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灯泡》第72章


莫不是惧流言畏奸人口舌?
莫不是怨孤王把前情割舍?贤弟啊!
生不得同床榻死亦远隔,
难道说是上天惩罚于我?
(白)儿父既有遗训,孤王收回成命。儿父尚有何遗愿否?
【昌】(白)启奏皇伯,臣父临终之时,留下三件遗愿,安葬涞水便是一件。
【雍】(白)还有两件呢?
【昌】(白)父王爵位,弘晓承继。上交东华王府,求皇伯另赐府邸。
【雍】(白)我儿乃儿父长子,不得继承王位,可有怨怼?
【昌】(白)父有命,敢不遵,不遵便为不孝。
【雍】(白)难得我儿有此孝义之心,就封我儿为郡王。儿父遗愿,孤王俱都应准,迁府之事,日后另有旨意。
【昌】(白)谢皇伯。
【雍】(白)下殿去吧。
【昌】(白)是。
(弘昌下)
【雍】(白)唉。
(西皮摇板)
弘昌儿遵父命恪守孝道,
也是他严家教风骨清高。
(雍从袖中掏遗折)
(西皮摇板)
袖内儿取出了贤弟遗表,
展遗折不由孤珠泪双抛。
(西皮二六)
字迹犹新魂梦渺,
叫孤不忍细观瞧。
遗折上旧恩情只言未道,
劝孤王休悲痛万望节劳。
弟劝孤整雄兵西叛平剿,
弟劝孤亲宗室宽待群僚。
弟劝孤止流言尽除宵小,
保圣体休在意那桀犬吠尧。
慎思虑国家事无微不照,
却无有叙旧情片语半条。
莫不是气力竭笔管难落,
莫不是心意冷琴瑟难调。
此一生终把这孽缘断了,
临终时却还有三件托交。
弘晓儿承王位把君恩还报,
迁王府只把那旧念勾销。
葬涞水叫孤王地下难找,
却便要旧缘决断、前尘尽抛。
有心争似无心好,
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好好,贤弟遗愿孤准了,
成全我贤弟英名青史标。
(幕闭)(三本完)
63
63、灯泡文思路受阻与耽美京剧两生缘起 。。。 
雍朝文完全没头绪,因为我发现我内心脆弱,真摧心文写起来非常费力;又朝政无能,朝政也确实影响我妞妞的活动空间,如果继续写妞妞病到妞妞死,就太矫情了,连矫情茵都觉得矫情,嗯嗯。现在先放下,上部就大约就这样独立成篇了,下部有意像马亲王《风起陇西》那样的写阴谋论,把我王写的像那里面的丞相亮一样又阴又精,但是为了国家稳定的大局,不过这个需要准备素材和思路,况且本茵内心皓白如雪,这个太挑战了。所以要先放一放。
其实读者如果细心,也会发现上部灯泡些许的阴谋,奈何作者搞不通透,只好略略暗示。比如爹地跟四姐交心情节,实际上是先把八哥控制住,又用软手段安抚住四哥,按住四哥就是按住了王子。王子真是那么纯么,显然不是。但在我妞妞的灯烛光下,这些都没有显示,照亮的只是兄弟情、父子情和父女情,还有天家骨肉的无奈。上部或者说全篇结文最心酸的地方,会落回到杜工部的“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上。雍朝天光大亮,一切都摆在明面儿上,妞妞的空间受限,投入革命工作的王子和四姐生活也完全两样,这样的大剧变下,当年妞妞烛光下照亮的那些东西就都不复存在了,本茵就搞不定了,这也是雍朝推进不下去的问题所在。至于写温馨场景,也需要情节,在本文这个无爱情无朝政无暴力的三无产品里,缺少情节真是无法进展。
说到两生京剧,先是由那段恶搞《罗成叫关》的带鱼望宫开始的,后来一发不可收,尤其是某栀子姐的连撺掇带启发带鼓励下,到现在竟然是带着一种对京剧的热爱和使命感在写一出恶搞戏。一是痛恨当前所谓宣扬“人性”、违背艺术规律的烧钱新编京剧,完全抛弃了京剧艺术的精髓,情节有如于妈、唱词堪比琼瑶,京剧艺术的整体美完全被糟改的面目全非。就跟花花所说的听京剧名家名段一样,其实名家名段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综合艺术的古典美完全体现不出来,程式化的安排和灵活的舞台调度,都无法向观众展现,那跟茶楼酒肆弹琵琶卖唱有神马区别。
