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杂说》第23章


缣煜碌墓叵怠U庖淮笙窒缶褪且槐尽兑拙罚孀虐素缘姆ㄔ蛟诒洹F匠4υ谡獯蠡肪持校燮湎螅哉獯笙窒蟊涠那耙蚝蠊贾懒耍倏次耐酢吨芤住分兴芯康哪谌荩⒉皇撬滴耐踉趺此担颐蔷拖嘈牛且巴嫫浯恰保ü乃枷氪闯鲎约旱乃枷搿S谑切胀醯囊部芍槐尽锻跻住罚绽畹闹槐尽独钜住贰!?br />
人生一定要动的,“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我们自己有时候动了,要观察动所产生变化的现象,而玩其占,事实上占、卜、筮是三件事。古代用骨头卜卦,把骨头用火烧后,看上面所裂成的纹路,这是卜。各种卜的方法很多。占是用数理来推定结果。筮是《周易》以后的卜卦方法,用筮草的一定数字来卜。以现代来说,庙里的抽签,看签诗,这是近于筮。这是神秘学的范围、精神学的范围、心灵学的范围,有它的道理。如历史上的风角之术,演变为梅花易数,都属于占卜一类。梅花易数,假托是邵康节发明的。 
自助、人助、天助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中国文化根本没有迷信。中国人是说人助天助,要靠自己。上面两句话就是说,懂了《易经》这些道理,上天就会保佑你。上天怎么个保佑法?就需要你自己照《易经》的道理,做得合情合理,天人合一,要你的修养到达这个境界,就可以天人合一。再严格说,这个“天”并不是另外一种力量,只是自己的心。懂了《易经》的道理,以此道理做人,动静都看准了,一定是一切都大吉大利,没有坏的,一切都看自己的学问修养如何,所以《易经》是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包括了科学、哲学、宗教,一切都涵盖了。 
以上是第二章,下面继续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者也。支者,言乎变者也。” 
读这本《周易》,有三项要注意。外国人,尤其日本人研究《易经》,专门拿动物来搞,龙呀!马呀!象呀!在这些上绕圈子。象亦是一种兽,据说能够吃铁,把铁咬断。《易经》每卦下面有一个“象曰”,就是“断语”的意思。这里是说“彖辞”是用来解说现象的。换句话说,“彖辞”是根据某一现象下的定论。至于“爻辞”,每爻下面有一个解释,为“爻辞”;整个卦下面的解释为“卦辞”,爻辞是讲变化的道理。 
善补过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 
也。” 
在将来研究《易经》的内容时,看到卦的后面有的是吉,有的是凶,有的是悔吝,有的是无咎,这是爻辞常用的话,吉凶悔吝,已经谈过了。无咎,翻成白话就是“没有毛病”,但并不等于“好”,而是在进退之间要注意。换言之,“无咎”是没有大错误,好的。从这里可以看到《易经》的哲学,一个人到了平安无事的时候,这情形又怎样?孔子说“善补过也”,要特别小心,人不会没有错,随时有错,善于反省自己的错误,加以改正,就是真正到了无咎的时候。因此我们做事业要尽量地谦虚,倘自认绝对没有毛病,这是靠不住的,天下事没有这么好的。“善补过也”还是好好的,懂得小心谨慎反省与改正错误,这是最高的哲学。 
《易经》人生哲学的五大原则 
以上的道理都懂了,我们再进行下面的部分: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手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 
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这五点是卜卦时用的,也包括了人生哲学的大原则。“列贵贱者存乎位”,高贵与下贱,用现代语来说,即有无价值?存乎“位”的问题,“位”以现代语解释就是空间。人生亦如此,到了某一个位置就“贵”,没有到某一位置就“贱”。所以卜d时哪一卦是好?哪一卦是坏?是没有一定的。甲卦,就某一事,某一空间地区,某一时间而言,是了不起的好卦,如果换了一个地区,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我们到庙里去看神像,就有很大的感想,也可以懂得这个道理。