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比如,小时候你跟院子里的小朋友玩躲猫猫,藏这藏那,非常危险,每次总是被父母训斥,你也知道自己不对,但还是忍不住去玩。直到有一天你看了新闻,发现躲猫猫真的可以躲死人,于是你害怕了觉悟了,从此金盆洗手再也不玩躲猫猫了。你知行合一了。
又比如,你知道纵欲伤身,嫖娼不好,每次一拿到工资还是屁颠屁颠往按摩店跑。直到有一天,你看见了媒体上关于艾滋病患者的统计数据吓个半死,然后又遇到了自己平生的真爱,便决定洗心革面,再也不生活糜烂了。你知行合一了。
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以谓之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不可只依他说些孝悌的话,便称其知孝悌)。真切笃实的知就是行,明觉精察的行就是知。明觉状态的良知包含了行,一念发动处(意)即是行(事),不容任何间断,丝毫犹豫。
王阳明之所以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强调知行合一,就因为他太清楚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要想做到知行合一,难如登天。
早在贵阳书院讲学时,阳明就悟出了知行合一。
龙场的磨难使他意识到,环境的存在是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想建功立业,首先必须尊重环境,顺应环境,任何事业都是从处理好与眼前环境的关系开始的。并且,这种顺应不是违心的、伪装的,而是调整与纠偏之后此心与环境的逐步契合。
曾经有一个知县,久听阳明讲学,便对王阳明说,你的学说非常好,只是我“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就跟现在很多小白领一样,工作压力大,你给他推荐《明朝一哥王阳明》,他一看是讲哲学的,就说:“靠,工作还忙不过来呢,没时间看!”而王阳明却说,我何尝让你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求学,你既然有官司上的事,就从官司上的事为学,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而起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5 看书要看《传习录》 打仗需学王阳明(1)
然而,“知行合一”根本还来不及完善,“心即理”就已使王阳明身处舆论的风口浪尖,人言可畏啊。
他彷徨过,绝望过,深感在中国这间古旧的房屋里,搬动一张桌子都难如登天!
窒息时,也曾赋诗道:
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争斗。
又有何用?该贪赃枉法的还是贪赃枉法,该怀才不遇的还是怀才不遇,*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几成不治之症。无耻之徒漠视他人疾苦,利用一些知识技能,凭借一张如簧巧舌,妖言惑众,荼毒人心,损害国家利益,中饱个人私囊。更可怕者,由于这些人长期霸占话语权、教育权(布告、书籍),百姓饱受稼穑之苦,无力深造,遭其愚弄而不自知,任其上蹿下跳,祸国殃民,还以之为榜样,羡慕效仿。
这些用程朱理学包装起来的禽兽,四面竞出,前瞻后顾,追名逐利,应接不遑。记诵之广不过用来长其傲,知识之多不过用来行其恶,见闻之博不过用来肆其辩,辞章之富不过用来饰其伪。
王阳明愤怒了:学如焦芳,不如孩提之不学不虑;孩提之不学不虑不会危害社会,反而保持了社会的纯净。
知识和理论,其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物质的富足,精神的享受),如果与这个初衷背道而驰,将之变为利益集团的工具、喉舌、*布,致使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社会矛盾越积越多。这样的知识和理论,要之何用?
