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专制皇权的走狗,终于也死在了专制皇权下,这大概是报应罢。
郅都死后,长安列侯贵戚都拍手称快,再也没有这么讨厌的狗来管他们了。可是好景不长,刘启很快又征召另一位著名的酷吏济南都尉宁成来长安担任都尉,列侯贵戚们顿时傻了眼。
宁成是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县)人,和郅都一样,也是郎官出身,这家伙好像吃枪药长大的,自小就非常嚣张,当小吏的时候,对上级领导很不客气;当上级领导的时候,管理下属就像用绳子绑湿漉漉的东西,非常苛刻,非常喜欢摆架子。他为什么能够升迁,按照一般规律很难理解,一般来说,你当官再喜欢摆架子,见了比自己大的官,总得先装装孙子罢?可是他不,而且好像没有遭到打击报复,一直升上去了。这可能因为他当郎官时获取了刘启对他的好印象,也得到了刘启的纵容。很快他就升到了济南都尉,这时当济南太守的也正好是个超级恶人,这个恶人刚刚杀掉了济南郡的大族瞯氏首领,搞得这个由三百多家组成的宗族成员个个两腿打战,再也不敢欺男霸女、欺行霸市,而且郡中治安特别好,居民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孔子曾说,这种良好风气一般只会产生在道德好的社会里,用刑罚根本达不到这种效果,但如果他能看到这个恶人治郡的成果,会一头雾水的。临近郡的郡守看到济南郡这个恶人这么厉害,也很害怕,把这个恶人当作丞相一样尊敬。这个超级恶人就是前面我们特别提到的郅都。
可是宁成一点也不怕这个恶人,他来到济南郡上任,径直去见郅都,盛气凌人,按照规矩,郡太守的秩级是二千石,都尉的秩级是比二千石,也就是说,太守的官阶比都尉要高半级,按理都尉对太守应该恭敬,可是这回情形好像有点不对,搞得郅都不知所措。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奇怪的现象,以前的都尉上任时,见到他都像六百石的县令拜见太守一样,可是眼前这家伙却像自己是丞相下来考察,是不是吃错了药。我们接下来似乎应该等着看郅都发火了,看这两个超级恶棍怎么火并。
可是俗话说恶人还需恶人磨,郅都愣了一下,不但没有发作,反而笑眯眯的,接着两个恶人就惺惺相惜,握手言欢,结为好友。
郅都死后,宁成当了中尉,长安的列侯贵戚刚刚放纵了一阵,马上又过回了以前那种小心谨慎的日子,直到刘启驾崩,刘彻即位,才终于找到一个过错,将宁成下狱免职。
小章:第五集
我们曾经说过,在太子刘荣刚被废为临江王的时候,皇太后窦氏,尤其是梁孝王刘武很是高兴了一阵,他记起了刘启当年说过的话,以为这回或许真会封自己为皇太弟了。他那进水的脑子也不想想,人家刘启有的是儿子,凭什么封你为皇太弟,神经病啊。再说,就算人家想封,大臣们也会劝啊,他的亲生儿子也会不服气啊。当然,上面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理由,如果刘启下定决心传位给弟弟,也是可以的。皇帝嘛,真要办什么事,奴才还能挡住吗?如果奴才们的反对让皇帝真没办成,那不能说明奴才们本事大,而是主子自己觉得不合适。总之,立弟弟为太子,只是刘启当时的一句玩笑话,他心里压根就没想实行过。
可是窦太后和梁孝王却一直放在心上。如果没有刘启那句话,或许他们根本不会生这种心思,可是刘启说过了,事情就不一样了。这种奇怪的心理,我搞不明白,心理学上可能有解释。
景帝七年十一月,在刘启废掉太子刘荣之后,梁孝王还留在长安陪伴母亲窦太后,他又心动了,就怂恿母亲向哥哥吹风。窦太后选了个吉利日子,请刘启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窦太后开口道:“我听说殷朝的规矩是亲亲,周朝的规矩是尊尊,其实都差不多,如果有朝一日我们都死了,希望能让梁王作为我们的寄托。”
窦太后的话说得很隐讳,殷朝的规矩一般是把帝位传给弟弟,周朝的规矩是把帝位传给儿子,两者完全不同,窦太后却硬说他们一样,目的不过就是想让刘启采纳商朝的做法,把帝位传给弟弟罢了。
刘启没有听得太明白,长跪举酒答应:“好的。”酒席散后,就招集精通经书的大臣询问意见:“太后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大臣们都回答说:“太后的意思就是想让陛下将来传位给梁王。”
刘启还是糊涂:“具体怎么回事?”看来这位皇帝如果不是装糊涂,就是学问远远比不上他老妈。史书上说窦太后最喜欢老子道家之术,现在这番话却显示出儒家经典的修养,确实非等闲之辈。她出身很贫苦,按说从小受的教育不会太好,最大的可能就是后来养尊处优的时候,没有完全混吃等死,而是比较好学的。只不过她已经是盲人了,还这么好学,这就非常难得了,简直和陈寅恪先生有的一拼。
袁盎解释道:“所谓殷道亲亲,就是立弟弟为后;所谓周道尊尊,就是立儿子为后。殷道比较朴质,朴质者取法上天,亲其所亲,所以立弟弟;周道比较有文采,文采者取法大地,尊就是敬,敬重它的本始,所以立儿子。周道,太子死了,就立嫡孙为后;殷道,太子死了,就立弟弟为后。”什么取法上天,取法大地,都是没有逻辑的鬼话,上天怎么就质朴了,大地怎么就有文采了,这都哪对哪啊。不过老祖宗硬是附会出了这么一套玄论,我们也没办法。
刘启点点头:“那你们说怎么办呢?”
