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具》第64章


,请你们赶快给我下碗阳春面,行吗?”
于海虹的一番公道话,使两个伙计的火气得到了大大的平息。他们走到锅灶前开始动手给于海虹做面,不一会儿,一碗热气腾腾、葱香四溢的阳春面就端到于海虹的面前了。
碗里的青菜碧绿碧绿,鸡蛋儿也金灿灿的。每次于海虹到这里来就餐,这两个伙计给他做的面,无论是分量还是质量,都是最足最优的。
于海虹一碗货真价实的阳春面下肚,身上的精神陡觉倍增。他走出面馆,直奔报刊亭,买了一份晚报,回到了自己的那间小屋里。
于海虹躺在铺上看晚报。
晚报头版头条的标题赫然醒目:《英雄,你在哪里?》,这是一篇长篇通讯,是晚报记者撰写的。文章详细描述了前两天晚上,在渡轮上发生的那幕那个小伙子跳江救人的感人情景。文章写道,据当时在场的目击者说,由于投江轻生的女子行为突然,那位跳水救人的小伙子的行动也很果断、迅速,所以大家都没有看清双方的面容,仅从当时稍纵即逝的一点感觉
来看,那位跳水救人的小伙子像是一个农民进城打工者。记者在调查走访中还了解到,有目击者说,当时小伙子身边好像有一个熟人,因为他们两人打过招呼,还说过话。记者在文章中热切期望,如果这种情况属实,希望这位同志能尽快与报社或者警方取得联系。文章最后动情地写道,现在全市人民都在急切地关注着那位见义勇为英雄的安危,希望一切知情者,提供一切线索,尤其是那位与英雄相识并讲过话的同志,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协助媒体和警方,尽快找到我们的英雄。
于海虹读着报纸,心头感到一阵阵的发热,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自己能做的也是应该做的事,没想到居然受到这座城市、这个社会如此的关注,还有全市人民的无比厚爱。他心中不禁第一次感受到流落他乡过去从来没有过的甜蜜和幸福。于海虹心想,这件事还是不让别人知道的好,一个打工者,一个以五湖四海为家的自由职业人,要出什么名?咱们是靠劳动、凭手艺挣钱过日子的。再说,如果要是让政府知道他是英雄,那记者又是采访,又是照相,又是摄影,不是登报纸就是上电视,还有要开大会作报告,那还不把人给折磨死啦。折腾死了还不算,还要影响自己出摊做生意。要知道,现在在这座城市里,喜欢吃他铁板鱿鱼的人可是越来越多哩!
于海虹看完那篇长篇通讯以后,正准备放下手中的报纸,突然,右下角又有一条标题和一张照片吸引了他的眼球。
照片是一张姑娘的肖像,这位姑娘就是那天晚上投江轻生、后来被于海虹救起的那个姑娘。那天晚上,于海虹在江水里倒是没有看到这个姑娘的芳容,现在他不由得把目光仔细地落在报纸上那位姑娘的脸上——姑娘长得还真的很有模有样,瓜子脸,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嘴。照片上的姑娘尽管神色凝重、神情沮丧,但也掩不住她那青春靓丽的容颜。这是报纸上的一张照片。
报纸上的一条标题是这样写的:《恩人,你在哪里?》,这个标题跟上面那篇文章的标题除了主语不一样,谓语都是一样,都是在寻找那位救人的英雄。这篇文章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于海虹看了这篇文章,从中才知道这位姑娘的一点身世,以及她跳江轻生的原因。
姑娘是安徽农村人,她的未婚夫跟她是同村同学,自幼两人就青梅竹马。后来两人因为家庭贫困,初中读完以后就双双辍学。辍学在家的这对青梅竹马很快就在一起同居。去年,姑娘的未婚夫进城打工,她在家务农,开始两人还时有鸿雁传书,可是后来信就越来越少了,两人的感情也开始出现迅速的降温。姑娘深感形势不妙,就抛下田里的农活进城寻夫,结果事情比她想象得还要黑暗、还要悲惨,她的未婚夫在城里已经另有一个新欢,并且两个人也已经开始同居。这个姑娘在如此巨大的打击下,精神大厦顿时土崩瓦解,她一时想不开,于是就选择了轻生,便出现了那天晚上在渡轮上投江自尽的黑色一幕。
姑娘在她自述的文章里,用自己的一腔真情呼唤着拯救了她,并给了她第二次生命的救命恩人,如果救她的这个年轻人没有成家,如果他能看得上她,她愿以身相许。如果他已有妻室,她也将一辈子铭记他的大恩大德。姑娘最后立下誓言,一定要找到这个年轻人,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看到这句话,于海虹心头一震一热,眼泪禁不住刷地一下流了出来。于海虹的动情并不是被姑娘对他所表示出来的那种真挚、灼热的情爱和情恩所打动,而是被这位姑娘对他的英勇行为给予的肯定所感动。还有,他触景生情,不禁又想起了他自己的爱妻牵男。他心想,牵男要像这位姑娘对爱情有那么的执着该有多好啊!
