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为善最乐的道理。可惜,今年┅┅』
『我懂,我懂!』胡雪岩接口说道∶『我亦正要同你商量这件事。今天去看少棠,去也是走路去的,西北风吹在脸上发痛,我心里就在想,身上狐皮袍子,头上戴的是貂帽,脚下棉鞋虽是旧的,不过鞋底上黑少白多,也同薪的一样。这样子的穿戴还觉得冷,连件棉袄都没有的人,怎么样过冬?我去上海之前,老太太还从山上带口信下来,说今年施棉衣、施粥,应该照常。
不过,乌先生,你说,我现在的情形,怎么样还好做好事?『
『我说可惜,也就是为此。你做这种好事的力量,还是有的,不过那一来,一定会有人说闲话说得很难听。』乌先生叹口气∶『现在我才明白,做好事都要看机会的。』
『一点不错。?胡雪岩说∶』刚才同你走回来,身上一冷,我又想到了这件事。这桩好事,还是不能不做。你看有什么办法?『
『你不能出面,你出面一定会挨骂,而且对清理都有影响』对!『胡雪岩说∶』我想请你来出面。『』人家不相信的。『乌先生不断摇头∶』我算老几,哪里有施棉衣、施粥的资格。『
正在筹无善策时。螺蛳太太派阿云上来通知,书房里部署好了,请主客二人下楼用消夜。
消夜亦很丰盛,明灯璀璨,炉火熊熊。乌先生知道象这样作客的日子也
不多了,格外珍惜,所以暂抛愁怀,且享受眼前,浅斟低酌,细细最尝满桌子的名酒美食。
直到第二壶花雕烫上来时,他才开口∶『大先生,我倒想到一个法子,不如你用无名氏的名义。捐一笔款子,指定用途,也一样的。』话一出口,螺蛳太太插嘴问说。『你们在谈啥?』
『谈老太太交代的那件事。』胡雪岩略略说了经过。
『那么,你预备捐多少呢?』『你看呢?』胡雪岩反问。『往年冬天施棉衣,施粥,总要用到三万银子。现在力量不够了。我看顶多捐一万人。』
『好!』胡雪岩点点头说∶『这个数目酌乎其中,就是一万。』
『这一万银子,请乌先生拿去捐。不过,虽说无名氏,总还是有人晓得真正的名字。我看,要说是老太太捐的私房钱。你根本不晓得;要这样说法,你的脚步才站得住。』
胡雪岩与乌先生都深以为然。时入隆冬,这件好事要做得不能有片刻延误,为此,螺蛳太太特为离席上楼去筹划——她梳妆台中有一本帐,是这天从各房姨太太处检查出来的私房,有珠宝、也有金银,看看能不能凑出一万银子?
『大先生,』乌先生说∶『你也不能光做好事,也要为自己打算打算,留起一点儿来。』
胡雪岩不作声,过了一会,突然问道∶『乌先生,你喜欢字画,趁我没有交出去以前,你挑几件好不好?』
原以为乌先生总还要客气一番,要固劝以后才会接受,不道他爽爽快快地答了一个字∶『好!』
于是胡雪岩拉动一根红色丝绳,便有清越的铃声响起,这是依照西洋法子所设置的叫人铃,通到廊上,也通到搂上,顷之间。来了两个丫头,阿云亦奉了螺蛳太太之命,下楼来探问何事呼唤。
『把画箱扛开来!不够亮。』看画不能点烛,阿云交代再来两个人,多点羌手油灯,然后取来钥匙,打开画箱,胡雪岩买这画古董,真假、精粗不分,价高为贵,有个『古董鬼』人人皆知的故事,有人拿了一幅宋画去求售,画是真迹,价钱也还克己,本已可以成交,不道此人说了一句∶『胡大先生,这张画我没有赚你的钱,这个价钱是便宜的。』
『我这里不赚钱,你到哪里去赚?拿走拿走。我不要占你的便宜。』
交易就此告吹。
因此,『古董鬼』上门,无不索取高价,成交以后亦必千恩万谢。乌先生对此道是内行,亦替胡雪岩经手买进过好些精品,庆余堂的收藏,大致有所了解。在美孚油灯没有点来以前,他说∶『我先看看帖。』
碑帖俗名『黑老虎』。胡雪岩很兴奋地说∶『我有一只「黑老虎」,真正是「老虎肉」,三千两银子买的。说实话,我是看中乾隆亲笔写的金字。』
『喔,我听说你有部化度寺碑,是唐拓。』乌先生说∶『宋拓已经名贵不得了,唐拓我倒要见识见识。』
『阿云,』胡雪岩问道∶『我那部帖在哪里?』
『恐怕是在朱姨太那里。』
『喔,』胡雪岩又问∶『朱姨太还是在她自己的地方?』
『搬到客房里住。』阿云答说∶『她原来的地方锁起来了。』
『这样说,那部帖一时拿不出来?』
『我先去问问朱姨太看。
等阿云一定,只见四名丫头,各持一盏白铜底座、玻璃灯罩的美孚油灯,鱼贯而至。书房中顿时明如白昼。胡雪岩便将一串画箱钥匙,交到乌先生手里,说一句∶『请你自己动手。』
