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 独旦:独自到天亮。
⑦ 居:指坟墓。
⑧ 室:指墓穴。
【经典原意】
葛藤缠绕覆盖着荆树,蔹草蔓延在山野上。我的爱人不在这里,谁能伴我独守空房。
葛藤缠绕覆盖着枣树,蔹草蔓延在坟地上。我的爱人不在这里,谁能能伴我独自歇息。
华美漂亮的角枕,灿烂鲜艳的锦被。我爱的人不在这里,谁能陪我独自到天亮。
夏季炎炎的日子,冬季漫漫的长夜。愿死了以后,能同我的丈夫葬在一个坟墓。
冬季漫漫的长夜,夏季炎炎的日子。愿死了以后,能同我的丈夫葬在一个墓穴。
【当代阐释】
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
生命就是不断的向死亡堕落。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每天都会有人在无尽的黄昏里,守望着无尽的死亡。
有人想逃脱这宿命里的樊笼,炼丹问药,追求长生不老,或者修炼打坐,渴望成仙,然而几千年了,几人长生,几人飞升?现实中到不时闹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笑话。
每个人心里都有对死亡的恐惧,它代表着一切的终结,财富、功名,所有的一切都随着自己的消逝而没有任何意义。但实际上,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死者西去,无知无觉,委然与天地同尘,得到了真正的长久。倒是撇下妻子儿女,在人世间恸哭流涕,孤苦伶仃地度过余下的时光。“死者长已矣,生者尚悲歌”,死亡的悲痛都留给了生者。
《葛生》是一首妻子对死去丈夫的悲歌。
她看到葛藤缠绕着荆树,想到了两人白头偕老的诺言。低头看看丈夫的坟茔,凄凉的西风吹下妻子的挂了许久的泪水。炎炎夏日,漫漫冬夜,没有人再可能陪伴她话家常、诉衷情了。空荡荡的屋子里,只留下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她唯一的念头就是死后和丈夫埋在一起,不再忍受这孤单,不再忍受这离别的痛苦。
死亡是一个人的解脱,是另一个人的磨难。
在无法摆脱死亡时,我们没有选择。当我们仍然充满生命的活力时,我们也没有权利选择死亡。主动的死亡是对亲人的伤害,是推脱自己责任的懦弱表现。
或许因为某种崇高的理由而去选择主动死亡,或许可以给自己找到千万条的死亡理由,但生命并不仅仅属于个人。父母妻儿,这些与你生命紧紧融合在一起的人,都是你生命忠实的托护者。
生命短暂,能够顺顺利利走完一生,就是一种幸福。
【国学故事】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是汉代末年庐江郡的一位女子,心灵手巧,人聪心惠,家教严谨,多才多艺而又知书达礼。十七岁的时候嫁给同郡焦仲卿为妻。焦家除丈夫之外只有守寡多年的老母和一位小姑子。刘兰芝嫁到焦家以后,起早睡晚,辛勤操持家务:提水、烧饭、洗衣、织布,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做到了一个贤惠妻子所能做到的一切。然而两三年后,对刘兰芝一直心存不满的焦母让儿子将刘兰芝休掉。疼爱妻子的焦仲卿在母亲面前发誓说:“倘若遣去媳妇,此生誓不再娶!”还要替妻子辩护。然而遭到母亲的一顿臭骂,还说邻居有个贤慧的女子,名字叫秦罗敷,她会替儿子去求婚。焦仲卿不想其他女子,他的心里只有他最爱的刘兰芝。看着母亲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以死相威胁,焦仲卿屈从了母亲的意思。当天夜里,夫妻两人泪眼到天明,焦仲卿一再解释他的尴尬处境,并保证假以时日,情况必然会获得改善,劝慰其妻务必要暂时忍耐,过些日子再来相迎。
第二天,一辆马车载着刘兰芝离开焦家,焦仲卿骑着一匹白马随车相送,行行重行行,车轮的每一转动,似乎在辗碎两颗已经支离破碎的心,忍不住难舍难分的痛楚,焦仲卿下马钻进车里,两人再度相拥而泣,指天发誓,决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意即海枯石烂,两情相悦,永不变心。
