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死桐》第33章


眉生泪落如豆,口不能言。
忽觉翊双手徐徐滑落,眉生惊起,见翊眉间含笑,竟尔长逝。
眉生将翊的双手置于己手,复依于其身侧。慢慢合上双眸,翊,走慢些,原谅我等不到白发苍苍的那一天。
翌日,清晨。
水阁中水烟缭绕之处,靖王府众人发现:靖王与王妃竟已双双离世。
内史记载:靖王与王妃同日而殁,制大双棺,同葬。
皓首园。
满池的莲花开的喧嚣,好像一直铺到了天边一样,和姑姑面对着这片风景而坐。人老了眼神虽不如从前,但借着落日的余晖,看得清来人是当今的皇上,曾经的太子治。
治走的甚是缓慢,一向挺拔的肩背似乎一下子塌了下去。和姑知道,近来宫中的传闻应是真的,那个温润如玉的皇子终于走了。
治来至和姑身前,将和姑枯瘦的双手蒙于自己面上,和姑觉得出眼泪的滚烫。
“孩子,人生不过百年,终归会有这么一天的。”
“姑姑,他们都走了。父皇、母后、母妃,现在是翊,留下我一个人在这冷冰冰的皇宫里。”治抬眼看着和姑:“翊早已说过,皇帝之位世人多是看到其得到,却看不见其失去。是我愚钝,在一次次失去后才领会其中真意。姑姑,最懂我的人去了。我觉得自己有一部分也随他去了。”
和姑拭去治的泪水犹如面对幼时的孩童。
顾随安静立于桌案后,看满天云霞变态万状。
“老师,豆娘素无病症,何故忽然离世。”程濯沉声问道。
顾随安把目光转向程濯,缓缓伸出右手,掌心处一枚银针闪耀。
“这是?”程濯不能置信。
顾随安点点头:“当年靖王要保她周全费尽心机,我大不以为然,以为是靖王过虑了。今日始知自己是大错特错了。”
程濯取过银针,依然不能相信眉生会如此决绝。
“我知道你一直对小王妃未曾忘情,可是程濯,那人心里从来不曾有过第二个人。放下吧。”顾随安的思绪回到那年的灯节,灯节一遇缘定今生,即使其中多有波折,最终却由这小女子实现了生同寝死同穴的誓言。
程濯将银针收好:“她心中自管有他,我心中也自管有她。与人无尤。”
元延四十三年,一代大医程濯无疾而终,终身未娶,此事后话。
遥遥西北,叶遂言命子女向京城行大礼。
靖王夫妇离世之后,皇上下旨:靖王长子慈袭父爵,次子航有军功拜大将军王。
番外
顾随安
正祥年间,太医刘台石奉旨出京游历,采集民间秘籍验方。
刚进青州地界,双腿被几个孩童抱住,一双双脏黑的小手伸到面前:“大老爷行行好,赏几个钱吧。”
从京城一路行来,这样的事各地皆有,刘台石随身总要备些小钱,伸手从怀中摸出一把铜钱,还未离开胸襟,众小童一拥而上哄抢而空。刘台石无奈的摇头,正打算离开,却见其中一小童将手中钱财分出一半交给一个更小的孩子,并安慰道:“阿牛,别哭。我的分你一半,李叔就不会打你了。”用手把阿牛的眼泪擦去,小手上的灰抹得阿牛脸上更脏了。
刘台石不时回想起初见顾随安的这一幕,那小小孩童的举动打动了他的心。在询问了顾随安的身世后,刘台石决定带他一起走。
被称为李叔的男人告诉刘台石,这孩子是他从野坟场里捡来的,抱回来时身上什么信物也没有。“老爷好心就带他走吧。我虽不是好人,指着这些个孩子混口饭吃。也还是希望有好心人能收留一两个,唉。”
刘台石没想到的是自己竟是捡回一个宝贝。在外游历的两年里,刘台石忙碌之余教孩子认些字,没想到这孩子竟是过目不忘。渐渐地,能在刘台石忙不过来时帮忙做些记录。在写给妻子的书信中提到此子,兴奋之情难以自已,与妻子商定此子随妻姓氏,取名顾随安。名为师徒,实是父子。
两年后回京,妻子见到随安也甚是喜欢,与亲子教养无二。
刘台石以九十高龄寿终正寝。
顾随安与刘台石亲子同持人子之礼。
夜半,守于刘台石灵前,顾随安将头抵在棺木上,喃喃低语:“老头你走了,终于没人能气得我跳脚了。这辈子,你把我的一生弄得鸡飞狗跳就走了。留给我一个榆木脑袋的老婆,四个吵得屋顶都能掀起来的孩子,慢得像蜗牛、倔得像蛮牛的徒弟,还有一个可以激发我不断研制新药的病人。你放心好了,我的后半生即使没有你也会很热闹。”嘴角是在笑着,眼中的泪却如断线的珠子。顾随安知道这世上对自己最好的那个人走了。
“随安,爹是不希望我们在他灵前哭的。”一双温暖的大手拍着顾随安的肩膀:“随安,小时候,我跟大哥都不喜欢你。知道吗?”
