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 强大处下
…小……说。网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人活着的时候,躯体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待到死了的时候,躯体就变成坚挺强硬的了。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叶是柔弱而有脆性的,死去的时候,也就干枯了。所以说,凡是坚强的,都是死亡了的,凡是柔弱的,都是有生命的。
这是老子透过人和草木的生理现象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柔弱、柔脆皆因生,坚强、枯槁皆因死。
然而老子所要揭示的不仅是这些自然现象,所谓透过现象看本质,老子正是要透过这一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即坚强与柔弱、死与生的辨证关系。常言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置之死地而后生”。有的人之所以懦弱,皆因顾及生命,如果不再顾惜生命,而是决心决一死战的时候,人人都会变的坚强无比。在不道的社会里,统治阶级视劳动人民如草木,劳动人民根本没有人权和自由,终年与饥荒相伴,面容枯槁,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所以说,在极度黑暗的日子里,坚强的都是视死如归的勇士,真正怕死的则是“求生之厚”的统治阶级,他们才是真正的柔弱之徒。
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兵强则不胜:军队强大了却不会取得最终胜利。不胜的原因是,在不道的社会里,统治者建立强大的军队是为了对付人民大众的反抗、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军队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队的强大意味着统治阶级的强大,统治阶级的强大意味着劳动人民处于弱势。上强下弱,以上欺下,以强凌弱,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强国在于强民,民是国之本,违背自然规律的统治必然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不管统治者的军队多么强大,如果失去了人民这一坚强的后盾,其最终结局必定是要失败的。 上一
木强则兵:表面是说,强硬的木头可以用来制作武器。这只是比喻的说法,其深层意思是说,随着社会矛盾的不断加剧,处于死亡线上的劳苦大众都会变成坚强无敌的勇士。这里,“木强则兵”和“兵强则不胜”是因果关系。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凡是强大的必处于下方,凡是柔弱的必处于上方。这是本章的中心论点,也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统治者所面对的国家就象一棵大树,只有根本强大,才有枝叶茂盛,倘若树本枯死了,枝叶还能存活吗。王弼注:“强大处下,木之本也。柔弱处上,枝条是也。”自然万物是这样,社会同样是这样,处于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才是真正强大的,处于社会上层由人民豢养的反动统治阶级才是真正柔弱的。
本章论述了坚强与柔弱的辨证关系,得出了“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这一符合客观事实的结论。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的坚强伟大,揭示了统治阶级的柔弱本性。
。。
六十八章 革命
小x说s网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自然规律。自然规律,不就象拉弓一样吗?居高的(箭)向下压制,居下的(弦)则向上托起。削减凸出的,补足缺陷的。
透过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社会规律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段话的深层意思是说,合乎道的社会规律不就象拉弓一样吗?统治者(高者)压迫人民,人民(下者)就起来推翻它。剥夺官僚豪绅(有余者)的财富,分给贫苦的劳动人民(不足者)。
“张弓”,比喻阶级矛盾的对立程度,矛盾对立得越厉害,转化得越快。相反,矛盾则处于缓慢发展状态。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自然之道,是削减高出的,填补低洼的。合乎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应当是减少富有者的财富,来补足贫穷者。但是,世人所遵循的道路则是减少贫穷者的财富来不断增加富有者的财富。
这里,老子把“天之道”和“人之道”作了鲜明的对照,借“天之道”来衬托“人之道”的不公。“天之道”体现的是集体主义,“人之道”体现的则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这表明了老子对社会历史的深刻认识,个人主义是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的根源。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
唯有道者。
谁能主动地把自己多余的财富奉献给天下穷人呢?回答是:只有那些有道德的人。
在这里,老子所要强调的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必须以精神文明作依托。精神文明是社会繁荣和稳定的根本保障。如果人人都能彻悟大道,与天地合德,那么,“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天之道”社会就会成为现实。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
其不欲见贤。
所以,圣人推行天道,不去凭借自我之智,而是充分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实行民主法治,走集体主义道路。功德圆满而不居功自傲,不依仗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这是因为圣人不以个人的金钱财富当作衡量自己才德的标准。
圣人推行天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以名利之心诱导人民,处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体现的是集体主义的道德风范,这就自然成为人民群众道德实践的楷模。
本章体现的是老子的大同理想。面对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老子提出了“高者抑之,下者举之”的革命斗争路线,决不能向反动势力妥协。推翻反动统治阶级以后,实行民主法治建设和集体主义道德教育,以集体主义取代个人主义,最终实现社会大同。
。。。!
