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风云人物典藏集》第115章


多人觉得不可理解,海军将领坎宁安对此次损失反应特别强烈,提出要建立满足海军需要的“专用空军”,并向英国参谋长委员会施加压力。特德同情坎宁安的感情,但并不同情他的决心。特德相信,灵活机动、集中使用是成功地运用空军的原则。特德主张整个空军应在空军指挥官的统一组织领导下把空中力量分配并运用到最急需的地方;当海军对空军的需要高于一切时,空军理应给予最大的支援。但是假如一部分空军不可改变地“锁在海军或陆军的抽屉里”,也就没有足够力量使用到最急需的地方。1942年,英德两军在西部沙漠地区相互对峙。特德认为皇家空军应在决定胜负的过程中发挥足够的作用,而在飞机数量与敌相差无几且不拥有现代化防空系统的条件下,皇家空军必须采取灵活机动的进攻行动,争取高出动率,并建立良好的维修系统。皇家空军据此而获得该战区的空中优势。1943年1月,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后,特德出任北非战区空军司令。北非战役之后,北非战区改组为地中海战区,特德因而改任地中海战区空军司令。共同的事业把艾森豪威尔和特德联系在一起。在此期间,特德指挥所有的盟国空军作战。特德乐意接受艾森豪威尔的领导,他与艾克的伙伴关系在盟军将领中也许是最好的,所以有英国同僚说他是“亲美分子”。在西西里登陆战役前夕,特德指挥盟国空军全力以赴实施空中突击,摧毁西西里所有的机场,为登陆成功提供了保证。在制定进攻意大利计划期间,特德向艾森豪威尔指出,如果(1)空军首先破坏敌交通线,(2)空军在关键时刻遏制住敌空军,(3)陆上的反攻被空军挫败,那么,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萨勒诺地区登陆是切实可行的。实践证明,他的意见是正确的。1944年1月11日,特德飞往伦敦担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最高副司令,指挥盟国在西欧的全部空军作战。实际上,特德的位置比较复杂,他下面既有哈里斯和斯巴兹两位战略空军司令,又有利马洛里这位战术空军司令。当时的特德觉得要依靠争论和说服而不是去严格区分权力和责任来做好工作。特德相信如果他能建立起对所掌握的所有空军的正确运用规则并表明其正确性,那么下属就能正确运用。在确定空军运用问题上,争论最大的是确定轰炸目标系统。目标应该是石油工厂还是交通线?特德依靠其丰富的经验,认为对攻击地区来说,轰炸敌交通线以封锁登陆作战地区,阻断敌后勤供应和增援部队机动(特别是铁路机动)最为重要。作战计划和特德判断的明显优长,加上特德在空军方面的名望,使特德最后赢得了支持。在特德的统一指挥下,盟国空军从空中封锁诺曼底地区,使德军增援部队无法到达盟军的滩头阵地;轰炸德军的运输网,加速了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几个月的推进。1945年9月12日,特德晋升为皇家空军元帅。1946年,特德出任英国空军参谋长和空军委 员会委员。1950年至1951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委员会委员和驻华盛顿英国军事代表团成员。1966年,特德的战争回忆录《心怀偏见》出版。1967年6月3日,特德在英格兰的萨里去世。(周定湘)
第九部分铁木辛哥 元帅(1)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Semion Konstantinovich Timoshenko,1895—1970),历经平定国内反革命叛乱和反对外国武装干涉的战争、苏芬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著名的苏联元帅,被西方军界视为苏联的“战争明星”。1895年2月6日,铁木辛哥出生于俄国乌克兰的富尔曼卡镇。1915年,被征入沙俄军队,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先后参加平定科尔尼诺夫叛乱和卡列金叛乱的作战。1918年,苏俄红军宣告成立,铁木辛哥参加红军,他的命运从此就和红军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1918年在克里木和库班地区同德国武装干涉军和反革命武装白卫军作战时,铁木辛哥历任红军排长、连长、克里木革命军第1团团长(参加察里津保卫战)和第2独立骑兵旅旅长。1919年10月,升任第1骑兵集团军第6骑兵师师长,先后率部参加在沃罗涅什、罗斯托夫、日托米尔和迈科普等地的作战。1920年8月,调任第4骑兵师师长,率部参加粉碎得到协约国支持的弗兰格尔军队和马赫诺匪帮的作战。1925年,升任第3骑兵军军长。1933年8月,升任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两年后改任基辅军区副司令。1937年7月晋升为北高加索军区司令。