“哎!”于海虹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的报纸。俗话说,大恩不言谢。难得有姑娘这份情谊,他于海虹就是死了,作为一个男人也值得。
晚报上的两篇文章,一边是警方和媒体在寻找他,另一边是姑娘在寻找他。看看,想想,于海虹越发感到自己非但不能主动暴露自己,而且还要百倍小心地隐蔽自己才是。为什么,主要是这位姑娘的文章,让他产生了极大的恐惧。
姑娘在文章中说,如果救她的那位恩人,还没有娶妻,她愿以身相许。这怎么能行呢?尽管现在牵男对他已经是忘恩负义,甚至是情断义绝,但他毕竟已经找到了牵男,心中依然是深深地爱着牵男,而且还在进行垂死挣扎的争取挽回局面,保住自己跟牵男的婚姻。正是处在这样的非常时期,微妙关头,这件事情让那些记者一闹腾,宣传出去,那不正中了牵男的下怀了吗?不能!不能!要知道,在他于海虹的心里只有牵男一个女人,他心里爱的也永远只有牵男一个女人啊!
于海虹心里非常清楚,那天晚上在渡轮上救人的事,只要他自己不说出去,不要说在这个城市里,就是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人知道。于海虹想到这里,躺在床上心里放心得多了。高烧虽然退了,但身子还很虚弱,他本来想明天就去出摊,现在又改变了主意,明天再休息一天,多睡睡,把身子养养好,后天再出摊。
睡着,睡着,于海虹突然神经质般地从床上一下子跃了起来,这时,一条可怕的信息从他的脑子里跳了出来。这条信息就是那天晚上他在渡轮跳江救人的事,并非没有一个人知道,恰恰就有一个人知道,而且这个人不仅知道这个姑娘是他救的,而且知道他就在江边卖铁板鱿鱼。这个人虽然对他的情况不了解,也不熟悉,但这个人只要看了报道,他只要把警察、记者还有那个要嫁给他的姑娘,朝他的鱿鱼摊前一带,这件事情岂不就立刻大白于天下了吗?
天哪!幸亏这两天害病没有出摊,要是出摊,他还真的早就成了这个城市里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哩。那时他手里捧着鲜花,身边还站着那个被他拯救的美女,这情景一上报纸、一上电视,这让牵男一看到,不一下子成了她要跟他离婚的一个最鲜的、最活的、最有力的理由和证据了吗?于海虹想到这些,他浑身感到发冷又发悚!
看来在江边的生意是绝对做不起来了,必须要立即转移。于海虹为了躲避那天晚上在铁板鱿鱼摊前,后来又在渡轮上碰到的那个人,决定立即离开这个地方,转移到远离江边,避开闹市的地方去做生意。对于跟牵男见面的事,也只能暂时放一放,等过了这阵风头再说。
于海虹主意一定,他先到房东家付了房租费,然后将床上、屋里的一些简单的行李用品,捆捆扎扎,一齐搬到了三轮车上,骑着三轮车匆匆地逃离了出租房。
朝哪个方向去躲呢?于海虹一边蹬着三轮车,一边琢磨着。朝北,不行!北边是火车站,那里虽然客流量大,生意好做,但说不准有一天会被那个人给撞上。朝南?也不行!南边有一条河,这条河现在已经开发成了旅游观光带,游人也挺多,要是那个人也去观光,不就一下子把他给观出来了吗?北边不能去,南边不敢呆,那就只有华山一条路了,投奔城东了。城东是这座城市的生态区、风景区,那里虽然宾馆、别墅、高档住宅很多,但客流量相比要小得多,在那里安营扎寨,虽然食客要少一点,但那里比较偏僻,相对来说要安全得多、保险得多。
目标明确了,于海虹脚下的三轮车跑得也就格外快了起来。
白忠诚自从那天晚上那个卖铁板鱿鱼的小伙子跳江救人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