乌先生亦就象处理自己的珍藏一样,先打量画箱,约莫七尺长,四尺宽,三尺高,樟木所制,一共八具,并排摆在北墙下,依照千字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编号。钥匙亦是八枚,上镌数字,『一』字当然用来开天宇号画箱,打开一看,上面有一本册子,标明『庆余堂胡氏书画碑帖目录』字样。
『这就省事了。』乌先生很高兴地说∶『我先看目录。』
目录分法书、名画、墨拓三大类,每类又按朝代来分。法书类下第一件是『西晋际机平复帖卷纸本』。乌先生入眼吓一跳,愣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怎么样?』胡雪岩诧异地向。
『西晋到现在,少说也有一千五百年了,居然还有纸本留下来!这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贵重。王羲之的《兰亭序》原本,唐太宗带到棺村里去了,想不到还有比他再早的真迹,真正眼福不浅。』
胡雪岩笑一笑说∶『你看了再说。』
于是乌先生小心谨慎地从画箱中净『陆机平复帖卷』取了出来。这个手卷,装演得非常讲究,外面是蓝地花鸟绰丝包衬,羊脂白玉卷轴,珊瑚插签,拔去插签摊了开来,卷前黄绢隔水,一条月白绢签,是宋徽宗御题∶『晋陆机平复帖』六字,下铃双龙玺,另外又有一条极旧的绢签题明∶『晋平原内史吴郡陆士衡书』。
纸呈象牙色,字大五分许,写的是章草,一共九行,细细观玩,却只识得十分之一,不过后面董其昌的一行跋,却是字字皆识∶『右军以前,元常以后,唯存此数行,为希代宝。』
董其昌的字,乌先生见过好几幅,细细观察,判定不真,但不便直言论断,只将那个手卷卷了起来。胡雪岩便问∶『怎么样?』
『似乎有点疑问。』
『你的眼光不错,是西贝货。』胡雪岩指着目录说∶『你看几件真东西。』
原来这些字画,胡雪岩曾请行家鉴别过,在目录上做了记号。记号分三种,单圈是假货,双圈则在真假疑似之间,或者虽假也很值钱,譬如宋人临仿的唐画之类,至于没有疑问的真迹,则印上一朵小小的梅花为记,在目录上,大概只有五分之一。
于是,乌先生挑了一部『苏氏一门十二帖』来看,内中收了苏老泉、东坡、子由及东坡幼子叔党的十二封信,入眼即知不假。
『不必看原件,我在目录上挑好了。大先生,你打算送我几件?』
『你自己说。』
『你要我说,有梅花印记的我都要。』乌先生紧接着又说∶『我是替你保管。大先生,你相信不相信我?』
乌先生的本意如此,是胡雪岩所意料不到的,但这便是私下藏匿资财,有欠光明磊落。他考虑了一会,断然决然地说∶『乌先生,这不必。我仍旧送你几件,你再细细挑。』
乌先生是一番好意,胡雪岩既然不受,他亦不便再多说什么,但仍旧存着能为他保全一份算一份的想法,因而除了『苏氏一门十二帖』以外,另外选了一部『宋徽宗瘦金体书千字文』,一幅董源的『风雨出蛰龙图』,一个
赵孟畹摹褐窳制呦屯肌皇志怼9兰普馑募榛椭瞪贤蛞印?br />
于是丫头们在胡雪岩指挥之下,开启三只画箱,将送乌先生的字画找齐捆扎妥当。螺蛳太太与阿云亦相继而回,那部『唐拓化度寺碑』一时无从找起,也就罢了。捐给善堂的一万银子,已经凑齐,都是银票,即时点交乌先生收讫,然后摆开桌子,酒食消夜。
『摆三双杯筷!』胡雪岩关照阿云∶『一起坐。』
这是指螺蛳太太而言。她视乌先生如亲属长辈,不必有礼仪上的男女之别。入座以后,用一小杯绿色的西洋薄荷酒,陪乌先生喝陈年花雕,胡雪岩仍旧照例喝睡前的药酒。
『
小说推荐
- 胡雪岩(共五部)
- 《胡雪岩《胡雪岩》之第一部《平步青云》作者:高阳楔子在清朝咸丰七年,英商麦加利银行设分行于上海以前,全国金融事业,为两个集团所掌握,商业上的术语称为『帮,北方是山西帮,南方地宁绍帮,所业虽同,其名则异,大致前者称为『票号,后者称是『钱庄。山西帮又分为祁、太,平三帮,祁县、太谷、平遥,而始创票号者,为
- 最新章:第481章
- "传奇"商人胡雪岩
