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赚一毛也不赔一毛的。过去有人跨着门槛要求卜卦者卜断他是进门抑或出门,因而把卜卦者难倒了。假如我是卜者,我会断他不进门则出门,这断法表面上看来好像很滑头,其实这是一定的道理,吉或凶,都是因人的心理而产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这一类的人和那一类的人,利益有了冲突,于是吉凶就分出来,到这里,也把《易经》运用的原则告诉了我们,那么我们怎样知道过去未来呢?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就是说,欲知过去、未来的学问很简单,人人都可以学会,只要看见太阳系统里,星辰运转的法则,懂了它的原理,在地上的每一成形的东西,山是高的,水是流动的,任何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的,懂了变化的法则原理,那么对于过去、未来便都知道了。
刚柔相摩 八卦相荡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
一寒一暑……”
这一段的意思是接着上面来的,是研究《易经》八卦道理最重要的地方,这是指我们现处的太阳系统,所带领的星球世界中的物理法则,扩大一点来说,也可以说是宇宙运行的法则。懂了宇宙运行的法则,自然会了解人事,正如儒家所标榜的“天人合一”的道理,至于把这个法则应用到另一个太阳系统,是不是相通呢?推测下来,大概也是相通的。
现在说的“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就是说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这个太阳系统以内,物理的法则都由刚柔(这是两个物质世界的代号)也就是阴阳,互相摩擦而产生。宇宙间,任何东西,都是由这两个相反的力量,互相摩擦才生出来的,这是摩。至于八卦相荡,开始时我们已经画过八卦,为了解说的方便,现在需要先介绍一些关于《易经》的基本知识。
先说什么是《易经》?前面我们曾经说过,“易”就是变易、不易、简易三个原则,这是汉代儒家提出来的解释,这个解释对不对倒是另外一个问题。究竟为什么叫作《易经》?这是根据汉朝一位道人魏伯阳——道家的神仙,又名火龙真人的说法来的。他有一本有名的著作叫《参同契》,朱熹一辈子不敢说对这本书已经研究通了。这本书是根据易理讲修道的书,也就是中国所谓道家的鼻祖。在书中,他提到了“日月为易,刚柔相当”的话。我们看古文“易”字,上面是日的象形,下面是月的象形,把上面太阳下面月亮合起来,便是“易”字了。这个意思是说,《易经》这本书,是叙述我们人类这一个太阳系统的宇宙中,日月所运行的一个大法则,可见有关《易经》的定名,以魏伯阳的解释为最正确。可是自宋朝到清朝这几百年间,很多人怀疑这个解释,而日本人解释的更妙,他们说“易”是一种动物——四脚蛇,也就是蜥蜴,因为它的特征是善于变化,它栖在绿色的树叶上,体色就变成绿的,栖在红的花上,体色就变成红的,所以“易”就是蜥蜴。日本人对于我们的文化,有时候固然歪曲得很厉害,但有时也是很有趣很可笑的。他们还提出证明,说《易经》中有很多都是用动物代表的,如龙、象、马等等都是,所以“易”就是易变体色的蜥蜴。在几十年前,我们中国的学者,也跟着日本人如此说,中国人把中国自己的文化弄得一塌糊涂,甚至说大禹是一条爬虫,根本没有大禹这个人。日本人这样说,我们的学者也跟着这么讲,这些说法都是不对的。什么叫《易经》?到现在为止,大家考据讨论的结果证明,还是魏伯阳对《易经》作的解释最为正确,因为后来出土的甲骨文上,找到《易经》的“易”字,就是太阳、月亮的象形字,上下合在一起,就是远古时代的“易”。照《易经》文化来看,我们的历史,应追溯到两百多万年以前,我们现在自己号称五千年历史,那还是太谦虚了。两百多万年前的文化,“易”就是日月,可见“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就是太阳月亮以内的宇宙法则。
明白了以上这些,现在我们再谈八卦相荡的问题。所谓“荡”,如同荡秋千一样,一来一往。六十四卦就是八卦的一来一往,彼此相荡出来的。以先天卦的方位来看,如以乾卦为标准,乾卦一荡,与兑卦碰在一起,于是便成天泽履卦,反过来,兑卦一荡,碰到乾卦,于是成为泽天央卦,乾卦如果荡到另一边,碰到巽卦,于是便成天风女后卦,无论以任何卦为标准,都是一样。昨天报纸刊出,美国总统福特卜了一个卦说如何如何,灵不灵且不管,不过有时候拿来玩玩,或是心里实在不宁静,生死存亡之间,来玩玩亦不错。准不准呢?等于在事急时祷告上帝、拜求菩萨一样,也可以在这中间找出办法来,找出生路来,因而一下子精神便安定下来了,这也可以说是精神的最高寄托,但却与宗教信仰不同,宗教信仰是依赖的,是把自己交给另外一种看不到的神,而卜卦则是可以在自己的智慧中解决问题,找到所应走的道路,这是荡的道理,也与上面所说综卦的道理一样。
