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体冲进二人房中,破口大骂了一通方才解气。
⊙“九一八”事变后,司徒雷登亲自带领数百名燕大师生走上街头游行,并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想拉拢下台的曹锟“合作”,派伪河北省省长高凌蔚去当说客。当时曹锟正躺在炕上抽大烟,还没等高凌蔚说话,便把烟枪往地上一摔,大吼道:“你给我滚出去!当了汉奸还敢登我曹家的门!”
⊙1927年3月,白崇禧作为北伐东路军前敌总指挥,抵达上海东郊的龙华,到了杜月笙的地盘上。杜想投机革命,亲自往见白崇禧,白拒不接见。有人说:“杜曾捐大洋四万八千元,对革命有功。”白说:“他捐四万八,革命军可以还他五万,名器不可以滥假,官职岂可随便送人!”
⊙有人给段祺瑞送礼,他只选一两样不值钱的留下,其余一概奉还。有一次江苏督军齐燮元送他一扇镶嵌着各种宝石的围屏,其家人喜欢得睡不着觉,半夜都会爬起来摩挲,可段最后还是让人把东西送还了。
⊙丁日昌任苏淞太兵备道时,戈登率领的洋枪队无所事事,在上海整天晃悠。朝廷怕尾大不掉,让丁设法遣裁。丁跟英国交涉几次,最后说服英国人发来遣裁文书,调戈登回国。可英国总领事巴夏礼却借口说没收到文书,拒绝执行。丁几次交涉未果,于是宣布裁遣文件失窃,派兵围困领事馆数日,巴最后只得说那份文件又找到了。
⊙1932年,张元济的儿子张树年自美国留学归国,想进商务印书馆。元济反对,说:“我历来主张高级职员的子弟不准进公司,我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1908年春,光绪与慈禧先后病逝,清廷下令各地举行“国丧”。高等官学堂学生田桓“哭临”时流露不满情绪,堂长杨子绪于翌日高悬虎头牌,要开除田桓学籍,全校师生哗然。此事被在学校附近寓居的黄侃听说,盛怒之下,遂跑进学堂,砸烂虎头牌,大骂一通之后,方扬长而去。
⊙蔡锷写信给友人,说:“以菩萨心肠,行霹雳手段,吾人今日处兹乱世,认定一事与道德良心均无悖逆,则应放胆做去,无所顾怯,所谓仁慈,又要痛快也。”
⊙袁世凯让沈家本任司法部长,沈婉辞。袁说:“这是众意,如果不将你列入名单内,恐怕会让众人失望。”沈说:“这好办,只需注明因病辞聘就行了。”没多久,袁世凯又让长子袁克定劝沈出山,沈正色道:“宁死不做官。”
⊙戴季陶做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唯才是举。有一次,因一名已达分数线的学生没有被录取,戴在国民会议上要求从严处分自己,蒋介石无奈,只好罚扣其三个月的薪金。
⊙蒋南翔长期担任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也曾任青年团中央副书记、高教部部长、教育部部长。22岁时,他说了句令中国青年学子为之热血沸腾的话:“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赛金花晚年生活穷困潦倒,张竞生曾给她写过一封慰问信,并寄去25元钱,以解其燃眉之急。
⊙1947年年初,徐铸成拒绝政府投资《文汇报》,说:“《文汇报》是用我的墨汁喂大的,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津贴和政治性投资。”
⊙1941年,张季鸾去世,他在遗嘱中说:“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
⊙20世纪40年代,吴组缃应聘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教授。北大中文系教授方锡德后来回忆说:当时是在学期中间,校方希望吴开半学期的课,但可以支付给他整学期的薪水。吴当即表示反对:“这样怎么行?我明明只上了半学期的课,怎么能拿你们一学期的薪水?”
