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亡唐兴七十年 作者:蔡磊》第21章


终因为自堵言路而走投无路,落得个煤山自缢的下场。 
继贞观之治一千多年以后,发生在上世纪50年代末的“反右运动”,实际也是一场求言者对发言者的整肃运动。
在秦始皇的故乡能出一个唐太宗,其难能可贵于此可见一斑!
雄才大略而从谏如流,位居九五而兼听纳下,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得承认贞观天子李世民真的是我们民族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杰出政治家。
单单就是凭这一点,李世民就值得在后人心中千年万年地活下去。
单单就是凭这一点,李世民就可以傲立于林林总总的帝王行列的前排而问心无愧。
单单就是凭这一点,李世民就应该得到一枚大大的镌刻有“实事求是”字样的奖章。
“实事求是”是现代人的现代表达。李世民的难能可贵首先表现在他有极其清醒的自知之明上。
擅长弓箭并自以为对弓箭颇有研究的他,早在贞观元年(627)就给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也。”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朕始悟焉。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 
因为有了这个教训,当时还执政不久的贞观天子就下诏让京中五品以上官员轮流在设于禁中的中书内省值班,随时召见咨询。“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君臣对坐,相商国事,其情其景,能不融洽?
这中间也曾有过一个小插曲。刚当了皇上的贞观天子每次上朝,都是威容严峻、咄咄逼人的样子,以至于有些臣僚上书奏事,举止失措,顾虑重重。
《剑桥中国隋唐史》对此也有描述:“他的品格形成于他夺取帝位的多年的艰苦野战时期。他确有帝王之姿,在朝廷上显得很庄严威武。他好冲动,易被激怒,当他发怒时面色紫涨,使周围的人不寒而栗。”后来经别人提醒后,这才有意改正,显得轻松和蔼了不少。 
成书于唐代的《贞观政要》的编撰体例颇似“文革”中流行的语录本,里边满是贞观天子谈政论事臧否人物说古道今的言论,让我们继续往下看——
贞观二年(628),太宗问黄门侍郎王珪曰:“近代君臣治国,多劣于前古,何也?”
对曰:“古之帝王为政,皆志尚清静,以百姓之心为心,近代则惟损百姓以适其欲,所任用大臣,复非经术之士。汉家宰相,无不精通一经,朝廷若有疑事,皆引经决定,由是人识礼教,治致太平。近代重武轻儒,或参以法律,儒行既亏,淳风大坏。” 
太宗深然其言。自此百官中有学业优长兼识政体者,多进其阶品,累加迁擢焉。
这算是当时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标准吧!
贞观三年(629),太宗谓侍臣曰:“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人谏诤者,岂是道理?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何须简择,以相委付?自今诏敕疑有不稳便,必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按唐代官制,中书、门下,再加尚书,合为三省,职责分别为发令、审查和执行。具体地说,中书省是朝廷发布敕旨册制的机构,有“佐天子执大政而总判省事”的决策权;门下省则负责对中书省发下的文件政策进行复核审议,没有问题便签署放行,如觉不妥,可将原件批注送还,也叫“封驳”“封还”;“掌典领百官”的尚书省就是实际执行者。三省既互有制约,又各有实权,所以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不像汉代那样只有一个大权在握的宰相,也算是集体领导吧。因为握有重权,所以贞观天子才不能容许他们“阿旨顺情,唯唯苟过”,不事谏诤。他要让他们明白:你们不是一般的抄抄写写、收收发发的小秘书,那种活儿差不多是个人就能干,还用得着你们来当宰相?话说得很重,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吧。 
贞观四年(630),在和一位老臣就前朝隋文帝的执政得失谈论了一番之后,对隋文帝其人很不以为然的贞观天子感慨道:“朕意则不然,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 
我们早就知道,隋文帝也就是隋高祖杨坚除了节俭还很勤政,好像也就是这两点让他在史书中的形象还算可以,但贞观天子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他的勤政无非就是出于多疑,既然他可以从人家孤儿寡妇手里骗来个皇位,当然也怕别人再骗了他。所谓“小人眼里无君子,君子眼里无小人”吧。贞观天子拿自己和他比,山高水低自然是早有定论。而且,贞观天子的逻辑也是成立的,一直到现在,日理万机如何如何,还是我们讴歌领导英明的现成词汇,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日万机,所失岂不更甚?再假以时日,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蚁穴成溃,“不亡何待”? 
正因为确实明白了个人能力有限、群众才是英雄的道理,所以贞观天子很有些不怕人说话、只怕人不说话的急切、迫切与热切。
贞观五年(631)他说:“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必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 
贞观六年(632)又道:“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这段话是和魏徵说的。魏徵对曰:“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今陛下富有四海,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臣又闻古语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魏徵此人值得多说两句。被用来作为本节标题的那八个字最早就是出自魏徵之口,时间也早在贞观二年(628)正月。
那一次贞观天子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什么叫明君、暗君?
魏徵的回答就是那八个字:“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一直到现在,魏徵作为一个着名的正直敢言的忠谏之臣的名声依然颇为响亮。和他同样有名甚至比他还要有名的,还有一个大明王朝的海瑞海刚峰。
由于充当了所谓的“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索,海瑞罢官、海瑞骂皇帝在当代中国曾经是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与此有关的许多人最后都死于非命;而当年准备好棺材开骂、当即就被皇帝打入死牢的海瑞后来却复职升官,最后安享天年寿终正寝。 
他的一夜成名和最后的结局都与皇帝有摆脱不了的干系。
同样的,魏徵的名垂青史也与贞观天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他成全了贞观天子李世民。
贞观天子李世民也成全了他。
君臣相处的十七年里,魏徵始终以直谏着称,而李世民尽管有过牢骚、有过不快,有过要杀了这个乡巴佬的念头,但总算还是有始有终相得益彰。
我们曾经有过一段相当漫长的皇权就是一切、皇权高于一切的时代。在那个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的时代,据说是天子象征的张牙舞爪的龙成了整个国家的图腾性标志。皇帝穿龙袍、坐龙椅,生气也叫龙颜大怒。据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人有撄之,则必杀人”。贞观时代,敢犯龙鳞的何止一个魏徵?总不能说那时的人都疯了,都敢拿脑袋不当脑袋吧?还是魏徵自己把话说破了:“陛下导臣使言,臣所以敢言。若陛下不受臣言,臣亦何敢犯龙鳞、触忌讳也。” 
魏徵因病于贞观十七年(643)正月去世,贞观天子致了一篇不是悼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