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传》第10章


刘德华出面说明官司疑云否认违约工作照常; 刘德华在台湾召开记者会称返港后与律师研究案情; 刘德华接拍《无间道》再被起诉。
2002年6月份,这个官司刚刚曝出来的时候,人在台湾的刘德华听到消息还较为轻松地说,歌照唱戏照拍,一切不会受影响。
“8月份我的新戏照样开工”。
等到一场连环官司打下来,刘德华就没有那么轻松了,虽然履行了“歌照唱戏照拍”的承诺,最后却以由他一手创建的天幕公司被踢出局而告终。
这一次的连环官司,又让刘德华亏空了数千万元。
经过了亏损和连环官司,刘德华陷入极度困惑之中。
他弄不明白,当自己的演技越来越被肯定时,却好像总是在不断跟合作伙伴闹矛盾,闹得没完没了,闹得打官司。
这确实是自己万万没有想到的。
难道是自己的性格太执拗?
难道是自己看错了人?
虽说船到桥头自会直,所谓江湖恩怨,从来就是难分对错。
但是,自己是继周润发、成龙之后香港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是电影公司老板眼里的红人,当自己替他们拍片时,总是成为他们的赚钱机器,可一旦自己做老板,为何总是赔得一塌糊涂?
据刘德华自曝,他曾经欠债4000万,靠友人相助渡过难关,如果不是把出唱片、开演唱会、做广告、代言的收入拿来投资拍电影,早就维持不下去了。
后来,在被记者问到许多角色中哪一个最接近自己性格的时候,刘德华说:“《瘦身男女》的“肥佬”吧,一个尽力向目标进发和帮助别人的热血青年,也有一点爱强出头的个性。”
或许,这种个性为刘德华平添了难忘的人生经历,他不无深思地说:“当年做老板也有强出头的表现,后来明白,原来并非要做老板才可以表达我思我想,紧守自己的岗位才是最重要。
生命中包括开心和不开心,都要接受,尽我所能做到最好,已经很足够了。”
勿庸置疑,吃连环官司使刘德华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在接受采访时,刘德华曾经心灰意冷地说:“的确对影迷和我是有打击,总之短期内,我也不会做老板开戏了,我也不会在电影中参与意见,否则就会涉及官司,所以我专心做演员。”
可尽管这样说了,理想化的刘德华并没有完全死心,也可以说,他根本就停不下自己的脚步。
2004年,他又参与投资拍摄了《江湖》。
《江湖》一片由刘德华与张学友再度合演。
片中特别的造型令影坛哄动,因此,影片一上市即成为热门话题,让久违了的江湖片又被炒热。
《江湖》的最大卖点,莫过于刘德华和张学友的再度携手,因为,他俩在《旺角卡门》一片中擦出的火花至今令人印象深刻。
5。“天幕”后面的“天幕”(5)
有人认为,《江湖》是《旺角卡门》的续篇。
刘德华解释说:“《江湖》被外界认为是《旺角卡门》的续集,原因不过是因为我跟学友多年来没有再合作,再一次合作,又是拍黑帮故事,所以大家认定像是续集,其实并不是同一个故事。”
又有人说,《江湖》的感觉有点像《无间道》,刘德华不赞成这种观点:“《江湖》跟《无间道》是两回事。
《无间道》是讲述好与坏,正与邪并不是由我们来定论。
实际上没有什么好,也没有一定的坏,只是人心来判断罢了。
《江湖》是讲另外一种故事。
情与义还值不值钱?
人心一直在变,你又是否有与时俱进。
大家去看吧,我现在说了没意思,哈哈。”
华仔为何如此耐心地宣传《江湖》?
