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并快乐着 作者:白岩松》第44章


成了他们老俩口最担心的大事。
而坐在我面前的老先生早已不是当年后生可畏的张岱年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历
尽坎坷,性格早已外圆内方。
有时老先生一句话要重复个两三遍,对人的态度多少有些谦恭,早年的那个张岱年
是不见了。面对这种变化,我的心不停地下沉,因为我知道,变化的原因不是年龄,而
是一次又一次的运动对他的冲击和洗礼。
1957年他被打成右派,一些熟人见面如同不相识。
文革中住房被换成小的,不敢违抗,于是卖掉四平板车的书,又卖掉一个书桌。
1958年被下放劳动,农民对他表示同情,让他感慨万千,同时反思:自己遭受厄运
是自己狂傲不慎所致。
文革中参加劳动,由于喝水不易,养成早饭后喝一杯水,午饭前一大杯,午休后一
大杯,晚饭前一大杯,其余时间不喝水的习惯。
年轻时希望自己成为学术大家的希望也终于破灭,开始得过且过。
……
改革了,开放了,张岱年如同经历了漫长的冬眠,终于开始慢慢地复苏,重新走上
学术之路。但年轻时的那份傲气却在岁月的冲刷之下荡然无存,谁还能够说: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采访结束,老先生和夫人(冯友兰先生的堂妹)下楼来送我们,张老脚踏步鞋,身
上穿件蓝呢大衣,这是他1955年置下的家私,但我仔细观察后发现,上面只剩下一粒扣
子。
我只说了一声“保重“,然后与老人分别,至今未再见面,不知洗澡问题有没有好
好地解决。
⊙杨振宁
一个科学家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这不太好下结论。但与杨振宁交谈,却很容易
找到一种面对大师的感觉。这恐怕是杨先生所关注的问题和我所听到的有关他的故事,
都已超越了科学的范畴。
不太肯下定论,但相信以下这句话是出自杨先生之口――“
物理研究到了尽头就是哲学,而哲学研究到了尽头就是宗教。“我想能拥有这份感
悟的科学家,关注点当然不会只在科学本身。
1977年1月30日晚,在以杨振宁先生为会长的全美华人协会和美中协会举办的欢迎邓
小平副总理的晚宴上,杨振宁以一个政治家的眼光说道:“邓副总理的访问是近代史上
一个具有分水岭性质的发展,国际关系从此开始新纪元。“
相信熟悉他的人不会为他讲出这番有穿透力的言语感到惊奇,因为早在1971年,中
美关系刚刚解冻,杨振宁先生就成了来华探亲的第一位美籍华人,争得这个第一,从某
种角度来说,是一种夹杂着历史分析后的勇气。
在这个世界上,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非常多,但如杨振宁般远
远超越科学达到另一个高度的大师并不多。也许话还可以反过来说,也许正是视线超越
了科学的范畴,杨先生才在自己的本专业上获得了那么大的成功。
但和杨振宁有关的故事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他和邓稼先的故事。邓稼先是我
国的两弹先驱,他和杨振宁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但各自的道路却迥然不同。
七十年代初,当邓稼先告诉杨振宁,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时,杨振宁激动得热泪盈眶,不得不去洗手间整理面容。
当我采访杨振宁先生时,邓稼先已经去世很久,我陪着杨先生和夫人去八宝山为邓
稼先扫墓,当然所谓的扫墓只是把骨灰盒从架子上拿下来,然后拂去上面的浮土,但杨
振宁先生却做得极其认真,当骨灰盒上的浮士被他细心拂去后,我觉得,拂去的还有由
于历史原因而在他们两人友谊之间的一种距离。
如此密切的一对朋友,却有着两条迥异的人生道路,而赢得的尊敬却是一样的。只
不过,杨先生一生都在面对鲜花和掌声,而邓稼先却更多的时候是默默地做事,在人生
终了之后才面对永远的尊敬。
不过对于他们两人来说,真正永恒的是友谊。
⊙孙恂
我们绝大多数人活着,理想如万花筒般复杂变换,而对于有的人来说,能活着,本
