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如诗,草木如织》第40章


同一物事,各有各的理解,那么休谟便出来打圆场了:趣味无争辩。
人生本来是个严酷的冬天,我们需要春天的麻醉。我感谢《诗经》里这些来自春天的无名麻醉师,同时,也要感谢再度把我引向这些无名麻醉师的网友深圳一石兄。
55。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
《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注释】 
1、隰(xí):低湿的地方。苌(chánɡ)楚:藤本科植物;今称猕猴桃。 
2、猗傩(ē nuó):同〃婀娜〃;柔软的样子。 
3、夭:少;此指幼嫩。沃沃:润泽的样子。 
4、华:花。 
5、家:谓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家〃、〃无室〃指无家庭拖累。 
“苌楚”和“猕猴桃”这两个名字,哪一个更美?这个问题只对现代人是有意义的,对古人,“苌楚”就是“苌楚”,和我们今天日常说的大葱大蒜应该一样吧。作为现代人的我,毫无疑问喜欢“苌楚”这个身后存在一个比两千多年的岁月还要久远的不见底层的幽深洞穴的名字。“猕猴桃”这个名字年轻的象个孩子,它一身轻松,嘴上叫出它的时候,随感受不同,我们感觉到的除了味觉就是胃觉。“苌楚”,在风里晃晃悠悠轻轻松松的,看起来是自然里的轻盈之果,因为机缘巧合,进入诗里,却成了沉重、悲愤、凄苦、厌世的副音。《隰有苌楚》里的人,不管是在乱世的血雨腥风里,朝不保息,于生无望;是在苛政如虎,生计窘迫,一家人求生不得求死无门的时候;还是破落的王公贵族,在处处的人生失意和复生旧日容光无望的潦倒绝望时刻,不管怎样猜测,我都不觉得这是一首如闻一多先生所解的那样的情诗。这首诗写的飘忽而轻,内核却绝望而深重,就好象一个前路无门的人,看着撒遍世界的金色阳光,心里所感觉的世界,却是地狱般的夜的浓影一样。位尊的荣耀和家室的温暖,这两样东西在任何年代里都是我们生所留恋的,为了获得它们,每一个人几乎拼了自己所有心力上凝结的坚韧和肉体上几乎麻木的机械式的辛劳,从最普通的意义上,我们常将这些当成我们人生的全部。而猕猴桃幼嫩的新枝,润泽的花朵,饱满的果实,它们茂盛而悠然的姿态的镜像里藏着诗人对人生绝望的黑洞,这个黑洞里,是恶吼的死神的声音。从这个声音里,我们可以扩展开有关人世变迁的画面,这是个和“猕猴桃”不相关的另一个话题了。后世所有的诗境里,关于“苌楚”,关于“猕猴桃”所承担进入人心的部分,极少有超过《隰有苌楚》的轻,这轻是笑;也极少有超过《隰有苌楚》的影子里的重,这重是欲哭无泪的绝望。轻重之间的转移,仅仅是摇荡在风中的猕猴桃的那种无牵无挂的姿态和生活世界所结成的铁网之间,既使我们留恋又使我们迷糊的一点纠葛。 
猕猴桃分布在中国的中部、西南和南方,唐代种到庭院里之前似乎一直是野生的山果,春秋四季,攀附在其它乔木的枝干上,随雨而实,随雪而泯,是和野葡萄、野山楂、覆盆子一样不惹人注意的普通植物。我见过猕猴桃的果实,山上野生的,只有拇指头大小,摆在超市里,是被驯化了,一幅乖巧细腻,圆润光泽的样子,起了象“果中金矿”、“水果之王”这样一些粘了人心唳气的名字,还有贴金镀银,叫做“奇异果”的,贴上了新西兰进口的标签,美其名曰:进口的金果,却不知几千年前在不着眼的山野藤林里,早就被盖了“MADE IN CHINA”的印章。 
猕猴桃的滋味非常奇特,这种滋味不是独一的极具个性的那种,而是甜瓜、覆盆子、柑橘果味的混合。用刀将一个灰色绒毛包裹的果子一分两半,清嫩的绿色果肉的剖面形态如同一个繁星围绕的星系平面图,星核是朦胧的,围绕的恒星是乌黑的,而星系的整体是勾引人食欲的润泽的绿色。可以将果肉揉搓之后直接吸食,也可以将娇嫩的颤微微的果肉切成薄片,夹到面包里和各种肉片中间,或者用绿藻和生鱼片一起裹到寿司上。将果肉加入果酱机里,打的稀烂,加上奶稀搅拌之后在加入冰块,就是天然润泽的所谓美女食品。 
长在背阴处猕猴桃,属于阴性之果,身具寒性,味虽甘美,却是不可多食的。
