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王千岁》第62章


这哪里算做处罚?李梨芳很快就明白齐皇这是在护着自己呢,她心欣喜万分,却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辛苦地装着受委屈的模样认了罚。
也许是安贵君追着李梨芳打了一通发散了发散,或者是李梨芳说的话让他真想通了,自此后安贵君再也不提让李梨芳再娶别人的事,只是总召太医进宫给尚清请脉开调理的方子。尚清也是乖觉,岳丈让吃什么就吃什么,让喝什么就喝什么,什么不该碰的,不该沾的,一一都安照安贵君说的来。
李梨芳日日看着,一边欣慰着,又一边为尚清觉得委屈,总是跟他说:“要是不愿意就直接说,别委屈你自己。”
尚清自然说:“没有,父君说的都对,该是我注意的。”
每每这时李梨芳心里就特别地不好受,她就想要不带尚清爷俩出去散散心?从回到京都也一年多了,他们就在这皇宫里关着,哪里都还没去呢!
正好该是秋试的时候了,李梨芳就朝齐皇领了去南濯的学政差使,齐皇应了,还很体贴地跟她说:“把尚清带上,卫儿就留下,他还小呢,让爹爹看着。”
亲娘难得的好意,李梨芳哪里能拂了去?立即欢喜地应了,撒着欢儿地跑去跟尚清说。
“你是去办差,我跟着是不是太好啊?”尚清嘴上担忧地问,心里头其实特别想去。
夫妻这么多年了,朝夕相处,李梨芳哪里不知道尚清的心思,她立即说道:“没什么不好的。我去了那边少不得要应酬,正好你也可以替我跟那些大官人们打打交道。”
“就怕我去了让你难堪。”尚清低侧着头,把脸别到了背影的地方。
瞅着尚清这样李梨芳呵呵直笑,忍不住伸手掐了他一把,骂道:“他们算个什么东西?我爹,我娘不比他们高贵有眼光?二老都还没有说过你什么呢!”
这还真是!尚清立即找到了自信,李梨芳瞧了趁机给他打了把火:“咱们一起多少年了,我的心是什么样的你还不清楚吗?我喜欢的就是你这样子的,别的样子的我还看不上呢!”
“看把你自得意满的!”尚清没好气地白了李梨芳一眼,然后就跟李梨芳商量要带些什么东西了,过了一阵他记起一件事来跟李梨芳说道:“对了,早上的时候阿叔来了,说是白羽找着了。”
那年李梨芳和尚清被二皇女绑走,范安人在半道上被碰上,又在半道上逃了。除了他们三个,其他人都是好好地,只有白羽毛不知所踪。当然,白羽的失踪是李梨芳到了安潼关以后才知道的,李梨芳一度怀疑白羽的二皇女的内线,只是一直没有证据,一来为了弄清事实,一来也是为了给周润一个交待,到了安潼关李梨芳就命人寻找白羽毛,一连找了几年,总算是找到了。
李梨芳说不上什么别样的心情,只觉得异常平淡,问道:“找着了?在哪里找着的?是怎么回事?”
尚清答:“在榆平府。找到他的时候他跟着一个女人在一起,已经生了个孩子,都快五岁了。”
“那女人是什么人?”李梨芳眉头一皱,又问。
“就是一普通的老百姓,没什么背景,家里有几亩地,农忙在家务农,农闲就出去帮工,挣点钱补贴家用。”尚清说到这里停下,微微一叹:“唉,世事难料,谁能料到当年冠绝央城的白羽公子最后竟成为一介农夫。”
“那这么说他跟那个女人成亲了?调查清楚了没有?”李梨芳却不放心地又追问。
“怎么没有调查清楚,先是找着人,暗地里都打听好了才给你报的。就现在这事儿还捂着呢,白羽都不知道咱们找到了他。”尚清如此回答。
李梨芳听了也是一叹,又再问:“那问清了吗?当时是怎么回事?”
尚清答:“问清了,说是跟阿叔一样,出恭去了,回来跟那些人碰了个正着,他吓得就躲了起来,没敢滋声,见他们那么顺利就把咱们绑走只当是跟褚幸一伙儿的,怕回来再找谋害就自己跑了。”说着就冷声一笑:“真是一个有情有义的。”
“若真是实情,倒也情有可缘。”李梨芳觉得她与白羽相交平平,她不怪他为了惜命不报信,她只是担心:“就是不知道他说的有几分真。”
尚清凝神想了片刻,问李梨芳道:“那,怎么办?”
