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年羹尧的祖先本姓严,安徽怀远人,始祖名叫严富,两榜及第中了进士,写榜时,误严为年。照定例是可以请求礼部更正的,但那一来便须办妥一切手续后,方能分发任官,未免耽误前程,因而将错就错,改用榜名年富。
年富入仕后,被派到辽东当巡按御史,子孙便落籍在那里。及至清太祖
起兵,辽东的汉人,被俘为奴,称为『包衣』。包衣有『上三旗』、『下五旗』之分,上三旗的包衣隶属内务府,下五旗的包衣则分隶诸王门下。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长兄年希尧及他本人,在康熙朝皆为雍亲王门下,雍亲王便是后来的雍正皇帝,年羹尧的妹妹,原是雍亲王的侧福晋,以后封为贵妃。
包衣从龙入关后,一样也能参加考试,而且因为有亲贵奥援,飞黄腾达,往往是指顾间事。
年遐龄官至湖广巡抚,年希尧亦是二品大员,年羹尧本人是康熙三十九年的翰林,由于雍亲王的推荐,出任四川总督。其实,这是雍亲王为了夺嫡布下的一着棋。
原一为康熙晚年已经选定了皇位继承人,即是雍亲王的同母弟、皇十四子恂郡王胤祯,当他奉命以大将军出征青海时,特许使用正黄旗县,暗示代替天子亲征,亦即暗示天命有归。恂郡玉将成为未来的皇帝,是一个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
询郡王征青海的主动助手便是年羹尧。及至康熙六十一年冬天,皇帝得病,势将不起,急召恂郡王来京时,却为手握重兵的年羹尧所钳制,因此,雍亲王得以勾结康熙皇帝的亲信、后来为雍正尊称为『舅舅』的隆科多,巧妙地夺得了皇位。
雍正的城府极深,在夺位不久,便决定要杀隆科多与年羹尧灭口。因此,起初对年羹尧甘言蜜语,笼络备至,养成他的骄恣之气。年羹尧本来就很跋扈,自以为皇帝有把柄在他手里,无奈其何,越发起了不臣之心,种种作为都显出他是吴三桂第二。
但时势不同,吴三桂尚且失败,年羹尧岂有幸理。雍正用翦除他的羽翼以及架空他的兵权的手法,双管齐下,到他乞饶不允,年羹尧始知有灭门之祸,因而以有孕之妾赠人,希望留下自己的骨血。
郑俊生的这番话,在座的人都是闻所未闻,『那么,』乌先生问∶『年羹尧有没有留下亲骨血呢?』
『有。』郑俊生答说∶『有个怪姓,就是我郑俊生的生字。凡姓生的,就是年羹尧的后代。』
『为什么要取这么一个怪姓。』
『这也是有来历的,年字倒过来,把头一笔的一撇移到上面,看起来不就象生字?』郑俊生说∶『闲话表过,言归正传。我是想到,万一朱姨太太有孕在身,将来两家乱了血胤,不大好。』
『啊,啊!』乌先生看着胡雪岩说∶『这要问大先生自己了。』
『这也难说得很。』胡雪岩沉吟了一会说∶『老郑的话很不错,本来是一桩好事,将来弄出误会来倒不好了,为了保险起见,我倒有个办法,事情我们就说定了。请少棠先找一处地方,让她一个人住两个月,看她一切如常再圆房。你们看好不好?』
『对,对!』郑俊主与乌先生不约而同地表示赞成。
『那么,两位就算媒人。怎么样安排,还要请两位费心。
原来请乌先生跟郑俊生上坐的缘故在此。事到如今,周少棠亦就老老脸皮,不再说假惺惺的话,逐一敬酒,头一个敬胡雪岩。
『胡大先生,我什么话都用不着说,总而言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倘若我能不绝后,我们周家的祖宗,在阴世都会给胡大先生你磕头。』
『失言,失言!』胡雪岩说∶『你怎么好说这样的话,罚酒。』
『是,是,罚酒。』周少棠干了第二杯酒以后,又举杯敬乌先生。
『应该先敬他。』乌先生指着郑俊生说∶『不是他看得透,说不定弄出误会来,蛮好的一桩事情。变得糟不可言,那就叫人哭不出来了。』
『不错!』胡雪岩接口,『提到这一层,我都要敬一敬老郑。』
『不敢当,不敢当。』三个人都干了酒,最后轮到乌先生。
『老周,』他自告奋勇,『你的喜事,我来替你提调。』
『那就再好都没有。拜托拜托!』
这一顿酒,第一个醉的是主人,胡雪岩酒量不佳,不敢多喝,清醒如常,散席后邀乌先生到家里作长夜之谈。乌先生欣然同意。两人辞谢主人,又与郑俊生作别,带着小厮安步回元宝街。
走到半路,发现迎面来了一乘轿子,前后两盏灯笼,既大且亮。胡雪岩一看就知道了,拉一拉乌先生,站在石板路正中不动。
走近了一看,果然不错,大灯笼上,扁宋字一面是『庆余堂』,一面是个『胡』字。
问起来才知道螺蛳太太不放心,特意打发轿子来接。但主客二人,轿只一乘,好在家也近了,胡雪岩吩咐空轿抬回,他仍旧与乌先生步行而归。
一进了元宝街,颇有陌生的感觉,平时如果夜归,自街口至大门,都有灯笼照明,这天漆黑一片,遥遥望去,一星灯火,只是角门上点着一盏灯笼。
但最凄凉的却是花园里,楼台十二,暗影沉沉,只有百狮楼中,灯火通明,却反而显得凄清。因为相形之下,格外容易使人兴起人去楼空的沧桑之感。
这时阿云已经迎了上来,一见前有客人,定睛细看了一下,惊讶地说∶『原来是乌先生。』
『乌先生今天住在这里。』胡雪岩说,『你去告诉螺蛳太太。
阿云答应着,返身而去。等他们上了百狮楼,螺蛳太太已亲自打开门帘在等,一见乌先生,不知如何,悲从中来,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赶紧背过身去,拭一拭眼泪,再回过身来招呼。
『请用茶!』螺蛳太太亲自来招待乌先生。
『不敢当,谢谢!』乌先生看她神情憔悴,不免关心,『罗四姐,』他说,『你现在责任更加重了,千万要自己保重。』
『唉!』螺蛳太太微喟着,『真象一场梦。』
『嘘!』乌先生双指撮唇,示意她别说这些颓丧的话。
『听说你们是走回来的?这么大的西北风,脸都冻红了。』螺蛳太太喊道∶『阿云,赶快打洗脸水来!』
『脸上倒还不太冷,脚冻僵了。』
螺蛳太太回头看了一眼,见胡雪岩与阿云在说话,便即轻声问道∶『今天的事,你晓得了?』
『听说了。』
『你看这样做,对不对呢?』
『对!提得起,放得下,应该这么做。』