在完成知行合一理论构建的同时,王阳明还自费出了两本书,目的很明确:为自己辩驳。
《朱子晚年定论》。此书深挖史料,收集了一堆朱熹与友人的书信,拉大旗作虎皮,说朱熹晚年出于对南宋偏安朝廷的不满,也开始肯定向内心寻求的重要性。
《大学古本》。比起上面那本,此书销量还可以,至于为什么,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大家手头的《毛泽东选集》都是经过删改和修订的,如果某天某家出版社声称他们发现了毛泽东的所有手稿,重新影印出版了一本《原来这才是毛泽东思想》,试问销量能差吗?《大学古本》就是要告诉大家,你们看到的《大学》都是朱熹剪辑版的,我们这本才是原版的。因此,我们做图书的口号就是:看《*》要看广电总局未删节版,看《大学》要看《大学古本》。
然而,这两本书加起来,也不如一本书有分量。
《传习录》。
对于这本书,我的建议只有四个字:阅后即焚。
前提是你看懂了。
其实,大部分研究王阳明的专家学者都是反王阳明的。理解了这句话,你就理解了王阳明。
很简单,心学是践履之学,不是词章之学。
没有人因为你会背牛顿三大定律而认为你有多了不起。同理,懂得心学也不是什么值得炫耀之事,让它融入你待人接物的一言一行,用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周围的人才是它真正的作用。
作为王门大弟子,徐爱生前一直撺掇着出版《传习录》。对此,王阳明是极力反对的。
“圣人之学为身心之学,要领在于体悟实行,切不可把它当作纯知识,仅仅讲论于口耳之间。”
这就是心学和其他学问的区别。立说未必需要著书,解决最实际的问题,成为有志于建功立业之人安身立命的工具,这是阳明创立心学的初衷。每个人都知行合一了,问题解决了,这本书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5 看书要看《传习录》 打仗需学王阳明(2)
然而不幸的是,五百年后的今天,它仍然存在着,以一种寂寥而落寞的方式存在着。
一本薄薄的《传习录》静静地躺在各大书城最不起眼的角落,无人问津,甚至难觅踪影,我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这种悲哀,马上就会在王阳明平定南赣之乱中再次得到印证。
五百年前的王阳明不再犹豫,他以成熟的知行合一之理论,首先说服了自己:打家劫舍,祸乱天下,已非我民,合当诛之!
正德十二年正月,王阳明向赣州进发。
从南京到赣州,一路都是水道。阳明在船舱中一路盘算,又拿出吏部的公文反复揣摩,对那句“一应地方贼情,军马钱粮事宜,小则径自曲画,大则奏请定夺”注视良久。
领兵平叛,成功与否倒在其次,最微妙最重要的还是处理好同中央的关系。《孙子兵法》云: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然而,将在外,不被怀疑不遭掣肘简直难如登天,从三人成虎的寓言开始,史书上的此类记载就不绝如缕。
凝思之间,船过万安。前面就是惶恐滩,文天祥《过零丁洋》里的“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说的就是此处。
该滩为赣江水路中最为险要的一段,船经此处,无不惶恐。
而此番却是赣江的枯水期,阳明的座舟在江水中缓缓前行,忽见前方江面许多商船停泊不前,不知何故。
阳明命舵手将座船靠将上去,遣人打听,方知惶恐滩附近来了几百个流贼,想要打,打,打,打个劫。
阳明哑然失笑: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多年研读兵法,摩拳擦掌,没想到第一仗要拿这一小堆流贼试刀。
几百个流贼是少,问题是你王阳明有多少人啊?
实在有点对不住大家,总共就这一艘船,加起来三十来号人。
不过没关系,兵法的特点就是以少胜多、扮猪吃虎,且看阳明如何退敌。
王阳明令人竖起南赣巡抚的牙旗,将众商船召集到一起,一番计议,让商人们将带有商铺标识的东西藏好,把商船伪装成军船。又遣自己手下三十多个军校上岸随行,遥相呼应。
布置妥当后,排成阵势,摇旗呐喊,鼓噪而前。
阳明站在船头,吟诵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好不得意!
出事地点转瞬即到。但见一排条木截住了江面,岸边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贼大呼小叫,向被阻拦的船只喊话威胁,相当不专业。
这帮业余的劫匪,看见由阳明率领的旌旗招展,声势浩大的船队,登时大惊失色,正要作鸟兽散,却已被岸上的军校堵住了去路。流贼无路可逃,就岸边跪下,头领向阳明的座船高声道:“我等皆万安各处饥民,土地遭灾,官府不行赈济,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还望大人垂怜!”