六十九章 正言若反
大_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天下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攻克坚强的东西却没有能够胜过水的威力的。这是因为没有任何其它方式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里,老子把处于弱势的劳苦大众比作柔弱之水,“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在推翻剥削阶级的革命斗争中,被剥削者是革命的先锋,是冲锋陷阵的中坚力量,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他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是因为没有任何其它方式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实践这一真理。
反动统治阶级貌似强大,实则弱小,处于被统治地位的劳动人民才是真正强大的,只要人民齐心协力,就完全有力量推翻反动统治,获得翻身解放。这个道理天下没有不知道的,但是,领导劳动人民彻底推翻反动统治的任务却没有谁能够胜任。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
受国不祥,是谓社稷王。
正言若反。
所以圣人说,能够承担起为国家冲刷污垢,为人民洗雪耻辱的人,才能称得上社稷的主人;能够承担起根治国家混乱,为人民解除痛苦的人,才能称得上国家的领袖。“国之垢”和“国不祥”,都是不道统治的恶果。但在昏君无道,人民不堪忍受屈辱的时候,能够善时而动,揭竿而起,解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人,才堪称社稷之主、天下之王。所谓大乱必大治,因为大乱之世是人民觉醒的时候,此时也正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施展才华的良机。
“正言若反”,即“若反正言”的倒装句,意思是说,如若造反,必先正言。反是天赋人权,也是人的自卫本能,是劳动人民改变自己命运的唯一方式。但是,伟大的革命行动需要伟大的革命理论作指导,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就必须为广大的劳动人民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否则,革命必然以失败而告终。正如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其关键在于不能“正言”。《共产党宣言》的伟大意义,就在于为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斗争指明了方向,为整个封建统治的彻底覆?
小说推荐
- 山海经译文注释全本
- 目录序言山海经卷一 南山经山海经卷二 西山经山海经卷三 北山经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山海经卷五 中山经山海经卷六 海外南经山海经卷七 海外西经山海经卷八 海外北经山海经卷九 海外东经山海经卷十 海内南经山海经卷十一 海内西经山海经卷十二 海内北经山海经卷十三 海内东经山海经卷十四 大荒东经山海经卷十五
- 最新章:第52章
- 孟子全文翻译
- 《孟子全文翻译》作者:未知【完结】万 章 上(共九章(一)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 万章问道“舜走到田里,对着天诉说、哭泣,他为什么要诉说、哭泣呢”孟子曰“怨慕也 孟子说“因为他(对父母)既抱怨又眷念”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 万章说‘父母喜欢自
- 最新章:第44章
- 孙子兵法 原文与译文
- 作者:孙武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
- 最新章:第8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4年第03期
- =春天,去看一条河在春天,去看望一条河。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大河,常年水汽蒸腾。春天,我要坐在河边,好好看看它,去想象河流里每一滴水珠的命运。它从天上落到地下,这段旅程不比一个人走过的路简单。我们常常感叹人生有多么坎坷和磨难,想来最多也就是一滴水的命运吧。我要在春天的河边,和自己娓娓谈心,接受一次浩荡
- 最新章:第28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2年第1期
- 瞬间作者:李汉荣 字数:893 瞬间是多久?眨眼的那会儿,就是瞬间。写下“瞬间”这两个字,就过去了多少瞬间 风吹过去,一会儿,也是眨眼的工夫,就摇落了多少花,墓地的草色更绿了,放眼望去,死的、寂静的高处,竟是生的、绿意喧嚷的高处“当,钟声响了一下,又响了一下,我身体内有许多石头掉下去,一直掉下去,掉
- 最新章:第31章
- 文苑·经典美文2011年第9期
- 早安励志 晚安温情作者:新周刊 字数:1363 早安,各位 在每一天清晨 记得早起,努力追逐第一缕阳光,他们教你可以勇敢。即便有教条和枷锁,即便有压力和愤懑,但也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跌倒、撞墙、一败涂地,都不用害怕。年轻教你勇敢 记得对所有的人以诚相待,同多数人和睦相处,和少数人常来
- 最新章:第31章
- 文化苦旅(全文字)
- 《文化苦旅(全文字》作者:余秋雨第一章道士塔莫高窟大门外,有一条河,过河有一溜空地,高高低低建着几座僧人圆寂塔。塔呈圆形,状近葫芦,外敷白色。从几座坍弛的来看,塔心竖一木桩,四周以黄泥塑成,基座垒以青砖。历来住持莫高窟的僧侣都不富裕,从这里也可找见证明。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 最新章:第60章
- 金刚经 全文诵读拼音注音
- na mo běn shī shi jiā mou ni fo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jīn gāng jīng qǐ qǐng金刚经啓请jing kǒu ye zhēn yan净口业真言ong xiū li xiū li mo hē xiū li xiū xiū li sa po hē唵 修唎
- 最新章:第8章
- 剑道第08集(全文完)
- 作者:圣者晨雷 第八集 第五十七章此恨绵绵 无绝期这天傍晚,京城的百姓象往常一样,或是到街上的小摊排档吃些汤水,或是拖着拖鞋拿着蒲扇四处闲逛。但凄厉的军锣声将他们的生活习惯打乱了,每个人都停下来错愕地问“出什么事了 紧接着大批的士兵被调上街头,敏感的百姓发觉这些士兵不是御林军,或者说不是现役的御林军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