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谱》第33章


喜欢的饮料:干姜水、柠檬冰红茶、木瓜牛奶。
喜欢的水果:草莓。
活动区域:不会固定去一个地方,但经常活动的区域在上海南京路、外滩到陕西南路、淮海路这个区域内。
居住地点:喜欢城市中心的房子,因为他觉得市中心是人文气息或是说文化积淀最浓厚的地方。
理财方式:投资房产,在上海中心城区拥有四套住房。
……
初出茅庐之时,谢晖一度“头上扎着红色方巾,耳朵里塞上耳机,哼着摇滚,说着流利的英语,常年背着‘万能包’”,经常抢了范志毅等球坛大佬的风头。随着年龄增大,特别是在德国踢了几年球之后,他对时尚的理解发生了变化,对国际潮流的领悟和追赶也日渐精进,以至于体育记者在进行报道时总不忘“八卦”一下:谢晖今天接受采访时,又做了什么样的时尚打扮。而在球迷对谢晖的评价中,也留下了cool(酷)、active(活跃)、fashion(时尚)、advanced guard(前卫)、sexy(性感)、adorable(令人崇拜)、attractive(吸引人)这样的关键词。
在词义上,时尚是时兴、流行的意思,指某一时期受到人们推崇的消费与生活方式。因为受到推崇,具有某些时尚行为和时尚特质的人,理所当然就能在人群中获得某种地位优势,被视为“优雅”、“有品位”、“有见识”等等。对依赖于人气生存的娱乐界人士来说,对时尚的把握能力是他们基本的职业技能——如果被认为已经“过时”、“落伍”,那无异于噩梦的开始;而那些手中掌握强势资源不多的青年学生、创意设计人员以及中级以下白领,由于不能在财富、权力上与上流社会相抗衡,通过追逐时尚显示自身品位,就成为他们提高身价的重要方式。这一阶层人数庞大,是时尚的忠实信徒和支撑力量。
。。
11。追逐时尚:附庸才显风雅(2)
曾有好事者描绘了这样一幅时尚生活的图景:“住艾未未和潘石屹打造的房子,或者干脆找到张永和设计一栋LOFT,买登昆滟的‘生活经艳’布置空间,收藏陈逸飞的油画,热爱旅行,拥有戴毅的君悦酒店的贵宾卡。去翁菱的画廊欣赏艺术,在李景汉的外滩3号和张爱玲的外滩18号培养气质,到方力均的餐厅品味美食美景,去何磐光的恒隆感受流行,听宋柯和黄小茂的音乐,看崔健激情四射的演唱会,被海岩笔下的山盟海誓感动,看张艺谋的歌剧、陈凯歌的电影,在汪兴政的会所里体味旧上海的旖旎,在罗康瑞的新天地上演晴色男女。读一读吕燕的时尚感言,到‘东田造型’给自己一个新形象,穿着张肇达和祁刚设计的礼服去参加棉棉或蔡伟志组织的Party,和王雯琴、姜培琳这样的名模擦肩而过,华丽的生活凝固在冯海的镜头里。”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时尚总是处于内在的矛盾与冲突之中。时尚要成为时尚,必须能够被公众欣赏和认可,不过,一旦时尚一统了天下,人人皆可如法炮制之后,时尚就不再值得推崇,“雅”也就化为了“俗”。所以,时尚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身,推陈出新。随着新的花样出现,新一轮的时尚潮又开始涌动。
要想保持住自己的时尚品位,大多数人会选择跟随的策略——一个相近的说法就是“跟风”。这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方式,因为面前已经有范本存在,用不着自己费尽心思鼓捣,也不用担心别人的嘲笑和指责。不过由于成本和风险小,能获得的形象加分也少;而且,如果自己所追逐的时尚一不留神已经滥了大街,仍然有可能遭到“上流人士”的嘲笑。为避免这一风险,就得不停地打探时尚消息,并具有非常敏锐的“嗅觉”,确保自己跑在潮流的前端。
引领是少数精英人士采取的策略。这些人自信心良好,敢于创新,也有能力创新,让自己永远站在潮流的浪尖上,享受世人的艳羡与追随。不过,创新就意味着风险,率先推出的新花样可能不仅受不到人们的欣赏,还会被认为是“丑”和“怪”。要想引领潮流,就必须具备对流行趋势的超前的预测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
不管是跟随还是引领,其实都是一件辛苦事,远不像表面上显出的那般潇洒。它得时时处处留意其他人的眼色,相机而动,过早了不行,太迟了也不行。不过,既然能得到人们的推崇、被视为风雅与高尚之事,成功的和不怎么成功的人仍然不辞劳苦,趋之若鹜。