- 作者:樊文超】前言胡雪岩,为人们熟知的一位商业奇才。他是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商界名人,他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刚开始他只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后来他通过结交权贵显要,纳粟助赈,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洋务运动中,他聘洋匠、引设备,颇有劳绩;左宗棠出关西征,他筹粮械、借洋款,立下汗马功劳。终于,通过不懈的
- 胡雪岩4-萧瑟洋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纷华洋场,富丽都市,都已被这掩不住的秋意,改颜易色了。欲知胡雪岩面对着种种窘况,又是何样的激烈手段,且看高阳先生继《萧瑟洋场》之后的新作(亦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一寿域宏开因为如此,螺蛳太太的心境虽然跟胡雪岩一样,不同往年,还是强打
- 最新章:萧瑟洋场-第44章
- 胡雪岩1-平步青云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作者在书中极力铺陈了主人公的传奇经历,胡雪岩初在钱庄学徒,因囊助潦倒的冗吏王有龄旋升,以致自身失业,王有龄感其思,遂二人结生死之交。后胡雪岩利用王有龄在宫场上的发达,开设钱庄,在官府势力
- 最新章:平步青云-第240章
- 胡雪岩5-烟消云散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一甲申之变上海的市面更坏了,是受了法国在越南的战事的影响。法国凯觎越南,由来已久。同治元年,法皇拿破仑第二,以海军大举侵入越南。其时清廷正因洪杨之变自顾不暇,所以越南虽是清王朝的属国,却无力出兵保护,越南被迫订了城下之盟,
- 最新章:烟消云散-第71章
- 胡雪岩2-红顶商人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台湾著名作家高阳先生在《胡雪岩(上、中、下)一书中,己讲述到胡雪岩依靠王有龄在官场中的势力,结交中外各式人物,层层投靠,精巧运动,经营丝茶、军火生意,大发其财,发迹于上海、杭州。高阳先生
- 最新章:红顶商人-第80章
- 胡雪岩3-灯火楼台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简介胡光墉(1823—1885,字雪岩,安徽绩溪人。胡雪岩因协助左宗棠镇压捻、回起义,为其筹措军饷、购办西洋新式火器、运送军前药品,所以,得左宗棠在“收功”之后的出奏保举。由于胡雪岩的“殊功,朝廷破格优奖,赏穿黄马褂,顶戴用珊瑚,赫然成了
- 最新章:灯火楼台-第51章
- 大清传奇巨商胡雪岩
- 大清第一商人的传奇人生:胡雪岩(精编 作者:二月河 薛家柱 胡雪岩 第一部分 隆冬,正是年关“大比”之期 杭州的清河坊。人丛中,穿行着一位英俊青年,长方脸,眉清目朗,白净面皮反被朔风吹得红润。青年叫胡雪岩。几天前,请一个有学问的老先生,给他取了个大号:光墉。他是杭州城有名的“开泰钱庄”的跑街。他每天
- 最新章:第24章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 作者:赵月华第1节:前言(1)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文稿前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句流传民间百年的经典谚语,深刻道出了一个洞悉中国传统内圣外王之术的名臣曾国藩和一个深谙中国传统智慧权谋的传奇商人胡雪岩在人们心中不可拒不撼摇的崇高地位。他们两个是那中国历史天空中永远闪耀着熠熠光辉的双子星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