ù蟠罂湔帕恕?br />
注5 《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499500页。
注6 《台湾人物志》第6章,特行,《林碧玉传》。
注7 《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
注8 《日清战争实记》第44编,第26页。
注9 《日清战争实记》第45编,第17页。
注10 《日清战争实记》第45编,第18页。
注11 《日清战争实记》第43编,第25—26页。
注12 《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505页。
注13 《日清战争实记》第47编,第16页。
注14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47页。
注15 《日清战争实记》,第47编,第18页。
注16 《台湾抗战日方资料》,《中日战争》(6),第500503页。
注17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徐骧事迹调查》,转见张雄潮:《苗栗抗日英烈三秀才》,《台湾文献》第17卷,第1期。
注18 《台湾省通志》卷7,《人物志》。
注19 江山渊:《徐骧传》,见《小说月报》第9卷,第3号。
注20 洪弃父:《台湾战纪》,见《中日战争》(6),第342、346页。
注21 《日清战争实记》第46编,第2425页。
注22 《台湾通志》卷7,《人物志》。
注23 黄家鼎:《补不足斋诗钞》,见《中东战纪本末续编》第2卷,第21页。
注24 江山渊:《徐骧传》,见《小说月报》第9卷,第3号。
三 台南府城的陷落
从日军登陆澳底以来,黑旗军先出兵台中,后保卫台南,已历时近五月。至此,日军陆海俱进,南北夹攻,三面包围,台南府城完全处于敌锋之下,危在旦夕。
刘永福这位当年抗法英雄,曾在越南战场上叱咤风云,名震宇内,如今却处于完全绝望的困境了。他自率部来台后,既不为朝廷所信任,又受到上司的压制和排挤。他曾提出招前在越南抗法的旧部三千人“到台南扼守,兼为北援”,多方请求,“言辞恳切,近于哀求”注1,均不被允准。不仅如此,而且粮饷全无。为了支撑危局,尽管采取发银票、印邮票等办法,以济燃眉之急,然“以财政万分困难,杯水车薪,无从救济”,他号召爱国绅民“有银帮银,有钱帮钱,无钱帮米”注2,勉度难关。屡次派人渡海向两江、浙闽、两广总督告援,皆无成效,因为朝廷早有严旨禁止运粮械济台。试读七月以后刘永福致张之洞的求援告急电报:
七月十一日:“台北义勇甚得力,台南饷械极支绌。易道顺鼎目睹,慨然任往江南,力求垂救。绅庶留权道篆助福为理,乞即饬令回台。事关大局,无论如何,多拨饷械,千万莫延。”
七月十七日:“月前共肃三禀,由厦门复寄三电,易道去又呈一缄,不知已邀垂鉴否?心甚悬悬。饷械奇绌,恩赏多少,祈速接济。”
八月十九日:“闽、粤饷无济,台南已无法可筹。民不许行,我公不救,兵民皆乱,福死何益?痛哭乞援,望切望速。……天地父母,只公一人,乞救福死,而拯民生。”
八月二十一日:“福所以死守台南,为大局,非为私也。饷械不至,俄师渺然。我建孤忠所在,诸公必有以图之。事急矣!生死安危,惟公是命。如克有济,则祖宗之土地幸甚,台湾数百万之生灵幸甚,福亦幸甚!”