这里孔子研究《易经》的报告所谓“刚柔相摩”,是说这个物理世界的刚柔相摩,用现代语勉强解释为坚硬的和柔软的互相磨擦。譬如物理世界最柔软的东西,老子常说是水。老子的思想,孔子的思想,诸子百家的思想,没有不是从《易经》里出来的,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这一套观念,也都是从《易经》里面出来的。所以老子也说,“福者祸之所倚,祸者福之所伏。”都是来自《易经》的思想。我们研究了《易经》,再研究老子思想、孔子思想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天地间没有绝对的,老子提到世界上最柔的是水,刚强的,终归会软化,水一滴一滴。都是软的,没有骨头,风一吹就干了,可是不管是铁板、硬石,年深日久,都会被这一滴水滴穿了。老子是在这个观点上说水是最软的,实际上照《易经》的道理,水还不算最软,因为水还是有形态的,最软的是没有形态的,是空间,是这个虚空。那虚空有些什么呢?普通说来,虚空就是没有东西。而《易经》的道理,和现代科学观念一样,认为虚空并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原子,我们的手在虚空中挥舞一下,虚空中的原子便都动了,发生作用了,这样宇宙便已经受了很大的影响,好像是一颗小石子投到河里一样,开始时只见到一点小波纹,这个波纹照科学的道理,慢慢扩大开去,一万年以后还在扩充,所以任何一点的动,都会产生很大的力量。空是柔的,刚的可以被空摩掉,由这个道理说明刚柔相摩,是互相摩擦,并不是刚不及柔,有时候柔的东西也会被刚克掉,这是刚的成分较重的关系。
《易经》的道理告诉我们,像一架天秤一样,那一头重,这一头就高起来;这一头重,那一头就高起来,不能均衡,几乎没有一个时间是均衡的。均衡是最好的状态,但是很少,就以我们自己的心身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心理方面的思想,没有一个时候是均衡的,不是心里不舒服,就是思想在混乱。一般人说打坐修道,什么叫作“道”?能经常保持心身的均衡就是道。那么打坐,又何必闭起眼睛、盘起两条腿装模作样呢?我们知道打坐的目的,也是求得身心的均衡,如果身心不是均衡,打坐也没有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经验,每天不是情绪不好,就是身体不舒服,过分高兴也不是均衡,身体绝对没有一点毛病,心理绝对平和的状态,生活一百年也难得有十天到达这种境界。这些都说明了,刚柔时刻都在相摩,因此就产生了大宇宙间八卦相荡的道理。这个道理,推于人事,我们也可了解,人与人之相处,不管是在一个团体或一个家庭,不可能永远没有摩擦,因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个宇宙的法则,都是两个彼此不同的现象在矛盾、在摩擦,才产生那么许许多多不同的现象。一切人事也都不能离开这个道理。我们学了《易经》的好处,就是对于人事的处理会有更好的原则,例如对方发了脾气,就会劝他不要动怒,等一等再说,等他的这一爻变了,变卦了,他不气了,再谈下去,又是另一卦的现象了。学通了《易经》的人,对别人在发脾气,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他火发得天大,那是“火天大有”,让他发去,发过了以后,反过来“天火同人”,两人还是好兄弟,算了,不要吵了,学通了《易经》,用之于人事,便无
小说推荐
- 系统的超级杂货店
- 嗯,莫天空的理想大概就是把系统摁在地上摩擦摩擦,然后抢劫系统的小金库
- 最新章:第七百二十五章五星连珠,至暗日
- 易经
- ,第一卦 乾 乾为天 乾上乾下 生小 说+网乾:元,亨,利,贞。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用九:见群龙无首,吉。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时
- 最新章:第8章
- 易筋经
- 作者:魅男★严正声明:请不要使用在商业用途,如果您觉得我们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去掉您认为侵权的书籍,谢谢支持!第一卷 第001章 天蛇射息2007年,冬至。破败的土屋内仅有一盏松油灯散发出微弱的光芒,屋里陈设很简陋,一张方桌两条长凳,贴墙砌起的土炕里柴火烧的正旺。倒是东墙那一排密密
- 最新章:第2117章
- 易经·系辞
- ,系辞上传 大_第一章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
- 最新章:第2章
- 易经之路
- ]易经之路作者:抄逃一个平凡的农家少年,为了寻找消失已久的父母,踏上了修仙之路。浩瀚修仙界,强者为尊,为求生存,苦寻易经古辛,探万千秘境,灭满天神魔手撑乾坤,脚踏轮回,看他如何,降奇珍异兽,会天下美女,登修仙顶峰!小宝与狗(有兴趣的看看)更新时间2012-6-16 22:27:19 字数:398 清
- 最新章:第324章
- 易经读本
- 趣味解读群经之首《易经》读本 作者:臧守虎内容简介《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
- 最新章:第39章
- 白话易经
- 作者:南怀瑾、徐芹庭《白话易经》序言《易经》是中国文化最古老的典籍。历代正统派的学者,用许多不同的文字赞扬它,大致说来,推崇它为“群经之首,致予无上的敬意。相反的,认为仅是古代的一部卜筮之书,近于巫祝的诬词,卑不足道。只是经过孔子的传述《周易》以后,又加上历代许多学者穿凿附会,才有了后世的盲从和崇敬
- 最新章:第32章
- 重生之易经
- ,网址http/m 书名:重生之易经 作者:鬼屋 文案 前辈子为了渣男辜负亲人,这辈子他要做一个牛逼的人,不会再浪费自己的天赋 易经,做为一个天级鬼师,他当然是以抓鬼为主,偶尔搞点副业。顺便虐一下前世欺负他们的国家,希望你们上帝保佑你们,阿门~内容标签:恐怖 灵异神怪 重生 天之骄子搜索关键字:主角
- 最新章:第146章
- 易经的智慧
- 作者:曾仕强【由文】第一集 阴阳之道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阴阳的思想对中华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
- 最新章: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