再说现在的那些名家,当然不好一棍子都打死,可就算说绝了都打死也不冤。这就是本剧的第二个缘起,痛惜当前没有肯下功夫、有灵气的好演员,编剧脑残是一方面,演员没脑子又是一方面。当看着堂堂天字号的国家京剧院,一出又一出地排脑残剧,名角在台上动情洒狗血的时候,我就想骂大街啊,到底tm有没有脑子啊,演那种剧不觉着自己是土么、不觉得傻么,当然是有有自知的,可相当一堆角儿都没这个见识,还空谈什么人性论、空谈什么注入审美,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连好赖香臭都不懂得,还空谈什么审美?!问问马连良什么叫审美,什么都不说,就做衣服配颜色现在那帮人哪个比得了?!开始脑子里歪歪演员表的时候,我那个风华绝代的带鱼真是找不到活着的演员可演,就想到了神仙。等到编爹地的时候,起根儿就是照着马老板写的,当今演马派的哪里有那个松弛、灵动、潇洒,只会洒,搁在马老板那个时代,也就是庙会水平的。及至编到现在,竟是发现活着的演员少有能演到我心里去的。索性便以绝代风流的大演员们扮那些绝代风华的大人物。前两天不说有那专业演员说京剧是老祖母、老了么,诶,我就是要用一个超级古典的形式,表现一个超级没溜儿超级荒诞的故事,而且还是正儿八经滴用,正儿八经滴写。就像意大和s大写《为君难》和《两生》达到的那种效果一样,文思和真情让人忘记了生子的雷人,我希望看我的京剧形式,能让大家忘了唱词的雷人,而喜欢上人物、情节和唱词。
所以这出“雷帝宅腐剧”形式、唱词尽量靠近传统,人物设计也尽量贴合人物原型和我挑选的演员原型,就是要脸谱化,就是要完全京剧的形式。我倒要看看是京剧形式完蛋了,还是让那帮混蛋给搞完蛋了。当有童鞋说,被形式和内容萌到了,我真的很感动啊。因为既看我文又喜欢京剧,或是熟悉京剧的童鞋毕竟占极少数,如果有童鞋真能被这种形式感染,我想那就是京剧艺术本身的魅力。就像有童鞋读了地藏王觉得萌,因为我写的时候,脑子里就是活生生的马连良的舞台形象,那种感染力是从马先生那里来的。如果真由马先生演,只会更加挥洒,更自然。像与德妈吵架的激烈,德妈说话的不容情、不留余地,也是考虑了几种选择,想过李多奎《赤桑镇》骂包拯,想过用童芷苓或者筱翠花的白口,老旦觉得不够力度、花旦显得不够端庄,最后选择了尚先生,那是说话端庄,唱词句句如刀锋,那种力度和身份感在当年那些大角儿里,也只有尚小云能拿得起来。像唱词的格式,完全是京剧的七字句、十字句,当然不忘我村君王的习惯,比如四姐登殿念的引子“日月辉光”、什么“伴驾王”,就是用假正经的形式损人。还有童鞋说肿么出来丑角插科打诨,这其实也是古典戏曲必不可少的内容,由此也看出现在名家名段的贻害,其实真正一出京戏,几个钟头演出,不见得有几大段唱,丑角出来调节气氛、串联情节必不可少,比如演员道白的跳入跳出。我是棒槌,我只尽我能想到的向大家展现,如果因为这个文能稍稍逗起大家对京剧的兴趣,那我就更觉得欣慰了。
以上是我写两生京剧的缘起。我只是感慨我不会画画、不懂得锣鼓经、不会作曲,所以只能以平面文字的形式留给大家脑补,只为祭奠我喜欢的艺术形式、我热爱的大艺术家、我脑残粉的黛玉王。。。茶馆里不是说么,这个世道,正经玩意儿都得连根儿烂,确实已经连根儿烂了,只剩下了种种打着京剧旗号的俗气、丑恶怪胎。耽美京剧也算其中一种,借荒诞之情节为死去形式还魂的冥戏。多谢诸君捧场!!!
64
64、【楔子、探兄、托兆、全交、冥追、阴判、江南、听书团圆】 。。。 
作者有话要说:*让俩老生唱南梆子是笑话了,脱胎于《柳荫记》十八相送音配像,梁山伯,叶盛兰音,叶少兰配像;祝英台,杜近芳音,杜近芳配像
附赠一个马连良谭富英的草船借箭,感受一下马先生的帅卖坏马连良配诸葛亮、谭富英配鲁肃
演员表
地藏王——马连良
雍正——李和曾
殿神——叶盛章
梦中魂——杨宝森
小人书
看爹爹如何再往下编
【楔子(说书)、探兄王、托兆、梦明皇、闹地府、阴判、还阳(下江南)、渔樵问答、听书团圆】
演员表附穿戴谱
妞儿:花旦——荀慧生(大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