1938年2月出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在出任上述要职期间,善于把战争经验运用于部队训练,成为“干练的部队军事训练的组织者”。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闪击波兰。9月3日,英国和法国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9月17日,正当德军占领波兰大部之时,苏联以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为由,下令向波兰东部进军。铁木辛哥作为基辅特别军区司令率部进入波兰,占领西乌克兰。1939年11月30日,苏芬战争爆发。苏军由于对芬军的抵抗能力以及地形、气候、交通等困难条件估计不足,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较差,因而在战争开始阶段对卡累利阿地峡的进攻并不顺利。1940年1月7日,苏联组建西北方面军,由铁木辛哥出任方面军司令,统一指挥苏军的作战行动。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铁木辛哥指挥西北方面军兵分两路:一路以猛烈炮击曼纳林防线为先导,向维堡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另一路则履冰通过维堡湾给芬军以致命打击,迫使芬兰向苏联求和,割让或租借有利于苏联国防的地区和基地。3月21日,铁木辛哥获得苏联英雄称号。1940年5月,苏联政府为加强国防建设,任命铁木辛哥为国防人民委员(即国防部长)。同年,铁木辛哥荣膺苏联元帅军衔。面对纳粹德国的入侵危险急剧增加的形势,铁木辛哥在苏联共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进行了大量的战备工作。1940年12月至1941年1月,铁木辛哥在莫斯科主持重要会议,接受了朱可夫关于机动部队作战问题的理论,然后组织战略性的图上对抗军事演习(演习情形与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1941年3月中旬,铁木辛哥和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鉴于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请求斯大林批准征召预备役人员补充步兵师并加以训练。3月以后,苏军得到80万预备役人员的补充。铁木辛哥根据情报部门关于大量德军向边境集结和佐尔格从日本提供的关于德军侵苏计划的报告,于1941年6月13日要求斯大林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他的意见未被采纳,而德军的确在作大规模集结。铁木辛哥心急如焚,经斯大林同意而向各军区司令建议,以举行兵团战术演习为名,使部队向掩护计划规定的展开地域接近。此项建议在各军区都得到执行。1941年6月21日晚,朱可夫得知有一德军司务长向苏军投诚后称德军正在进入出发地域,将在6月22日进攻苏联,立即向铁木辛哥和斯大林报告。经斯大林分析并同意之后铁木辛哥和朱可夫命令边境军区所有部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命令在次日零时30分下达完毕,苏德战争已迫在眉睫。1941年6月22日拂晓,法西斯德国根据巴巴罗萨计划闪击苏联,动用190个师,共500余万人、3500辆坦克、5100架飞机和5万多门大炮。苏联人民奋起进行卫国战争。6月23日,苏联武装力量统帅部宣告成立。统帅部大本营由铁木辛哥任主席,成员有朱可夫、斯大林、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布琼尼和库兹涅佐夫。7月10日,统帅部改组为以斯大林任主席的总统帅部,铁木辛哥改任大本营成员。斯大林继7月19日被任命为国防人民委员之后,于8月8日出任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总统帅部改称最高统帅部,铁木辛哥成为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德军分三路进攻:北方集团军群沿波罗的海向列宁格勒进击,中央集团军群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一线直指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指向基辅、哈尔科夫和顿巴斯。中央集团军群担任 鞴ァS屑诖耍?941年7月10日,苏军设立三个战略领导机构方向总指挥部。1941年7月,铁木辛哥出任副国防人民委员、西方方向总指挥部总司令兼西方方面军司令,在德军主攻方向上组织防御作战。从7月2日起,铁木辛哥率西方方面军实施顽强抵抗,阻滞了德军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