袁盎马上说:“我们大汉是取法周朝的,当然要立儿子罗,怎么可以立弟弟呢?《春秋》上说,宋宣公立了自己的弟弟为后,后来他弟弟死了之后,把君位传回给哥哥的儿子,弟弟自己的儿子不服气,认为自己该继承父亲的君位,又刺杀了哥哥的儿子,搞得宋国大乱。《春秋》因此批评宋宣公,认为就是他首先造孽,搞得乌烟瘴气。陛下不要听太后的,如果陛下自己不好开口,臣愿意面见太后,为陛下张目。”
袁盎的话有不符合史实的地方。殷朝一直采用兄终弟及的政策,延续了几百年,也没出太大的乱子,宋国是殷朝的后裔,采用祖先的规矩,是继承传统,没有任何问题。而且据《左传》记载,宋宣公把君位传给弟弟和,是为宋穆公,宋穆公是有德君子,临死前嘱咐大臣,一定要立哥哥的儿子与夷为君,让自己的儿子冯移民郑国以避让。与夷后来被国内的大臣太宰华督刺杀,谥号为殇公。华督到郑国迎回冯,立为宋国国君,根本就不存在兄弟互相残杀的事。而且关于宋宣公立自己的弟弟为君,后来还得到了君子们的赞扬,说他眼光很好,道德高,最后自己的儿子也重新享国,这就是上天的报答。
当然,袁盎是学《公羊传》的,在这本书里,确实批评了宋宣公。以现代的理念来说,传位给弟弟的确不如传位给儿子,因为弟弟也会死,等到最后一个弟弟也死掉,君位就不好下传了,当然也可以让哥哥的儿子继续继承,但弟弟的儿子就会不服气,如果不是形成默认的传统,很容易引起纷争,从而大大提高国家机器运行的成本,甚至引起国家动荡,那时普通百姓就倒霉了,不是被这派拉去当炮灰,就是被那派拉去当炮灰。当然,在这个问题上,《左传》和《公羊传》只是着眼点不同,没有孰高孰低的问题。
袁盎这么一说,刘启巴不得他代自己出头。于是袁盎觐见太后,对太后说:“太后您说要立梁王,如果梁王死了,该立谁呢?”
太后道:“那就重新立当今皇帝(刘启)的儿子。”
袁盎于是把宋宣公那事又说了一遍。窦太后既然是知识女性,就不可能过于胡搅蛮缠,听袁盎一说,她觉得很有道理,想通了,彻底打消了让梁孝王当太子的念头,命令梁孝王回到自己的国家去。
梁孝王却想不通,后来听说是袁盎破坏了自己的好事,对袁盎恨得牙痒痒的。没多久梁王又向刘启上书,说:“希望陛下能够赐给臣一条可以容得下马车的土地,让臣能够征发梁国百姓,从梁国筑一条甬道直接通到长乐宫,以便时时能朝见太后。”
所谓甬道,就是两边筑有墙壁的巷道,一般打仗的时候,为了保证运输补给,都喜欢修筑这种甬道,可以防备敌人从侧面进攻切断自己的运输线路。当然花费也很大,梁国国都在睢阳(今河南商丘),离长安也有数百里,沿途要经过开封、郑州、洛阳等城市,在当时那种生产力条件下,修筑一条这样的甬道,该要多大的花费?所以袁盎等人又进谏,建议刘启不要答应。
梁王没有?
