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酒话西汉文景之治 作者:史杰鹏》第46章


鞴芡饨患胬褚牵┠抢铮笮芯妥啾跗簦跗艏厦嫘醋牛骸白右阅腹螅敢宰庸螅M菹戮】彀鸦侍拥哪盖琢⑽屎蟆!薄?br /> 刘启勃然大怒:“这是你这个狗奴才所该管的吗?”他说的也对,在专制皇权下,任何大臣不过都是皇帝的奴才,奴才看见主子给了他一点好脸色,就以为自己不可或缺,应该“铁肩担道义”,殊不知主子虽然给了你一个官职,在平常时候你确实应该尽职做好,但不该你做好的时候,你做好了反而有罪。像立皇后这种事,按理说大行向皇帝转奏大臣的意见,本来是分内之事,可是刘启这时因为讨厌栗姬,偏偏最不愿意想这件事,你偏偏去惹他,岂不是自找麻烦。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那个王夫人手段阴毒狠辣,确实不是等闲之辈。 
刘启当即下令:“将大行立刻处死,以儆效尤。废太子为临江王,栗姬贬处冷宫。”那个可怜的大行,就这样白白冤枉地丢了脑袋。由于他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名字,我只能在此默默凭吊一下这个死于非命的可怜虫。 
栗姬被废黜冷宫,她的性子本来倔犟,突然遭到这样的打击,心里这口怒气怎么也咽不下去,可是有什么办法,不久就忧愁而死。据说世间有一种鸟叫麻雀,关在笼子里是养不活的,因为它倔犟,被抓住了宁愿饿死,也不肯吃周粟。栗姬大概就是这种麻雀鸟变的。 
小章:第四集
刘荣这个人,史书上记载不多,但能带给人深刻的印象,因为他的命实在太苦了。要是知道当皇太子也这么苦,还不如当个普通老百姓的好,虽然普通老百姓有时会缺吃少喝,但只要不碰上特大天灾尤其是人祸,一般还能凑合着活下去。可是刘荣却没有凑合活命的机会。 
刘荣在景帝四年立为皇太子,三年后被废,又过了两年,他因为占用了文帝刘恒的宗庙外墙附近的土地建造宫殿,被征召到长安中尉府接受讯问,死在时任中尉的著名酷吏郅都手里。 
所谓酷吏,是汉朝非常有名的一种官吏,以不畏豪强,敢于杀伐而著称。专制皇帝一般喜欢这种人,因为他们就是皇帝豢养的恶狗,通过他们去对付那些自以为是的列侯功臣,比较方便,究竟有些事情自己不好亲自出面嘛,身份在那里嘛。可是酷吏就不同了,他们一般出身较低,都是从小吏起家(西汉的酷吏没有一个出身列侯的),精通各种律令,引起法律条文来头头是道,而且可以根据主子的意图和自己好恶增减,基本上可以说他如果想要你死,他就能找到相关法律条文或者案例支持自己的判决;他想让你活,哪怕你十恶不赦,他也能找到相关的赦免条例为你开脱,武帝时候的酷吏张汤就有这样的本事。总之,任用酷吏加强自己的专制统治,是西汉王朝进一步走向专制的需要。这种出身低微的人对皇帝一般死忠,用起来比擦屁股纸还方便。 
吕后时就有酷吏叫侯封,帮吕后干了很多坏事,但吕氏族灭之后,侯封一家也被杀得干干净净。文帝比较仁厚,虽然也有意识地任用文法吏,比如吴公、张释之这样的人,但总得来说还没有出现著名的酷吏。景帝时就不同了,晁错就被视为典型的酷吏,其他著名的还有两个,一个叫宁成,还有一个就是害死刘荣的郅都。 
郅都是河东大阳(今山西芮城东)人,出身郎官,景帝时为中郎将,敢于直谏,当廷面折大臣,是刘启的忠实走狗。有一次他侍候刘启去上林苑游玩,刘启的宠妃贾姬上厕所,突然一头野猪也冲进厕所去了,刘启就用眼睛示意郅都,要他进去救人。按理说主子既然示意,这是个表忠心的好机会,郅都应该奋不顾身地冲进去才是,可是这厮竟然无动于衷。刘启当时可能身边没带别的侍卫,急了,拔出剑就想自己冲进厕所。郅都赶忙伏在地下,对刘启说:“死了一个姬妾,还会有另外一个姬妾献上,这天下所少的难道是这些姬妾吗?现在陛下竟想亲自冒险去救一个姬妾,就算陛下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又怎么对得起宗庙和太后呢?” 