“知道。我聪明,师父偏疼我。”顾随安想着小时的事情。
刘逢安说道:“是啊,你那么聪明,老是让爹骂我们俩朽木,心里恨得牙痒。其实,稍大些就不恨了,知道为什么吗?”
逢安的性情像极了父亲。
随安笑道:“不知道。”
“我跟哥都不喜欢学医的,你来了正好,爹后继有人,我们也不用再被逼着背医书了。哈哈。”
“我还以为是我的优秀让两位哥哥自惭形秽地放弃了学医。我还认真地内疚了一阵子”顾随安说道。
逢安说道:“是吗?应该的,谁让爹那么偏心眼儿,三个儿子就跟你一个人好。”
“他那是折腾我玩儿呢。”随安在心里说,爹,你是怕我寂寞吧。
裴守正
遂言绘有一幅《月老图》:鹤发童颜的仙人,手拄一杖,掌上悬挂姻缘薄子,一丝红线悬于手中。
遂言将画供置于内室,时时焚香于前,默默祷告。人多谓遂言是为我夫妇求告上天,再结来生姻缘。其实我知她是为了那人而祈祷。
我与遂言的这一世全是那人一力成全,莫说是日日焚香祷告,就是为他抛命也是值得的。
那年,京中变乱,父亲附逆,皇上原是要新旧帐一起清算,唯靖王极力回护,得保叶氏一门无恙。
原以为,靖王历尽坎坷,与王妃定能白首偕老。却未料到,两人于盛年双双离世,能做的只是让两个儿女遥遥向京城叩拜而已。
“守正,靖王妃是老天赐给靖王的。”遂言倚在守正身边,看着画上的月老。
“嗯?”
“那年,蕊妃娘娘宣我入宫,我见过靖王妃。”遂言的目光望向空中,“人多谓我貌美,其实那靖王妃才是真的韵致天生。我那日一见她,就明白了靖王为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有缘由的。”
“为什么?”
“她视靖王如是一体。所以,并不是什么双双离世,她实是殉情而亡。”遂言语带哽咽。
叶遂行
我是叶家的逆子,出身将门偏偏喜欢铜臭气。在认识靖王之前,我对那些达官贵人并无多少好感。那些人一脸的仁义道德正人君子的模样,肚子里的东西却是肮脏不堪的。
那一天,靖王派人请我入府,说是有事相商。我是决计想不到竟是为了遂言与守正。那人一再要求我快些找到并告知守正,自己一定会想办法令守正与遂言相聚。临行时,靖王反复叮嘱,要告知自己与遂言从未逾矩。
想来与遂言新婚即卧病一月有余,应是为着此事。只是他选择了成全守正,保全遂言的名节。
在去往西北的路上,我也曾问过自己若是与靖王易地而处,自己是否做得到。答案是:不能。
在西北大营找到守正时,正如靖王所担心的守正已经不愿独活。待告知遂言近况以及靖王打算时,守正一时不能相信,在我一再印证之下,竟抱头痛哭。
就是受他如此大恩的叶家,却成了伤害他的帮凶。我亲见那些人如何折辱于他,那样羸弱的身体,却有异于常人的意志。即使在昏迷之中,他们无法从他口中得到任何消息。只有在最痛苦时他会轻唤:“豆娘”。当时没有人知道谁是豆娘。但是从日后靖王寻妻的举动里,我猜想那应该是他的王妃。
皇上回宫,附逆的大臣皆获罪,但是却没有众人想象中的大开杀戒,只因靖王对皇上说:“毋枉毋纵。”
蕊妃既宣遂言入宫,想来与守正之事天家早已知晓,遂言夫妇安然无事,应是靖王的一力保全。
靖王夫妇一起离世的消息我是在行商回京的路上听说的,老天不会薄待好人,这样的靖王才能得到这样的王妃吧。
令我想不到的是,跟在身边已经十年的绘娘,竟说出这样的话来:“哪里是什么天赐的佳话,是王妃情深殉夫罢了。”
绘娘出身青楼,为怕家父责备自己一直未曾给她任何名分,她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