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慈之心指导战争,不以牺牲为代价,始终保持优势兵力,这样一来,战则胜,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不是说上天可以伸出救援之手,而是说仁慈之德合乎天地之道,合道则胜,违道则败。坚守仁慈之德,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
善为士者不武,
善战者不怒,
善胜敌者不与,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
是谓用人之力,
是谓配天古之极。
“不武”、“不怒”,是慈德,不以感情用事。三国时许褚赤膊上阵遭箭穿,就是武、怒的结局。“不与”,是俭德,为胜敌的必要条件。“为之下”,是 “不敢为天下先”,为谦下、守静之德。以退为进,以守为攻,是用兵策略,可以确保慈、俭之德不失。“不争之德”,是克制而不盲动,不争一时之勇。不争则守,守则敌动我静,动则必耗其力,我以逸待劳,以静制动,又以强大的兵力作后盾,自然可以取胜。这是最符合天地创始的规律的。配:相复合。古:天地之始。
用兵有言: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不敢进寸而退尺。
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
言:格言。为主:举兵伐人,处于攻势。为客:以静制动,处于守势。进寸:前进一寸。退尺:后退一尺。交战的关键时刻,前进“一寸”则全军覆没,后退“一尺”则海阔天空。
凡用兵交战,有进有退,当进则进,当退则退。进则“不武”、“不怒”,只为取得战果;退则审时度势,是为保存优势兵力,决不作无谓的牺牲。
“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三宝”之一“不敢为天下先”具体的运用。“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是用兵的具体指导思想。 “行不行”,是我静敌动,以静制动,以逸待劳;“攘无臂”,是说不要陷入敌人的包围圈。臂:以臂环抱。“执无兵”,是说要有无兵的精神境界。“扔无敌”,是强调抛弃轻敌意识。无敌,即轻敌。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轻敌思想是用兵的最大祸患。轻敌必骄,骄兵必败,败则丧我“三宝”。所以,两军相抗,兵力相当,有哀悯之心的一方取胜。哀者:以“三宝”为德的一方。
本章是老子的用兵之道。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是用兵者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以“三宝”为指导思想的是仁义之师、正义之师。自古正义战胜邪恶,以争、贪为目的的侵略战争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附:河上公、王弼本以“善为士者不武”以上为一章,至“是为配天古之极”为二章,“用兵有言”以下为第三章。此从魏源本。魏源:“章首我有三宝,章末几丧我宝,首尾相应,词旨显然。”
..
六十二章 微观认识论
!小$说^网&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我的话非常容易理解,措施也非常容易施行。可是天下却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也没有人能够完全施行。
这句话是说,大道至深至奥,却又简明易行。“甚易知,甚易行”,是对明道之人而言;“莫能知,莫能行”,是对不明道之人而言。问题的关键在于所遵循的认识路线。世人强调宏观认识论,老子强调微观认识论。世人执着于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老子则执着于对自我的认识。大道隐藏于自身,只有求之于内,才能认识世界的本质规律。关于道的学说,是老子毕生实践,独立思考的成果,这一成果很难为世人理解和接受。正因为老子考虑到“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所以为世人留下了不朽名著《道德经》以及功夫传人,使大道之学经久不衰,并且越来越为世人所重视。 上
言有宗,事有君。
宗:世界的本原。言有宗是老子的本体论。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受世界观支配的,一切言论必须以世界的本原为宗旨。君: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接受自然规律的主宰。就自我而言,朴是自我之君,是通过自我修身实践创造出的真我,也是自然规律的化身。创造出真我,也就完成了认识的主体由自我向真我的过渡,从而,真我为君,自我为臣。
一切言论要有它的本原,一切行动要服从客观规律。这是老子的自然观。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我:真我,不同于自我之“吾”。我知:用真我来认知世界。知我:明心见性,认识真我。 自我之知是对现象世界的认识,是肤浅的、主观片面的;真我之知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是深刻的、客观全面的。
这一节的意思是说:人们没有真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不能以真我来认知世界,认识真我的人很少,能够效法真我亦即用真我来规范自我的人最可贵。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是因为圣人不执着于表面现象而贵在拥有真我。
被褐怀玉:身上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说明圣人关注的不是表面现象而是内在实质。
知不知,上;
不知知,病。
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上:认识的上乘方法。病:认识上的弊病,即以对事物的表面现象的认识为认识上的弊病。认识上的弊病是产生自身疾病和社会疾病的主要原因。要消除一切疾病,必须首先消除认识上的弊病。病病:以认识上的弊病为弊病。
