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杨家将》第156章


已伤亡殆尽!且不说本帅的弓箭手在第一轮箭雨中就可射杀你一半教徒,就本帅手中这把刀,你千余乌合之众就接不下!听本帅劝,放下屠刀,虽不能立地成佛,亦可保得徒众性命!”张海道:“胜了张某手中枪,再说大话不迟!”道罢挺枪就刺,交手三十余合,就被杨文广劈死马下。一旁观战的刘继章张海战死,气急败坏地对诸弟子道:“我们已势成骑虎,只有杀了杨文广,才能死里逃生,大伙齐上吧!”范山郎、党君子,李铁枪、李宗、赵宽、铁头罗、祝况、顾耀光,一齐冲出杀向杨文广。
杨金豆,肖月英也拍马冲出,与杨文广并肩御敌。俗话讲‘一人不要命,十人难抵挡’,杨文广三人面对绿衣教这九名武艺不凡的拼命三郎,一时也难以取胜,负责压阵的黄继霸,看得心急如火,可又不敢上去支援,怕绿衣军趁乱冲关、、、、、、。十二将正斗的不可开交,猛听马蹄生如雷,从南郑冲来二千轻骑官军把绿衣军围住,一将吼声如雷,冲入战团,刀起处,李宗首级飞起,赵宽被拍下马,接着,心慌意乱的范三郎、党君子李铁枪等也纷纷落马。
原来,吕良在七里沟围歼战结束时,留下黄继强等打扫战场、追捕逃匪,自己亲带二千劲旅飞速赶往垭口增援。刘继章眼看亲信教徒纷纷被杀,大喊一声:“天不祐我!”拔剑自尽。自此,在京西南路流窜掠夺三年之久的绿衣军宣告灭亡。
杨文广大功告成,正要率军返京,忽接朝廷诏书,道是西夏军猖獗边境,狄青大帅独军难抵,令杨文广速率湘军支援,务保边境安全。杨文广到西夏前敌后,与狄青的部队联军作战,不得一日空闲,直到病故任上,这是后话,暂不提。
请看下回“老帅夜谈兵”
第六十九回老帅夜谈兵
杨文广在前敌如何抵抗西夏敌军犯边暂且不说,回头先说杨文远的事。
却说杨文远在军中大婚后,奉旨率领水军沿唐白河北上,到宛州社旗县起旱路逶迤回到汴京。将人马屯扎在酸枣门外小校场,告诫诸将道:“汴京乃天子脚下,地面许多规矩与一般府城不同,街上王孙公子、朝廷要员多如过江之鲫,一不留神,就会引起大麻烦。在我离营期间,诸位仁兄、贤弟千万不要外出!待我觐见过圣上,把人马交与兵部,完了差事,再陪诸位游览京城风光,请诸位到火塘寒家好好玩几天。”安排过后,即带上梁燕、杨家生、杨家育夫妇、陪同诸位婶娘去卧龙街四叔的府上探望。见到杨宗勉才知,杨家的人目前都在京城。原来,杨文广奉旨去三湘后,穆桂英担心住在河东消息不灵通,就与杨宗英商议,在卧龙街‘贡院’旁购买了一所三进大院,将火塘寨的事交与王显、杜世宽(王显是王贵的孙子,杜世宽是杜国显的孙子)照管,全家暂住汴京。杨文元大喜,当即领梁燕、家生、家育、等去新家。
杨府老当家黄夫人已达八旬高龄,仍有龙马精神,突见文远归来,高兴得拄着拐杖,亲为文远倒茶,又连连呼喊:“排凤啊!你亲到厨房做几味远儿喜欢吃的菜;金花啊!快领这几位姑娘去内室洗漱;金豆去把大门插上!今晚老身谁都不见,专听文远讲三湘的事。”
全家人齐集客厅,边吃饭边听杨文元详细讲述杨文广在三湘的诸多事情。当杨文远讲到:遵照宗兰叔安排,已在军中拜过花堂,令梁燕、黄继娟、黄继粉与诸位长辈重新见礼时,客厅的气氛更为热烈。李苗风一把拉住梁燕道:“媳妇啊!老杨家委屈你啦!”初做婆母的杨排凤一手拉着黄继娟、一手拉着黄继粉,左顾右盼,不知说什么好。老当家黄夫人道:“诸位孙媳,我们老杨家以忠孝传家,凡事以国事为重,从来就没把婚丧嫁娶的事情放在国事之上,虽说如此,也不能太马虎了!宗英哪!明天给各大臣府上发喜帖,后天为孩子们补办喜宴,让他们知道,老杨家又增人添口啦!”杨宗英道:“老娘所命,自当照办,只是,儿觉得圣上正在为西夏犯边、李全乱山东烦心,旨令文远、家生、家育急急回京,恐怕与此事有关。是否等文远见过圣上,看看朝廷的安排,而后再发请帖?”穆桂英道:“媳妇认为,宗英言之有理,明天晚上把宗勉一家叫过来,把杨海他们小弟兄亦请过来,认认新亲,先接个风!而后看看圣上的安排再说!”黄夫人道:“也好!”