然而事情的变化超出了他们的预料。被休回到家中的刘兰芝,遭到自己性情暴躁的兄长一次次的斥责,让她赶紧再次出嫁。因为一个县令遣媒为他的第三个儿子求亲。理解女儿的母亲出面把亲事给拒绝了。然而太守又来为他的儿子求亲,冷酷的兄长让刘兰芝必须出嫁,并接受了聘礼,选定了良辰吉日,准备迎亲过门。旧社会如果父亲去世,长兄代父行使家长权利。刘兰芝默不作声,只有用手巾掩口啼泣,眼泪哗哗地直流,
焦仲卿听到刘兰芝再嫁的消息,快马加鞭赶到了刘家,已经是薄暮时分,那声声马嘶,也就是他心中的悲呜。见到刘兰芝,焦仲卿气急败坏地责备刘兰芝转眼之间就变了心意。刘兰芝肝肠寸断,呜咽讲道:“人生不如意,一言难尽,你又何必那样讲呢!我和你同样是受逼迫,只有一死来表明我的志向了。”刘兰芝哭着跑回待嫁的青庐,焦仲卿也拨转马头,万念俱灰地踏上归途。那天已是冷冬的时节,寒风摧凌着树木,树叶飘零。渐渐地庵庵黄昏,寂寂人定,斜月清冷,严霜满地,偶尔地自空中传来一、两声孤鸟的悲鸣。刘兰芝踉踉跄跄地离开了青庐,趁人不备,跃身投入村外的池塘之中,用她的生命来诠释情爱的坚贞。那边焦仲卿回到家里以后,登堂拜母,说了一些望自珍重的诀别话。当天夜里徘徊庭院之中,自缢而亡。两人死后,合葬在华盖山麓。
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墓地,东西植松柏,南北种梧桐,若干年后,枝丫繁茂,浓荫覆地,一种双栖双飞的鸟,夜以继日地穿飞上下,婉啭和鸣,那种鸟的名字叫鸳鸯。
【文化常识】
“兮”与《楚辞》”:“兮”在《诗经》中仅仅起到语气词的作用,但在“楚辞”中,它还担负着“楚辞”体标志的作用。它是“楚辞”体最为明显的文学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楚辞”的形成受到《诗经》的影响。《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打破了《诗经》以后两三个世纪的沉寂而在诗坛上大放异彩。后人因此将《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可以说,《诗》三百篇创作代表了一种北方文化重群体意识的征实精神,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创作显示出一种南方文化重个体意识的浪漫精神。二者作为中国文学的发轫,在后世文学中影响深远,后人将二者的影响称为“诗骚传统”。
【相关阅读】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李商隐《夜雨寄北》
2、《绿衣》:死亡是爱的试金石。
【原文】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1)。心之忧矣, 曷维其已(2) 。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3)。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4)。我思古人,俾无訧兮(5)。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6)。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注释】
①里:指在里面的衣服。
②曷:何,怎么。维:语气助,没有实义。已:止息;停止。
③裳:下衣,类似于现在裙子。当时没有裤子,男女都穿裳。亡:用“忘”,忘记。
④女:同“汝”,你。 治:纺织。
⑤古人:故人,这里指亡故的妻子。俾(bǐ):使。訧(yóu):同“尤”,过错。⑥絺(chī):细葛布。綌(xì):粗葛布。凄:寒意,凉意。
【经典原意】
绿色的衣服啊,绿色的外衣黄色的内衣。内心的忧伤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绿色的衣服啊,绿色的上衣黄色的下裳。内心的忧伤痛苦,什么时候才能忘掉。
绿色的丝啊,都是你一缕缕织起。我所思念的人,使我不会犯错误。
细葛布啊粗葛布,寒风吹拂凉凄凄。我所思念的人,仍牢牢系在我心上!