这一节是说:能够认识到常人认识不到的东西,这是掌握了认识的上乘之法。不知道什么是最需要认识的,是认识上的最大弊病。只有以不识道这一认识上的弊病为弊病,才能消除认识上的弊病。圣人没有弊病,是因为他以不识道这一弊病为弊病,所以没有弊病。
本章是老子的微观认识论。通过自我、真我之辩,说明自我认识是肤浅的,不足以消除自身疾病和社会疾病,只有创造真我,认识内在之道,才能真正认识和改造世界。
附:河上公、王弼本分“知不知,上”以上为一章,以下为一章,此从魏源本。通言微观认识论,故分而不当。
.。
六十三章 自知、自爱
生小说_网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人民不再害怕统治阶级的死亡威胁的时候,统治阶级所真正害怕的事情也就到来了。
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法律本来是对付社会上那些损害人民利益的不法之徒的,当法律成为剥削和压迫人民,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时,法律本身就代表了邪恶。一旦人民不堪承受剥削和压迫,向反动势力以死抗争的时候,统治阶级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
夫唯不厌,是以不厌。
狎:亲昵而无法留恋。这里是指因生活所迫无法留恋家乡。
这句是说:不道的昏君呀,你们不要使百姓背井离乡,不要让人民因生活无望而厌弃生命。只有百姓不厌弃自己的生命,才能不厌弃你们!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当人们一旦感到生活无望,生不如死的时候,就会以死相拼,去反抗腐朽的统治阶级。纵观历史,不论是奴隶社会还是封建社会,国家分分合合,每一个王朝都不是永久的。反动统治一旦出现无法挽回的政治危机,就会被一个新的朝代所代替。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源就在于统治者“以智治国”,实行利己主义。只有实行“无为之治”,让权利永远属于人民,社会才能永远安定,人民才会永远富足。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故去彼取此。
自知不自见:知真我而忘自我。圣人自知则知人,知人则“以百姓之心为心”,实行朴治,而不以自我之见去治理天下。和“自知”相对的就是“自见”,自见是自我之智。以自我之智治国,就是让自我意志居于支配地位,实行独裁统治。圣人自爱则爱人,爱人则以民为贵。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自然可
小说推荐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孟子全文翻译
- 《孟子全文翻译》作者:未知【完结】万 章 上(共九章(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万章说‘父母喜欢自
- 最新章:第44章
- 孙子兵法 原文与译文
- 作者:孙武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
- 最新章:第8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03期
- =春天,去看一条河在春天,去看望一条河。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河,常年水汽蒸腾。春天,我要坐在河边,好好看看它,去想象河流里每一滴水珠的命运。它从天上落到地下,这段旅程不比一个人走过的路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有多么坎坷和磨难,想来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要在春天的河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浩荡
- 最新章:第28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瞬间作者:李汉荣 字数:893 瞬间是多久?眨眼的那会儿,就是瞬间。写下“瞬间”这两个字,就过去了多少瞬间 风吹过去,一会儿,也是眨眼的工夫,就摇落了多少花,墓地的草色更绿了,放眼望去,死的、寂静的高处,竟是生的、绿意喧嚷的高处“当,钟声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我身体内有许多石头掉下去,一直掉下去,掉
- 最新章:第31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第9期
- 早安励志 晚安温情作者:新周刊 字数:1363 早安,各位 在每一天清晨 记得早起,努力追逐第一缕阳光,他们教你可以勇敢。即便有教条和枷锁,即便有压力和愤懑,但也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跌倒、撞墙、一败涂地,都不用害怕。年轻教你勇敢 记得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
- 最新章:第31章
- 文化苦旅(全文字)
- 《文化苦旅(全文字》作者:余秋雨第一章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 最新章:第60章
- 金刚经 全文诵读拼音注音
- na mo běn shī shi jiā mou ni fo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jīn gāng jīng qǐ qǐng金刚经啓请jing kǒu ye zhēn yan净口业真言ong xiū li xiū li mo hē xiū li xiū xiū li sa po hē唵 修唎
- 最新章:第8章
- 剑道第08集(全文完)
- 作者:圣者晨雷 第八集 第五十七章此恨绵绵 无绝期这天傍晚,京城的百姓象往常一样,或是到街上的小摊排档吃些汤水,或是拖着拖鞋拿着蒲扇四处闲逛。但凄厉的军锣声将他们的生活习惯打乱了,每个人都停下来错愕地问“出什么事了 紧接着大批的士兵被调上街头,敏感的百姓发觉这些士兵不是御林军,或者说不是现役的御林军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