第二天早朝,杨文远身穿三品武官服位列朝班。散朝后,宋仁宗移驾御书房,听‘杨文远’详细奏‘杨文广’巡视三湘的过程。奏罢,龙颜大悦,传旨宣从襄阳来的诸将见驾。钦赐黄继娟、黄继粉每人龙凤宝钗一对,蜀锦五匹、‘宫用官粉’五盒贺新婚;亲书‘五凤齐眉’四字,赐与齐黄丽道:“向年,朕仅知宗勉爱卿婚配相府千金,谁知竟是一凰五凤同结良缘,真是可喜可贺!朕即传旨宫廷作坊将此四字,赶制成渡金门匾,摘日令礼部范尚书亲挂尔府门,为大宋朝留下一段佳话。”诸人齐拜倒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将退下后,仁宗道:“年初,文广爱卿南巡,代理济州节度使的庞渊是个无能之辈,竟敢隐而不报盐枭李全作乱之事,致令贼势坐大,现在已经占据齐鲁四府、三十县,自称‘大齐王’。月初,李贼分兵攻打东昌府,东昌守将向枢密院告急,朕方知晓此事。这时,恰襄阳飞章报捷,阁部议定传杨文广率湘军赴山东平叛。那知枢密院又接狄元帅急报:原在商洛山区流窜的张海绿衣军,已成气候,竟攻掠了京西路五州十二县,还不断抢劫抗夏大军的粮草车,已成大害,请朝廷派军进剿。朕以为灭张海、防西夏进犯事大,即下旨令杨文广率湘军进剿。从杨爱卿的奏章中知道小爱卿亦具有统帅之能,呼延枢密使亦力保你能担重任,故召尔进京,欲将山东平叛重任委与小爱卿,尔意下如何?”杨文远忙跪下道:“小臣谢万岁看重!愿率朝廷虎狼之师,取李全狗头来献!”仁宗道:“山东路位居三品衔的官员不少,为了能镇住他们,朕特赐卿二品武职衔,封卿为平叛招讨使,兼山东路文武大总管。但这是密旨,目的是不欲李贼有所防范,使卿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明天,卿即密率一万京城卫,加上襄阳来的八千水军合并组成平叛亲军,乘船密达济州,先拿下庞渊收回兵权。而后组织各地驻军将士备战,战将嘛,就是方才朕见过的几位,仗怎么打,爱卿可便宜行事!”“臣遵旨!谢恩!”杨文远接过密旨,忧心忡忡地回府。
杨文远回到府中,将朝廷的意图悄悄告诉父亲杨宗英与大娘穆桂英。杨宗英道:“我料定朝廷要用文远带回来的人马参加平叛,但没有料到让文远掌大旗,这事、、、、、、”穆桂英道:“这样吧,晚上接风宴照常进行,宴后再详议吧!”
宴会匆匆结束,杨文远告诉诸将明天有行动后,就送他们回军营休息。剩下杨宗勉、杨宗英、穆桂英、杨文远四人共同商议平叛事宜。穆桂英道:“文远哪!给娘说实话,你小子第一次办这么大的差事,心里发怵吗?”杨文远道:“怵倒是不怵,就是圣上给的兵太少了点!你老知道,要与拥兵数十万,占有三十个府县的枭雄打仗,无论是指挥围点打援、长途奔袭、强攻要塞、拉锯野战、还是,两军对垒、守城设防,都不是区区万把人可以胜任的!我真想不通圣上是怎么想的!难道他以为我是孙猴子,有吹毛变兵之能?”杨宗英道:“朝廷不是舍不得给你人马,而是根本就没有闲兵闲将给你!据为父所知,眼下守卫京城的人马只有五万禁军,能给你一万就不少啦!”杨宗勉道:“要不我明天给各位阁老再说说,请他们让圣上再拨点人马!”穆桂英笑道:“老四净出馊主意!咱杨家有过兵少就不出战的先例吗?何况,就算朝廷把五万禁卫军都让文远带走,也不见得就够用呀!、、、、、、、嗨!我是真不能动了,如果能年轻二十岁,像这种差事不带一兵一卒我一个人也敢去办!”杨文远看了穆桂英一眼,道:“大娘不是在笑话侄儿胆小,就是你老在吹牛皮!一个匹马单枪的光杆招讨使,怎么打仗?难不成你老真有孙悟空拔毛变兵的本领?”穆桂英道:“那本事娘倒没有!不过,我可以先到济州总兵府,凭密旨收了庞渊那个大草包的兵权,下令各府县的驻军将领,率人马到济州集结。而后令军中千夫长以上的将领比武选将,我就不信朝廷派在山东的近百名大小将官全是饭桶!有了将,再在二十万驻军、近十万民壮中挑出八至十万精兵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