李梨芳想了想,回答:“算了,事情都过去了,他既然过得好就让他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去吧。”
“那周润那边怎么说?”尚清又问。
“把实情告诉周润,如何让她自己决定吧。”李梨芳如此答道。
尚清点了点头,知道现在不是跟二皇女撕破脸皮的时候,李梨芳也只有这样处理了。
过了几日便是启程去南濯的日子,尚清早早地打好了行礼,由宫人侍卫抬了装了车马,浩浩荡荡的起程了。
没走之前,尚清欢喜雀跃,起程了他又掉起了眼泪。
真是受不了了,这男人怎么越来越爱哭了哇?李梨芳难受得要死,偏还不能做出嫌弃的样子,还得装出关心安慰来“就几个月而已,我爹是带孩子的好手,你就放心吧。”
“嗯。”尚清抹着眼泪,哽咽着声音:“我就是觉得有些受不了。他从生下来一天到晚我都是看着的,从来没有离开我的眼睛,这么突然之间就看不到了……”
屁的突然之间!这都准备了一个多月了好伐?李梨芳恨不得把这两句话甩到尚清的脸上,还知道你一天到晚就看着那臭小子的呢?
李梨芳总算是知道,前世那些妻奴们是为何是那么愤恨地说他们的宝宝是第三者了,简直是一点儿也木有错啊!
第62章 :
南濯;之所以称之为南濯;只因为它在清濯南域,齐国在那里设道府……
说起齐国的官体;不得不说一句,李梨芳实在是觉得脑子混乱成了一锅粥。
按照李梨芳最早的认识;这里的历史跟中国古代春秋以前的历史是一样的,朝代、帝王、名人、名言都一样;只不过把相关人的性别互换了一下而已。
所以,李梨芳就对号如座了。
后来她才发现不对,首先春秋时期可没有皇帝;而这里有皇帝。春秋时期的朝庭官体也没有六部九卿国子监;可是这里有。春秋时中国科举的老祖宗才出世呢,可这里已经有很完善的科举制度了……
反正是很多很多,都跟李梨芳记忆中的“春秋时期”不一样,反正李梨芳前世也不是学历史的,可偏偏又是读了二十几年书的,对中国历史也不是一无所知,所以,她总是把前世的记忆和现实混淆。但好在她从来没有闹过大笑话,就算是有的也让她巧妙地“诠释”了。这些被“诠释”了的混乱信息,有些被人认同了,当作先进的知识或理念禀持着。
每每当有人提起“大殿下曾曰:xxxx”李梨芳就总是囧囧有神。
言归正传,齐国在南濯设了道府衙门,统管清濯南域一十六个州府,近百个县。那里出产丰饶,民风好诗文,以读书写诗传世为最高目标,是齐国文人士子出产最多的地方,亦是对每年春秋两次大比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个地区。
前次秋试南濯就出了事,就闹得小半个齐国不安生。所以,这次李梨芳来南濯,还真不是专门来旅游的。
大试每隔三年一次,每次都是这里不出点事,就是那里出点事。除了他国蓄意捣乱,其它原因举不胜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相关官员以此谋利。
若不是齐皇实在是怕今年南濯再闹事,李梨芳还真不想管。不过要如何管,李梨芳就得好好思量思量了。
为任一方,又是在这多事之地经营多年,都是些老油条,李梨芳心里有所顾虑他们一眼就能看明白。不过,李梨芳亦不怕他们看明白。
这时候李梨芳就不得不夸一句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的好了,二十一世纪科技发达,讯息通畅,人们可以经过各种途径受到教育,那个时候李梨芳可没有少看。
现在她想到的就是《李卫当官》,李卫到扬州当知府那段子戏来。
想要取之,必先予之。想要攻伐,必先扰其敌,待敌不备,再攻其不意!
只是口头说得顺溜,到底要如何做,有的李梨芳已经做好了准备,有的还得慢慢图之。
纵观历数科考舞弊案,无非有两种:一是卖题;二是替考;三是官员直接开方便之门。
在李梨芳看来,第一种,第二种都得严办,至于第三种么,她早在来京之前已经跟齐皇商量好了,只等着到了南濯再揭晓。
李梨芳一到南濯,便如众心捧月一般,走哪儿都被些男女老少花团锦簇地前呼后拥着,就连尚清日日也不得清闲,不是被一些大官人请着喝茶,就是被请去听戏,偶尔他也做东一回请上三两个到家来。
越是这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