刘启一听,觉得也有道理,也就罢手了。可见酷吏的残酷无情,在他们心中根本没有感情这种东西,女人在他们眼里就像工具。刘启当时为什么不恨他拒绝救自己的姬妾,这点倒很奇怪,可能是因为郅都确实是为他考虑的缘故。 
这次贾姬倒比较幸运,野猪进去并没有把她吃了。但郅都的表现让窦太后很满意,特意召见郅都,赏赐给他一百万钱;刘启也同时赏了郅都一百万,而且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我感觉,对于窦太后这种早年也很可怜,但后来一直浸淫享受着专制皇权的老太婆来说,早就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认同了这种把妇女视为玩物的丧尽天良的价值观念。她就不会想想,如果自己当年年轻的时候,也碰到这么一件破事,而另有一个像郅都这样的酷吏不但对自己见死不救,还振振有辞地说出这么一番无耻的大道理,把自己的生命视为草芥,她会不会也心生感激。专制制度真像一间充满了鲍鱼的屋子,谁要在里面坐久了,就会觉得这种鲍鱼之臭香如芝兰。 
郅都对自己的家人也确实是毫无感情的,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本人已经背弃了亲戚侍候皇帝,就想一心一意地奉公尽职,死亦不悔,老婆孩子我都懒得管。”可见这家伙确实很变态,如此凶猛又忠实的恶狗,皇帝怎么能不喜欢呢?但是反过来说,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爱的人,又怎么能让主子真正放心呢?那些独裁者津津乐道的也是“求忠臣于孝子之家”的嘛,《孝敬》里的告诫也是“资于事父以事君”的嘛。酷吏大多没有好下场,是不是跟他们对家人的冷血也有关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当时像郅都这样的人还真是所在多有,司马迁在青年的时候,也号称“戴盆何以望天”,表明一心不能两用,这辈子自己一百多斤就献给皇帝了。可是没想到皇帝真的老实不客气地摘了他的睾丸,让他登时如梦初醒,意识到了主子的刻薄寡恩,自己的忠心实在不值得。 
总之郅都在当了几年外任之后,很快升任为中尉,掌管北军兵马,从此愈发猖狂,见了丞相都敢分庭抗礼,达官贵人们也非常怕他,称他为“苍鹰”。 
但是他没想到自己终于会死在当初赏识他的窦太后手里。 
当刘荣被征召回长安接受讯问的时候,从国都江陵北门出发,刚上车,车轴就卡查一声断了。围观的江陵父老看他可怜的样子,心里很难过,都偷偷流涕说:“这是不祥之兆啊,看来我们的王是回不来了。”果然,刘荣一到长安,就被遣送到中尉府接受诘问。郅都老实不客气地把刘荣关进监狱,而且管制非常严厉。刘荣要求给他纸笔,以便能写封书信向皇帝道歉,郅都竟然禁止吏卒给他。最后还是刘荣原来的太傅窦婴偷偷把纸笔给刘荣送来,刘荣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处境,给老爸皇帝写完信后,当即绝望自杀。 
汉朝管理司法的部门虽然是廷尉府,但各个官府都有自己的监狱,职能不大明确。案件让谁来调查,都看皇帝的意志,刘荣被发到中尉去审理,恐怕就是刘启的意见,至少得到了刘启的默许,幕后的黑手则很可能是那个刚被立为皇后的王夫人,否则像郅都这样的恶狗,估计也不敢这样对待前皇太子。 
刘荣自杀的消息传到了窦太后手里,窦太后又惊又怒,这个狗奴才实在太嚣张了,你侵辱列侯们倒也罢了,竟然连皇子都逼得自杀,这他妈还有天理吗?而且这时窦太后肯定也比较同情刘荣,刘荣被废的时候,窦太后本来还以为自己的儿子梁王刘武有机会,没想到空高兴一场,让王夫人及其儿子白白拣了便宜,心里肯定有气,现在郅都撞到她的枪口上,只能怪他自己倒霉。窦太后当即命令人罗织郅都的罪状,搞得郅都很快被免了官职。刘启倒是一如既往赏识郅都,为了让他免遭窦太后的毒手,又偷偷派他去当雁门太守,不需要到皇宫谢恩,直接从家乡去上任,免得落到皇太后手中。这家伙还真有一套,到任后,拿出酷吏的精神来守护边疆,竟然搞得匈奴人也对他很忌惮,后来匈奴人搞了个反间计,郅都又被下狱。刘启还是想赦免他,感叹说:“郅都可是个忠臣啊!”窦太后却旧事重提,怒道:“难道临江王就不是忠臣了吗?”刘启无奈,只好下令将郅都腰斩。 
一条专制皇权的走狗,终于也死在了专制皇权下,这大概是报应罢。 
郅都死后,长安列侯贵戚都拍手称快,再也没有这么讨厌的狗来管他们了。可是好景不长,刘启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