在魏晋六朝时期,做名士是社会的一种时尚。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名士?王恭在《世说新语·任诞》中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按王恭的说法,做名士的要求也不高,无非是有空闲时间,会喝酒,懂点文学。在今天的社会,要想让别人看起来像一个时尚中人,有以下几种主要的路径——
。 想看书来
新潮消费
在消费时代,消费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传递着多种多样的诉求与信号。时尚同样离不开这样的表达方式。不过,时尚并不等同于高消费。高消费强调的是价格,时尚强调的是风格。高消费主要反映了一个人的财富状况,时尚消费则更多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识和品位。
明星人物身边大都围绕着一帮随从,随时帮他打听各种新潮信息,并安排他适时地在这些场合进行消费,以增加他身上的时尚气息。对无缘享受这种福份的芸芸众生来说,只能靠自己去四处打听、搜罗了。逛街、搜店、看时尚杂志、参加不同品牌的展示会、向懂行人士了解最新动态、眼睛时刻盯住电视里上流人士身上的行头……总之,不能让自己落后于潮流,被别人看作是“老土”。
要确保自己的消费“有型有格”,“国际化”是一条简便易行的捷径——不管是有选择地借鉴还是盲目跟进。只要国际上是这样做的,照样做大抵错不了,至少你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别人——有人之所以敢于轻视手机,因为这是国际惯例;只要这是进口的“洋货”,你买进总不会有失身份——有人之所以敢于将一件样式老土的运动服穿在身上,因为那是国际品牌“迪奥”的复古之作,国际上正流行呢!当然,“国际”主要是指西方国家,香港、台湾是它们的中介。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这种“崇洋媚外”的社会观念不会有根本改变。
以下是时尚人士总结出的几种“国际化”消费:
在宜家买家具。宜家在北京开业时,热情的北京人在两个星期内把货架上的商品抢购一空,有人在7天里去了6次。宜家的老板惊讶之余分析,可能是北京人更乐于接受新事物吧。你不去宜家吗?那证明你衰老了!
去哈根达斯吃雪糕。在香港、上海、北京、广州,每间哈根达斯装饰都不同,但无论开在商业街、地铁站、购物广场,每间哈根达斯生意都那么好,圣诞节、情人节的时候,等位的人一直排到门口去。一个冰淇淋球28元,一份“梦幻天使”78元,就算男孩子只喝一杯咖啡,两个人闲闲也要100多元。从美国空运过来的原料,绝对不含色素、防腐剂……似乎也还不值这么多钱。但是,哈根达斯已经成为一种象征了。
吃新奇士橙。就是那种个儿特别大、颜色特别漂亮、皮特别厚、肉质特别粗,适于榨汁多过吃肉的美国进口水果。这种橙子的个头是国产橙的两倍,价钱则是3~6倍。但是时尚一族宁愿去买又贵又不好吃的新奇士橙。新奇士橙榨汁制成饮品后,还是叫新奇士——Sunkist,广告告诉我们,这是一种含高维他命、充满活力与健康的饮品,早餐饮用象征美好健康一天的开始。
吃日本菜。很多人大肆宣扬他们对日本料理的恶感:单调、冰冷、吃不饱等等,但这并不妨碍装饰精巧的日本餐馆在各大城市接连开花,门庭若市。如果你把时尚感看得重于口腹之欲的话,清淡、精巧、适可而止的日食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一碟小菜、两片烤鱼,再加上一小杯暖过的清酒及八分之一片甜橙,就足以使你与那些满脸油汗的老饕区别开来……
“国际化”有时也会遇到困惑。比如在美国,吃麦当劳这些快餐的常客通常与低收入、低品位联系在一起;而在中国,大多数洋快餐的常客是中层专业人员、时髦的雅皮士和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这就要看你的显摆对象——受众是什么层次的人,是否有条件感知到真正西洋的时尚。差不多所有的洋货进入中国,定位都会提高一两个档次,这?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