【当代阐释】
死亡是爱的试金石。
人生虽然漫长,但在天地之间却又显得那么卑微渺小
晋代羊祜一次登山,对同游者说:“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灭无闻,使人悲伤。”羊祜死后,人们为其在此山立一块碑,上书“堕泪碑”。因见到此碑不禁令人想起生死,不觉泪下。
“堕泪碑”见证的是自己对自己死后的悲悯情绪。
一件衣服,一件纱巾,则会见证亲人对自己死后的痛苦之情。
《绿衣》一诗描写了丈夫在妻子死后的悼念。丈夫手捧妻子绿色衣服,泪眼朦胧。物仍在,人已非。内心的忧伤如凄凉秋雨,淅淅沥沥,不可断绝。寒风
小说推荐
- 大学解读
- ,三纲八目的追求-小-说.网【原文】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2,在亲民(3,在止于至善。知止(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5。物有本 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6;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先
- 最新章:第6章
- 诗经
- 《诗经》作者:佚名国风 周南 关雎国风 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国风 周南 葛覃国风 周南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
- 最新章:第15章
- 另类解读『搜神记』
- 作者:席晓优内容简介世界上有神仙吗?有鬼吗?有妖吗?负责任地说,我也不知道。有人说有,举头三尺有神明,比如那谁那谁那谁…有人说没有,所谓神话,不过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这等事,有耳闻没有目见,不敢随便抬杠。弄不好,既得罪了人,又得罪了神,小可承受不起。既然都拿不
- 最新章:第44章
- 诗经外传之桃夭
- 《诗经外传之桃夭》作者:吊儿郎当内容简介【护卫X少爷】娶的媳妇宜家宜室,但是个男的怎么破?1四月初六,柳絮飞如雪,桃花绽灼灼,宜嫁娶。程瑶英盯着镜子里那张涂脂抹粉的面容,又看了看四周红浪一般的纱帐,喜烛暧昧,火光温透,映出她眼中的点点泪光“呜呜呜”那千娇百媚的妆容在泪水的冲刷下变得模糊粘稠,原本艳如
- 最新章:第35章
- 易经读本
- 趣味解读群经之首《易经》读本 作者:臧守虎内容简介《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
- 最新章:第39章
- 佛经解说
- —白云娑婆苦,身世一浮萍。蚊蚋睫中争小利,蜗牛角上窃虚名—点气难平。人我盛,日认长无明。地狱尽头成队入,西方无个肯修行,空死复空生。娑婆苦,光影急如流,宠辱悲欢何时了,是非人我几时休,生死路悠悠。三界里,水面一浮沤。纵使英雄功盖世,只留白骨掩荒丘,何似早回头。说明佛教的经沦,浩如烟海,文理艰深难懂,
- 最新章:第204章
- 历史密码:千古之谜终结解读
- 第一部分 前 言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谜案。虽然后人在其后的历史中一直在不停地研究、探索,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历史之谜至今仍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历史的车轮在沧桑巨变中不断前进,而世人又渴望从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的本原面目,这就使得原来就充满了神秘
- 最新章:第37章
- 读史巧经商
- 作者:康贻祥第1节:序我国古代商业活动有很久远的历史《易经》上曾这样记载“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早在商朝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个不直接从事生产而从事产品交换的社会群体—商人。到了周朝,货币的运用比较普遍,这标志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市场的完善与进步。战
- 最新章:第53章
- 金刚经讲解
- 作者:慧律法师这部《金刚经讲解》是根据台湾慧律大法师于文殊讲堂的讲经录像转录整理而来,标题名称是编者所加,为便弘扬故《金刚经讲解》的转录工作是由一方师兄一人担当,一方师兄把大量的业余时间奉献在逐字逐句敲字记录的工作上的这种热情另人敬佩,在此特别感谢。后期校订工作则由虚空之风君力担大任,把经典原文、大
- 最新章:第4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