉的理性意识,从而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知路歧之险夷者?)。
回忆一下小时候,父母带你出去和亲友聚会,席间总是有意无意,或明或暗地让你去敬酒。起初,你不明白这是为什么,但知道父母总不会害自己,便走个过场。慢慢你长大了,懵懂了,知道这是大人世界的游戏规则。这种规则让你觉得不舒服,却说不出哪不舒服,每次还是扭扭捏捏地去敬酒,整个过程伴随着紧张和焦虑。直到有一天,几乎是一觉醒来,你突然发现以前不愉快的体验完全烟消云散。你挥洒自如长袖善舞,由被动变主动,只觉这敬酒的礼仪实在是世间最正常不过之事,不敬反而觉得不舒服了。你知行合一了。
再比如,小时候你跟院子里的小朋友玩躲猫猫,藏这藏那,非常危险,每次总是被父母训斥,你也知道自己不对,但还是忍不住去玩。直到有一天你看?
小说推荐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7月ISBN:9787550230002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道破天机!习近平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仅2014
- 最新章:第89章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目录daueengiaouoang卷一 知行录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卷二 静心录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静心录之三
- 最新章:第67章
- 大明王朝
- 第一章 1北京紫禁城午门 太阳是如此耀眼,没人能想到这一天是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的腊月二十九 一个被取下了官帽的官员抬着头望着天空那颗“异像”的太阳,刺目的阳光把他满脸满身照得金光四射 字幕:钦天监监正周云逸 镜头从周云逸身上拉开 他的左边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他的右边也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 四根廷杖
- 最新章:第53章
- 明朝第一人
- 作者:金誉第一章 穿越到明朝 王扬名,浙江余姚人,家住在龙泉山旁,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原本在杭州读书的他放假回到了家中,却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离奇古怪,却又非常真切的梦,这让他困惑不已“状元郎,王某”王扬名努力回忆着梦境,回忆着梦中白衣人所说的话语,希望从中得到些线索。王扬名
- 最新章:第162章
- 大明王朝1449
- 两代帝王的阴谋与情仇:大明王朝1449 作者:王彪 赵锐勇长征出版社 出版《大明王朝1449》第一部分 人物表(年龄以出场时为准 于 谦:五十岁,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后为兵部尚书,封少保 朱祁镇:英宗皇帝,二十岁 朱祁钰:英宗之异母弟,十九岁,封郕王。土木之变后立为景帝 孙太后:英宗之母,五十
- 大明王朝1566
- 作者:刘和平楔子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嘉靖三十九年入冬以来京师地面和邻近数省便没有下过一场雪。一冬无雪,明岁准定是虫蝗大作,饥馑临头,老天爷要收人了。人心于是惶惶,民间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就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天怒者谁?今年国库亏空到连北京各部衙的京官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俸禄银
- 最新章:第223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