⊙许春草有四句名言,一曰:人民反对暴政不必向政府备案;二曰:有公愤无私仇;三曰:不与魔鬼结盟,不与罪恶击掌;四曰:对付外国侵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则出命。
⊙唐继尧《象州夜泊》诗云:“横槊江流望八荒,澄清依旧仔肩当,社城狐鼠应须伏,山泽龙蛇漫久藏。事业从来空色相,兵戈犹是佛心肠,照人肝胆今仍昔,皎皎还同明月光。”令人击节赞叹。
⊙1946年,冯友兰应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邀请,赴美讲授中国哲学史,并将讲稿整理成《中国哲学简史》一书,由纽约麦克米伦公司出版。在美讲学期间,冯曾说:“我在国外讲些中国的旧东西,自己也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我想,还是得把自己的国家搞好。我常想王粲《登楼赋》里的两句话:‘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某日晚上,杜聿明夜不能寐,遂披衣下床,伏案挥毫,为阵亡将士写一挽联:“血花飞舞,苦战兼旬,攻克昆仑寒敌胆;华表巍峨,扬威万里,待清倭寇慰忠魂。”
⊙1923年4月初,《益世报》刊载北洋政府授发的一批勋位,胡适以三等嘉禾勋章榜上有名。4月8日,胡适在自己办的《努力周报》头条位置发表《胡适启事》,说:“我是根本反对勋章勋位的。如果这个胡适真是我,还是请政府收了回去罢。”
⊙抗战时在重庆,吴稚晖不住蒋介石给他的洋楼,反在山坡上自盖茅草屋一座,并戏作《斗室铭》自娱:“山不在高,有草则青,水不厌浊,有矾即清。斯是斗室,无庸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多白丁。可以弹对牛之琴,可以背癞痢之经。耸臀草际白,粪臭夜来腾。无丝竹之悦耳,有汽车之闹声。南堆交通煤,东倾扫荡盆。国父云:阿斗之一,实亦大中华之大国民。”
⊙1913年春天,袁世凯给胡石庵颁发一等嘉禾章,遭到胡的拒绝。胡石庵在退回勋章同时附诗一首:“三户亡秦愿已空,战场荒草渍残红。郑蛇内外成虚斗,冀马奔腾起大风。一雁横飞秋色里,万花齐落鼓声中。乾坤正气消磨尽,狗尾羊头亦巨公!”
⊙众议院议员邵瑞彭在收到曹锟五千银元的贿选支票后,拍照寄往北京、上海等地的报纸发表,并向北京地方检察厅提出控诉,一时间全国舆论哗然。回到故乡淳安后,当地民众开大会欢迎他,师范讲习所的学生们还打起了横幅,上写:“揭发五千贿选,先生万里归来。”
⊙“九一八”事变后,吴佩孚曾作诗一首:“国耻传来空有恨,百战愧无国际功。无泪落时人落泪,歌声高处哭声高。”
⊙1938年台儿庄大捷,曹锟听说后高兴地喊道:“我就不相信,咱们还打不过那小日本。”
⊙恽代英在狱中写诗道:“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钱穆自幼吸烟,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中有劝戒烟一节,他自忖道: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遂决然戒之,后数十年不吸。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大学遭到轰炸。张伯苓说:“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
⊙蔡锷发动护国战争前,曾在一封家书中写道:“余素抱以身许国之心,此次尤为决心,万一为敌贼暗算,或战死疆场,决无所悔。”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管学大臣张百熙十分爱才,讨厌谄媚溜须之辈。曾有一位青年很为张所器重,一次,张的小妾生病,这位青年得知后,居然在家中设立香案,天天为之祈祷。张闻听此事,不禁叹息道:“我一直很爱他的才气,但我没想到他的德行却是如此。”后来便渐渐疏远了这个青年。
⊙吴佩孚蛰居北京什锦花园期间,曾写过一副对联明志:“得意时清白乃止,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1916年“双十节”前夕,黎元洪授予黄兴“勋一位”,黄兴坚拒。
⊙1916年11月8日,蔡锷临终,曾口授蒋百里代写遗电: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二、意见多由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三、在川阵亡将士及出力人员,恳饬罗督军、戴省长两君核实呈请恤奖,以昭激励;四、锷以短命,未克尽力民国,应行薄葬。
⊙吴佩孚用人拒用亲属,他曾下令:吴姓的“天、孚、道、远、隆”五世永不叙用。
⊙英国公使巴夏礼有一次急等国内一条重要电报,却迟迟不见送来,于是责问中国政府是怎么回事。总理衙门追问电报总局,电报总局又追问分局,分局理直?