不用他说,阳明早就猜到了*分,便命人向贼众宣告:“江西灾情,本院已知,定有妥善办法赈济。念尔等饥寒所迫,又是初犯,不予追究,就此各回其家,正当谋生,等候官府安顿。”
流贼们本就有组织无纪律,胆大的
小说推荐
- 知行合一王阳明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知行合一王阳明作者:度阴山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4年7月ISBN:9787550230002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道破天机!习近平主席九次强调知行合一,仅2014
- 最新章:第89章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
- ,王阳明全集之一(知行录)目录daueengiaouoang卷一 知行录知行录之一 传习录上 知行录之二 传习录中知行录之三 传习录下 知行录之四 公移一知行录之五 公移二 知行录之六 公移三知行录之七 三征公移逸稿 知行录之八 征藩公移卷二 静心录静心录之一 文录一 静心录之二 文录二静心录之三
- 最新章:第67章
- 大明王朝
- 第一章 1北京紫禁城午门 太阳是如此耀眼,没人能想到这一天是大明嘉靖三十九年的腊月二十九 一个被取下了官帽的官员抬着头望着天空那颗“异像”的太阳,刺目的阳光把他满脸满身照得金光四射 字幕:钦天监监正周云逸 镜头从周云逸身上拉开 他的左边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他的右边也显出了两根巨大的廷杖 四根廷杖
- 最新章:第53章
- 明朝第一人
- 作者:金誉第一章 穿越到明朝 王扬名,浙江余姚人,家住在龙泉山旁,现在是在校大学生。今天是国庆节的最后一天,所以原本在杭州读书的他放假回到了家中,却在前一天晚上做了个离奇古怪,却又非常真切的梦,这让他困惑不已“状元郎,王某”王扬名努力回忆着梦境,回忆着梦中白衣人所说的话语,希望从中得到些线索。王扬名
- 最新章:第162章
- 大明王朝1449
- 两代帝王的阴谋与情仇:大明王朝1449 作者:王彪 赵锐勇长征出版社 出版《大明王朝1449》第一部分 人物表(年龄以出场时为准 于 谦:五十岁,兵部侍郎兼河南、山西巡抚。后为兵部尚书,封少保 朱祁镇:英宗皇帝,二十岁 朱祁钰:英宗之异母弟,十九岁,封郕王。土木之变后立为景帝 孙太后:英宗之母,五十
- 大明王朝1566
- 作者:刘和平楔子已经腊月二十九了,嘉靖三十九年入冬以来京师地面和邻近数省便没有下过一场雪。一冬无雪,明岁准定是虫蝗大作,饥馑临头,老天爷要收人了。人心于是惶惶,民间传言如风:大明朝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历经十帝,从来就没有遭过这样的天谴!天怒者谁?今年国库亏空到连北京各部衙的京官都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发俸禄银
- 最新章:第223章
- 明朝第一道士
- 《明朝第一道士》作者:半蓝第001章 没死明朝,嘉靖年间,江西省广信府贵溪县。一位二十出头,长相干净,身材中等的年轻男人是一脸茫然的坐在停尸板上面,而他眼中看到的一切似真似幻。耷拉着脑袋的他是一言不发,想要从中找到合理的答案。对于自己身上所穿的古代服饰,从开始的特别诧异变成了逐渐的接受。自rì出开始
- 明朝第一驸马
- 《明朝第一驸马【1】护送任务朱友亮原本是某特种部队十九连上尉,退伍之后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高级安全顾问。这家名叫天地人禾的集团公司主营农产品,全世界七成以上的粮食交易和生产都有它的份。用当时人的话说,天地人禾控制着全世界人民的米袋子。这次,朱友亮负责一次秘密的护卫任务,把一种公司新研发的小麦种子晕倒位
- 最新章:第291章
- 明朝第一公子
- 作者:方景第一卷豪门世家第001章庄公梦蝶前尘往事,南柯一梦。静卧在床榻之上的孩童缓缓睁开眼帘,脑海间兀自昏昏沉沉,苏醒之前的风尘碌碌,似乎至此再无半点干系,顷刻间灰飞湮灭,杳然无踪。突兀的抬起一只手臂,在半空中胡乱挥舞,但即使想尽全力去抓住那如走马观花,飞快逝去的模糊梦境,也根本是徒劳无功,很快,
- 最新章:第39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