一堆泥巴,或一块石头,一根木头,雕成菩萨像,成了“象”,然后在大庙里一摆,人人都去跪拜。他为什么那么贵?“存乎位”,在那个位置就贵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人也是如此。所以研究《易经》,卜卦,当知卦的本身没有好坏,好坏只是两个因素,时间对,位置对就好。等于算命一样,有的人八字好,贵命,可是一辈子没有遇到好运,不遇时,贵不起来,好像一件东西,的确是好东西,有价值,可是放在那里几十年都卖不出去,又有什么办法?有的人学问很好,可是一辈子不出名。反过来说,如大家称颂的胡适之先生,不知道他的学问到底好在哪里?说他哲学史好吗?写了半部还不到,写不下去,碰到佛学的问题,只好搁笔。其他如研究《红楼梦》、《聊斋志异》,“红学”、“妖学”,有什么用?可是将来中国文化史上胡适之先生一定有名。看历史尤其如此,历代以来,有多少和诸葛亮一样有学问的人!如果没有像《三国演义》这样的小说,诸葛亮能够出名吗?孙悟空根本就没这样一个人,可是被小说一写,就如此走运。天下的事,对于名与利,把这个哲理一看通,就觉得没有什么,就淡泊了,非其时也就能居而安之,心安理得。中国人的古语“福至心灵”很有道理。一个人到了某一位置——福气来了,头脑真是灵光,特别聪明。 
“齐小大者存乎卦”,齐就是平等。乾、坤、坎、离四个卦是大卦,其余六十卦都是大卦变出来的,那是小卦。卦就是现象,也就是大的现象、小的现象。现象有大小,一个人的成功失败也有大小。有如发财,甲发得多,乙发得少,这有大小,但立脚点是平等的,不管大小卦都是卦,都是一个现象。庄子的书中有《齐物论》,何以名“齐物”?万物不能齐,没有平的。人的智慧、学问、体能都是不平等的。即使有两人体能一样,其中一人生病了,另一人为了平等也生病吗?物是不能齐的,但是庄子提出来有一项是齐的——本体的平等。如太空是平等的,太空中万物的现象是不平等的。所以庄子有一句话很妙,他说“吹万不同”。孔子研究《易经》讲究“玩”,庄子讲究“吹”。吹万即万有。他以风来比方,他说大风吹起来,碰到各种的阻力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意思是说,风吹来是平等地吹,而万象遇到风以后,自己发出的声音不同。 
“辨吉凶者存乎辞。”什么是吉凶悔吝?“存乎辞”,看文字的记载。换句话说,这文字代表人的思想,吉凶悔吝在于各人的观念,各人的看法。“忧悔吝者存乎介”,这是说卜到悔吝卦的时候,忧虞到悔吝,就要独立而不移,下定决心,绝对要站得稳,端端正正。人到了倒媚的时候,自己能站得正,行得正,一切现象都可以改变。“震无咎者存乎悔”,无咎就是善补过也。人生没有绝对自己不错的,只要知道忏悔,仔悔的结果就是要补过。 
“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这里这个“之”字要注意,将来研究《易经》有关的书籍时,常常会看到“卦之”这个名词,“之”就是“到”,卦到了那里就是“卦之”,譬如乾卦,如果初九爻变了以后,成了女后卦,这就是乾卦的“卦之”。曾有人看不懂“卦之”而改成“之卦”,如乾卦卦之,改成乾之卦,这就不对了。 
万事通 
前面《系传》已讲到第三章,这里继续讲第四章,这一章很重要。 
“易为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这一个观念就很严重,他说《易经》的文化思想这一套学问,是宇宙的大原则。至于标准,是宇宙的什么标准?则没有讲。我们晓得在中国社会里,最准确就是整个天文现象的变化。在《尚书》中,尧、舜、禹换代的时候,都讲这个东西,但是有个毛病,发展下来到汉朝,就更厉害了,叫作“谶纬之学”,或叫“图谶之学”,就是预言。用五运推算出来,某个时代要变了,所谓以火德王,以水德王等等。每个朝代制服都要改变,如现在的白衣是孝服,在夏朝的时候是尚自,白衣服就是礼服,殷商的时候尚黑,礼服是黑色,尚黑就是以水代表。时代到某一个时候一定要变,近代对这种推测就叫作预言。现在世界上又到处都流行预言,我们中国历代的命运都有预言,这些就是所谓的谶纬之学——图谶之学。图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