小说推荐
- 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
- 作者:黄一鹤】总统皇帝只在一瞬间:袁世凯的“小站”人民国初年,人们把袁世凯比做美国的华盛顿,但袁世凯终究没能成为华盛顿,袁归根到底是个“旧时代的人。袁的圈子里,活跃的也仍是以旧时代的人为主:前清旧僚、北洋嫡系,外加少数具有新思想的新分子。袁作为一代领袖,在笼络人心上极有手腕,要求名的给名,要求官的给
- 最新章:1949民国圈子-第50章
- 在历史现场
- 11985年3月23日,一架来自美国的客机在北京国际机场降落。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日子,一个普普通通的国际航班,可是,对于从飞机上走下来的这群美国老记者来说,此次中国之行,却非同寻常。他们是二战期间来中国报道中国抗战的一批美国记者。从四十年代末离开之后,为重返中国,他们已经等了三十几年。今天,他们应《
- 最新章:第40章
- q版历史 在爆笑中学习历史
- 《Q版历史》前言 尽管陈平很贪,但他的贪和现代意义的贪截然不同。首先,陈平大肆收受财物,是受当时汉政权管理方式的局限,所有的将领主要是靠自筹经费来养活部下,陈平受金,是作为部队活动的经费,为行军打仗提供经济来源,在当时封建私有制的条件下,陈平的个人财产和由他控制的活动经费是无法截然分开的。其次,刘邦
- 最新章:第57章
- 历史中的智慧-向历史借IQ
- 作者:刘灿荣】推荐序 1很难想像,曾为武侠少年的灿荣,几经人生的周折,在鬓发微霜之时,竟也热衷于勾沉历史、思辨生命的寻索。回望学生时代,我经常看着灿荣意气昂扬地站在讲台上,传述着从杜牧到郑愁予的古今诗话。有时又酒入豪肠,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书、剑、酒一再伸展、呼吸、挥洒在校园感性的岁月中。离开校门之
- 最新章:向历史借IQ-第27章
- 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
- 作者:忆江南【由文】历史新课堂第1章 历史没有那么美事实上,历史远没有那么美。公元前33年,王昭君奉汉元帝之命出塞和亲,嫁给南匈奴的呼韩邪大单于。那时,昭君年方十九,风华绝代,的确是人间少有的美女,但呼韩邪单于却已进入暮年,垂垂老矣,完全没有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风采。两年之后,即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
- 最新章:第57章
- 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 前言 历史,虽然是一些曾经发生过的往事,早已随风而逝烟消云散,但对今天生活着的每一鲜活的个体生命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人类并非从天而降凭空而生,而是从远古一步步地发展进化而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每一个重大事件,每一次重要转折,无论多么久远,都或多或少、或深或浅、或浓或淡、或隐或显地在人类
- 最新章:历史的刀-第74章
- 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 历史的拐点
- 从历史冷到历史热马立诚:改革开放初期是文学热,进入20世纪90年代是经济学热,后来又有一段政论热,现在是历史热,先后四个热。到书店看一看,各种各样的中外历史著作满坑满谷,蔚为大观,中国大片也都是历史题材。雷 颐:历史热是正常的。无论美国、法国、英国还是俄国,每年的畅销书,历史著作都占据了很重要的一个
- 最新章:第25章
- 84-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
- 对于人们来说,窃贼这个词并不陌生,但窃贼究竟起于何时,却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时间概念。俗话中有“强盗碰上贼爷爷”之说,说明窃贼确实是人类社会中所产生的最为悠久的一种破坏社会生产和社会秩序的一类人 在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产生之后,窃贼的盗窃行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不过是被剥削者反抗剥削者,夺回自己劳动果实
- 最新章:中国社会史:窃贼的历史-第29章
- 前清秘史(下部)--在历史的拐角处
- 作者:李亚平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 相关内容李亚平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1 与易中天、于丹不同“李亚平式”全新解读明末清初历史大变局《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问世 与易中天、于丹式的解古说史不同,著名旅美学者李亚平自成一家。当他的新作《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的问世,独树一帜的“李亚平”式解读
- 最新章:-在历史的拐角处-第3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