『提得起,放不下,今天是提不动,不得不放手。』螺蛳太太说∶『乌先生,换了你,服不服这口气?』
『不服又怎么样?』胡雪岩在另一方面接口。
乌先生不作声。螺蛳太太停了一下才说∶『我是不服这口气。等一下,
好好儿商量商量。『她又问道∶』乌先生饿不饿?『
『不饿,不饿。
『不饿就先吃酒,再开点心。』螺蛳太太回身跟胡雪岩商量∶『乌先生就住楼下书房好了?』
『好!』胡雪岩说∶『索性请乌先生到书房里去吃酒谈天。』
这表示胡雪岩与乌先生要作长夜之谈。螺蛳太太答应着,带了阿云下楼去安排。乌先生看在眼里,不免感触,更觉关切,心里有个一直盘桓着的疑团,急于打破。
『大先生,』他说∶『我现在说句老话∶无官一身轻。你往后作何打算?』
『你的话只说对了一半,「无官」不错,「一身轻」则不见得。』
『不轻要想法子来轻。』他问∶『左大人莫非就不帮你的忙?』
『他现在的力量也有限了。』胡雪岩说∶『应春到南京去了。等他来了,看是怎么个说法?』
乌先生沉吟了好一会,终于很吃力地说了出来∶『朝廷还会有什么处置?
会不会查抄?『
『只要公款还清,就不会查抄。』胡雪岩又说∶『公款有查封的典当作抵,慢慢儿还,我可以不管,就是私人的存款,将来不知道能打几折来还。
一想到这一层,我的肩膀上就象有副千斤重担,压得我直不起腰来。『
『其实,这是你心里不轻,不是身上不轻。你能不能看开一点呢?』
『怎么个看开法?』
『不去想它,』
胡雪岩笑笑不作声,然后顾左右而言他地说,『乌先生,你不要忘记少棠的事,回头同罗四姐好好谈一谈。』
『唉!』乌先生摇摇头,『你到这时候,还只想到人家的闲事。』
『只有这样子,我才会不想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的事管不了,只好管人家的闲事,管好人家的闲事,心里有点安慰,其实也就是管我自己的事。』
『这就是为善最乐的道理。可惜,今年┅┅』
小说推荐
- 胡雪岩(共五部)
- 《胡雪岩《胡雪岩》之第一部《平步青云》作者:高阳楔子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
- 最新章:第481章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作者:樊文超】前言胡雪岩,为人们熟知的一位商业奇才。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刚开始他只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后来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终于,通过不懈的
- 胡雪岩4-萧瑟洋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纷华洋场,富丽都市,都已被这掩不住的秋意,改颜易色了。欲知胡雪岩面对着种种窘况,又是何样的激烈手段,且看高阳先生继《萧瑟洋场》之后的新作(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寿域宏开因为如此,螺蛳太太的心境虽然跟胡雪岩一样,不同往年,还是强打
- 最新章:萧瑟洋场-第44章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作者在书中极力铺陈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胡雪岩初在钱庄学徒,因囊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思,遂二人结生死之交。后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宫场上的发达,开设钱庄,在官府势力
- 最新章:平步青云-第240章
- 胡雪岩5-烟消云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甲申之变上海的市面更坏了,是受了法国在越南的战事的影响。法国凯觎越南,由来已久。同治元年,法皇拿破仑第二,以海军大举侵入越南。其时清廷正因洪杨之变自顾不暇,所以越南虽是清王朝的属国,却无力出兵保护,越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
- 最新章:烟消云散-第71章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
- 最新章:红顶商人-第80章
- 胡雪岩3-灯火楼台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
- 最新章:灯火楼台-第51章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 大清第一商人的传奇人生:胡雪岩(精编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胡雪岩 第一部分 隆冬,正是年关“大比”之期 杭州的清河坊。人丛中,穿行着一位英俊青年,长方脸,眉清目朗,白净面皮反被朔风吹得红润。青年叫胡雪岩。几天前,请一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号:光墉。他是杭州城有名的“开泰钱庄”的跑街。他每天
- 最新章:第24章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作者:赵月华第1节:前言(1)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文稿前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