小说推荐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 作者:史杰鹏
- 《青梅煮酒话西汉之楚汉争霸》作者:史杰鹏【文案】一场群雄逐鹿争霸赛,一盘沙场起兵对弈棋。始皇帝驾崩,铁马帝国迅速瓦解。草根混混、寂寞英雄、落魄贵族、流氓无赖纷纷登场,各方势力彼此消长整合,铺设历史轨道。风云变幻中,天鹅王陈胜,谋士张良,酒徒郦食其,阴谋家陈平,亚父范增,刽子手夏侯婴…演绎各出人间悲喜
- 最新章:第75章
- 大汉王朝之文景治世
- 简介:公元前一八零年八月十八日,西汉女强人吕后去世,诸吕群起而夺权,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大臣们起兵护汉,将之铲除。大臣们经反复商议,决定把外戚力量小、性格仁爱的刘恒迎回长安,立为皇帝。一个从未做过皇帝梦的没落皇子的命运就此改变.公元前一五七年六月己亥日,刘恒驾崩,刘启即位,他继承父皇的遗志,体恤百姓,
- 最新章:第414章
- 酒煮青梅月
- 作者:月靓糕白月光即将转手的店铺.里面停止了转动的裉色风扇.无声地斑驳着现在惨白的岁月.打开店铺门的朱芳平手指留恋的抚过它们.从家里的十九岁出走意外的来到这座城市。二十五岁省吃俭用在这里开创了自己第一家的店。二十八岁和朋友贺美合作开到了第三家。二十九岁呢.小小江山尽数沦丧。谁能看到她坚强后面的涕零如
- 最新章:第85章
- 青梅煮酒还入梦
- 《青梅煮酒还入梦》作者:方大人【文案】身在武林,就身在纠葛,纷扰中她有一个举世无双的娘,有尊贵的身份,有疼爱的师傅,有如亲人般的师兄曾经她还有一个美好的梦一瞬间,全部破裂,绝望到底,谁在身边不离不弃?生命是一种缘,你刻意追求的东西也许终生得不到,而你不曾期待的灿烂反而会在你的淡泊从容中不期而至。内容
- 最新章:第36章
- 亲梅煮马 作者:莫云晚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文案 某年,话剧表演。她演祝英台,他演马文才 他愣是让马文才逆袭 她指责他胡闹!祝英台该和梁山伯化蝶归去,才算完美 而他说:只有没用的男人,才会让心爱的女人陪着自己死 于是,那年,他们的表演成了全校最大的笑话,她气了他一夏,任他怎样哄骗都不搭理他 多年后,他学成归
- 最新章:第97章
- 煮酒话古人
- 作品:煮酒话古人 作者:听风雨声 内容简介 古时没多少娱乐活动,古人便喜欢在酒席之间或是茶余饭后侃大山,三国时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乃为其中之名篇 曹操和刘备这论英雄乃是当世英雄,而且这酒带着一股杀气,不太好入味,我现在这煮酒话古人,乃是小论古时人物,有英雄豪杰,文臣武将,天马行空,随便侃侃
- 最新章:第39章
- 煮酒话太宗
- 作者:黄如一】序篇 太宗文皇帝毫无疑问,从秦汉到清代的两千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段被称作封建时代或帝王时代的两千年中,统一的中国概念逐渐形成,中华文明走向成熟。而这漫长的两千年并非只有一个朝代,一个个前后相继的王朝构成了中国历史这幅跌宕起伏的浩瀚长卷。但有一位西方哲人曾说过“中国历史就是
- 最新章:第100章
- 重生之再婚(宠文) 作者:沐景晨
- !书名:重生之再婚(宠文)作者:沐景晨文案叶筱凡死而复生后才知道原来的自己有多蠢,有多贱,这次她决心不做蠢蛋了离婚带着一个拖油瓶怎么了?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很滋润—有孩儿,有家,有事业,还有男人追…只是这个‘四有(有房有车有才有貌“老男”人有点怪,既霸道又粘人…一言难尽内容标签:都市情缘 重生 婚恋 欢
- 最新章:第68章
- 煮酒探西游
- 煮酒探西游—吴闲云全面解读西游记,我相信应该没人不知,就算没看过书本也看过电视,给人的感觉就是孙悟空保唐僧西行与妖怪斗的故事.第一次看我彻底为jj对西游记的理解震惊了,可是最近在网上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东西,一个有关西游记的看法,很黑暗!以下是转载!写在前面《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
- 最新章:第4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