56。落鸟承林——榛树
《鳲鸠》 
鳲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鳲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鳲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鳲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诗经·曹风·鳲鸠》 
【注释】 
1、鳲鸠:(shī jiū)布谷鸟;又名杜鹃。古代传说布谷鸟饲养小鸟,朝从上而下,暮从下而上,平均如一,因而用以命官名。古代管理水土的官司空,曾称稀!?br /> 2、淑人:善人。 
3、君子:尊称,代指有才有德的人,也用指在位的人。 
4、仪:容颜仪态。 
5、心如结:比喻用心专一。朱熹《诗集传》:〃如物之固结而不散也。〃 
6、伊:是。 
7、弁(biàn):皮帽。骐(qí):青黑色的马。一说古代皮帽上的玉制饰品。 
8、棘:酸枣树。 
9、忒(tè):差错。 
10、正:闻一多《风诗类钞》:〃正;法也;则也。正是四国;为此四国之法则。〃 
11、榛(zhēn):榛树,桦木科榛属,多为丛生树。 
12、胡:何。朱熹《诗集传》:〃胡不万年;愿其寿考之辞也。 
吃过榛子的人应该很多,见了榛树能叫出名来的人,也应该不少吧。但我吃过榛子,却认不出立在眼前的榛树来。这是一种常见的人面对自然的愉悦中的陌生感。城市里的人一站到乡下苗新花绽的大田田埂边上呀呀的感叹,是被楼宇格子隔的窘迫的心被自然的熨斗这么突然的一熨,心坎上生出些旷远的舒坦劲的缘故。钻野林子时,被落叶、山花、清溪和野山果罩着的沁心的凉气周身满心的一洗,在林子里钻的更欢,是心里喜欢的劲儿跑到四肢上,浮现在脸上的缘故。但,和这自然,总还是觉得有点说不出来的隔,这隔是心里的,一路上盯个菌子,弯身泼几下清水的劲,是一点好奇心,但也只是好奇而已,和这样纯粹的美无法对话,拉不起手来。这是我站的山野上,时常心里欢喜,却又总觉得不尽兴的地方。记《梭罗日记》的梭罗,他在瓦尔登湖边的生活,解脱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绳索,除了追求生命内在的自由之外,那些漂浮在文字中间的动植物的名字,以及它们在四季里的变化和生死不息的性情,也让这些文字浸透到自然的大水缸里。细细去听,人和自然似乎在称兄道弟,何等欢喜。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如果你不仅知道一个人的大号,还知道他的小名,知道他人生的痕迹,也了解他处世的性情。你可以和他严肃的谈话,也可以相互呼着小名自由的调侃。从某种意义上,这种亲切感里滋生我们外在生命伸展开的水波一样的视角,有潜藏起来的创造力初生的方向,以及从容生活隐含不见又时刻起着作用的平衡点。这种看不见的亲切也把我们每个人孤独寂寞的顽石无声的敲碎了。带着这种亲切感,站在自然里,我们的心应该会富足一些、滋润一些,也会更平和一些。这是万卷诗书里的敏悟、多情女子的守护和物质世界的积累之外,能够让我们寻到让自己满足和从容的另一块地方。 
我是个不懂多少自然的人,写这些诗经里关于植物的文字,除了我们古文明一脉的搏动冲击我的感受之外,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也是一点好奇,看看是不是能够架起一架可以在人心和自然之间弹奏的钢琴?在我们现在生活的世界上,不仅仅是人和自然之间越来越疏离,更是因为,我们改变世界的频率的加快,让我们迷失了对人和自然之间所应该保有的和谐频率的把握。而懂得自然,从某种意义上会部分的抑制我们激情荡漾的滑向失衡的自由,让我们的眼睛里透视一个均衡世界的前景。 
上面的文字,是关于榛树意象的扩展,它延伸到自然和人自身的存在,看起来没有多少价值,但也不是如想象本身的那样虚拟。真实的榛树,我有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