其一,《江湖》是由自己的公司投拍,其二,此片的导演黄精甫在当时还名不见经传。
华仔向来愿意把钱花在扶持新人上面。
2005年,刘德华本人的影片《再说一次我爱你》试图通过多元化经营,很有可能成为他近年来第一部赢利的电影,因为和以前相比,他审慎和学乖了许多。
作为老板,刘德华已经赔了15年,现在看来,他终于明白了怎样做老板,赔钱的日子就要打住了。
《再说一次我爱你》是刘德华自组新电影公司Focus Film(映艺)的“第一炮”,是一部爱情悲剧。
据说刘德华为了组建这个公司,甚至拉了自己的父亲一起投资。
很久以来,刘德华一直想拍一部爱情悲剧,但无奈找不到投资者,这次拍《爱》剧,一切费用均由自己公司负责,也算是了了自己一个多年的心愿。
对这部电影,刘德华自己很有信心。
他说:“相信每个看过电影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感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是否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有没有不同的方向时,他爽朗地回答:“有。
哈哈。
这次是学乖了。
其实《再说一次我爱你》未开拍,我们已经赚了。
一早已经得到世界各地的片商支持,卖片反应很热烈,说实话是早回本了才开拍。
而其余Focus Film投资的六部高清电影也是同一样,我们也不是计算是不是要赚很多钱,才去投资,才去走,而是不要蚀本便成。
这是我现在当老板的最低要求,这个要求达到的话,便可以继续。
我觉得很简单,只要不蚀本,我们可以一直拍下去。”
同时,在回答记者关于“商业性”电影如何定位时,他说:“在我的立场,《再说一次我爱你》已经不是一部很“商业”的电影。
在我的心目中,我不理什么所谓的商业电影,艺术电影。
只要是“好”电影便是好作品,不论是商业还是艺术。
但你让我选,我还是比较喜欢大家定位的“商业”电影,因为这比较接近大众,而且辛辛苦苦拍一部电影,我当然是希望(大家)也会看,而不只是一部很艺术,艺术到只有少数人懂得欣赏的东西。
而且再艺术的电影,也有商业上的计算,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一个老板会投资到一部零回报,不赚钱的艺术电影吧?
”假如我们仅仅看到刘德华组建的天幕公司,不是亏本就是打官司,那就大错特错了。
从票房上看,天幕拍摄的大部分电影是没怎么赚钱,但是,它为一些新导演、演员在艺术上寻求发展和对电影方面的探索,却是功不可没。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将在后面的章节里作专门介绍。
从起初为回避黑社会的纠缠,到拍一些自己想拍的电影,再到为香港电影发展之路的探索、为新导演演员的“搭桥铺路”,天幕公司一路走来,有过成功的喜悦,亦有过亏蚀的失落,但是,天幕公司从挂牌至今,刘德华都不后悔,因为,作为演员,他付出了无数的精力和汗水,换来了事业的成功;作为老板,他用十多年的亏本经营交付学费,探讨并实践着自己当初投资拍电影的心愿:做自己想做的;拍自己喜欢的!
5。“天幕”后面的“天幕”(6)
无论是“天幕”还是“Focus Film”(映艺),公司名字改了,刘德华创办公司的初衷没有变。
不止没有变,随着刘德华个人素养的不断提高,这“初衷”,亦逐渐上升为一种境界。
6。再见,“刘德华”(1)
“我的目标是一直演戏到五六十岁,所以我一定要求变。”
“研究刘德华的其中一个理性模型,便是把他的演出生涯和香港电影发展排列比读,由于他的多产、他的明星魅力,以及和主流电影类型的密切关系,不少论者都不难同意他多年以来一直是本地电影票房保证的影星之一。
说刘德华与香港电影同呼吸,不是作为一个香港电影发展兴衰的解释来接纳,而是作为一个论述的参考,提供一个观念的游戏平台。”
著名影评人朗天如是说。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香港电影走入低迷,很多大明星都没有拍什么片子,或者去了美国。
刘德华却一直不离不弃。
那段时间,因为刘德华的存在,给了香港电影界人士精神上的安慰。
然而,仅仅“安慰”是不够的,必须闯出一条新路,让港片逆境重生。
这种愿望使刘德华对自己曾经千篇一律的江湖形象越来越不满意,更不甘心跟着逐渐步入衰弱的香港电影业一起完蛋,于是,刘德华决心跟过去的“刘德华”说再见。
其实,刘德华早在他加入无线艺员训练班的时候,就对自己将要走的这条路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考,他总在心里想,自己是要当一个很红、有很多Fans的偶像,还是当一个有很好演技的演员?
现在看来,他选择了后者。
影评人朗天这样分析:“对应香港影业逐渐走下坡路,加上刘德华的年纪渐长,深情烂仔的故事开始出现了‘夕阳无限好’的慨叹。
于是,《龙在江湖》(1998)、《赌侠1999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