八月二十二日:“今饷械俱绝,民兵将乱,何以战守?福死奚惜,恐屏藩一弃,各国狡然生心。天下仰我公一人,乞为大局计,痛哭流血,乞速设法救援,守走死生,望公一言为定。”
刘永福函电迭至,张之洞拖延不复。直到八月二十五日,张之洞始转电刘永福,告以:“朝廷不得已割台,曾有旨召各官内渡,阁下自在其内。”并谓:“台向不归江南管辖,来便越俎。”注3拒绝了刘永福的请求,并暗示其内渡。当时,刘成良“揣度情势,预知不久”,也私下劝说其父刘永福内渡。但刘永福尚存一线之望,不忍心弃台湾百姓而去,答曰:“虽无粮,何以对百姓?”注4
十月初,忽传出消息,“已有密旨,令南洋接济台湾。”台湾绅民大受鼓舞,拟再请刘永福为民主国总统,道员易顺鼎为副总统,“合力共谋,同心同德,扫平倭寇”,“以转旋台北之乾坤”。注5实则所谓密旨乃是讹传。十月二日,由台南回厦门商借兵械的易顺鼎,接到张之洞的来电:“台事奉旨不准过问,济台饷械更迭奉严旨查禁,此
时台断难救。且事必不能密,万一泄漏,徒碍大局,朝廷必然震怒;且东洋必更加诘责要求,岂不所损更多?是欲为国家而反累及国家也。此事关系重大,务望权其轻重,速离厦门,免生枝节为要。”注6易顺鼎闻电后,叹曰:“不意天子断送台湾如此之酷,全台亿万生灵从此遂无生路,冤哉!”注7为之感慨不已。
台南外援既断,粮饷又复告罄,使刘永福进退失据。正如时人指出:“即卧龙复生,亦不能挽回大局。”注8此时,他见“四处之罗掘俱穷,百般之设法亦尽,张(之洞)、谭(钟麟)之接济已成画饼,番奴之进逼急若燃眉”,痛感“盖未动兵先筹粮,兵家为第一要。今日睹此情形,粮饷必定涸罄,土崩瓦解,势所必然。自念焦灼,言之激
昂。”注9不禁悲呼道:“内地诸公误我,我误台民!”注10到十月九日,嘉义陷,台南成为一座孤城。正是,“兵穷食尽孤城在,空使将军唤奈何!”注11刘永福正在无计可施之中,英国驻台南领事胡力穑来访。相见后,胡力穑代表洋商的利益,向刘永福提出议和之事,因此双方有如下之对话:
胡:“打得久矣,各商民亦甚辛苦,究不如大家和好方为上策。”
刘:“如何和法?讲和之事,不是金银讲的。如果和了,百姓得安和亦好,但恐和后,我去了遭残百姓,我心何忍?”
胡:“和了,公内渡后,台之百姓即日百姓,焉有遭残乎?”
刘:“不知他如此否?他如果得安百姓,亦未尝不可。”注12
在胡力穑的劝说下,刘永福考虑,别无他法可想,只有和之一途。
十月十日,即日本第四混成旅团登陆布袋嘴的当天,刘永福通过英国军舰皮克号向日军转交了一封致桦山资纪的信。此信于十一日转送给高岛鞆之助。内称:“现在本帮办意欲免使百姓死亡受累,故本帮办亦愿将台让与贵国。”但提出要“先立条约两端”:一、要求日军厚待百姓,不可践辱,其台民不拘何项人等,均不得加罪残害,须当宽刑省法”;二、对其本人“所部兵勇以及随员人等,亦须厚待,不可侮辱,将来须请照会闽浙总督、两广总督或南洋大臣,迅速用船载回内地”。高岛当即代表桦山复书拒绝刘永福之请,谓:
“汝似欲具条件乞和,曩依下关条约本岛归我日本版图时,总督桦山海军大将因好意起见,夙陈利害顺逆之理,恳谕汝速投兵撤回。乃汝当时故意左右其辞,斥此好意,窃据南部台湾之地,以至今日。况嗾使当地匪类,悍然抗我王师,久致本岛于扰乱者,汝实其魁也。今大军逼在咫尺,命庄旦夕,仍靦然乞和,且具条件,拟一如对答国将领相接议事之式,此本职所最不解者也。汝若悔前非,欲诚意乞降,唯有面缚自来军门乞哀而已。”接复书后,刘永福于十四日再次致书高岛,指出:前看桦山“既肯商议和好,今忽附言投降,将何以明信于天下耶?”并特别警告说:“双方攻战,其胜败之数不可预期,徒害生灵面已。本帮办为爱恤人民起见,始有此和议耳。若本帮办战不能胜,即率旧人退入内山,亦可支数年,而不时出战,决不令安居此地也。”注13从这些书信往来中,可以看出,此刻刘永福要的是有条件的和,而日方则要的是无条件的降。由于双方在原则立场上存在分歧,是根本谈不拢的。
当时,摆在刘永福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是进入内山;二是内渡大陆。他一直在这两条出路之间摇摆,内心矛盾重重,长期难以作出决断。他在致高岛鞆之助书中说过“退守内山”的话。事实上,他也有此准备,在情况紧急时“安排退入内山”,并“已将辎重军装先用牛车运往”。尽管如此,因对进入内山坚持武装抗日,感到前途难卜,始终缺乏信心。在敌人大军压境之际,他起初确实想通过和谈来达到顺利内渡的目的,当这条路被堵死后,又想到还是要转移内山。此时,他致书易顺鼎称:“誓不走,如万难?