身便是生命中最大的理想。
在病床上已经躺了三十八年的孙恂就是这样。
十九岁的时候,如花一般的年华刚刚开始就结束了,一种叫做“重症肌无力“的病
把她击倒。所有她身边的人们都从医生那儿知道,她这种病最多只能活五年,然而,38
年过去了,孙恂依然活着,而且越活越好,并开始帮助一些健康的人活得更好。
数字是枯燥的,但枯燥数字的背后,是一种生命中艰难的抗争。
病后九年能顺畅呼吸,十七年后能自由翻身,二十五年后吞咽不太困难,二十七年
后能洗衣做饭。
然后用一生去做一件事――活着。
现在的她依然在床和轮椅之间两点一线,每天一包感冒冲剂,因为小小的感冒对于
她都是致命的。原来住平房的时候,用四年的时间学会了从房间到大街上晒晒太阳,后
来搬到楼房,虽是一楼,但房间到外面的八级台阶,却把她重新困在屋中。打官司,要
求落实《残疾人保障法》,赢了,但九年过去了,楼梯依旧,阳光,对于孙恂仍然奢侈

不过,孙恂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为她绝不满足于活着,她的力量也正是因此而产
生。
1981年,她就发起了中国第一个“病残青年俱乐部“,宗旨是“自立互助“,同时
,她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残疾人之友》节目中主持着“孙大姐信箱“,有了网络,
孙恂又迷上了电脑,散发自己的光和热,她拥有了新的渠道。
以爱为生的孙恂自然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多年以来,她那间清冷而略有些灰暗的
小屋从没有真正寂静过。但与其说,走进走出的人们是在帮助孙恂,不如说,正是在靠
近孙恂的过程中,人们的精神得到了救助,帮助孙恂就是在帮助自己。
孙恂会活得更好,而一些健康但活得不太好的人,在经过孙恂身边之后,开始学会
活得好一点。
⊙曹春生
有些做了大好事的人,并不是一开始就想做好事,比如说河北的曹春生。
想当年,曹春生做企业家的时候,过的是一掷千金,饭店舞厅之间转悠的生活。直到有
一天,曹春生陪一个客人到公园聊天,买的易拉罐饮料放在脚边,可聊着聊着,几个小
流浪儿把易拉罐偷走了,这让曹春生大为生气,臭骂了一通之后,问小孩:怎么不上学
?孩子答:穷。曹春生一冲动:我给你们出钱。
没想到,这一简单的冲动,就把曹春生今后的生命之路改写了。捐完钱后被学校尊
敬地请上主席台,这阵势,曹春生以前没见过,于是头脑一热又拿出更多钱,再到后来
,没人养的穷孩子几声“爹“,就让曹春生心头一热:“我办个儿童村吧。“于是就有
了邢台东方儿童村。
“穷“这个字,曹春生原来是没有太多感悟的,但收来的孩子在他这儿吃冰棍,半
夜查房,睡着的孩子们依然叼着冰棍的木棒,这个场景让曹春生泪流满面。从此他在行
善的路上“在劫难逃“。
曹春生当然想不到,一个小小的儿童村慢慢地壮大,竟让他原来的生意一天天惨淡
下来,终于有一天,儿童村里孩子们的脸色红润起来,而曹春生的钱袋却干瘪下来。这
个过去不太拿钱当回事的人重新知道了没钱的苦处。但身边孩子一句又一句的“爹“,
让曹春生背负起沉重的责任,想轻松地一个人走回经商之路不太可能了。
社会各界开始伸出援手,于是容易激动的曹春生经常泪流满面。我相信,当年经常
和钱打交道时,老曹不会这般敏感和脆弱,但和人,尤其是和孩子打交道,泪腺就慢慢
发达起来。
虽是一时冲动慢慢走上行善之路,而且自己也由过去向别人施舍到向别人伸手,但
老曹没有多少悔意。只是老曹在这几年间,头上的白发明显的多了起来,当初还多少有
点企业家的派头,现在在他身上是一点也看不到了,看到的形象是非常职业的一个爹。
他的生命故事有了这么大的改变,不能不让看演出的人感慨万千,如果当初陪朋友
进公园,没有买那两罐饮料,今日的曹春生
⊙武和平
当年一部《9.18大案》让破获了这起大案的开封市公安局局长武和平成了家喻户晓
的人物。不过武和平被人熟知,绝不仅仅因为电视的影响力,还应该加上武和平身上那
种强烈的儒警味道。
在《9.18大案》中,我最喜欢的一场戏,是罪犯抓到之后,武和平和他面对面如同
围棋一局终了胜负已定之后的复盘。没有高声调,一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