小说推荐
- 战斗在甲午年
- 战斗在甲午年作者 西瓜是水果第一章 暴雨中的行刑场“咔嚓”大雨磅礴,一道雷霆从高天霹雳而下,瞬间把天地耀成一片雪白。何长缨猛然睁开眼睛,大雨弥漫了他的双眼,他想用手抹去脸上的雨水,才发现自己的双手竟然被死死的捆在身后。而他的双膝正跪在冰冷的青石地面上,四周一片嘈杂的大雨声打得青石地面‘啪啪’乱响,水
- 最新章:第663章
- 中国抗日战争史
- 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绪论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继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之后的第二次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它既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抗日战争,经历了一个由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由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再到战略反攻的过程
- 最新章:第448章
- 欧洲历史上的战争
- 迈克尔·霍华德欧洲历史上的战争阿修比ronin21阿修比前言而且要探讨欧洲一千年来战争方式的演变(对此我们是有可靠记录可查的,不但追踪战争本身的变化,而且还要试图追踪这一时期内与战争有关并影响所及的技术、社会与经济诸方面。直到不久前,对战争的研究一直是说教式的,规范化的。就是说,对以往战争的研究,是
- 最新章:第31章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文版》作者[古希腊]修昔底德【完结】译:徐松岩等全书按编年体记事,共8卷。作为战争的亲历者,修昔底德详细地记录了伯罗奔尼撒战争事件,并分析了这场战争的原因和背景。全书被后世学者分为8卷,严格按时间顺序展开史事,各卷之间保持着必然的联系。第一卷开头有一个序言,阐明作者的写作动机、
- 最新章:第141章
- 不朽的光荣--第二次中日战争史
- 作者:郑浪平前言每次看到有如秋海棠叶般的中国地图,心里就不自觉的感到阵阵的刺痛,久久不能释怀。因为我很清楚的知道,这幅地图已经不能代表真实的现状,两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外蒙古领土,早已经离中国而去,这就是中国完成抗日战争胜利的代价之一。事实上,没有向日本索赔或要日本认错道歉,与国共内战及台海分裂,都是源
- 最新章:-第二次中日战争史-第158章
- 成吉思汗传:世界历史上的战争之王
- 《成吉思汗传》第一部分 译者序译者对于蒙古史的研究,是放在剌失德《史集》的翻译和《蒙古秘史》的整理两个目标上。至于翻译这本《成吉思汗传》的动机,除介绍苏联的名著给读者们外,还把它当作一种整理《蒙古秘史》的预备工作。可是译者的写作技巧太差,不能把原文里的神韵风格完全表达出来,这是应该向读者们致歉的(三
- 最新章:第31章
- 本战争:金钱游戏与投机泡沫的历史
- —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金融发展史。它以欧美两千年来重大的资本投机活动为主线,勾勒出一条清晰生动的资本发展轨迹,以及循环递进、螺旋状生长规律。它令人信服地指出,历史不是帝王、英雄创造的,操纵历史演进变化的是政治背景后面看不见的资本角逐和铁一般无情的经济规律。彼得·马丁: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德意志日报》专栏
- 最新章:第20章
- 甲午崛起
- 《甲午崛起》全集作者:轩樟巨大的世界地图上到处是红色的箭头,这些箭头的背后,代表着华国的陆军、海军、空军。18000辆坦克,9000辆装甲运兵车,30000门各式火炮,800万官兵组成的陆军。战列舰、战列巡洋舰、航空母舰、重巡洋舰、轻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扫雷舰、潜艇、各式辅助舰只,90万官兵组成
- 最新章:第1346章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
-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作者:银刀驸马正文(一)终于也穿越了“站住!干什么的”都市三无新人孙纲望着眼着杀气腾腾的辫子骑兵们,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穿越到清朝来了。刚刚从银行失业的他郁闷之余本想自己出来上大鹿岛旅游散散心,偏偏又赶上了暴风雨,一不小心被卷进了海里,等到他好容易把自己弄上岸时,才发现,
- 最新章:第165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